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大清收复新疆的战后之战: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了30年的安定)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大清收复新疆的战后之战:不留生俘,降了也杀,换来了30年的安定)

边疆的收复之战一直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一直都是我国历代攻克的难题。特别是在清朝时期,一场新疆的收复之战,让朝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有的将士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和“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决心,才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但就在我国收复新疆之后,左宗棠下达的命令却是:不留生俘,降了也杀。这看似是一条极其不人道的命令,但是在事实上,这一命令的下达,换来了清朝30年的安定生活。今天我们就走进新疆艰难的收复历程。

众所周知,新疆是一个具有古老又神秘气息的地方,盛产甘甜的水果和各种特色美食,更是美女如云,让很多人都非常向往。但是在历史上,新疆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西域,也即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它的地理位置在中国的西北部,因此得名。

根据历史记载,早在7000年之前,西域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轨迹。并且还遗留下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样式的器具和工艺品,这也是中国人曾在这里生活的有力证据。

不仅如此,就连中原地区的耕地和冶金技术,也逐渐传入西域,促进了西域地区的进步与发展。就这样,西域一直与内地保持着友好往来。但是,伴随着西域的经济发展,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势力觊觎这块宝地,想要从中国夺走它,由此开始了领土纷争。

最初,由于西汉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让西域的日逐王心甘情愿臣服于汉,这一举动也直接瓦解了匈奴在西域的分散势力。于是,西域正式成为了汉朝的领土。

但到了东汉初期,由于统治者对西域缺乏管理,致使莎车王不断地奴役百姓,民不聊生,各诸侯国不满于莎车王的统治,便有意投靠匈奴。这无疑是加剧了东汉的领土分裂。于是,朝廷派遣班超出塞,对抗匈奴,这才没让西域落入敌手。

汉朝为了巩固在于西域的政权,在西域设置了都护,负责监管西域。到了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唐太宗和唐高宗都相继对盘踞在西域的突厥势力发起进攻,试图加快统一整个西域地区,事实上,这的确扩大了唐朝对西域的管辖面积。

但随着安史之乱开始,吐蕃和回鹘又蠢蠢欲动,趁着朝廷脆弱之际,打劫了西域大部分重要地区。自此之后,西域一直处于多种势力制衡的局面,大大加重了我国大一统的压力。

这样的局面直到元朝时期才有所缓解,因为在成吉思汗军队的铁蹄之下,西域诸侯国纷纷归顺于成吉思汗之子察合台,因此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元朝也占据了西域的大部分领土。

但即便是有如此强大的朝廷最背景,也阻挡不了乱臣贼子的野心。清朝时,准噶尔一部崛起,不仅不肯归顺,反而屡次挑衅。最终在清军的攻克之下,准噶尔臣服于大清,清朝也将收复了西域多地,再一次巩固了国土统一。

但随着我国的国门被迫打开,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都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朝廷自顾不暇。俄罗斯也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侵占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扶持阿古柏在新疆建立政权,还逼迫清--签订了屈辱条约。至此,中国再一次面临新疆被割裂的风险。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那场大名鼎鼎的收复之战。

说起新疆的收复之战,就必须要提及一个伟大的人,那就是左宗棠。1875年,左宗棠临危受命,负责督办新疆事务。当时的新疆分散盘踞着各方的势力,其中最需要尽快攻克的就是盘踞在南疆一带的阿古柏的军队。

于是,左宗棠根据新疆目前的形势,制定了一套完美的作战方案,就是要先进军敌人分布较少的北疆一带。为了成功完成作战计划,左宗棠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参军人员到军饷筹备再到武器制造,每一个环节他都做了充分的考虑,目的就是能在最短的时间成功收复新疆。

好不容易筹集了足够的军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正式出兵新疆,消灭阿古柏。于是,1876年,左宗棠率兵出战北疆地带。在部下刘锦棠和金顺的默契配合下,消灭了阿古柏分散在这里的势力,成功占领北疆地区。

但单单占领北疆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对南疆的征战才是重中之重。而要想收复南疆,需要先打开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三个地方,才能顺利进入南疆。为此,左宗棠命令刘锦棠率先拿下达坂城和托克逊,之后再与徐占彪汇合,合力攻下吐鲁番。

在所有人的配合之下,清军顺利进入南疆,有了之前的经验,接下来的计划也得以顺利实施。短短两个月,清军就收复了南疆所有重要地区,成功赶走了阿古柏。这场收复之战历时不超两年,便取得如此成效,着实让人感叹左宗棠的指挥作战能力。

而他在成功收复新疆之后,向军中下达了一个命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杀。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命令,是因为罪魁祸首阿古柏还有余孽在逃亡,为了以绝后患,必须要将敌人全部消灭,才能避免日后产生多余的麻烦。

事实上,左宗棠的思虑是对的,这个举动成功让所有别有用心之人看到了清军的魄力,不敢轻易来犯,为新疆提供了三十年的安稳局面。

从收复新疆的问题上就能看出中国在领土问题上的态度。中国始终是一个礼仪之邦,但是这种礼仪只对那些同样对中国友好的国家有效。如果有哪个国家试图挑战中国的底线,那么中国也只有一个态度回应,那就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