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高炽反对郑和下西洋?而且还谋害他 反对元朝的代表人物

目录导航:

  1. 为什么朱高炽反对郑和下西洋?而且还谋害他
  2. 拔都为啥不承认忽必烈
  3. 起义打一元代人名
  4. 关汉卿反对压迫希望打破奴隶枷锁的戏剧
  5. 元朝末年有多少位反王
为什么朱高炽反对郑和下西洋?而且还谋害他

朱高炽谋害郑和?人家是皇帝啊,要害郑和易如反掌,哪里需要用谋害这个词?但是双方毕竟理念不同,朱高炽也的确下令停止下西洋活动,双方有所争执也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朱高炽要反对郑和下西洋呢?我们先说说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关于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说法很多,但是一般有以下三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寻找建文帝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是太靠谱,因为郑和多次下西洋,不可能每次都是要去找建文帝,如果这样的话,明成祖朱棣未免也太怂了,真的怕一个软弱的人反扑怕成这样吗?而且这种说法没有史料记载作为支撑。

第二种就是宣扬明朝国威

根据《太宗文皇帝实录》记载下西洋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宣扬德化。明成祖连年征战,比较好大喜功,这说法也比较符合他的性格。在这里穿插一个小故事,太宗文皇帝就是明成祖,根据惯例,因为他不是王朝的创立者,因此他的庙号里不能有“祖”,而应该叫做XX宗,比如说唐太宗。所以正常情况下,明成祖朱棣的庙号应该是明太宗。

第三种说法是军事目的

比如想联络印度,共同对抗帖木尔帝国。但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帖木尔已经去世,他的后继者,同明朝关系比较好,因此这个也不太符合现实。

因此,我们认为,郑和下西洋主要还是为了宣扬明朝国威。当然了,在宣扬国威的同时,对明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产生了一些影响,这里不作为重点来描述。

但是明仁宗朱高炽为什么反对下西洋呢?这需要考虑明朝面临的一些实际情况以及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问题。

第一,国家主要战略方向转变问题

首先明朝初期,国家海防这边是没有问题的,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了倭寇。但是明朝长期受到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威胁,国家需要把战略的重心转移到北方,而且过去中国是一个农业,海权观念并不强盛;

第二,郑和下西洋,耗资巨费,并不划算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虽然也带来了一些贸易往来,但是大多数都不是等价交换,而是更多的一种赏赐性的贸易。比如说。对方送过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皇帝就要赏赐外国大量的金银财宝。而且造船是一个比较费钱的工作,虽然在明仁宗时期,国力并不比永乐时期弱,但是毕竟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不划算的买卖怎么会长久呢?

第三,明仁宗的性格问题

明仁宗朱高炽并不像他爹明成祖朱棣一样有丰富的阅历,故而没有太多的远见,而且当时社会比较稳定,他也没有这个欲望对外扩张发展,因此明朝走向了守成。其次朱高炽这个人在性格上是一个比较温和的皇帝,在他没有登基的时候,每次明成祖出征都由他来监国。用古人的说法就是朝无废事。等待他登基之后,还平反了很多冤假错案,废除出了一些苛政,也不像明成祖一样,对外大规模用兵,他注重的是天下休养生息。《明史》里面就赞美他:

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个皇帝,当面对一项又耗资巨大又没有收益的工程的时候,他会怎么做,自然就会取消它。

至于谋害郑和?不存在的,顶多是前朝宠臣失宠了而已。

郑和下西洋作为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而载入史册,但维持这项壮举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高昂的。据史料记载,郑和的船队拥有各类船只240余艘,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是名副其实的无敌巨舰。

当时没有蒸汽发动机,这些庞然大物完全是靠人力驱动的,郑和船队中共有28000名船员,其中多数是桨手。这样一支庞大的无敌舰队,每次出行都需要耗费大量银钱,“支费浩繁,库藏为虚”,是导致明朝停止海上远航的主要原因。永乐时期,郑和已经先后六次率领船队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和宣扬大明国威,通过前六次出行其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因此无需再付出高昂代价继续这一“伟大壮举”。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永乐帝朱棣在第五次远征蒙古回朝途中病逝,嫡长子朱高炽登上皇位,改元洪熙,史称明仁宗。朱高炽虽然在位10个月就驾崩了,但由于朱棣忙于远征蒙古,做为太子的朱高炽先后六次监国,实际在位时间长达8年零8个月。在监国期间,朱高炽深刻的感受到由于迁都北京,修筑长城,六下西洋,以及无休止的大规模远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国家元气大伤,国库为之一空。朱高炽登基后颁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追回郑和统率的远洋船队,召回在交趾(越南旧称)采办珍珠和在西域收购良马的宦官,一句话概括来说,只要是花大价钱的事一律停止。这说明朱高炽并不是针对郑和,而是为了休养生息,培本固元,让郑和率领下西洋的军队镇守南京,使之成为首位南京首备太监。朱高炽根本没有谋害郑和,否则就不会有宣德五年六月,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记录。要知道明朝的君主集权虽不如后来的清朝,但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集权巅峰,朱高炽如果要让郑和死,只需发布一道指令即可。就连明武宗时期权势熏天的权监刘瑾,也只需皇帝一道诏令便落得凌迟处死的下场,更何况实力远不及刘瑾的郑和。

综上所述,朱高炽反对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休养生息,培本固元,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但他并未谋害郑和,否则纵使三宝太监有10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产神剧就是坑啊,那都是编剧瞎扯的,反对是真的,因为朱棣统一以后各种北伐修书下西洋这些国库消耗的厉害,他出去打仗是威风,但是筹粮食运粮食都是要用民力的,是时候休养生息了,下西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海上去找建文帝,这个答案在朱棣晚年已经得到了,所以没什么意义就不用出航了,毕竟要用钱,另外下西洋主要还是炫耀国威,带其他国家使臣朝贡说明白了就是人家给点不值钱的土特产,我们给点金银表示自己很强大,不在乎这么一点,要花不少钱。

谋害就谈不上了,朱高炽是个老好人,惹毛了他的人他都下不去手收拾人家还谈谋害么都是编剧瞎写的

朱高炽谋害郑和这话从何而来呀?

首先朱元璋称帝之后,发布了禁海令,片板不能出海。直到朱棣靖难之役成功登基之后才命三宝太监郑和驾驶宝船,对外传达明朝新帝登基宣威八方,令各大小城邦称臣纳贡以正朱棣皇位的正统与上邦天朝的皇恩浩荡,让其他撮尔小国对大明打消其不臣之心。

另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朱棣得位不正,登基之初杀死文人无数但是仍然堵不住悠悠之口,而在这个时候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其中有几点原因,首先是朱棣得位不正,是通过武力夺权,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已经向周边朝贡国派遣使臣,宣告大明替代元朝,要求交换前朝颁布的官印授诰,并与元朝解除臣属关系,成为大明的藩国,但是朱棣他自知得位不正,为了让天下臣民服气,他必须做出超越朱元璋的文治武功,在南北两面建立起以大明为核心的天下,还有一点就是因为篡位所以诸多文人对他打心眼里看不起,他作为大明新的皇帝,非常希望得到众人的承认,在这种情况之下文人们不拥护不承认的前提下,朱棣就把目光放在了众多藩国身上了,如果能够让万国来朝承认他这个皇帝,那么既然这些藩国都承认我是明朝的皇帝,这些文人就更该承认我这个皇帝了,于是在这种想法的前提下,朱棣做出了一个影响了中国古代航海史的决定,让姚广孝的徒弟,自己的心腹,谨慎的正四品内观监,中华上下数千年航海历史上唯一的一个能称为航海家的航海家,至今为止在太监的历史里,在史书中形象最正面最著名的三宝太监郑和。

朱棣任命郑和为大明水师总兵官,简单一点就是整个舰队的总司令。而郑和其人根据史书记载,三宝太监郑和并不姓郑而是姓马,叫马和,色目人,出生地云南,郑和的幼年实际上并不好过,他生于洪武三年,出生在云南昆明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他本人也是虔诚的穆斯林。在他11岁的时候,洪武十三年,大将傅友德与沐英统兵30万攻打云南,次年攻克昆明,让这个神秘的地区,在600年后再一次回到了汉阳王朝手中,由于战乱,郑和不幸做了明军的俘虏。并且在他15岁时阉割成为太监随着傅友德离开昆明北上,傅友德要接替刚刚去世的徐达担任驻北平的统帅。此次傅友德一共带了十几个在云南净身的小太监供朱棣挑选,朱棣只留下了当时还叫马和的小太监一个人,并且让他师从黑衣宰相姚广孝学习阴阳术数,天文地理,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操舵行船,而这些看似平淡的技能传给郑和之后才为他以后能七下西洋提供了技术与学识上的可能。

其在朱棣未起兵靖难之前就已经是朱棣的心腹,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赐姓马和为郑和,并且升级其为正四品的“内观监太监”。这次郑和又被任命为舰队总兵官,转眼一年过去了到了永乐三年,在经过了充分的准备,一共制造大型宝船数十加之大明水师各类型的马船,淡水船,战船并且将各船所需的各级水兵配置完毕,由于训练有素加之船新兵壮一时之间士气大涨,于是将舰队出征的日期定为永乐三年6月15日,地点则在苏州城外刘家河码头,只见当日江面上浩浩荡荡一共200多艘各类海船,另外配上水手与水军一共28,000余人,郑和正式开始了大明王朝郑和舰队第1次的西洋宣威之旅。

郑和的宝船长44丈约138米,宽18丈约56米,仅此一艘船就可乘坐数百人。因为是郑和的旗舰,而郑和又叫三宝,所以这艘船又被命名为宝船。据现在考古专家与学者估计,这艘船的排水量至少高达8000吨,而九十年后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船队,其最大的排水量的船才可怜的200吨。由此可见当时明朝水师的船队足足领先其他国家几百年,郑和船队一路向南,沿着大陆海岸线前行,出了大明国境之后,来到了爪哇,满刺加,苏门答腊,锡兰山与柯枝等地,舰队最后到了古里也就是印度的卡里卡特。在出访的各个国家中基本上每到一处郑和都代表大明皇帝与当地最高官员或者国王交流,代表大明王朝对他们进行封赏,并让手下的人与各地客商进行商品交易,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非常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对方则以香料象牙,珍惜动物等物品作为交换,在从印度回程的时候船队到达了印尼的三佛齐。


郑和舰队遇见了大海盗陈祖义,这名海盗在沿海打劫各国商船,闹得鸡犬不宁,沿海各国对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被他抢得的财物不计其数,并且跟随他的海盗人员越来越多中达,5000人之多,成为各国的心腹大患,这是他看见郑和舰队停泊在码头,自己亲自带领5000海盗,在半夜对郑和舰队发起攻击,准备抢夺舰队里的财物,得手之后再依靠夜色逃之夭夭,谁知其计谋,早被郑和算到,不但五千海盗消灭殆尽,还将陈祖义活捉在手关于船舱,彻底的为沿岸国家出了一口狠狠的恶气,抓了这些国家抓了许多年而未抓到的大海盗头子,让沿途这些小国佩服不已,第1次真正的感受到大明水师的实力。陈祖义后来被押送回京师,朱棣叫来各国使节围观被郑和抓住的海盗头子陈祖义。并且当着各国使节的面将陈祖义斩首示众,令得深受海盗困扰的沿岸各国,对大明水师刮目相看。郑和一共下了7次西洋。耗费的金银巨万,永乐皇帝朱棣死了之时郑和正在第6次下西洋。等他回到国内已经是洪熙元年2月。然后所有的保存,都已经被封停在太仓刘家港。并且他也被任命为南京守备。

朱高炽并没有想杀郑和,只是觉得舰队花费太高,属于宣威的面子工程,所以才会有舰队封存,但是朱高炽只坐在帝位上十个月就撒手人寰,然后朱瞻基继位称帝,进而启用郑和进行了他一生中最后的一次西洋之行,而这次郑和第7次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大明的数十个属国宣达新帝登基的消息。通俗一点就是互换官印。然后告诉各地藩王以前是怎么回事的以后还是怎么回事,大明虽然换了皇帝,但都是朱家的人,所以该进贡的该送美女的,自己懂的。就这样,正好完成了他弟7次西洋之旅,然后在归程的时候死在古里。前面说过,古里就是现在印度的卡里卡特,于是乎随着当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海战家郑和的死去直接让明朝再无远航的行动计划,同样的,明朝朱棣依托郑和舰队而辛苦组成的以天朝为中心以印度,爪哇,越南,日本,韩国,孟加拉,锡兰为辅的亚洲国际次序也随着时间慢慢消失殆尽。一句话,可惜了!

此外还有野史记载之所以下西洋,是因为想找建文帝。这个不得不说,脑洞稍微大了一点。如果说在正好的船队里有那么几十个有特殊任务的人,去寻找某一个人,这个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说他整个船队为了寻找一个建文帝,派出200多艘军舰,28,000余人花费巨万,前后朱棣在位期间六下西洋,朱棣孙子登基又第七次西下,这个可能过了一点。此外关于为什么朱棣要派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我在上面也已经说了。在此我就不多赘述。

拔都为啥不承认忽必烈

因为拔都是蒙古传统势力的代表,而忽必烈大举推行汉化政策。

忽必烈从小就深受中原儒家汉文化的熏陶,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结识了一些中原的文士,对中原的情况十分熟悉,而且结识的这些儒士也对他以后的治国安邦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这也引起了拔都为代表的蒙古宗王的不满和反对。

忽必烈绝对是个不肖子孙,不仅砸掉了他传下来的“游牧文明”金饭碗,还把他创建的大蒙古帝国退化为“农耕文明”的大元王朝。

术赤系和拖雷系关系很亲密的原因,是因为拖雷的长子蒙哥,在术赤次子拔都(金帐汗国的可汗)的强力支持下,把蒙古大汗之位从窝阔台后人那里夺过来,自己当了大汗。因此,蒙哥与拔都的关系极为亲密。蒙哥在当大汗期间,基本上对拔都的金帐汗国不闻不问,不要求他从征,也不要求他把税收上交国库。

不过,当蒙哥战死在南宋钓鱼城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蒙哥)

蒙哥死后,蒙哥的幼弟阿里不哥在蒙古众亲王贵族的推选下,登上汗位。那时候,拔都已去世,继位的是拔都的弟弟别儿哥。别儿哥支持阿里不哥登位,不过他本人没有去,只派了自己的两个侄儿孙子忽里迷失和合刺察儿去参加。

几乎同时,忽必烈也在漠南的开平宣布自己是大汗,他也得到了东道诸王塔察儿(没有得到东北王乃颜的支持,后来乃颜反叛忽必烈)、以及自己的兄弟旭烈兀等人的支持。而且领兵和阿里不哥打起来。

经过四年的战争,忽必烈打败了阿里不哥,当稳了大汗。

忽必烈虽然打了胜仗,但是他并没有获得其他三个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的支持。

首先,金帐汗国的可汗别儿哥就没有承认忽必烈的地位。

(忽必烈称汗)

原本蒙哥时期,金帐汗国就差不多是独立的。这时候,别儿哥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他的独立地位,没有派使者向忽必烈表示祝贺。

与此同时,别儿哥与支持忽必烈的旭烈兀,则是公开闹矛盾。原因在于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期间,屠杀伊斯兰教徒,擅自处死哈里发。而别儿哥却皈依了伊斯兰教。因此,别儿哥提兵与旭烈兀大战。

忽必烈知道这样一些情况,因此,别儿哥不发表对他的支持宣言,他也不闻不问。

察合台汗国的首领兀鲁忽乃,以及木儿剌沙不支持忽必烈,窝阔台的那些孙子们也不支持忽必烈。

忽必烈在等待机会。

他先是武力干预,支持察合台的孙子八剌夺取汗位。这样,察合台汗国便归顺在忽必烈门下。

不过,这时候,窝阔台的一个孙子海都却异军突起,打破了忽必烈的计划。

(海都)

蒙哥夺取窝阔台后人的汗位以后,把窝阔台的这些孙子们送到各地监视起来。但是,蒙哥去世后,海都便趁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兄弟相杀,以及忽必烈进攻南宋的机会,异军突起,把窝阔台的那些孙子们联合起来,并联合忙哥帖木儿进攻八剌。

忙哥帖木儿是拔都的儿子,这时候别儿哥已经去世,忙哥帖木儿继承了汗位。海都来联合他,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也就答应了。这样,金帐汗国虽然在名义上没有反对忽必烈,但做出了反对的实际行动。

海都得到忙哥帖木儿的支持,八剌战败,后来又去世。察合台汗国的可汗就由海都任意废立。

忽必烈在这时候,派他的儿子那木罕带着蒙哥的儿子昔里吉等人,前往进攻海都。结果昔里吉叛变,绑了那木罕,交给忙哥帖木儿。

忙哥帖木儿这时候需要做出一个选择了。如果他一直扣留忽必烈的儿子,势必公开和忽必烈为敌。

而当那木罕被被俘后,忽必烈急忙派他最能干的大将伯颜从南宋战场上回来,前往攻打海都。海都打不赢,向西逃跑。

因此,忙哥帖木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把那木罕交给忽必烈,承认了忽必烈的地位。

也就从此后,术赤系的后人,便正式承认了忽必烈的元朝的宗主国地位,不过依然保留着自己的独立自主权。

起义打一元代人名

方国珍。而在元朝末期发动农民起义的有一个人物是叫方国珍的,他是元代末期第一个发动起义的人,被逼无奈组织群众,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反对元朝的统治,堪称是元朝末年的起义领袖。今天我们就来一聊方国珍此人的事迹。

方国珍

方国珍是元朝末年的起义领袖,也是第一个举起反抗大旗的人。他纠结群众,反抗元朝的时间还在刘福通、郭子兴等人之前。

脱脱。

起义是指在战斗没有打响前,脱离原所属的集团、投奔革命队伍。故猜脱脱。

元朝的改革操盘手就是脱脱。被人称为“一代贤相”的脱脱,帮助元顺帝打败了脱脱的亲叔叔伯颜,从1341年到1355年,是元朝改革的主导者。

关汉卿反对压迫希望打破奴隶枷锁的戏剧

《调风月》杂剧中描写的燕燕悲剧——一个奴隶女子的人格和肉体遭受摧残的悲剧,正是这种制度存在的必然结果。而关汉卿通过他的现实主义描写,也正是反应关汉卿反对压迫希望打破奴隶枷锁。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元朝末年有多少位反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反抗元朝。元末到明初这段时间也有很多割据势力,有的称帝称王,有的则是手握重兵,割据一方,最后还是明太祖扫平四海,一统江山。

那么元末到明初都有哪些政权和势力呢?

一,朱元璋,吴王,明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原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二,陈友谅,汉

陈友谅(1320年-1363年10月3日),原名陈九四,湖北沔阳人;元朝末年群雄之一。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

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岁。

三,明玉珍,大夏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末农民战争爆发,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结栅自固。至正十三年冬(一说为至正十二年),参加徐寿辉领导的西系天完红巾军,任元帅。至正二十年夏,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服,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定都重庆。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春,明玉珍病故,庙号太祖,享年38岁。子明升继位,后大夏国为朱元璋所灭。

四,徐寿辉,天完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大宋)。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五,张士诚,大周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因受不了盐警欺压,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他为首领。袭据高邮,在高邮自称诚王,建国号大周,建元天祐。

张士诚是灭元的盖世功臣,而后期,张士诚的弟弟兵败被朱元璋俘虏,张士诚在朱元璋、已经投降元朝的方国珍和元军三方夹击之下伪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装,不久再度公开反元,最后亡于朱元璋政权。之后被押解至明朝都城应天府(今南京)时,自缢而死,时年47岁。

六,方国珍

首举反元义旗,先是归顺元朝,又归附明朝,最后被朱元璋击败,被迫投降,进入南京当官。

七,彭莹玉

元末民变领袖,南派红巾军开山始祖,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人。又名彭翼、彭国玉、彭明,号称彭祖、彭和尚。一生反对元朝,最后在瑞州就义。

八,刘福通

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 ,与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事泄,山童被杀。后举兵占颍州。继克朱皋、罗山、上蔡、真阳(今正阳)、确山、汝宁(今河南汝南)、光州(今潢川)、息州(今息县)等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十五年,迎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今属安徽),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平章,不久任丞相,进封太保,掌握军政大权。

当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至安丰(今安徽寿县)。次年,遣李武、崔德攻陕西,毛贵取山东。十七年夏,遣关先生、破头潘等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趋关中,毛贵由山东北上。十八年五月,率兵克汴梁(今河南开封),以为都城。次年八月,汴梁为元军攻破,退回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他与林儿被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今属安徽)。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溺于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江中。

九,李思齐

李思齐最初与察罕帖木儿(又名李察罕)组织武装,镇压红巾军,后拥兵陕西长安,元将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进攻数次,都不得以攻破 。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思齐降明。

十,张良弼

张良弼,元末名将。明军已攻下山东,收复开封,思道次栎阳,阻潼关,抗拒明军。明太祖谓群臣曰:张思道百战之余,骤与角力,未易定也。当是时,思道与李思齐、扩廓贴木儿并雄关、陕。洪武二年,大将军徐达引兵西渡河,会凤翔,议所向,说:思道城险而兵悍,不容易攻取。于是攻打李思齐,进逼临洮。思道听说后,退守宁夏。

十一,何真

割据南方却不称帝,最后投降明朝。

这些政权都是历史中的过客,只有老朱成功了。

元朝末年,“反王”也不少,例如陈友谅占据江西,朱元璋占据淮西,张士诚占据苏吴,李思齐占领陕甘,方国珍占领浙东,陈友定占领福建等,其中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实力较强,除了他们三位,还有一位枭雄,此人就是方国珍,方国珍有一个特殊的标签,他是朱元璋唯一一个善终的对手。

方国珍和朱元璋另一个对手张士诚非常相似,少年的时候,家境不好,最终走上了贩卖私盐的道路。元朝时,盐业是朝廷自营的行业,税赋很重,百姓们常常吃不起官盐,而购买私盐,所以贩卖私盐有很大的市场,但风险极高,一旦被抓,基本上都是重罪。因此,江浙、福建等地,都形成了盐帮,私盐贩子互相掩护,以求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