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月发生的高台之战,是西路军命运的转折点。
此战,红五军在张掖高台城陷入马家军重围,3000将士面对3万马家军,毫不怯阵,浴血奋战,直到全军覆没,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
不过,这场战斗也留下了很大的争议,那就是红5军在危急关头本来准备突围,军政委黄超一纸命令,军长董振堂不得不放弃突围打算,导致全军覆灭。
争议的焦点是,军政委黄超的命令是否存在,为何发出这样的命令?
高台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蜂腰地带,南面是祁连山,北边是合黎山,黑河自东向西从中穿过,是西进的必经之地。
县城紧挨着河南岸,面积5平方公里,城墙高约10米,东西城门修筑有坚固的城楼、碉堡,易守难攻。
1936年12月30日晚,西路军第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领39团、45团、骑兵团两个连、特务团四个连和军职部分人员,共2800余人,在1937年元旦凌晨攻占高台。
得知高台失守,马步芳气急败坏,派2万多大军前去围攻。
由此,绞肉机式的高台战斗爆发。
红5军将士在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的情况坚守到1月20日,全军覆没。
此战,红军将士与敌人血战到底,可歌可泣。
争议的焦点是,军政委黄超下没下过死守高台的命令?
很多研究西路军战史的作家,对此持肯定态度。
比如冯亚光在自己的著作《河西浴血》中这样写道:“傍晚,就在董振堂下令突围的时候,军政委黄超派人化装从临铎捎来一封信,大意是:高台是打通国际通道的重要据点,必须死守。作为军政委,我有最后决定权。”
高台危急时刻,董振堂决定突围向临泽靠拢,黄超派人给董振堂下达一道命令——“高台是西进要道,决不准丢失,丢下了杀你董振堂的头。”
这个观点引起巨大争议,反对的人说,命令根本不存在,主要依据有两个:。
一是没有确凿证据。
既然如此,有什么依据说黄超下达了那道不许撤退的命令?
拿不出原件,就是没有证据,就是道听途说,没有可信度。
二是作为军政委,黄超根本不可能下这样的命令。
黄超为五军政委,当时军长、政委各带一部分部队,原则上并不互相干涉。
同时,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和董振堂一起在高台,遇到大事有决策权。
相比之下,军政治部主任的职级没有政委高,而是在其领导下。
但有一点需要强调,杨克明是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在红五军中,他是唯一的委员,从这一点看,他的职权又比董振堂、黄超高。
在作战中,军长和政委进行了分工,高台的作战,黄超并没有指挥权,黄超下令,情理上说不通。
再说,黄超是知识分子出身,怎么会这样的口气下命令?
因此有人认为,黄超的命令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种看法是,命令原件虽然不在了,但它是存在的,因为有当事人的回忆。
董振堂将军。
亲身经历高台作战的两个红军老战士回忆,曾经提到了黄超送信之事。
比如,时任西路军第五军骑兵团团长吕仁礼这样回忆道:。
董振堂军长在1937年1月6日已经下达了突围命令,因为跟总部失联,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为了避免严重后果出现,必须突围出去。
为此,吕仁礼带领战士在高台北城墙上挖了一个高2米宽1米的大洞。
为了不让敌人发觉,墙洞没有完全打破,留了一层薄皮。
一旦需要,随时就能打破,用于突围。
1月7日凌晨4点钟,军政委黄超派便衣通讯员给董振堂军长送来了一封信。
信的大意是:总部命令说,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军事据点,务必坚守。
董振堂接信后,当即在军部驻地--堂召开了营以上干部紧急会议,当场宣读了政委的来信,并表示要死守,誓与高台共存亡。
当时,军长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态度是坚决的,他本来极为严肃的面容变得更加严肃了。
会后,我们各自向部队做了最后一次动员,要求死守高台,当时全体指战员的口号是:“人在阵地在。与高台共存亡。”第161页)。
吕仁礼少将1932年就参加了红军,此后一直在红4方面军,他的回忆,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是研究西路军史,尤其是高台之战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