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是如何得以传承的?

对焚书坑儒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实是无法被洗白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天下早已经统一了,但是在思想文化的层面上,秦帝国还是处在分裂状态。

不仅是因为几百年割据局面,造成了各地文化的巨大差异,由于各国民风的不同,各地在思想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巨大的。

战国时期,西陲的秦国采用的是法家,中原文化的韩、赵、魏、齐、燕五国受儒家影响更深,南方的楚国受道家影响颇深。

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是如何得以传承的?

秦朝统一过后,各地的学士依旧信奉不同的学派,他们与朝廷的价值观有巨大差异。朝廷每颁布一条新法令,各派学士就用自己的理论去非议法令,导致百姓对朝廷的权威产生了质疑。

学士们是在思想上反对朝廷,朝廷大臣们注意到了这一现像,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就建议秦始皇【焚书】。

丞相李斯上书曰:“……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制曰:“可。”

根据李斯的建议,除了医学、农业方面的书籍,诸子百家的书籍全部都要被焚毁。胆敢在公众场合谈论《诗经》、《尚书》的任何人,和私藏诸子百家书籍的任何人,如果被发现,就要在集市上被公开斩首。秦始皇听从了。

这样的法令遭到了学士们的反对,诋毁秦始皇和朝廷的言论也越来越多。

秦始皇知道学士们的反对,就在三十五年对他们用了了更有力的打击,那就是【坑儒】。

于是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咸阳城内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搜捕,手段十分铁血,惊慌失措的儒生们互相“检举告发”,最终有460余人被抓捕,全部被坑杀在咸阳。

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是如何得以传承的?

有人说【坑儒】是儒生为了诋毁秦始皇编造出来的,三十五年那次坑杀的都是方士。其实据史料分析,被坑杀的基本都是儒生。

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

因为坑儒过后,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就劝谏说:“那些被坑杀的学士,大多都是效法孔子言行的人,陛下如今严厉地对待他们,臣恐怕会让天下人都内心不安。”秦始皇大怒,把扶苏发配到北方边境监察蒙恬的军队去了。

效法孔子的人不就都是儒生吗?【坑儒】之事大部分受害者都是儒生。

三十四年时,秦朝颁布了“禁书令”,禁止百姓藏匿《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籍,秦朝灭亡后,“禁书令”并没有被汉朝废止,一直到汉文帝时期才将这一法令废止。

儒家为何没被毁灭?

从秦始皇到秦二世、汉高帝、汉惠帝、吕太后,“禁书令”被五位统治者沿用,儒家也被压制了几十年。

然而到了汉武帝统治的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死灰复燃,而且直接在思想上统治了汉朝。

焚书坑儒和被五位统治者沿用的“禁书令”,难道还不能彻底毁灭儒家吗?儒家到底凭借着什么,能在汉武帝的时代又死灰复燃呢?

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独尊儒术的人

秦朝是依据法家理论统治的,汉朝初期是依据黄老道家的理论统治的,反对儒家的人都是统治阶层。

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是如何得以传承的?

然而在社会上,儒家是具有相当强影响力的。

社会基层中,有大量学习儒术的士大夫,所以扶苏才说【坑儒】会让天下不安。

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被服儒术,造次必于儒者。山东诸儒多从而游。

河间献王刘德是武帝的亲兄弟,他喜欢儒家,言行举止、衣食住行的细节,都要效仿儒生。他为了整理儒家的经典,散尽家财在民间重金求购古书。他收藏的书籍,与朝廷书库里的一样多。

秦朝只是禁止百姓私藏书籍,朝廷的藏书库仍有大量书籍,汉朝又继承了秦朝的藏书库。而河间献王刘德,在民间整理收集而来的书籍,竟然和朝廷的一样多。

由此可见,虽然在秦朝和汉朝初期朝廷的压力下,民间还是有大量的学士学习儒术,在这种庞大的基数下,儒家文化得到了传承。

焚书坑儒之事,秦始皇即成功了,也失败了。

他成功强迫百姓交出了私藏的诸子百家的书籍,但他没能成功地摧毁诸子百家。

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是如何得以传承的?

你可以控制别人的行动,但你无法控制别人的思想。

秦朝统一过后,所有人都以为天下即将迎来安定,战国时期的乱局可以结束了。百姓想好好过日子,秦始皇却强迫他们与百越、匈奴作战。学士想好好读书,秦始皇却强迫他们交出书籍、改变信条。秦始皇成功地让这些人都照做了,他也成功地激起了天下人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