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战(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北京之战(你知道明朝北京保卫战的故事吗?)

1629年十月初二,皇太极统帅八旗大军,还有蒙古军,绕过袁崇焕守卫的关宁锦防线,通过蒙古地区,直接叩打长城的大安口和龙井关。破了这两个关口之后,就直奔遵化,攻陷遵化,然后就长驱直入,到了北京城下。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亲点九千骑兵,从山海关外急奔北京。他本来想把皇太极的军队,一截在遵化,没成。二截在蓟州,没成。三截在通州,又没成。所以他的军队就直接开到北京。

北京保卫战主要在德胜门,安定门,广渠门,左安门和永定门进行的。皇太极的军队因为他是从北面过来的,所以他大营驻扎在安定门外。

一,京门初战。京门初战先在德胜门外打响,明朝的城外的军队主要是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率着军队在守卫德胜门。这是勤王的部队,城上还有北京的卫戌部队。皇太极把他的军队分成左右两翼,从北边往南说,右翼就是在德胜门。皇太极还有大贝勒代善等等,右翼四旗和蒙古兵打德胜门。后金军队四个旗的兵力,加上蒙古兵,凶猛地就攻德胜门。满桂和侯世禄率着军队就在那儿抵抗。皇太极的军队是先打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军队。侯世禄的军队奋勇抵抗,但是抵不住八旗兵的强大的攻势,就失利。这个时候城上就向后金军队发炮火,后金军队冲着炮火就往前攻,就直接进攻满桂的军队,满桂我们过去讲过,在宁远之战讲过,在宁锦之战也讲过,是一个英勇的一个骁将,是明朝的一员勇将,一员虎将。满桂带他的军队同后金军队搏斗,但是还是寡不敌众。

特别是这时候城上往下打火炮,发火器,满桂的军队和后金军队交织在一块儿了,马颈相交,肉搏厮杀啊,你火炮下来分不清哪是后金军,哪是明朝的军。就误伤了一些满桂的官兵。满桂就失利了,满桂自己受了伤。这个时候,满桂就带着军队到德胜门外有个关帝庙在那儿休整,后来开开瓮城的城门,满桂带着他的残兵到瓮城里面来休养。

保卫北京的第一仗,以明朝军队的失利而告终。总兵满桂和侯世禄所带的救援部队在这次战斗中也几乎损失殆尽。这使得北京的防守形式变得极其危险。而此时,北京城外唯一一支可以与皇太极抗衡的明朝军队,就是袁崇焕所率领的九千轻骑兵了。九千骑兵与皇太极的数万八旗主力相比较,实在是有些悬殊。

同一天,广渠门发生激战。广渠门是袁崇焕带着九千骑兵来勤王。皇太极派了左翼四旗和蒙古的骑兵在广渠门。左翼很厉害,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多尔衮他弟弟多铎,还有阿巴泰,还有蒙古的额驸恩格德尔等等,一个很强大的兵力在广渠门。袁崇焕到了北京之后,是兵没有粮,马没有草。夜里头露宿。这个时候是阴历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的一个兵没有吃的,就偷了,抢了老百姓家面饼吃。袁崇焕有军令,就不许任何官兵偷抢老百姓的粮食,不许一个官兵砍老百姓的树木,上点火取暖。有一个士兵他这样做了,袁崇焕为了严肃军纪,当众把这个士兵斩首了。袁崇焕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同后金军队作战。

袁崇焕把他自己军队布置成一个“品“字型的一个阵势,这面是祖大寿,这面是王承胤,这面是袁崇焕自己。一个“品”字型。后金左翼的四旗军队和蒙古骑兵,先攻祖大寿这个阵。祖大寿是一员勇将,率领他的骑兵奋勇来抵抗。仗打得非常之激烈。那个最英勇的阿济格他那个战马,被祖大寿军队给射死了。这样阿济格就从马上摔下来了。而且阿济格也受了伤。阿巴泰是皇太极的弟弟,努尔哈赤的儿子,战马也受了伤。蒙古额驸,那个恩格德尔,他也失利。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祖大寿的兵少,还在那抵抗,勇敢地抵御。后金军队看祖大寿这个阵攻不下,就转攻王承胤这个阵。经过一番厮杀,王承胤这个阵挺住了,没有被攻破。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四股力量集中起来打袁崇焕这个阵。

袁崇焕这个时候人家是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他这个时候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直接同后金军队搏杀。史书记载说袁崇焕盔甲身上中的那个箭像刺猬一样。因为他那个甲是重甲,所以箭没有射透。在交锋的时候,后金的一个勇士就举刀劈向袁崇焕的头。眼看就落到他头上了。幸好袁崇焕有一个副官,叫袁升高,就一刀格上去,把他个刀格开了,差一点袁崇焕就丧了命。袁崇焕也负了伤。接着袁崇焕这三个营的兵力就合起来向后金军队发动攻击。后金军队就招架不住就往后退,越退越攻,越退越攻,后面就是通惠河。

后金军队阵乱了,就仓惶地后退,因为是通惠河,通惠河结了冰,但不是很厚,很多骑兵就掉到护城河里。有的书记载,大约有一千左右骑兵,连人带马就落到通惠河里。连冻带淹死伤惨重。这时候袁崇焕的军队乘胜追击,沿着通惠河一片,追了三十里路,后金军队的左翼大败而回。

战争刚结束,双方都很紧张,袁崇焕亲自到部队住的地方,一一慰问伤兵,慰问完了以后,东方白矣,已经天亮了。

皇太极是气急败坏,就处分了他那几个主要将领,特别他弟弟阿巴泰。这场广渠门之战,朝鲜人有记载,史书有记载,我把朝鲜人的记载给大家说一下,大家看看,说“贼”,就是后金军了,“贼直到沙窝门”,就是广渠门,“袁军门”,就是袁崇焕,“祖总兵”,就是祖大寿,“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奔三十余里,贼之不得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两将就是袁崇焕和祖大寿。这是朝鲜人的记载。那明朝人的记载呢?明朝人的记载是这样说的,说:“袁崇焕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两肋被后金军射的箭像刺猬一样,因为他的甲很厚,所以没有射透。还说,后金的骑兵勇猛刀就砍下来了,“刀及崇焕,才官袁升高格之,获免。”差一点砍下来,袁崇焕可能就阵亡了。

这一仗从早上10点一直激战到下午6点,大约8个小时,有的书说激战了10个小时,收兵的时候天已经晚了,这个时候袁崇焕自己受了伤了,还亲自到受伤士兵处一一慰问,一直慰问到天亮。皇太极感慨地说,十多年来,第一次同明朝的军队马颈相交,看到明朝军队如此之勇敢。

虽然皇太极又一次败在了老对手袁崇焕的手下,但是,这一次远远不同于以往在宁远作战。在宁远城下,袁崇焕所凭借的是身后的一道坚固防线,但现在皇太极已经攻到了明朝的大后方,而且袁崇焕只有九千骑兵可以调遣。

就在皇太极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准备再度向北京发起冲击的时候,已经吓得乱了阵脚的崇祯皇帝,慌忙召集袁崇焕、满桂,这几个前来救援的将领,进入皇宫商量对策。但此时,袁崇焕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在他的内心深处,不仅仅是焦急这么简单。作为一个蓟辽督师,却没有能够把皇太极阻挡在辽东前线,却让国家的首都蒙受了如此的危难。而且崇祯皇帝又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

皇太极又在左安门向袁崇焕军队进攻。皇太极在德胜门之战得了便宜,广渠门之战吃了亏,但是他不服气,他觉得我可以打败你袁崇焕。于是,皇太极稍微休整之后,就在左安门这个地方,同袁崇焕军队发生了交战。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已经取得了广渠门一战的胜利,官兵信心大增,但是困难也多。因为粮食更缺,草料更缺,天气更寒冷。他从十一月十九来这儿,已经有七八天的时间了,战士都很疲劳了。在这种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皇太极他军队可以掳掠,抢粮食,可以砍树木,点着火来取暖。袁崇焕的军队不可以。所以袁崇焕的军队是饥馁,严寒交加。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鼓励他的官兵,同后金军作战,皇太极亲自督率他的左右翼八个旗的军队,同袁崇焕的军队在左安门外展开战斗。袁崇焕一如既往,率领官兵英勇奋战,杀退了皇太极的进攻。

皇太极的军队死伤很重,不得已要收兵回营。皇太极也得找个台阶下,他怎么撤啊?他讲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这个话这样说,《清太宗实录》记载说,“上”就是皇太极,“上与诸贝勒率轻骑视进攻之处,云,路隘且险,若伤我军士,虽胜不足多也,此不过败残之余耳,何足以劳我军,遂还营。”皇太极这时候有点阿Q精神,说这都是败军、败将,不值得我打他,打,我伤几个兵士也不合适,我们回营吧。这叫做打肿脸充胖子。皇太极撤军,又撤到大营。

在这里头我还要讲一点,就是北京之战一共打了四仗。第一仗是德胜门之战,第二仗是广渠门之战。第三仗是左安门之战,还有第四仗是永定门之战。

身陷狱中的袁崇焕大概不会知道,仅仅十六天之后,已经被他击退的皇太极,在得知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狱的消息之后,便亲自率领八旗军回师卢沟桥,进攻北京的永定门,从而发生了这一场北京保卫战的最后一战,永定门之战,但这一战的结果,正如刚才所说,遭到了惨烈的失败,四位总兵,两位阵亡,两位被俘,把守北京永定门的四万明朝军队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袁崇焕仅率九千骑兵,就可以两次在广渠门和左安门击败皇太极的数万八旗主力,而永定门的四万守军,竟然如此之快的就损失殆尽,这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至此,北京城外,除了袁崇焕的部分骑兵之外,来援救北京的几支军队都已经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