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日常生活史研究未来前景可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日常生活史研究未来前景可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日常生活史研究未来前景可期
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围绕着具体的个人,从个体经验与体验出发,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去细细体味“日常”中的复杂、多元面貌。21世纪以来,日常生活史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史学界的关注,出现一些引介和探讨理论方法的文章。由于日常生活史所涵盖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史、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类学多有关涉,所以相关成果很多。
当然,日常生活史只是众多史学流派和理念中的一种,肯定不是万能的,而且其自身也存在着如何实现理念上对现代性的批评与真正体现对生命的关怀之间、历史书写中分析与叙述之间的平衡问题,但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研究对当下中国史研究的意义。笔者相信,假以时日,这一研究一定会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历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虽然目前有自觉理论意识的日常生活史研究刚刚展开,但一些优秀成果已经充分展示了这一研究的活力和前景。从中可以看到以下特色。
第一,日常生活史研究与新史学关系密切。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日常生活史本来就被视为现代新史学的一分子,在理念、方法及研究对象上,往往与新兴社会文化史、微观史、物质文化史、性别史和历史人类学等存在密切关联。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具有日常生活史研究特点的成果,往往首先出现在与微观史、医疗史、性别史和环境史等与日常生活史密切交集的领域中。这些研究未必一定会被称为日常生活史,但同样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面相。
第二,日常生活史研究大大拓展了史料的范围。一大批私人性的记录得到挖掘和利用,其中以日记最为显着。日记“接近自传的性质,对于了解作者的人生极具参考价值”。依据此类资料,可以详细考察作者的个人生活史,了解其政治立场、人生经历、生活态度、家庭生活以及家族关系,看到他的性情爱好、文化品位、治学情况等。但历史生活实景应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一支协奏曲,探究日常生活利用单一的资料远远不够,目前的研究除日记以外,笔记、小说、日用类书、地方志、文集、回忆录、民间契约、碑刻、报刊、小说、诗歌、画报等实物和档案都逐渐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中。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利用相对单一资料的现象仍比较严重。
细细体味“日常”中的历史
纵观当今国际史学发展的趋势,我们相信,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未来前景可期。当然要尽快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待广大的研究者特别是青年研究者能够及时更新学术理念和方法,积极从日常生活理论和新史学思潮中汲取资源与养分,并深入挖掘和细致考察各种史料,才能真正呈现别开生面、妙趣横生而又意味深长的日常生活史。为此,我们认为以下几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应时时刻刻将具象的“人”作为探究的中心,努力以“人”为中心展开论述。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生活亦是人的生活。大制度、大框架并不能向我们展示一个鲜活的历史面相,那个我们习以为常、复杂多元、需要细细体味的才是更加丰富、真实的过去。日常生活史的目的是要展现复杂丰富的历史图景,从中捕捉出社会和个人的面貌。日常生活需要用真情实感去体味(移情、以昔日之眼观照昔日),而不能拘泥于文本描述。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把熟悉的过往“陌生化”,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发掘生活中的日常性。不论从何种角度切入,都要尽量做到由其推及具体的人。
第二,有必要努力倡导和贯彻“总体史”(general history)的理念。与社会史对“整体史”的追求不同,日常生活史研究追求“总体史”或“全面史”的研究路径,倡导视角与方法的多样与综合。所谓总体或全面,就是指将诸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环节与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着人来展开对相关历史的探讨,在探究中,将地方、事件和个人视为整体社会网络中一个个点,每个点既是信息发射中心又是聚焦点,通过对日常生活舞台和背景做具体深入的探究,来分析概括出一个时代和地区中生活的“常识”,并从“常识”来透视、捕捉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时代风貌和特性。“总体史”目的在于展现一个历史的纵切面,囊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物质等因素,再现众生百态。
第三,应尽可能处理好“目光向上”与“目光向下”的关系。胡悦晗、谢永栋提出“眼光向上”的日常生活史,将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对象从中下层群体拓展至知识分子等其他社会群体,以示纠正。常利兵则指出,日常活动的主体——人,既可以是帝王将相,也可以是农民、手工业者、平民、商人及小知识分子等。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其日常性,都存在着其日用而不知的内容。因此,“目光向上”与“目光向下”这两种研究路径都是必需的,日常生活史的研究主体范围应该囊括所有的人。对于学者普遍担心的史学“碎片化”问题,或许可从以下两种途径来避免:一是将小人物、小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去阐释,发掘其中的联系;二是或可借鉴“中层理论”,选取一些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人物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第四,除了要拓宽史料范围外,更重要的还要用新的视角和理念来解读史料。日常生活研究旨在打破人们“大结构、大过程、大比较”的分析框架,将小事件和边缘人物纳入历史阐释范畴。然而,边缘人物具有主体性吗?如果有,是自己还是他者赋予的?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者除了更多地挖掘小人物自己生产的史料,还要思考这些材料是在怎样的情境下生产出来的。即便是日记,也未必是日常生活的如实反映。史料生产的过程、目的与意义何在,其背后的权力关系是什么,这是我们在解读材料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第五,身体史作为研究日常生活史的一个颇佳的视角值得关注。尽管学界已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身体史研究成果,但论述大多较为宽泛,往往将身体置于国家民族认同、政治文化隐喻、现代性等比较宏大的范畴,未能真正将身体还原回日常生活之中,细致入微地去考察身体的历史状态。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事物,也有不同的身体经验与感觉,其中蕴含着个人在身份、地位、知识、教养等方面的差异,带有深刻的政治、社会、文化烙印。我们所要做的,是去揭示这种差异所彰显的时代性、社会性、文化性。感觉的历史,在为我们提供了新颖视角的同时,亦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解读旧有的历史议题。
总之,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范围极为广大,几乎无所不包。每个人都在生活,都可以通过各个层面展现出其中的“日常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围绕具体的个人,从个体经验与体验出发,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去细细体味“日常”中的复杂、多元面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2期)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