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中国历史上隋朝共统治了多少年
- 中国历史隋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 隋唐时期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说明其历史意义
- 隋唐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故事5个
- 隋唐文学总的特征
- 隋朝灭亡,给我们的启示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
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
大定元年(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即隋文帝,建国隋朝,定都长安,隋炀帝营建东都。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唐时期也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期 。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其实我们都要将这个时间往前一步
外戚杨坚乘机将北周重臣外遣,朝政逐渐由他掌握。大象二年(公元580年)6月8日北周宣帝病死,刘昉、郑译矫诏以杨坚为总知中外兵马事,扶持年幼的北周静帝宇文阐,以大丞相身份辅政。
这个时候杨坚就开始了
中国历史隋朝之前是什么朝代隋朝前面是,南北朝,但是,注意,南北朝不是一个朝代,还是,有八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分别统治南方和北方。南方是宋齐梁陈,北方是,魏,北齐,周
隋朝之前是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 )。
南北朝(420年—589年[1] )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包含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既然大隋如此英明强盛却二世而亡呢?与大秦帝国统一全国后的命运竟如此相似!不值得反思与回味吗?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隋唐时期有哪些政治制度的创新?说明其历史意义唐时期有两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创新,分别是三省六部和科举制。
三省六部:隋朝在政治上确立了重要的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唐朝沿用隋朝制订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为三省宰相共议军国大事的场所。
意义,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科举制:唐代是科举制度的奠基期。唐代科举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进士科的崛起,并成为了士子出身人仕的首要途径。唐代开诗赋取仕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的繁荣。通过科举考试,把作诗投入仕之道,这必然促使世人对诗的努力学习和钻研。当时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成了知识分子学习、钻研的必修科目。
意义,冲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有利于扩大官吏的来源,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选拔官员的一定公平公正。
隋朝是中国历经长时期战乱后重归统一的时代,为了适应新的局面,巩固统治,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其中中央政权建立三省六部制度是最重要的改革创新措施之一。而唐朝基本延续了隋的制度,在此基础上予以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国家一直沿袭的政治制度直到清末。
相对于以前复杂、低效的政权机构,隋在中央设五省,因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和尚书省下辖的吏户礼刑兵工六部为最主要的政权机构,以上机构一般概要称为三省六部制度。
唐朝时宰相名额扩大并设立了政事堂,并吸收低品级官员参与宰相事务,这有利于发挥整个统治阶级的意志,更加是为了加强皇权,反映了曹魏时代以来皇权和相权的争斗。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适应了统一大帝国建立后提高行政效能和扩大统治组织的要求。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创新:
1.三省六部制,该制度的创立,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2.科举考试制度,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隋唐到明清时期的历史故事5个典故很多,下面列选几个有名的。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请君入瓮(weng):武则天称帝,平定徐敬业叛乱后,为除掉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昭告国人告密,告密者可以做官。因此出现一批因告密起家的人,其中:索元礼、周兴、来俊臣是典型例子,三人办案严刑逼供、手段残忍,害死了许多无辜的人,后来有人告密周兴造反,来俊臣“请君入瓮”将其治罪,周兴在被流放的途中被人暗杀;索元礼因害人太多,民愤太大,被武则天处死;来俊臣预谋害当时势力强大的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和太平公主,被后者先发制人,揭了老底,也被武则天处死。
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公元718年,日本遣使中国,受唐皇帝接见,获赠大量朝服。次年,日本天皇下令,举国仿衣隋唐,遂成为和服基础。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话说,宋太祖夺得天下后一直寝食难安,他担忧有一天黄袍加身的事在他的臣子中重演。 于是在一次宴会上,他说:“朕最近茶不思,饭不想啊!做皇帝真累啊!你们说:哪一天你们的部下把龙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会是什么感受呢?” 在座的武将们吓得连忙给皇帝磕头。 “既然这样,你们就交出兵权吧。朕也认为你们也该安享晚年了!”宋太祖笑道。 不久之后,武将们便纷纷告老还乡了。
靖康之耻: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再度南侵,攻陷太原,直逼京都汴京,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俘获,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临安(南京)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开始。
胡蓝之狱:明太祖建国后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等人被封为公爵、刘基被封为伯爵,汤和等被封为侯爵。有些功臣仗着自己的功劳,横行不法,结党专权,更甚至威胁到朱元璋的君权。公元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被告发谋反之机,诛杀胡惟庸以及其部下15000多人。此后明太祖以“胡党”为由,杀戮了不少无辜功臣,其中,77岁的李善长被赐死,全家共70多人被诛杀;公元1393年,凉国公蓝玉被告谋反,全家被杀,并株连15000多人,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时人称之为“蓝狱”,这两次大狱持续了14年之久,后人合称为“胡蓝之狱”。后来又设置了“”特务机构,负责监察大臣的活动。
土木之变:公元1449年瓦刺太师也先兵犯大明,明英宗亲征,兵败退至土木堡,明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在群臣的簇拥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史称景帝。景帝力主抗战,任命于谦负责指挥保卫北京,并取得了胜利,赶走了侵略军。“”在明朝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藩之乱:清兵入关后,为清朝出力最大的明朝降将有: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清廷平定南方后,暂由吴三桂等人镇守,吴三桂镇守云南、尚可喜镇守广东、耿精忠(耿仲明之孙)镇守福建,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镇守桂林。1673年11月康熙帝下诏削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番之乱起,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清廷才真正在大陆完成了统一。
隋唐文学总的特征勤学秀才有的学者将隋唐文化概括为三大特点:一是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二是能够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三是总结过去,开拓未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另有学者则总结为四大特点:一、反映了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历史背景;二、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的内容;三、带有佛教文化的色彩;四、体现了社会的开放风气。
学者们一致认为,我国隋唐文化是封建时代文化的高峰时期,有的学者指出:纵观中国古代历朝的历史,唐朝既是封建经济发展繁荣时期,也是古代文化的辉煌灿烂时期。也有的学者说:唐朝文学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屹立在7世纪初期至10世纪中期世界民族文化和文学艺术之林是毫无愧色的。
还有的学者认为:唐文化以其博大的内容,恢宏的气势,雍容华贵的风度,昂扬向上的、坚定执着的进取精神,生动自然、兼容并蓄的开放性格,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艳丽明快的色彩而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有的外国学者也认为唐诗熔儒道佛于一炉,故能称其富;汇南北文学于一统,故能称其盛。
隋朝灭亡,给我们的启示大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显赫一时的,功绩颇多的大王朝,他的光芒甚至远超光芒灿烂的大唐,它的惨淡收场长令人们唏嘘不止。至于它灭亡的原因也众说纷纭,要我讲它灭亡的原因,不是他的君主荒淫,也不是他的君主残暴,更不是它的君主没有进取心,相反剥开历史面纱,可以看到它的君主比其他的一些君主做的要好,他失败的原因恰恰是他想做的更好更多,结果和现实发生抵触,超出了国家整体所能承受的能力,压垮它的恰恰是郡主的雄心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