七年级历史每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灭亡的原因 初中历史书怎么不讲西晋

目录导航:

  1. 七年级历史每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灭亡的原因
  2. 晋朝为什么要分为东晋和西晋
  3. 为什么三国很出名。晋朝不出名
  4. 初中历史书有多少个皇帝
  5. 西晋是怎么灭亡的.之后又是哪个朝代
  6. 为什么历史教材要写西晋
  7. 西晋历史全过程通俗易懂
  8. 为什么西晋领土那么少
  9. 为什么是西晋和东晋而不叫北晋和南晋
七年级历史每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灭亡的原因

各个朝代灭亡的原因,不外乎君主昏庸、残暴;对地方实力派(诸侯)掌控不利导致内乱;外敌入侵、农民起义等

1、夏朝,存在于传说中的朝代,据说是连续几代昏君,东征西讨搞得民不聊生,估计是侵害了各个诸侯的利益,加上那时候中国四面都是蛮夷,导致商汤带头造反,推翻夏朝。

2、商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商朝重演了夏朝的悲剧。

3、周朝:仍然是昏君,加上天灾,这次是西戎入侵,导致周朝丢掉了自己控制的大片土地和人口,从此改名叫东周了,作为带头大哥,地盘还没有众多小弟的多,成为傀儡也就是必然的了,最后被秦所灭。

4、秦朝:最强大的朝代,设立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可惜始皇帝在位10年就驾崩了,原六国的贵族自然要搞复辟,而二世昏庸(凡是亡国的,都得昏庸,不是也是),权臣当道,加上秦国的军事力量太分散,最重要的是遇到项羽刘邦这两个大BUG,只能二世而终。

5、汉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中国才真正的成为了大一统的皇朝,但是汉朝的太后和外戚太牛掰了,整个西汉的历史就是太后、皇帝、外戚三方斗智斗勇,又是昏君(为什么要说又?),这次是外戚造反成功,西汉灭亡。到东汉了,还是昏君,这次是宗教先搞事,黄巾起义让国家元气大伤,导致对地方掌控不力,开始进入群雄割据时代,重新演绎了一出战国时代,东汉灭亡也就顺理成章了。

6、晋朝:得国不正的司马氏,只能一方面拉拢世家大族,一方面重走刘邦的老路,大肆给宗室封王,可惜的是司马氏没出文景及汉武大帝,被自家王爷搞的国家四分五裂,养精蓄锐多年的一大帮子杂胡趁势而起,晋朝苟延残喘几年后,灭

7、隋朝:有点和秦类似,但是一方面杨坚是篡位上来的得国不正,仍然只能拉拢世家大族,导致很多势力对老杨家不是很服气,而杨广又是个能折腾的性子,征高句丽不是错,但打败了就是你的错了,又开科举影响了世家的利益,开运河折腾的老百姓过不下去,最最重要的是北方还有个前所未有的大敌突厥,内忧外患之下,杨广也只能叹息大好头颅谁人取之了。

8、唐朝:有点像汉代秦,同样的卧薪尝胆击败北虏,同样的大乱之后大治,大治之后作死,安史之乱算外敌呢还是内乱呢,总之从此又开始了军阀割据

9、宋:史上第一个纯粹是亡于外虏的国家,以文制武固然稳定了内部,却导致战斗力大大衰减,土地兼并、三冗、文官贪财、武将怕死,被北方各种鞑虏爆轮也就见怪不怪了。

10、元:第一个统一全国的蛮子,汉人能服气吗?加上蒙元横征暴敛,腐化严重

晋朝为什么要分为东晋和西晋

这是由于两个朝代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加以区分才称之为东晋和西晋的。

西晋就是取代三国时期的魏国所建议的朝代晋朝,史称西晋,西晋是一个统一的王朝。东晋是西晋被前赵灭亡后西晋的皇族在建康所建立的晋,这时已经是五胡乱华时期,俗称五胡十六国,东晋是一个偏安一隅的王朝,并不是统一王朝,为了和以前的晋相区别,所以叫东晋,其实两个朝代都叫晋,只不过后人为了在历史上区分两个朝代而称呼西晋和东晋的。

为什么三国很出名。晋朝不出名

三国时期正好是汉朝末年,名人辈出,曹操、袁绍、董卓、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三国之间相互讨伐,能人辈出,并且主要是汉人内部事情,对外族每战必胜。再加上三国演义位于四大名著,每个人对三国演义的推崇,导致三国很有名气。

晋国虽然是大统一的国家,但皇帝是一个比一个奇葩,再加上五胡乱华,五代十国,汉人的地位都很低下,所以无人会去了解它,固无名气。

三国作为最出名的一个历史时期,给人一种感觉三国人物好强啊,其他任何时代的人都比不上三国人物,但是灭亡三国一统天下的王朝叫晋。魏蜀吴三分天下却未能一统天下不得不说为遗憾。本以为统一这么强大的三国的新兴王朝晋王朝应该是个富强的王朝,但是事宜愿为,它却是一个黑暗恶心透顶的短命王朝。它将华夏族带进了黑暗的五胡乱华时代,看看三国都是吊打周边蛮夷,但是晋朝却让胡人灭国了。历代大一统王朝中评价最低,甚至连知名度都不如短命的秦隋。三国与晋朝正好呈一个反比,三国是知名度最高的乱世,晋朝是知名度最低的大一统王朝。其实我觉得三国至所以知名度高火跟后来的晋王朝的黑暗有很大原因吧,首先三国任何一国都没有统一,给了最后崛起的晋朝统一了,这样的话晋朝给了三国比较客观的评价,如果任何一国统一另外两国绝对难逃被抹黑的命运。绝对会被披上逆贼伪朝的高帽子。那么就不会有三国时代这个历史名词了。晋朝的无能知名度低我觉得也是造成三国火的一个因素。如果说统一三国的君主不是司马炎这种嘉羊车游幸买官私爵的昏君,而是一个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式的人物。再去赞赏三国君主的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绝对会影响到那个李世民式的一统三国王朝的形象。但是事实上统一三国的晋朝就是垃圾透顶,没人喜欢的垃圾王朝根本没有形象可言所以也不怕赞赏三国影响他的形象。如果说三国跟起后的是个富强给人民带来安居乐业切知名度高立国有300年的王朝,我相信三国地位跟今天南北朝,五代十国区别不大。

初中历史书有多少个皇帝


1 初中历史书讲解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皇帝,数量较多。
2 经过统计,初中历史书讲解了大约200多位不同朝代的皇帝,其中包括了不同时间段的中国、外国皇帝。
3 延伸内容:初中历史书所涉及的皇帝不仅包括了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还包括了其他国家的君主、王和皇帝,如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
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到不同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变迁,也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和见识。

初中历史书所涉及的中国历史时期较为广泛,而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也非常多,因此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教材,所涉及的皇帝数量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中国历史上一些主要皇帝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供参考:

1. 夏、商、周时期:主要有大禹、太公望、商汤、武王、周公等人。

2.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有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秦始皇等人。

3. 隋唐时期:主要有隋炀帝、唐太宗、中宗、玄宗等人。

4. 五代十国时期:主要有后梁世宗、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周世宗等人。

5. 宋元明清时期:主要有宋太祖、太宗、真宗、哲宗、元世祖、明太祖、成祖、清太祖、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等人。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教材并不会详细讲解每个时期所有的皇帝,而是选择较为重要、代表性的皇帝进行介绍,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发展和人物演变的脉络。

1 初中历史书介绍了许多皇帝
2 因为历史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历史的相关事件和人物,而中国历史中的皇帝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和政治权力的象征,在历史书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介绍的皇帝数量是较多的。
3 具体来说,初中历史书介绍的皇帝数量因版本而异,但是包括了先秦诸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朝皇帝等多位重要的皇帝,数量可以达到几十位甚至更多。

1 初中历史书涉及的皇帝数量是很多的,具体数字因不同版本书籍而异。
2 历史书通常会介绍每个朝代的皇帝,因此从上古时期到现代都会涉及到不同的皇帝,数量众多。
3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朝代的皇帝治理风格、政策措施等信息,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文化有很大帮助。

1 初中历史书中包含的中国皇帝数量与版本和年代有关,答案会有所不同。
2 一般来说,初中历史书会涉及到主要的中国历史朝代和皇帝,例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因此包含的皇帝数量也比较多。
3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具体历史朝代和皇帝的内容,可以参考相关历史书籍或者专业历史网站。

1 初中历史书有很多皇帝,具体数量视不同版本和学校所选用教材而定。
2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统治者往往是皇帝,因此书中介绍了很多不同朝代的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3 了解历史上的各位皇帝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历史书的内容中涉及的皇帝数量是比较多的。

从秦始皇算起,共有408位。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另外,还有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

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赢政统治天下并且开始称“皇帝”,一直到1912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通过辛亥革命的推翻,成功退位截止,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一共经历83个王朝,历时2132年。一共有494位皇帝。

中国有多少皇帝

1、封建王朝皇帝总数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尊帝者73人。

2、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主(单于、可汗、赞普)总数为251人。

3、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立国、称帝(王)者,约100人。

4、封建割据称帝者(如安禄山)。约有60人,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历史课本上主要讲述的是历史上一些比较重要或者有特殊性质的皇帝,比如说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始皇帝秦始皇,汉景帝,汉文帝,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朱元璋,清朝光绪帝,宣统等等

西晋是怎么灭亡的.之后又是哪个朝代

历史老师告诉你西晋是被匈奴族灭的,西晋灭亡后北方进入北朝时期。西晋灭亡后第二年,西晋贵族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史称东晋,广义上的南朝开始。东晋是被权臣刘裕所取代的。刘裕建立“宋”,狭义上的南朝开始。

为什么历史教材要写西晋

因为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

西晋(又称司马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古代上承三国下启东晋,由司马炎建立的统一王朝,定都于洛阳,与东晋合称晋朝。

公元265年西晋代魏,十几年后灭掉孙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再造统一,共历经4位帝王,国祚51年。西晋统治期间政风相对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大量游牧部落在西晋时内迁中原,不同文化的碰撞加深了民族间的交流,但同时也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的乱象埋下了伏笔。

西晋历史全过程通俗易懂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司马家族的司马懿在和蜀汉摸诸葛亮对抗当中,逐渐在曹魏中崛起,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握了曹魏的核心权力。

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政权,建立了晋国,随后统一了三国,史称西晋。

然而,司马炎死后,由于司马家族各种得位不正带来的隐患,爆发了内乱-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严重的削弱了晋朝的国力,北方的胡人乘机入侵,灭亡了西晋,史称五胡乱华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两晋共历十五帝,享国一百五十五年。

266年司马炎篡曹魏,建立政权,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城,史称西晋,司马炎即西晋世祖。280年,西晋灭孙吴,完成统一。

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西晋愍帝迁都长安城,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为什么西晋领土那么少

西晋的领土是统一三国后多领土,和汉朝的领土差不多,只是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从司马炎代魏(266——316)到灭忘只有51年,如果从灭吴统一全国算起,只有36年,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秦,晋,隋这几个统一的短命王朝,秦隋忘后接下来的汉唐,成就了中国人念念不忘汉唐盛世。晋朝灭忘后不但造成了中国几百年的混乱,汉族差一点就灭绝了。晋朝存在时间不长,除了惨不忍睹的记忆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它承袭曹魏领土,统一后又有孙吴疆域。公元281年,全盛时期国土面积一度达到543万平方公里,疆域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海边;南至交州(今越南北部);西至甘肃、云南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

既然是西晋是某一时期的统一王朝,它的领土面积在当时肯定是多于它的前身的,如图:
三国全图
西晋统一全图

显而易见,西晋的领土面积多于三国时期曹魏吴的,从这一点看,西晋的领土虽不多但绝不少。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相对于唐朝来讲,西晋的领土面积确实是小,下图:

唐朝全图

很明显,唐朝的疆域多于西晋,更别说唐之后的朝代或者到今天的共和国国土面积都大于西晋,但是,这都是时间的积累。

所以我认为,西晋的疆域面积在它那时期算不上小。

如有侵权,及时告知。

你怕是说的是东晋吧,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蜀汉跟孙吴的疆域反而有所增加。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而有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

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而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当代思想有由本土发展的玄学、道教及由印度东传的佛教,士大夫纷纷盛行清谈。由于边疆民族带来草原文化,东晋则拥有中原文化及江南文化,双方逐渐展开文化交流或民族融合。

一、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二、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为什么是西晋和东晋而不叫北晋和南晋

因为它们的建都位置决定了其名称。

西晋的都城建于今天的陕西西安,而东晋的都城则建于今天的江苏南京,因此被称为西晋和东晋。

如果按照南北方向来划分,那么其名称则不符合实际情况。

同样的,类似的历史上的朝代也被按照建都位置来命名,比如南朝和北朝、西周和东周等等。

这也反映了历史上建都地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这其实就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问题,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经济文化中心本在黄河中下游。

黄河流域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东和关西,所以中国历史最初只有东西问题,南方基本不参与天下争雄。

这是约定俗成的,之所以不把晋朝(265~420)分成北晋和南晋而是分成西晋(265~316)和东晋(317~420)是因为东晋的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相对于西晋都城洛阳、长安(晋愍帝时期短暂地作为小朝廷京城)地理位置在东南方向(更偏东),并且东晋大多数时期相对于西晋而言其统治的核心区域也在东南方向(同样更偏东)。

一是因为都城的相对地理位置不同;二是洛阳这个城市叫东都

西晋国都在洛阳后来搬到长安,而长安属于中原西,东晋国都在健康,一东一西,就像当年称呼东西汉一样,史学家索性就用东西来区分两晋了,东汉国都洛阳,西汉国都长安

因为是与东西分界而不是与南北分界,所以它不叫北晋和南晋而叫两晋和东晋就是这个意思。从而得出结论:任何名字都是有原因有故事的,不是随便叫的。

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之所以不把晋朝(265~420)分成北晋和南晋而是分成西晋(265~316)和东晋(317~420)是因为东晋的都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相对于西晋都城洛阳、长安(晋愍帝时期短暂地作为小朝廷京城)地理位置在东南方向(更偏东),并且东晋大多数时期相对于西晋而言其统治的核心区域也在东南方向(同样更偏东)。

西晋灭亡的标志是公元316年匈奴汉国刘曜攻陷长安,晋愍帝司马邺投降;而东晋建立的标志是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显然,南京(118.78°E, 32.04°N)相对于西安(108.95°E, 34.27°N)地理位置在东南方,相对而言更偏东一些。

此外,东晋大部分时期实际控制的稳定疆域在扬州(今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西省东部),而西边的荆州(今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湘州(今湖南省大部)、南雍州(今湖北省襄阳市和十堰市一带)等地大多数时候被世家大族“强藩”(如王敦、桓温、殷仲堪、桓玄等)所控制,这些藩镇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根本不受朝廷控制。

至于更西边的巴蜀地区[包括梁州(今甘肃省陇南市和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益州(今重庆市和除川西高原外四川省其他地方及贵州省部分)、宁州(今云南省大部)]则很多时候都不属于东晋疆域的一部分,出现过成汉(303~349)、谯蜀(405~413)两个割据政权,还一度被前秦占领。所以东晋统治核心区相对于西晋也主要在东边。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把西晋叫“北晋”、把东晋叫“南晋”也不是不可以。东南方向既可以是“东”也可以是“南”,之所以不这么叫说明当时中国主要区域是“东部”和“西部”而不是“南方”和“北方”。

因为两晋时期南方开发程度还很低,经济极端落后,不足以成为全国主要区域,全国主要区域是以东西分而不是以南北分的。而两宋时期(960~1276)中国经济重心已经移到南方,中国主要区域关系变成了南北关系,所以叫“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6)。

所以说,叫“西晋”、“东晋”而不叫“北晋”、“南晋”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同时期北方按史学界约定俗成的叫法是“十六国”(304~439).其实当时北方和巴蜀割据政权远远不止十六个,还有西燕、代、前仇池、后仇池、谯蜀、冉魏、翟魏等诸多政权。所以有些时候约定俗成的说法不能完全较真。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西晋和东晋都是后人用来区分这两个朝代而做的称呼,他们自己本身在历史上,都是叫晋朝。

东晋和西晋的区别:西晋的都城在洛阳,东晋的都城在南京。西晋和东晋都是后人用来区分这两个朝代而做的称呼,它们自己本身在历史上,都是叫“晋代”。但是由于西晋灭亡后,其后裔才在南方又建立了新的`“晋”政权,为了研究和称呼的方便,以致不会引起歧义和混淆,所以用“西”和“东”做了区分。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和东晋,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西晋的都城在洛阳,自北方五胡十六国乱华,西晋政权瓦解,士族王家中的王敦王导兄弟扶持司马睿东迁建康(南京)建立了东晋政权,当然,东晋西晋只是后人叫起的,为了好分别。

晋朝的政治中心东移,所以叫东晋。

就和东周西周、北宋南宋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叫“西晋”“东晋”?

中国历史上朝代的东西 南北都是根据首都 的相对位置所起的 如西晋首都在洛阳,东晋首都在南京,洛阳在南京的西面。

为什么不叫“南晋”“北晋”?

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有时也用长江作为分界线。

(西晋)洛阳(河南)在北方地区。

(东晋)建康(江苏南京)在近乎在北方地区,因为它被长江穿流而过。

所以用东西划分两者。

北宋汴京(河南开封)、南宋临安(浙江杭州)分别位于秦岭-淮河的一北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