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1309年是元朝哪个皇帝
- 元朝四大汗国最后是怎么灭亡的
- 元朝经历几代
-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汉人
-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 元朝皇帝谱系及政权更迭史
- 元朝总共存在多少年?有几代皇帝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在位时间:1307-1311,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曲律可汗”。为忽必烈次子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统军北边,多立战功,封怀宁王。十一年(1307年),成宗铁穆耳病逝,储位虚悬。海山回大都奔丧,被拥立为帝,并追封其父为元顺宗。即位后更换了成宗大臣,封其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 元武宗在位四年(1307年-1311年),时间,期间中国内部的矛盾得到舒缓,元朝统治稳定而顺利,全国歌舞升平,国力强大,是元代的一位明君。庙号武宗,谥号仁惠宣孝皇帝。
1309年,己酉年(鸡年),是元朝至大二年。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年—1311年),元朝第三位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1307年—1311年在位)。
元朝四大汗国最后是怎么灭亡的钦察汗国钦察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又称金帐汗国、术赤兀鲁思。拔都继承其父术赤(成吉思汗长子)自海押立至花剌子模的封地後,又不断拓展。他於公元1243年建成汗国,都於萨莱城(今阿斯特拉罕北)。疆域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斡罗斯(俄罗斯),南起巴尔喀什湖、裏海、黑海,北至北极圈附近。汗国由多种民族组成,较大的民族有斡罗斯、阿速、不里阿尔、钦察、康里、突厥蛮、蒙古等。各民族所从事的行业因居地不同,有农业、牧业及工商业之别。
公元十四世纪後期,汗位更替频繁,国势逐渐衰落。
公元十五世纪时,汗国先後分裂出西伯利亚、喀山、克里木、那海、阿斯特拉罕等汗国,藩属斡罗斯公国也脱离羁绊,钦察汗国难以维持下去。公元1502年灭亡。
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察合台为成吉思汗次子,所建汗国疆域盛时东至吐鲁番,西至阿母河,北至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国都设在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蒙古国时期,奉蒙古大汗为宗主,汗位继承须经大汗认可。元世祖时期,它与元廷对抗,并争战多年。元成宗时期,与元朝约和,继续奉元朝皇帝为宗主。元仁宗时期,双方又发生冲突,但很快即和好。合赞汗死後,察合台汗国分裂,各部诸侯自立为汗。至正六年(1346年),朵忽剌氏贵族拥立秃忽鲁帖木儿为汗,统一汗国。
至正二十二年,秃忽鲁帖木儿死,河中地区被帖木儿所控制,其後裔统治东部地区,以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为都。
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蒙古建国後,成吉思汗分封土地民户给诸子,第三子窝阔台分地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以西及叶密立(今新疆额敏)、霍博(今新疆和布克赛尔)等地。以後,窝阔台封地由子孙承袭。蒙哥(元宪宗)即位,重新封海都(窝阔台孙)於海押立(今巴尔克什湖和伊犁河之间)。元世祖时,势力日益强大,兼并其他窝阔台後王属地及八邻万户,又夺取察合台汗国忽章河(今锡尔河)以北地区。随後,建立起以伊犁河与答剌速河流域为中心的的汗国。此後,不断发兵侵扰元朝西北地区。元廷也多次派兵征剿。
大德五年(1310年),海都被元军击败,死於退军途中,子察八儿即位,向元朝称藩。
十年,元廷乘其内乱发兵进攻,察八儿投奔笃哇,汗国亡。
伊利汗国伊利汗国又译伊儿汗国,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元宪宗三年(1253年),蒙哥命同母弟旭烈兀西征,攻灭多国。元世祖即位後,封授旭烈兀统领阿母河以西直至密昔儿(埃及)之境,建立汗国。旭烈兀及其继承者自称伊利(意为从属)汗,尊奉元朝皇帝为宗主。首都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後一度迁都孙丹尼牙(今伊朗蘇丹尼耶)。第七代伊利汗合赞改奉伊斯兰教为国教,仍与元朝关系很密切,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第九代伊利汗不塞因死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贵族大臣各自拥立可汗,纷争不已。
至正十五年(1355年),钦察汗国札尼别汗乘机攻占桃里寺,伊利汗国亡。
元朝经历几代元朝传5世共11帝,在大一统王朝中这个数量并不多,像明朝是12世16帝,清朝则是11世12帝,但说起这个继承顺序,元朝可以说是大一统王朝中最乱的一个,别看只有11帝,但是顺序特别混乱,同时皇帝的名字也特别难记,像元朝第四位皇帝元仁宗全名是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光是看这个名字相信诸位都如我一般头晕眼花了。
那么元朝为什么继承顺序很乱呢,归根结底就是皇权不集中,所以顺位继承很难,除去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前后在位约35年,定国号以后在位23年),还有末代皇帝元顺帝(1333年继位,至1368年元朝亡国,在位35年),这两位开头和结尾的皇帝58年以外,中间40年9位皇帝可谓是斗的你死我活,充分说明了历史比小说还要精彩的另一面。
元朝最后一位皇帝是汉人元朝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的一个王朝,这个王朝的皇帝是蒙古族,而非汉人。
在有元一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人是汉人,第四等人是南人,即原来南宋统治区的人民。
咱们详细说一下第三等人,所谓的汉人,说的是金朝统治区的人民,而金朝人是女真族人,蒙古族人建立的元朝是不可能人女真族人当皇帝的。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是元顺帝,是个纯正的蒙古族皇帝,虽然他不是汉人,但他这个“元顺帝”的谥号倒是汉人――明太祖朱元璋定的。
那么,元顺帝是汉人的传言是怎样来的呢?大家知道,元朝的统治者既是异族,又异常的残暴,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于是就编排了许多绯闻消遣元朝的皇帝。
其中,元顺帝是南宋亡国之君的儿子的谣言最为著名!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帝国可汗,元朝庙号为惠宗,明朝谥号为顺皇帝,又称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后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称为北元,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
元惠宗是元明宗的长子,元武宗的长孙,他的生母是迈来迪,延祐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于北方草原。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杀,妥欢帖睦尔被驱逐,首先被驱逐到高丽大青岛,后来到广西静江(今桂林)。
至顺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宁宗逝世,太后弘吉剌·卜答失里坚持弃子立侄,下令立妥欢帖睦尔为皇帝,受到左丞相钦察人燕帖木儿反对,至顺四年(1333年)五月燕帖木儿病死,至顺四年农历六月初八(1333年7月19日)妥欢帖睦尔最终得以继位。
当时右丞相伯颜的势力很大,实际控制着朝政,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里。伯颜采取排挤南人的政策,例如禁止南人参政,取消科举,而且不允许汉人学蒙古语,这些做法加深了汉蒙两族之间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惠宗与右丞相伯颜的矛盾日益尖锐,后来在伯颜之侄脱脱的坚决支持下,元惠宗终于力排众议,成功地废黜了伯颜,并控制了政局。随后,伯颜以前很多不当的政策都被元惠宗下令废除,例如恢复了科举等等。
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由右丞相脱脱(后改由阿鲁图)主持,于1345年修成。1350年,元朝境内发生通货膨胀,加上为了治水(当时由于黄河水灾频繁,元惠宗下令右丞相脱脱遏黄河回故道以整治水患)加重了徭役,导致1351年红巾军起义。
虽然1362年元军获得一定胜利,但由于起义军的势力已大,朝廷内部又发生皇帝和皇太子(即后来即位的元昭宗)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因此元惠宗无法有效地控制政局,而在外的各行省的将领有时也各行其是,不听中央政府统一指挥,这一切给南方农民起义壮大的机会。
1368年9月14日,明朝军队从元大都齐化门外攻城而入,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1370年5月23日,元惠宗病逝于应昌,庙号惠宗,蒙古语称“乌哈噶图汗”,明太祖认为他“顺天应人”,给他上谥号顺皇帝。
元朝皇帝谱系及政权更迭史1、重归一统
127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大元”。1276年,南宋临安陷落,年仅6岁(虚岁)的恭宗赵?(xiǎn)和谢太皇太后向元军统帅伯颜投降后被押解北上。1279年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亡国绝唱在崖山奏响:由于皇帝赵昺(bǐng)的船只深陷重围,43岁的丞相陆秀夫不愿让天子受辱,便做出了一个震惊千古的决定———背负年仅8岁的幼帝投海自尽。随行的近十万民众亦随君主而去,数日之后,海上浮尸以十万计……
崖山海战,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在惊涛骇浪中灰飞烟灭,结束了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数个民族政权长期并存的分裂局面。
2、中期朝政动荡不安
至元三十一年(1294),元世祖忽必烈崩逝。自此之后直至惠宗登位(1333)的39年间,元朝政局动荡不安,帝位更迭9次,在位最长者11载,最短者仅月余。而皇位转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阴谋、弑杀,甚至大规模内战,其中最甚者当属两都之争和明文之争。
1)两都之争
致和元年(1328)七月,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在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病逝。丞相倒剌沙刚愎擅权,逾月不立新君。知枢密院事钦察人燕帖木儿,九月十三日迎贬居江陵的武宗次子图帖睦尔入大都即位,是为文宗。同月,泰定帝年仅9岁的皇太子阿速吉八于上都被拥立为帝,该元天顺。一山不容二虎、一国不容二君,“两都之战”一触即发。
月余后的十月十三日,守备空虚的上都被围,丞相倒剌沙出降,天顺帝阿速吉八不知所踪,武宗系终得入继大统,号令天下。
2)明文之争
燕帖木儿迎请图帖睦尔的同时,“宣言已遣使北迎”武宗长子和世瓎(lá)于西北宗藩封地。后燕帖木儿以“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为由,示意图帖睦尔抢先登位。“两都之战”告捷后,文宗图帖睦尔面对1329年2月27日于漠北草原即位的明宗和世瓎,决定退位让兄。(明宗乃文宗长兄,是帝位的法定继承人。当年其叔父仁宗违背了“叔侄相继”的诺言,改立亲子硕德八剌即位后,流落极边的明宗和世瓎获取了世人的普遍同情)
1329年四月,文宗图帖睦尔遣使奉献帝玺。八月初二,明文两宗会面于旺兀察都(元中都),宴请诸王、大臣与行殿。初六日,明宗“暴崩”,图帖睦尔“疾驱”还都以复位。明文之争告一段落。
3.元廷覆灭
时间到了1333年,这一年,13岁的妥懽帖睦尔即位,是为惠宗。初期,其“图治之意甚切”,在脱脱的锐意辅佐下,复科举、大兴国子监、修宋辽金三史,又开马禁、减盐额……,然后期却逐渐怠政,沉湎享乐,内斗横生,民变迭起。至正十一年(1351),席卷华夏大地的元末农民大起义爆发。
1367年10月,灭陈友谅,拔张士诚后,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甲士25万北伐。(朱元璋所定北伐方略为: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
洪武元年(1368)八月初二,明军入大都,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元朝覆灭。而惠宗妥懽帖睦尔早已仓皇北逃,不知所踪。传11帝,历时98载的元朝走向终结。
元朝总共存在多少年?有几代皇帝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计97年。一共15位皇帝,其中太祖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之前的帝王,所以说元朝自建立后传11帝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