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的由来 明朝驱傩仪式是什么时间

目录导航:

  1. 潮汕英歌舞的由来
  2. 2022春节古诗
  3. 贵州戏曲剧种
潮汕英歌舞的由来

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阳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民间舞蹈艺术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

在潮汕地区,有这么一种流传了三千年之久的广场舞蹈,这种广场舞蹈融汇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这种广场舞蹈阳刚而恢宏;现在成了人们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这种广场舞蹈,就是英歌舞。最近,汕头大学的六位学生,写出了一篇名为《英歌舞--似锦繁华何日返》的潮汕文化报告。苏萍就是这六人中的一人。苏萍首先介绍了“英歌舞”名字由来的三种说法:英歌舞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种是“及时雨说”,一种是秧歌说,一种是傩舞说。“及时雨说”就是在明末清初绍兴名士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中“及时雨”一节就有这样的说法。这一节里描写的是求雨的场面。张岱认为,可能是因为水浒英雄的大哥宋江绰号就叫“及时雨”。秧歌说就是说英歌舞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脱胎来的。因为英歌与“秧歌”在潮州话里的发音是比较相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英歌是从古代的傩舞进化而来的。傩舞是一种反映宗教意识和艺术特征的形式。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学者陈景熙也认为,潮汕英歌舞与古代的驱傩仪式有着很深的渊源。陈景熙先生说:英歌舞是在潮汕区域文化体系里面具有阳刚之气的两种文化事象之一,另外一个就是潮汕大锣鼓。潮汕英歌舞这样一种形式,其实是跟我国古代所进行的春季驱傩仪式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它有它的历史渊源。英歌舞的舞蹈内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梁山伯好汉化妆卖艺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还有一个是梁山伯英雄化妆劫法场救宋江。苏萍说,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一般最多不超过108个人: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汉的英雄故事来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过108个人,现在人数方面就因地而异,表演者主要是当地的居民,所以变数就比较多,很多是因居民的人口或者是当地的经济环境来决定具体参演人数的多少。而且是以20到40岁左右的青壮年为主。因为英歌舞表演的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未婚女子她们组成的英歌舞队,还有少年儿童啊,老年英歌队也相继成立。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长的圆木棒,称为“英歌槌”。“英歌槌”的长度一般为1.2尺到1.8尺。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苏萍介绍说,“英歌槌”的打法,按槌花运动的差异就有直槌和横槌两种。英歌舞的队形一般是两列,人数一致,这样一来就有利于游行的时候保持队伍的整齐。同时,这两列队伍还能随时变化成各种对称或者不对称的阵形。英歌舞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节奏的板式来划分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按舞蹈节奏来划分的话,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节奏比较慢,带有古典宫廷式的特色,典型的就有海门镇的湖边英歌队,还有棉城的平东、凤东、凤西、凤南、凤北、大南英歌队。中板的话它的锣鼓敲击法就简单一点,体现“力”和“势”的艺术美,比较潇洒,典型的就是金浦的排字英歌队。快板的话就是比其他两种的节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点紧凑,阵势的开合啊,动作的起伏啊,气氛比较热烈。在这三大类中,快板英歌有着独特的槌法运用,一般分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两种。表演英歌的队员的装扮,是按梁山好汉的形象来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别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领头的舞槌人一般来说,左队头槌是秦明或者是挂黑须的李逵,右队是杨志或者是挂红须的关胜,二槌是林冲,三槌是鲁智深、武松。以前,在潮汕地区,尤其是在潮阳的农村,到了农事活动的时候,为了祭祀神灵,祈求神灵保佑,就会有英歌舞的表演;春节期间的游神啊,秋收后的庆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动,英歌舞也是保留的节目。而现在,英歌舞从以前祈求神灵保佑的仪式变成了庆祝喜事的活动。苏萍说:到了现在,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英歌舞出现的场合也越来越多了。春节啊,劳动节啊,国庆节啊,元旦啊这些节日,迎接外宾啊,或者是学校的剪彩啊,大家都可以欣赏到英歌舞的表演。由之前祈求神灵保佑的那种仪式变成了现在庆祝喜事的活动。

2022春节古诗

1.

残腊多风雪,荆人重岁时。客心何草草,里巷自嬉嬉。爆竹 惊邻鬼,驱傩逐小儿。故人应念我,相望各天涯。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 看尽长安花。

其无亲情之大,无情之漫,无情之挚,然其默耕,使人受生, 此师生情!正旦至矣,愿师傅身,万事如意!

千祥云集庆有余,百福骈臻贺新春!青山依旧在,祝福年年有! 朋友,新的一年锦上添花!

2022年春节古诗如下:

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元日(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淑花芬翠柳。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3、除夜(白居易),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1.虎年春节优美诗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迎新年,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5.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6.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8.除夕宋·梅尧臣

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

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

9.馈岁 宋·苏轼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元日》

宋代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作》

唐代 ·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雪》

宋代 · 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田家元日》

唐代 ·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新年作》

唐代 ·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唐·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

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贵州戏曲剧种

那么贵州都有哪些戏剧呢?

傩戏,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傩戏,中国戏曲剧种,是在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傩戏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傩戏是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傩戏在不同民族和地区,名称不一,如傩堂戏、端公戏、师道戏、僮子戏、地戏、关索戏等?

黔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黔剧是流行于贵州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演变发展而成的,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州梆子,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贵州梆子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贵州省贵阳、平坝等地。源流不详。音乐朴质,分倒板、滚板、三板、平板、梅花板、小过板、大过板、垛板、垛垛板、加一字等板腔。主要伴奏乐器为胡琴、锣鼓。传统剧目有《困曹府》、《华山下棋》等。清末趋于衰落,解放前已绝迹于舞台。

贵州花灯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贵州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初,花灯叫采花灯,只有歌舞,后在歌舞中加入小戏,再以后受外来戏曲影响,发展为演出本戏。花灯戏是贵州和云南的主要地方剧种,人们习惯地简称花灯。它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

贵州侗戏少数民族戏剧形式贵州侗戏是一种深受侗族人民喜爱的少数民族戏剧形式。它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亦受到了汉族地方剧种的影响。艺术交流较为密切的是桂剧和彩调。吸收过这些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借鉴过它们的唱腔曲调,演出汉族古装戏,在化妆和服饰方面也参照汉族地方戏曲的传统方法。

布依戏,中国传统戏剧之一布依戏在布依语中称“谷艺”,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及西南部布依族聚居的册亨、安龙、兴义等县。 它最先是从祭祀仪式跳神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在跳神的基础之上,先后创立了布依板凳戏、布依彩调(即八音坐弹戏)和布依地戏。以后一些民间艺人,再经过改造、融合,使它逐渐演变成为布依族的舞台综合艺术。

苗戏,中国传统戏剧之一苗戏又称“苗歌剧”、“苗戏”,苗族称“戏雄”。伴奏乐器有苗笛,芦笙,牛腿琴等。苗剧以苗族音乐、舞蹈为基础、吸收地方大戏中表演技艺提炼日常生活动作,熔合武术动作而成。苗剧以苗族音乐、舞蹈为基础、吸收地方大戏中表演技艺提炼日常生活动作,熔合武术动作而成。

安顺地戏,汉族民间戏剧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是贵州省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黔剧,曾名文琴戏(又名“贵州弹词”),贵州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黔剧流行于贵阳、毕节、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区,是在贵州曲艺扬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地方戏曲剧种。清代康熙年间,贵州扬琴开始在贵州境内流传,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黔剧唱腔音乐属板腔体,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等基本曲调。

伴奏乐器除扬琴外,还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等。

黔剧唱词以韵文为主,沿用讲唱文学“三三四”或“二二三”的句式,语言质朴,唱腔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