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去秦国为什么没死 秦朝赵王入秦时间多长啊

目录导航:

  1. 赵王去秦国为什么没死
  2. 完璧归赵具体时间
  3. 赵偃去秦国了吗
  4. 史记赵王的故事
  5. 嬴政哪年回的秦国
  6. 大秦赋赵王入秦后结局
赵王去秦国为什么没死

因为如果赵王在秦国死了,秦王就没办法达成秦赵联盟,而且秦王会被天下耻笑不仁不义。

因为如果嬴政杀了赵王,其他国家会联合起来,并以此为理由为赵王报仇。同时秦赵联盟也就不存在并。所以《大秦赋》中赵王入秦后安然归国,没有被杀。

完璧归赵具体时间

完璧归赵发生在战国时期。前283年到前279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战国时代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璧。赵王派蔺相如带着璧去换城。相如到秦国献了璧,见秦王没有诚意,不肯交出城池,就设法把璧弄回,派人送回赵国。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

赵偃去秦国了吗

赵偃去秦国了跟赢政签定互不开战的和平协议,这其实是赢政的计策目的是让赵偃放松防备,赵偃回赵国之后立刻叫庞湲率兵三十万去攻打燕国,赵国的兵都派去攻打燕国了国内无兵,赢政趁人之危派王翦去攻打赵国,赵偃知道上当了气极败坏口吐鲜血不久就死了由他儿子继位。

史记赵王的故事

完璧归赵 赵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

赵王欲勿之,畏秦强;欲与之。恐见欺。以问蔺相如,对曰:“秦以城求璧而不许。曲在我矣。我与之璧而秦不与我城,则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臣愿奉璧而往;使秦城不入,臣请完璧而归之!”赵王遣之。相如至秦,秦王无意偿赵城。相如乃以诈绐秦王,复取璧,遣从者怀之,间行归赵,而以身待命于秦。秦王以为贤而弗诛,礼而归之。赵王以相如为上大夫。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文言文

赵括自少时①学兵法,言兵事②,以天下莫能当③。尝与其父奢④言兵事,奢不能难⑤,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⑥,而括易言之⑦。使赵⑧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⑨,悉更约束⑩,易置(11)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12),佯败走,而绝(13)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14)之。

(选自《史记》)

注释

①少时;小时候。

②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

③以天下莫能当:认为天下没有人抵得过他的。

④奢: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

⑤难:驳倒。

⑥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

⑦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

⑧赵:赵国。

⑨廉颇:赵国良将。廉颇对秦作战,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深沟高垒的防御战。后赵王中了秦的离间计,用赵括代廉颇。

⑩悉更约束:全部改变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11)易置:撤换。

(12)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13)绝:截断。

(14)坑(kēng):活埋。

译文

赵括从小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讲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得上他的。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他),然而(赵奢)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本是生死所关的场合,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给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末)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了。”……

赵括代替廉颇(担任抗秦大将)后,全部更改(原有的)纪律和规定,撤换军官。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事,派了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败退,截断了赵军运输军粮的道路,把赵国的军队一切为二,(于是)军心离散。经过四十多天,军中兵士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结果)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兵士便投降了秦国,秦国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赵王很悲剧……赵奢很痛苦……也很活该

嬴政哪年回的秦国

嬴政公元前250年回的秦国。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一说名“正”),又称赵政、祖龙,也有吕政一说(详见“人物争议-姓名之争”目录)。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公元前250年左右回到秦国。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秦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公元前250年赢政在吕不韦的运作下自赵國返回秦國,本来赵王要杀掉赢政母子二人以報复秦庄襄王逃离赵國之举。赢政返回秦國不久便登上了秦王之位。

大秦赋赵王入秦后结局

《大秦赋》中赵王入秦后安然归国,没有被杀。因为如果嬴政杀了赵王,其他国家会联合起来,并以此为理由为赵王报仇。同时秦赵联盟也就不存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