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于乱世,韬光养晦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第一节 生于乱世,韬光养晦的相关内容:李隆基出生时,正是唐王朝处于动荡的时期。李隆基六岁时,武则天篡唐建周。之后的时间里,李隆基在成长中学会了韬光养晦,他胸怀大志,一心恢复唐室。在时机成熟之时,他果断地发动兵变,最终铲除韦氏。在登上帝位之

李隆基出生时,正是唐王朝处于动荡的时期。李隆基六岁时,武则天篡唐建周。之后的时间里,李隆基在成长中学会了韬光养晦,他胸怀大志,一心恢复唐室。在时机成熟之时,他果断地发动兵变,最终铲除韦氏。在登上帝位之后,诛杀太平公主。其中情形险象环生,惊心动魄。
垂拱元年八月五月(685年9月8日)的一天,一个男婴终于呱呱坠地,这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生于多事之秋,由于日后的伟绩,某些史家称他为生当拨乱之主。这不免有些牵强附会。就当时而言,他的出生不过是宗室多了个成员而已。他既无嫡长名 分,也没有一个政治集团非他参与不可。今后命运如何,不仅难以预料,而且也无人为此耗神。不过,养尊处优的宫廷生活,血雨腥风的政治氛围,给他的一生带来 难以摆脱的影响。
当李隆基两岁时,得到的爵位是楚王,虽不能加强父亲的交际地位,但对他本人却非徒具形式,从普通的宗室成员,升为亲王,荣誉和身价都提高。 李隆基的父亲李旦,是女皇武则天的小儿子。本来,李旦是没有当皇帝的资格的。李旦本人对于当不当皇帝,也看得很淡漠。弘道元年(683年)冬,唐高宗逝 世后,李显就当上了皇帝,即唐中宗。但是,实际执掌朝政的太后武则天,对中宗执政后的所作所为很不满意,所以,中宗只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黜为 庐陵王,实际上是把他幽禁了起来。在这种形势下,豫王李旦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也就是唐睿宗。睿宗虽然名义上是皇帝,实际政务却都由他的母亲武太后处理。 太后甚至不让他上朝,而临朝听政。
唐睿宗一生有六个儿子。老大名叫成器,是刘皇后所生,睿宗即位之初,成器就被立为太子。老二名叫成义,是掖庭宫人柳氏所生。李隆基排行老三。老四名叫隆范,是崔孺人所生。老五名叫隆业,是王德妃所生。最小的名叫隆悌,是宫女所生,早年夭折。 到李隆基六岁时,皇宫里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登基,宣布将唐朝改为周朝,降睿宗为太子。由于唐睿宗不再是傀儡皇帝,睿 宗的儿子也就不再是皇子。太子李成器没有了太子的名义,和李隆基及其他兄弟一道,统统被改称“皇孙”。幼小的李隆基,在他还不大懂事的情况下,就被卷入了 政治斗争,目睹了官场宫廷的一幕幕悲喜剧。
武则天听政余暇,常召皇孙们到膝下游嬉,以此享受天伦之乐。小隆基在这种场合受到祖母的注 意和赏识。有一次,她把玉制的器具陈列在殿堂上,让皇孙们任意选择,花团锦簇的孩子们,个个你取我拿,毫不谦让,唯小隆基端坐不动。这不禁使武则天大为惊 奇。小隆基似乎有志向,祖母对他产生了偏爱。
有关李隆基青少年时期的情况,史书记载不多。但是,他的聪明伶俐,则是众口一词的。朱人 编撰的《册府元龟》称,“玄宗生而聪明睿哲”。其祖母武则天,对他还是十分宠爱的。天授二年(691年),李隆基不过七岁,“朔望车骑至朝堂,金吾将军武 懿宗忌上(玄宗)严整,诃排仪仗,因欲折之”。李隆基责骂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武则天得知后,“特加宠异之”。然而,武则天下了道命 令,收回小隆基开府的资格,以此让他懂一些利害一学一点规矩。女皇对皇孙的慈爱,仅限于生活上的优待,而决不允许他们过问政治。
李隆 基的气质,在剧烈动荡的宫廷中逐渐形成。聪颖的小隆基有点早熟,在皇孙们中算得上是鹤立鸡群。因为祖母的厚爱,刚满七岁的李隆基就被恩准开府置官属。在周 围人物的影响下,唐的国号被废之事让渐知人事的他心中有所不满。碍于伦理道德,他对祖母是相当尊敬的,但同武氏专权人物接触时,却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和初 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作为皇子,李隆基兄弟五人虽然已经封王,但依然住在皇宫里。现在作为皇孙,本来住在皇宫里的李隆基与他的兄弟们 只有“出阁”。所谓“出阁”,本来是指封为藩王的皇子皇孙到封地就藩。但李隆基他们的出阁,却不是到所分封的王国就藩,他们的出阁,只是出宫,在东都洛阳 “开府置官属”。从此,李隆基开始接触到了社会。
小隆基对祖母的感情是复杂的,各种成分掺杂在一起。作为小辈,他对祖母的眷爱之情非 常感激,对她高超的政治手段相当钦服。但是,祖母的篡位,对武氏宗室的高压政策,非常惧怕和怨恨。此外,一场飞来横祸又激起了他对武则天的仇恨。他的母亲 和大哥的母亲受奴婢告发,被不分青红皂白地秘密处死,连尸骨也不知下落,年方九岁的小隆基对此恨刻骨铭心。
按照封建礼制,皇子封为亲 王,皇孙则封为郡王。睿宗不当皇帝,李隆基兄弟也由皇子变为皇孙,其封王随之降了等级。李成器本为太子,现在降为寿春郡王;李成义本为恒王,现在降为衡阳 郡王;李隆基本为楚王,现在降为临淄郡王;李隆范率为卫工,现在降为巴睦郡王;李隆业本为赵王,现在降为中山郡王。为了更好地控制这些皇孙们,武则天又改 变了让他们“出阁”开府的做法,仍旧“人阁”,也就是放在宫中,置于女皇的严密监督之下,史称“幽闭”。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武氏家族和李唐宗室在继嗣问 题上争斗不已,李隆基的父亲李旦作为皇嗣,处于斗争的漩涡中心。他在政治上的沉浮,直接影响着李隆基兄弟的荣辱变迁,不可避免地在李隆基年幼的心灵里打下 深深的烙印。
垂拱三年(687年),睿宗的五个儿子(当时隆悌尚未出生),除成器已立为太子外,被同时封王。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 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后来,虽然生下了隆悌,他却不幸早逝,实际上,睿宗还是五个儿子。隆基兄弟五人,习惯上合称“五王子”。这兄弟五人,从小在 一起长大,亲密无间,关系非同寻常。成器死后,唐玄宗在奠祭时追忆早年的兄弟情谊说:“尝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长成,出则同游,学则同业。事 均形影,无不相随。”这种密切的兄弟关系,对于以后的政治统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圣历元年(698年),李显奉旨回洛阳。当他入城 时,受到空前隆重的欢迎,人们怀念李唐的情绪,当场以涕泣的形式表现出来。欢迎仪式是人心的反映,证明李唐的歧治基础依然非常坚固。在此前后,李旦一脉受 到损伤,他被降为相王,儿子们被降为郡王,李隆基的爵位是临淄郡王。他们兄弟从内宫迁到外城,居住在积善坊中,从而和社会增加了接触。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第一节生于乱世,韬光养晦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