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秦朝的封建制度在当时先进吗
- 从兴和亡的角度谈谈对秦朝历史的认识
- 汉承秦制,为什么秦朝短命而汉朝长久
- 为什么秦朝铁路在当时是先进的交通设施
秦朝的封建制度相对于周朝战国时期无疑是一种进步,也是当时最先进的制度。秦朝正是由于有战功制度,能够让耕者有其田,增强了国力,才有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为国效力。
秦朝的制度,不是封建制度,秦始皇结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独裁专制制度,这对历届统治者是好的容易统治的,但对于广大百姓却是最不好的制度,这个制度遗害中国二千多年,在当时或后来都应该说是坏制度。谁理解了这个道理,谁就站在了被统治的弱小者一边。谁赞称这个制度,谁就站在了強霸统治者一边。但统治者必竟是极少数人,你是吗?{
从兴和亡的角度谈谈对秦朝历史的认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秦朝的兴盛,是因为它顺应了时代发展,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秦穆公称霸,商鞅变法,历代秦王励精图治,大量人才集中到秦国,名将辈出,嬴政的英明神武,慢慢灭掉了其他六国,这些决定了秦朝的兴盛。
到秦朝的灭亡,也是人心所向。
秦朝苛捐杂税,严刑峻法,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不得不揭竿而起,起义此起彼伏,应者云集,秦朝灭亡,也成了必然。
汉承秦制,为什么秦朝短命而汉朝长久历史,有时候就是惊人的重复。比如,中国历史上,每当结束一个长期的大乱世之后,接下来的王朝必然短命。
秦朝结束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大乱世,然后秦朝二世而亡,只有短短的14年;隋朝结束南北朝近200年的大乱世,然后隋朝也是二世而亡,只有短短的38年。
巧合的是,承继秦朝的汉朝和承继隋朝的唐朝,都是两三百年国祚的长久王朝。
有人可能会说,结束三国的晋朝和结束五代十国的宋朝,不是很长久吗?
终结三国的西晋,其实也只有50年。更主要的是,三国和五代都是不足百年的小乱世。其中,三国乱世60年,五代十国也只有70年。积聚的反噬能量不够巨大。
回到题目,结束大乱世的秦朝和隋朝,为什么都不能长久呢?
以秦朝为例。
第一,秦灭六国,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强力实现的。原本的六国子民,并未从心理上接纳秦国。他们把秦国称为暴秦。
秦始皇为了压制反抗者,更是层层加码,更加严酷。
如果二世和秦始皇一样强力、严酷,天下人可能只是敢怒不敢言。但秦二世显然没有秦始皇的能耐。压制一旦放松,六国子民必然反扑。
第二,历史存在惯性。在秦朝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郡县制的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突然建立了这么一个国家,是对天下人心理习惯的一个挑战。一旦他们有机会恢复原本的心理秩序,肯定会抓住时机。项羽灭秦后,为什么打破秦制,分封诸侯王,就是这种历史惯性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承继的汉朝就能够长久呢?
很简单,秦朝,以及秦末的纷乱,把此前数百年积聚的反噬能量都吸收去了。接下来的汉朝,可以轻松上阵,不必背负太多的历史包袱。
而且,汉朝也不是一开始便仿照秦制,而是结合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慢慢过渡到了郡县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培养新的历史惯性的过程。
秦朝统一中国15年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6年。战争结束后止戈为武。推行开疆拓土的农耕移居等,北筑万里长城,南讨百越,征召五十万人南下,国力透支过度,苛政严酷。杀剹太盛积怨深厚,招致危机四伏,终官逼民反,直至灭亡,汉朝建立初,资源匮乏,饥荒流民处处、挣扎在死亡线上。刘帮称帝采纳贤臣建议,疗养生息,鼓励农耕,减少赋税等政策,逐渐恢复国力。农民积极性大为提高。延续数代终达汉治盛世。固此西汉至公元23年,国享229年。
秦朝那个时候建立的一些制度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非常先进的,比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度等;所以即使刘邦在推翻秦朝后建立了汉朝还是延续了秦朝的很多制度,至于为什么汉朝国祚几百年却不像秦朝那样短短十多年,我认为原因有三个:
第一,汉朝对施政相对于秦朝更加温和一些
秦朝一向都是严苛暴政,在秦朝刚刚建立不久,便大量征集民夫修长城、建陵寝等浩大的工程,另外为了巩固统治,强制对民众的思想禁锢,官吏的强取豪夺、朝廷的严刑峻法和高压的各种政策奴役民众,让民众生活得越来越凄惨,越来越思念故国,所以物极必反,加上之前被灭各国王族暗中串联,从而爆发了全国反抗暴秦。
汉朝开国之初采用的是黄老思想治国,采取养民生息政策,,全力恢复经济和生产力,使得民众生活逐渐好转,民众能够安居乐业了,也就不会造反了。
在政治制度上,汉朝之初采用的封国和郡县制并行,分封了一些异性王,其中有战功的韩信,英布、彭越等 也有原来各国贵族有张耳、韩王信等,从而均衡了各方势力,只是在中央直属的地方才采用郡县制。在武帝时期中央有绝对的实力后才用推恩令,逐渐的消除了这些封国。
在思想上,汉朝独尊儒术的措施,比较秦朝的焚书坑儒更加开明。
第二、汉朝对秦制进行了改革和优化
秦朝初创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探索的阶段,在很多方面的没有经验。例如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便立即处置、打压、消灭六国的旧贵族阶层,试图马上进入到完全的中央集权社会时期,结果导致了旧贵族势力的强烈反抗。
汉朝在继承了秦制后,又对秦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优化。汉朝的许多制度,是秦朝所没有的。在对待诸侯王的问题上,不是一刀切,而是等中央国力强盛后,再采取了推恩令,一点点削弱旧贵族的势力,从而逐渐过渡到中央集权时期。在监察制度上,汉朝创立了刺史制,从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选官制度上,汉朝创立了察举制,从而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官僚来源。汉朝对秦制进行了诸多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巩固了国家大权
汉朝对于秦朝的制度来说,就如同一句古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我觉得很多人对于汉承秦制这四个字有着很大的误解,那就是汉朝全盘继承了秦国的所有制度。在历史上,汉朝虽然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是对于秦朝的制度也有很大的改善,并不是一味的继承。这才是汉朝得以长久存在的原因。
举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汉朝的治国理念,秦朝的治国理念很简单,那就是法家的思想,但是汉朝虽然吸纳了法家君主独裁的一面,但是却抛弃法家的打击平民的一面。西汉开创者刘邦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的早期,西汉采用的是黄老之术,也就是道家休养生息这套思想,这在汉文帝和汉景帝制造的“文景之治”中体现的十分明显,汉朝政府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同时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政府不干预民间的生产活动,不加赋税,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汉朝的国力才开始逐渐走向兴盛。到了汉武帝之后的一直到东汉末年,汉朝治国采用了儒家思想。汉宣帝一语道破汉朝的治国思想“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这里的霸道指的就是法家理念,王道则是纯粹的儒家思想。秦朝是纯粹的霸道,也就是法家,而汉朝则是霸道和王道相杂,也就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这种理念使得汉朝对于百姓的压榨没有秦朝那么猛烈,使得汉朝得以长久的存在。
此外在很多地方也能看到汉朝对于秦朝制度的修改,比如秦朝是纯粹的郡县制,就是国家分为郡县二级的地方制度,第一级是中央,第二级是郡,第三级就是县,但是汉朝修改这种地方格局模式。而汉朝的地方制度是郡国并行制,也就是中央到地方,分成三级,第一级是中央,第二级是诸侯国和郡,第三级就是县。也就是汉朝在郡这一行政级别多出一个诸侯国这一级别。诸侯国的国君是刘氏子弟,但是刘氏子弟没有行政权,政权在国相的手里,这一体制使得刘氏子弟始终得以发展,比如西汉末年有刘秀,东汉末年有刘备,这就是这一制度的威力。
在比如法律,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睡虎地秦简曾经仔细的记载秦国的法律,但是汉朝的法律主要制定者萧何采集秦朝法令,选取其中合乎时宜的,制订了九章法律。亦省称“ 萧律 ”。只是补充修改了部分法律,也不是一味地继承。
汉承秦制其实只是汉朝大部分的继承了秦国的制度,但是汉朝又在不断前行发展的路上开始适当性的修改秦朝的制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汉朝才得以长久的发展。
秦因为商鞅变法而强盛。也因为商鞅变法而亡。秦朝统一六国过程中,消耗了太多的资源,也消耗了太多的兵力,由于连年的征战和严刑峻法,导致旧秦国的基本盘崩溃,成年男子要么在军队当兵,要么已经死于战争,其他不在军队的,因为残暴严酷的法律,经常会被因为触犯法律被砍手断足,这些不是少数,而是大面积。所以,后来一夫作难,天下崩盘。秦朝建立后的制度,主要是中央集权,郡县制,这就是秦制。这个制度当然本身很好,所以,不管是汉代还是后来的朝代,都是按照这个制度来管理国家,这就是百代皆行秦政的来历。
汉朝建立后,保留了秦朝的基本制度,但只是在框架上遵守,在具体操作上并没有学习秦朝的严刑峻法,而是修改法律,对社会进行宽松化管理,文景之治时期,更是崇尚黄老之术,无为而治,不折腾,不铺张浪费,不好大喜功,从而为汉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到了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四处打仗,好大喜功,把汉朝折腾的够呛,以至于汉朝开始走下坡路,数十年以后,西汉也灭亡。
不过,西汉历时210年,比秦朝强多了,从后世封建王朝的寿命来看,也算是正常。
为什么秦朝铁路在当时是先进的交通设施亲,应该不是铁路吧。秦朝修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驰道和栈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模宏大的筑路工程,对于陆路交通的发达,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