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从《清史稿·乾隆本纪》巡幸盘山的记载看其史料价值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史稿-从《清史稿·乾隆本纪》巡幸盘山的记载看其史料价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清史稿·乾隆本纪》巡幸盘山的记载看其史料价值
笔者因整理《乾隆帝起居注》、《清高宗实录》中的巡幸盘山[①]史料[②],阅读了《清史稿·乾隆本纪》,并将上述三书中巡幸盘山的记载进行比较,对于《清史稿·乾隆本纪》的历史编纂学产生了一些看法,于是写出以就教于同好。
乾隆皇帝一生巡幸盘山32次,其中乾隆朝31次,嘉庆朝1次。《清史稿·乾隆本纪》记载乾隆上盘山15次,下面是《清史稿·乾隆本纪》的各次记载:
1、(七年九月)“丁卯,上诣东陵。庚午,上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免江苏山阳等二十一州县本年被水漕赋。壬申,上幸盘山。赈恤江苏、安徽灾银二百九十万两、米谷二百二十万石各有奇。命再拨邻省银一百万两备明春接济。乙亥,上幸丫髻山。戊寅,上回跸。”(中华书局点校本第三册372页,下同)
2、(九年十月[③])“乙卯,上奉皇太后幸汤山。江南、河南、山东蝗。癸亥,上幸盘山。丁卯,上奉皇太后还宫。”(381页)
3、(十二年二月)“壬申,上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纪山奏大金川土司侵革布什咱土司,诱夺小金川土司泽旺印信。谕饬修守御,毋轻举动。甲戌,上幸盘山。庚辰,赈山东兰山饥。壬午,除河南孟县冲坍卫地额赋。癸未,上还京师。”(392页)
4、(十三年闰七月)“己巳,上幸盘山,以新柱署湖广总督。召安宁来京,以尹继善兼理江苏巡抚。宁古塔将军索拜迁古北口提督,以永兴代之。辛未,以讷亲奏金川进剿持两议,谕斥之,并申饬傅尔丹、岳锺琪、班第等。壬申,上驻跸盘山。癸酉,调准泰为山西巡抚,阿里衮为山东巡抚,鄂昌为江苏巡抚,舒辂为广西巡抚。塞楞额以违制薙发,逮下狱。丁丑,赈云南昆阳等州县水灾。戊寅,召阿里衮来京,以唐绥祖护山东巡抚。己卯,免江苏元和等十县本年雹灾额赋。庚辰,上还宫。”(399-340页)
5、(十七年二月)“甲寅,上诣东陵。丙辰,布鲁克巴之额尔德尼第巴贡方物。丁巳,上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戊午,上驻跸盘山。己未,赈山西山阴、虞乡被灾贫民。辛酉,修房山县金太祖、世宗陵。三月戊辰,以浙东灾重,谕雅尔哈善加赈,毋令流移。庚午,上还宫。”(415-416页)
6、(十八年九月)“庚午,以皇太后至盘山,命舒赫德为领侍卫内大臣管理内务府大臣随往。江苏铜山河决。壬申,命舒赫德协办江南河工,以阿里衮署领侍卫内大臣,随扈盘山。以尹继善为江南河道总督,鄂容安为两江总督,调永常为陕甘总督,开泰为湖广总督,黄廷桂为四川总督,以定常为贵州巡抚,胡宝瑔为山西巡抚,范时绶为江西巡抚,杨锡绂为湖南巡抚。召班第来京,以策楞为两广总督。癸酉,上奉皇太后驻避暑山庄。”[④](419页)
7、(三十五年)“二月乙丑,上奉皇太后谒东陵。庚午,上奉皇太后回銮,驻盘山。壬申,以缅酋猛駮贡表不至,谕彰宝备之,并严禁通市。三月三月己卯,上奉皇太后还京师。”(483页)
8、(三十七年二月)“甲戌,上幸盘山。丙戌,上回銮,幸圆明园。”(490页)
9、(三十九年二月)“丁未,上诣东陵,并巡幸盘山。庚戌,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至孝贤皇后陵奠酒。临故大学士公傅恆茔赐奠。辛亥,上驻跸盘山。”(497页)
10、(四十年)“三月辛亥,上幸盘山。甲寅,上驻跸盘山。”(499页)
11、(四十七年)“三月庚子,上幸盘山。壬寅,上驻跸盘山。癸丑,调雅德为福建巡抚,以尚安为广东巡抚。甲寅,上还京师。”(521页)
12、(五十年)“三月壬子,上幸盘山。甲寅,上诣明长陵奠酒。丁巳,上驻跸盘山。辛酉,截河南、山东漕粮三十万石,赈河南卫辉旱灾。甲子,免江苏安东、阜宁逋赋。丙寅,上还京师。”(530-531页)
13、(五十四年)“三月丁卯,上幸盘山。”(544页)
14、(五十六年三月)“戊寅,上幸盘山。”(550页)
15、(五十八年)“三月丁酉,上幸盘山。庚子,上驻跸盘山。甲辰,礼部尚书常青卒,以德明代之。戊申,谕于雍和宫设金奔巴瓶,饬理籓院堂官、掌印札萨克喇嘛等,公同掣蒙古所出之呼毕勒罕。丁未,上回跸。”(555页)
下面我们谈谈对《清史稿·乾隆本纪》有关巡幸盘山记载的看法:
一、记载的巡幸次数不准确。《清史稿·乾隆本纪》的记载巡幸盘山只有15次[⑤],约占乾隆皇帝巡幸盘山总次数的一半。
二、所选巡幸盘山的记载基本上无规则。阅读《清史稿》巡幸盘山的记载,感到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寻。在乾隆一朝,巡幸盘山始于四年,终于五十八年,史稿记载了五十八年巡幸盘山而无四年这一次,可谓记载有终无始。如果按照不同的时间段选取记载的话,乾隆二十年代六次上盘山则一次也没有记载。如果依照是否在巡幸盘山处理了重大国家事务来选取记载,也不太突出。如《清史稿》记载了七年因灾大规模赈济江苏、安徽,十三年巡幸盘山期间处理湖广总督塞楞额违制薙发事,五十八年记载了处理西藏事务“谕于雍和宫设金奔巴瓶,饬理籓院堂官、掌印札萨克喇嘛等,公同掣蒙古所出之呼毕勒罕。”所载重要事情,是应当的。但是所选载的其它巡幸盘山期间任免官员、蠲免钱粮等事并无特殊之处,未必重要,同样记载这些内容的其它年份则不选取。如果是举例说明,读者并不一定知道编纂者这样的用心。而很多次记载只是说“上幸盘山”,并未记载巡幸期间其它事情,显然不是因为重要性而记载的。笔者猜测《清史稿》的记载有可能因为某一时间段如不记载巡幸盘山而无事可记,造成空白,可是对照清实录发现《清史稿》的编纂者也不存在这样的思路。其它如是否以专门巡幸盘山而非路过[⑥]、是否与皇太后一起上盘山[⑦]、是否属于去避暑山庄回銮[⑧],都不属于编纂者确立的标准。所以说就巡幸盘山这一事情来说,《清史稿·乾隆本纪》的编纂者没有制定历史编纂的原则,是比较随意处理的。
三、记载巡幸盘山的内容不完整。乾隆巡幸盘山多是谒陵路过,《清高宗实录》记载巡幸盘山,从离开京城到回京,有始有终。虽然《清史稿》的处理类似者有之,但有些记载如五十四年、五十六年的记载只有简单的“上幸盘山”四个字,不仅没有记载归期,连出发的日期也没有。事实上,乾隆帝这两次巡幸都在盘山驻跸七天。《清史稿》的记载会给人造成皇帝到盘山当天往返的错误印象。
总之,《清史稿·乾隆本纪》关于巡幸盘山的记载,基本上是编纂者随意处理的结果。如果说《清史稿》有所强调的话,只是在乾隆后期的记载较有连续性,有些巡幸记载与比较重要的事情相关联。即使如此,《清史稿·乾隆本纪》的记载既不能反映乾隆帝巡幸盘山的全貌,也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概要,不符合历史编纂学的要求,史料价值不高。如果我们要了解乾隆皇帝巡幸盘山的历史,应该以《乾隆帝起居注》与《清高宗实录》为主要资料。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①] 巡幸盘山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广义的指皇帝离京到盘山再回京的全过程,二是狭义的专指驻跸盘山期间。[②] 参见常建华辑《〈乾隆帝起居注〉巡幸盘山史料·前言》,待刊。[③] 《清史稿·乾隆本纪》脱“十月”,故此条系于九月后。[④] 按:此次出巡主要是到避暑山庄,回銮时于十月驻跸盘山5日。[⑤] 《清史稿》缺载的记载分别是四年、十二年、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十月)、十九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二十五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二月)、三十一年(九月)、三十四年、五十二年。另外,乾隆帝在太上皇期间的嘉庆二年去过1次盘山,驻跸7天,《清史稿》乾隆本纪、嘉庆本纪都没有记载。[⑥] 乾隆朝皇帝专门巡幸盘山11次,《清史稿》记载了九年、十三年、三十七年、三十九年、四十年、四十七年、五十四年、五十六年、五十八年9次,缺载二十三年、三十四年2次。[⑦] 乾隆帝于皇太后一起上盘山共计8次,《清史稿》记载了九年、十八年、三十五年3次,缺载四年、十四年、十五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5次。[⑧] 从避暑山庄回銮驻跸盘山共计4次,《清史稿》记载了十八年1次,缺载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一年3次。此外,乾隆二十一年乾隆帝告祭阙里,取道谒陵,也驻跸盘山,《清史稿》没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