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摘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论点摘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论点摘编
国际环境与世界眼光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走向张艳国、刘俊峰在《国际环境与世界眼光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走向》(刊于《学术研究》201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国政府以及民间团体、个人,为保留自己民族的记忆和人类文化遗产,都倾注了理性和热情,采取了切实措施,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西方国家很早就从保护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出发,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作出巨大努力,他们打出文化牌,维护文化安全,弘扬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利益,至今依然走在世界前列。当今世界,除了经济竞争之外,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在内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展开竞争的一项新内容。因此,从世界眼光和国际环境角度认识和研究中国文化遗产,仍显得尤为紧要和急迫。如何更好地做好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推进理论研究,我们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进行立足于世界眼光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更新,做到与国际接轨,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先进经验;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交流以提高自身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能力。第二,由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所决定,我国与周边国家拥有很多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同我国的周边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第三,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我们要致力于弘扬民族特色,有代表性的民俗和与民俗相伴的传统民族节日也应该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第四,要善于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运作保护文化遗产。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确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促进民族文化自觉,站在人类文明的终极价值立场上,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悉心保护,从而福泽子孙后代。
从刻本史料看同治年间地方层面的中俄交涉
陈开科在《俄总领事与清津海关道——从刻本史料看同治年间地方层面的中俄交涉》(刊于《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一文中指出,珍稀刻本史料《辩论阜通茶船被碰案》、《俄国孔总领事来函》,收录了同治年间通商口岸天津俄国总领事与清津海关道之间为解决华俄纠纷的往来信函,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俄地方层面的交涉情况。地方层面的交涉在国家层面交涉的结果——条约体制下运作,是中俄关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独特的运作模式,而且条约体制中许多不平等的文本内容都必须通过地方层面的交涉才能落实。中俄双方在具体交涉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交涉原则差异体现了当时中俄两国在东亚区域内整体外交态势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