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秦朝谁协助皇帝处理政策

目录导航:

  1. 赢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2. 惠文帝是谁
  3. 田文为什么要入秦
  4. 秦国38代君王
  5. 芈月传最后秦国谁当大王
  6. 秦始皇是怎样统治秦国的
  7. 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御史大夫和太尉的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8. 帮助秦穆公成为霸主的两位大臣
赢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赢驷要车裂商鞅是因为,商鞅在赢驷当太子的时候推行商法,嬴驷触犯了商法,商鞅就割了他老师的鼻子。


嬴驷为太子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商鞅说:“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这样以来,法令便畅行无阻,秦国越治越好,但却得罪了太子。等到秦孝公去世,太子登位,一想起当年受罚之事就很不高兴。加之这时商鞅威望极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君之法, 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于是,惠文王便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当初秦孝公为了扭转秦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大胆启用商鞅进行变法,而秦国的国力在秦孝公的努力下,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作为一个改革者、政治家,商鞅对秦国的强大,可谓功不可没;作为一国之君,一个核心权力和国家话语的掌握者,赢驷对秦国横扫六国,也起着极大的作用。大秦帝国的强大与他们息息相关。

秦穆公,出生年月不详,又作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谥号穆。通常被人们称为春秋五霸之一,开始让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位十分有名的君王。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在任期间任用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是秦国强大的真正起点。那么,秦孝公和秦穆公是什么关系?秦惠王和秦穆公又有何关系?

秦穆公,前659年 —— 前621年执政,主掌秦国38年。秦孝公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81—公元前338,一共是43年。而从秦穆公到秦康公,到桓公、哀公、厉公等等一直到秦孝公,中间隔了两三百年,一代君主传一代,具体关系很远,这么算起来,秦穆公是秦孝公的祖宗吧。而秦惠文王又是秦孝公的子嗣,若论起秦惠王赢驷和秦穆公的关系,二人的关系因为年代久远而无法捋顺,只知秦穆公也是秦惠王赢驷的祖先。

秦孝公重用商鞅使得秦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是秦国强大的真正起点。应该说商鞅是秦国强盛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秦穆公在任时对商鞅信任无比,可为何到了秦惠王时期,商鞅的处境就如此凄凉,最后被赢驷五马分尸,到底商鞅哪里做的不对?商鞅先后于孝公6年(公元前356年)和孝公12年(公元前350年)在秦国主持进行了两次大的变法改革。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各国变法相比,商鞅在秦国实施的变法最为全面、最为彻底也最为成功。

商鞅变法的效果也极其明显,怎么会死得那么惨?在《史记》中,太史公也没有对他的死具体分析,只用了“天资刻薄少恩”,六个字的负面评价草草总结了商鞅的一生。究竟商鞅为何会被赢驷处死?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改革变法触动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的利益。司马迁也说:“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变法之前,旧贵族的爵位和俸禄是世袭的,享受很多特权,改革后旧贵族没有立功的统统从宗室贵族名单上除名,无功不受禄,相反,只要是有功劳即使是平民也有机会进入宗室贵族的名列,这个做法大大削弱了宗室贵族的权力,强化了王权。秦孝公大权在握当然高兴,对商鞅更加重用,这一做法却触动了不少贵族的利益,等到秦孝公一死,商鞅必然是千夫所指的对象,必定会被推上断头台。

秦惠文王的上台,直接给商鞅判处了死刑。在秦惠文王看来,商鞅必须死。当年商鞅一点不给自己面子,对自己的师傅用刑,这是车裂商鞅的原因之一。更深层的原因是商鞅已成为王权与贵族利益冲突的焦点,改革若在一个志在图强的国王的支持下进行,必然会触及或是牺牲贵族集团的既得利益,也必然遭至怨恨。为了安抚贵族的反动情绪,秦惠王不得不牺牲商鞅,以平息激化的矛盾。对于秦惠王,杀掉一个商鞅并不会觉得有多可惜,作为前一代君王的重臣,赢驷没有多少感情,也不会有什么内疚感,而宗室贵族的势力还有可利用之处,权衡利弊之下,商鞅不得不死。

惠文帝是谁

惠文帝是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男,汉族,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史称惠文帝。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五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

朱允炆即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

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 ,史称“建文新政”。

但建文新政有浓重的复古色彩,带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一些官名、殿名、门名的改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徒增纷扰。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上其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简称恭闵帝、惠帝。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名德光,字德谨,乳名尧骨。太祖第二个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唐天复二年(902)生,出生时神光异常,与此同时猎人打到了白鹿、白鹰,人们都认为这是吉兆。待到成年,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军国大事多由他来裁决。天赞元年(922),被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不久诏令统帅六军往南攻城略地。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字德谨,小字尧骨。契丹族,辽朝(契丹)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为淳钦皇后述律平。

天显十一年(936年),协助石敬瑭灭亡后唐,得到后晋称子、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待遇。会同元年(938年),改皇都为上京,改革官制,划分南北二面,实行胡汉分治。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会同九年(946年),倾国之师南征,为后晋败于燕州长城(今河北固安县)北部。十二月,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俘虏后晋出帝,灭亡后晋,建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

田文为什么要入秦

田文入秦是为了齐秦连横结盟。

秦国在秦昭襄王嬴稷当政时期,曾经派使臣赴齐国,面见孟尝君田文,邀请其赴秦国为相。

田文竟然爽快的辞去了齐国相国之位,随同秦使韩聂一起到秦国任相国。

孟尝君到了秦国以后,秦昭襄王立即封其为相国,并亲自为其开丞相府邸,田文却暗示门客偷盗秦国的文书,事情败露后遭到猜忌,遂又逃离秦国返回齐国。

齐王听说田文在秦国的遭遇后感到愧疚,复用其为相,后因齐国内乱,他又逃到了魏国,做了魏国的相国。

并协助魏王,联合秦国和赵国,帮助燕国一起攻打齐国,齐国大败。

从此齐国开始敬重田文,齐襄王即位后与其修好,在田文死后还追封谥号孟尝君

秦国38代君王

秦国第38代秦始皇帝 嬴政(前246年-前222年)

第一位进行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帝王。

秦惠文王嬴驷(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11年),嬴姓赵氏,名驷(一说名“骃”),栎阳人。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在位),秦孝公之子。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约前900年东周孝王封赢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始建秦国 。

秦侯 (前857-前848年在位)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

秦仲 (前845年—前822) 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为大夫,令攻西戎,次年秦仲战败而死。其长子赢也继位。

秦庄公 嬴也(前821年-前778年 在位44年)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马七千人,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封大骆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

秦襄公 嬴开(前777年-前766年) 在位12年。 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幽王之乱时,犬戎进攻镐京,秦襄公以兵救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

秦文公 (前765年-前716年) 在位50年。 建立新都。十六年(前750),文公派兵讨伐西戎,西戎败逃,地盘扩展到岐山。五十年(前716),文公去世,埋葬在西山。

秦竫公 秦文公之子,文公四十八年(前718),太子即竫公去世,赐谥号为竫公。

秦宁公 嬴立(前715年-前704年) 在位12年。 宁公二年(前714年),自郿邑(陕西郿县东北)迁都平阳(陕西眉县),同年派兵攻下亳戎荡社(陕西西安)部落。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其臣下废太子(后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

秦出子 (前703年-前698年) 5岁即位,在位6年被杀。秦出子是秦宁公小儿子。

秦武公 (前697年-前678年) 在位20年。

秦德公 (前677年-前676年) 在位2年。即位以后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秦国的各项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时期大体有了雏形,其国力也开始迅猛发展。这为秦穆公时期秦国的兴盛并进而与中原各国争霸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宣公 (前675年-前664年) 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秦成公 (前663年-前660年) 在位4年。

秦穆公 嬴任好 (前659年-前621年) 在位39年。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胸怀大志,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秦康公 赢英(前620年-前609年) 在位12年。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康公送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日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秦共公 嬴和(前608年-前604年) 在位5年。《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秦桓公 赢荣(前603年-前577年) 在位27年。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

秦景公 嬴石(前576年-前537年) 在位40年中,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

秦哀公 (前536年-前501年) 在位36年 。

秦夷公 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秦惠公 (前500年-前491年) 在位10年。

秦悼公 (前490年-前477年) 在位14年。时值秦国大乱,后来大将伍封大败秦、巴、蜀三国联军,平定秦国之乱,立秦厉公赢利。

秦厉共公 赢利 (前476年-前443年) 在位34年。

秦躁公 (前442年-前429年) 在位14年。西戎民族义渠向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 [ hāo ] 域,被秦军击退。隔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秦怀公 (前428年-前425年) 在位4年。继位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晁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 由于太子昭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秦灵公 (前424年-前415年) 在位10年。秦灵公逝世时,嫡子嬴师隰只有五岁。灵公的叔父嬴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嬴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

秦简公 嬴悼( 前414年-前400年) 在位15年。秦怀公之子。夺其侄嬴师隰位,自立为秦王。在位期间曾在洛水西岸修筑长城,用以自守,史称“堑洛长城”。

秦惠公 (前399年-前387年) 在位13年。在位的第十三年,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病死,其子秦出公继位。

秦出公 (前386年-前385年) 在位2年 。即位时两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将出公、太后沉到渭水,迎接被赢悼放逐的嬴师隰回国都雍城。是为献公。

秦献公 嬴师隰(前384年-前362年) 在位23年。

秦孝公 嬴渠梁(前361年-前338年) 在位24年。 战国时代秦国有名的一位君主。

秦惠文王 嬴驷(前337年-前311年) 在位27年。

秦武王 嬴荡(前310年-前307年) 在位4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九鼎,九鼎乃天下的象征。于是发兵进攻羸弱的周天子都城洛阳。 在周室太庙,武王举周鼎,不能持,受伤而死。

秦昭襄王 嬴稷(前306年-前251年) 在位56年。

秦孝文王 嬴柱(前250年-前250年) 在位1年。(有传说在位仅三天,服太子子楚所进美酒后猝死)。初封太子,号安国君。

秦庄襄王 嬴异人 又名子楚( 前249年-前247年) 在位3年,秦王嬴政之父。

秦始皇帝 嬴政(前246年-前222年) 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秦二世皇帝 胡亥(前209年-前207年) 在位3年。秦始皇最小的儿子。

秦末王 嬴子婴(前207年)在位47天。

秦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赢姓,赵氏。据史记秦本纪,周孝王因秦祖先善于养马,因此将其封与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诸侯,为伯爵地位,秦才正式成为一方诸侯国。

秦国共经历38位君主,但正式计算应该从秦成为诸侯国计算,经历了35位君主。自非子起被封为附庸,号曰秦赢。后经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5位君主。

自秦襄公被列为诸侯,历经秦文公、秦静公、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恒公、秦景公、秦哀公、秦夷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厉共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34位君主。

芈月传最后秦国谁当大王

芈月传最后秦国是芈月的儿子赢稷当大王。芈月传是以战国时期的秦国宣太后得故事改编而来的。宣太后得名字不叫芈月,这个名字是后人杜撰的,讲的是秦国秦惠文王到秦国秦昭襄王这一时期的历史史实,芈月从不受宠的它国公主变为辅佐君王的宣太后的事情

《芈月传》中最后由芈月的儿子嬴稷成为秦国的大王,掌管秦国天下。芈月负责协助儿子处理朝政,并执掌朝政达四十余年。

秦始皇是怎样统治秦国的

诚谢邀请。公元前221年,秦国灭亡齐国,最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秦国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专治主义的中央高度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秦朝推行封建官僚制度,即中央设“三公九卿”来协助皇帝管理各个部门;2、秦朝统一了国家的法律,秦律的制定反应了地主阶级的意志,有利于国家的统治;3、秦朝统一简化了文字,有利于政策法令的推行和经济、文化的传播,对后世影响巨大;4、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推崇法家思想;5、统一全国的货币和度量衡,有利于经济的发展;6、大修驰道,以加强对全国各地的控制。

总之,秦始皇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法律、文字、思想等等方面采取了措施,维护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统一后巩固政权的时间太短,秦始皇死后六国贵族叛乱;秦始皇多活十年,然后扶苏顺利继位,避免赵高架空皇帝干政,也就没有后来的汉朝了,只有秦朝了,现在也不叫汉族,叫秦族。甚至说不定中国可以日本一样,整个历史上不再有改朝换代,万世一系。

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御史大夫和太尉的主要职权分别是什么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管理军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帮助秦穆公成为霸主的两位大臣

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贤臣良将的辅佐,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芮两国。

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实现秦晋联盟,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石。

助秦穆公称霸大臣有百里奚、蹇叔。

穆公在位39年,所以他那时期的大事件很多,我就挑比较有名的说下吧,秦穆公三救晋难,秦晋崤之战(蹇叔哭师),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称霸西戎。晋文公强大晋国,勤王周室,城濮败楚,制霸中原。其他诸侯国没什么好说的,碌碌无为,不屑一提。lz想知道具体的那就去看《史记》或《左转》。

由余和百里奚。

在晋献公嫁女儿的嫁妆之中,有一个陪嫁的奴隶,叫百里奚。这个百里奚不是一般人,曾经是虞国的大夫,晋献公借道伐虢灭了虞国,把百里奚给俘获了。百里奚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自然不甘做奴隶,找个机会跑了。百里奚跑到了楚国的南阳被楚国人抓住,送去做放牛的奴隶,后来秦穆公听说了百里奚的贤名,派人到楚国以捉拿逃奴的名义用5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由此百里奚又有“五羖大夫”之称。此时的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秦穆公跟他聊了三天就把国家政事交给了他。

百里奚在秦国主政七年,期间,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内修国政辅佐秦穆公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的政策,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好处。

对外,百里奚帮助秦穆公制定政策,树立国威。六七年间,有三大功绩:第一,“三置晋国之君”,晋惠公夷吾即位是借助秦国之力;后与秦反目被擒,又由秦国送回复位;晋文公重耳结束流亡生涯,问国即位,亦是由秦国派兵护送。第二,“一救荆(楚)国之祸”,此事于史不详,《史记索隐》谓即《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秦穆公二十八年(前632年)会晋、救楚、朝周之事。第三,“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安抚境内各族,戎狄亲附,成就秦穆公称霸西戎的大业,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由余到了秦国,被秦穆公拜为上卿。由余在西戎多年,熟悉西戎的地形与部落兵力情况,帮助秦穆公出谋划策,在一切准备好之后,讨伐西戎,吞并了西戎小国十二个,向西开地千里,秦国称霸西部。(秦穆公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既以得之,举兵而伐之,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在此之后,秦国西部外患压力骤减,于是开始向东发展,与称霸中原的晋国有了冲突,此后秦晋之间冲突不断,直至三家分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