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年的明清皮岛之战,伤亡人数是个谜。
明朝守军的伤亡疑议不大,守岛官兵约万人阵亡,全岛军民死伤在四万左右,这点在明、清、朝三方史料中记载大致一致。
谜一般的是后金军的伤亡。
《清实录》中记载征皮岛阵亡40人,骸骨不能辨识,合葬于通远堡。
朝鲜史料记载清兵“死者甚多,大将一人亦中丸而死”,但对己方伤亡却毫无记载。
要搞清来龙去脉,还要从皮岛之战说起。
皮岛是朝鲜铁山半岛以南西朝鲜湾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9.2平方公里。位于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枢纽处,位置重要,岛上有山,易守难攻,是个理想的屯兵场所。
这一行动实际上是在后金政权背后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使其面临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岛上明军利用有利的地势,不断深入后金境内,在敌肘腋之间批亢捣虚,乘隙突袭,牵制后金的西进行动。
有皮岛在,后金就如芒刺在背,不得不防备来自背后的打击。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并不是没有想办法,移民、招降、进攻,能用的招数都用了,皮岛内部虽然也不太平,但还是牢牢掌握在明朝手中。
也正是由于皮岛的存在牵制了后金,侧翼未靖的情况下他们不敢大举西进。
皇太极击败了林丹汗,消除了西面蒙古的威胁,1636年,他改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即皇帝位。
当年12月,皇太极亲统大军进攻朝鲜,势如破竹,两个月后朝鲜就宣告投降。朝鲜一降,对皮岛用兵势在必行。
二月初二,皇太极派贝子硕托为主将,带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降将携带12门红衣大炮,又征发刚投降的朝鲜派遣战船五十艘,前往攻取皮岛。
关于硕托进攻皮岛的过程,清朝各种史料里都缺乏记载,但显而易见并不顺利,因为到了三月八日,皇太极又命令阿济格率兵千人前往助攻。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进展顺利,硕托早就拿下皮岛,不用再劳烦阿济格。
阿济格入朝后,取代了硕托成为指挥官。
此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是,清军三顺王下属全部汉军,大约有三万五千人,八旗兵每牛录抽调甲士四人,再加上阿济格等的护军,人数在2000人左右,还有朝鲜兵5000人,共计人左右。
皮岛上的明军,这时候人数在人左右,计有:皮岛总兵沈世魁的人,来增援的明军5000余人。
攻取皮岛的过程也颇为蹊跷,清朝史料里只记录了硕托、阿济格先后来攻皮岛,到了四月初五召开军事会议,定下分兵两路奇袭的方案,用汉军和朝军佯攻,以八旗兵乘坐小船悄然渡海,发动奇袭。
四月八日晚,清军按照方案执行,集结战船在正面声势浩大地发炮佯攻,另一路则以满洲骁将鳌拜、准塔领兵,顺利登岛。前锋上岛后守住阵地举火为号,越来越多清军从缺口涌入。
明军依靠的是大炮和工事,近战难以取胜,清军兵力又占优势,明军更加无法抵挡,皮岛遂被攻克,守将沈世魁等诸将被擒后不屈被杀。
四月八日到九日的战斗没什么大问题,但记载里有个很大的疏漏。
二月初二硕托就来攻皮岛,三月八日阿济格又来增援。二月初二到三月初八这一个多月里,只记载有“守将沈总兵坚守,不能克”
三月初八到四月初八这段时间,更是毫无记载,无论清朝还是朝鲜史料都是只字不提,仿佛清军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无所事事,不是来打仗而是来休养。
这无疑不符合常理,数万人的大军在近两个月时间无所作为,吃喝用度可省不了,当时的皇太极没这么多粮饷可以浪费。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清朝讳言己方攻岛时的损失,因此忽略不记。
但在一些其他资料里,可以找到蛛丝马迹。
金玉和,是汉军正黄旗将领,在顺治元年的怀庆之战中与大顺军交战阵亡。
金玉和曾从征皮岛,在《八旗通志·大臣传》里,记载金玉和“二年从上征朝鲜,旋随武英郡王阿济格攻明皮岛,以前进之水师失利,玉和不趋援论死。上以其有率众投诚功,免死革世职。”
还有二等男爵金砺,他记载中的罪责是“停泊观望,致前队失利”
“前进之水师失利”,“前队失利”这些败绩,不见别处记载,可以说明问题。
清朝档案里记载的260人阵亡都注明了原因,都是在四月初八总攻中而死,没有死在之前的。
显然,档案是经过篡改和美化的。
战争中,双方总是会夸大对方伤亡,淡化已方损失,在《清实录》里正是如此,对清军的伤亡人数一向讳莫如深,能不记就不记,记了也是大大缩水的数字,在清朝前期尤其如此。
即使夜袭皮岛时的260人伤亡,也是不可靠的。
朝鲜资料中记载,皮岛守军“终日血战,力尽。诸将皆不屈而死。”
事实上抵抗到13日才告平息,最后的守军聚集在山顶,决死抵抗,到十三日才“尽为败没。”
但这也只能推断出从二月初二到四月八日,清军伤亡必定远超260人,至于具体数字,如果没有新的证据出现,恐怕是难以考证了。
不论如何,清军还是攻下了皮岛,岛上四五万军民伤亡殆尽。
关于皮岛,可以再多说两句。
我的看法是也不能。
皮岛兵力最多时,也只有3万不到,且明军长于水战、守城而弱于野战。
皮岛确实对后金有牵制作用,使其有所顾忌,但要说有决定性作用,恐怕也言过其实。
东江镇之兵打打游击战,搞搞敌后偷袭可以,要当面锣对面鼓与后金硬刚,显然是打不过的。除非崇祯下决心把皮岛建成反攻的基地,不断调兵过来,但不论是财力或是兵力上,这都是不可能的。
如果皮岛重要,皇太极为何不先征皮岛?
可以做个对比,皇太极亲自率兵十万攻取朝鲜,其中满八旗兵近半。攻打皮岛开始只派了个贝子硕托,后来才加派武英郡王阿济格,参战的满八旗兵力最多也只有3000多人。
虽然守岛官兵英勇抵抗,但终究无力改变皮岛已孤立无援,必将失守的事实。
反过来说,在当时只有做好统战工作,将皮岛与宁锦防线、朝鲜之间连为一体,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有效遏制后金。对明朝来说,这正是无法做到的。
就清朝而言,即使战力占优,却并不是决胜的决定性因素,团结才是,这恰恰是明朝所欠缺的。
皮岛失守已是早晚的事,它的影响并不是非常的大。它可以视为一个标志性事件,代表明朝在辽东沿海防线的不复存在。接下来,皇太极可以更放心大胆地向辽西用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