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在“大历史”框架中考察人类史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宇宙起源-在“大历史”框架中考察人类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在“大历史”框架中考察人类史
作为一个新的分支领域,“大历史”也面临很多问题。然而,“大历史”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狭隘的人类视野和学科界限,展现人类想象力能够触及的时空范围,而且将所有人类文明看作一个整体,置于漫长宇宙史中进行研究,这些都反映了目前高度全球化和科学化的时代特征。近年来,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出现了一个新领域,即“大历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历史学家大卫·克里斯蒂安明确提出。1991年,他在《世界历史》杂志发表《为“大历史”辩护》一文,倡导史学家应该从整个宇宙的时段研究历史。“大历史”研究宇宙大爆炸以来发生的事情及其互动关系,在宇宙史的时间和空间框架内,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各种方法,探讨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并将人类史置于宇宙史框架中进行考察。
与科学发展和时代特征密切相关
“大历史”这个概念的提出,与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和时代发展的新特征密切相关。宇宙大爆炸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碳14定年法以及DNA的发现等在物理学、地质学、考古学和古生物学以及相关学科得到广泛应用,使人们对时空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为“大历史”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复杂性科学是指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和解释复杂系统运行规律为主要任务,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科学研究形态。科学家可以运用各个学科的新技术、新方法,展现史前时代的地球甚至宇宙的面貌。最早对史前时代进行研究的,不是历史学家而是自然科学家,例如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们借助历史学方法,结合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在时间维度上建构史无前例的宏观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化思潮迅速发展,历史研究的视角和对象发生了显着变化,历史学家得以超越以民族国家或地方区域为主线的叙事方式,从全球视角考察人类发展进程,进而促使人类探求地球之外的宇宙。环境问题也是“大历史”诞生的重要因素,战后这一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切,很多人都在反省以牺牲环境和其他物种为代价而获得人类自身发展的消极影响,呼吁建立人类与生物圈共同发展的新模式。这些都为“大历史”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大历史”逐渐形成
20世纪,科学高度发展,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1920年,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世界史纲》一书中,借用当时各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地球起源为起点书写历史。尽管他不是严肃的历史学家,但该书是“大历史”这种叙事方式的较早尝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跨学科趋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宇宙史、地球史、生命史和人类史等学科彼此融合,1980年,奥地利天体物理学家艾力希·詹奇出版《自组织的宇宙观》一书,首次用天体物理学和生物学中的自组织系统理论来描述一切事物的历史。虽然他们并未提出“大历史”这一概念,但堪称这一叙事方式的先驱。
1991年,克里斯蒂安明确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学者们一直在建构“大历史”的体系。他借用古生物学家史蒂芬·古尔德的“间断平衡”理论来建构“大历史”,认为宇宙万物长期以来存在于一个平衡的系统中,但这个系统会发生周期性巨变,打破旧有平衡,建立新的平衡。荷兰学者弗雷德·斯皮尔进一步推动了“大历史”体系的发展,他最初的研究领域是生物化学和基因工程,后转向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史学,在1996年出版的《大历史的结构》一书中,他借鉴了詹奇的理论,用“体系”(regime)一词指代“大历史”的建构过程。斯皮尔所说的“体系”,存在于一定的时间段内,是一种大致有规律的但最终不稳定的模式。他以此来描述人类史、自然界和具有不同复杂性的现象,并探讨其相互关系。
“大历史”不断发展完善
复杂结构(complexity)和能量流(energy flow)是“大历史”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埃里克·蔡森是这两个概念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当能量在物质间流动的时候,会创造出新的形式,从而产生复杂结构,所有物质体系都是能量在物质间流动形成的,而且能量流使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大历史”就是解释所有形式的复杂结构是如何出现并消亡的,其核心内容是全方位的复杂结构(指从星云到微粒的所有事物)的上升和衰落过程。
蔡森描述了三个层面的复杂结构,第一个层面是从微小的原子到整个银河系的无生命的自然构成的体系及其相互作用,第二个层面是各种生命体系,包含地球上整个生物圈内的新陈代谢,第三个层面是在神经和脑细胞之间传递的信息,构成了人类文明体系。一般来说,生命比无生命的自然更复杂,生命体系之间的能量流也更大,而人类神经和脑细胞信息之间的能量流是最大的。蔡森的概念建构了宇宙、恒星星系(太阳系)、行星星系(地球形成、多分子有机生物出现到生物圈的诞生)、人类史(人类进化到文明诞生)的“大历史”体系。从宇宙大爆炸至今有140亿年,“大历史”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即物理进化、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时期,又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即粒子、星云、恒星、行星、化学、生物和文化阶段。
当然,并非能量在物质间的简单流动就能形成复杂结构,“大历史”理论用西方童话中的“金发小姑娘”的故事形容复杂结构的形成,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金发小姑娘走进森林中的一个茅屋,发现三把椅子,逐一试过后发现大椅子太硬,中椅子太软,小椅子最合适;她还发现三碗粥,大碗的粥太烫,中碗的粥太凉,小碗的粥最合适。学者用这个故事说明“任何复杂结构的形成和持续存在都需要适当的环境”,只有在适当环境下,能量在物质间的流动才能形成复杂结构。因此,除了能量在物质间流动的因素外,还要系统考察当时的特定环境。斯皮尔在《“大历史”和人类的未来》一书中,将“能量在物质间流动”的理论与“金发小姑娘”原则相结合,是对“大历史”理论比较完整的概括。
除理论研究外,“大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发展。这门课程通常采取多学科合作的形式,天体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讲授宇宙学和太阳系形成,地质学家描述地球及其结构的发展,古生物学家阐释生物的进化,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叙述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学家剖析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最后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起,哈佛大学、麦考瑞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等都开设了“大历史”课程。近年来,“大历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项目也得到发展。到2012年,数百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从事“大历史”教学和科研,此外还有80多所中学讲授“大历史”课程。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中学“大历史”教育最为活跃。在国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正在教授“大历史”的课程,与网易公开课和YouTube合作,将“大历史”课程引入中国的网络平台。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涉足“大历史”领域,学术交流也日趋活跃。“大历史”理论逐渐越出西方学术界,俄罗斯是西方以外探讨“大历史”理论比较活跃的国家,2005年俄罗斯组织了关于“大历史”的国际研讨会。在中国,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美国世界史学会第20届年会”也有“大历史”的议题。2010年,“国际大历史学会”成立,并规定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成为各国“大历史”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有300多名成员。2012年,该学会第一届大会在美国密歇根州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荷兰、英国、韩国、中国、印度、埃及等国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大历史”独具特色
与其他史学分支相比,“大历史”作为一个新的史学领域有其特点。在理论方面,首先,“大历史”关注的时间和空间范畴都远远大于其他史学分支,其研究起点是大爆炸时代的宇宙,而传统史学研究的起点是人类农业文明或文字的出现。其次,“大历史”更加注重宇宙史发展模式和宏观理论的研究,而不像传统史学那样关注王国、文明或战争等具体问题。再次,“大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人类历史只是其中一部分,在“大历史”的中间阶段才得以出现,而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发展历程。最后,“大历史”包括天体物理、天文学、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生物学、历史学和环境研究等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心理学和哲学也被逐渐补充到“大历史”体系之中。
在方法论和知识传播方面,“大历史”与传统史学也有区别。首先,“大历史”的研究方法是概要式的,只是描述较长时间段的宏观画面,是不同学科领域内新成果的综合;而传统史学基于档案材料进行研究,追求细节的历史、精准的证据和时间段前后严密衔接。其次,“大历史”的从业人员中,很多是非专业的历史学家,他们来自天文、地质、物理等其他学科领域,有些甚至不是来自学术领域。再次,在教学中,“大历史”更多依赖视频和网站,而不是传统的教科书。最后,“大历史”的教学和传播依赖视频,因此,它与媒体平台的结合更为紧密。
作为一个新的分支领域,“大历史”也面临很多问题,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难免出现空间领域研究成果不均衡、时间领域断代的现象。它涵盖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很难形成系统研究,在概念的界定、学科的划分方面都带来很多困难。然而,“大历史”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狭隘的人类视野和学科界限,展现人类想象力能够触及的时空范围,而且将所有人类文明看作一个整体,置于漫长宇宙史中进行研究,这些都反映了目前高度全球化和科学化的时代特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