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清代舆图相关信息四

康熙-清代舆图相关信息四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康熙-清代舆图相关信息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舆图相关信息四


《皇舆全览图》:是清初在实测基础上完成的采用经纬度与投影法绘制的全国地图。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将西方经纬度制图法传入中国,当时并未引起中国人的重视,康熙年间在张诚等人建议下,康熙帝确立了采用经纬度法重新绘制全国地图的决心,他下令法国传教士白晋回国招聘学有专长的10多名传教士来华,负责地图测绘工作。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令白晋等人先在北京附近进行小区测量试验,将用经纬度法绘制的地图与旧图比较,结果远胜旧图。之后,康熙皇帝令白晋等人按照西方经纬度和投影法开始大规模测绘各省地图。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完成了各地的测绘工作,各区负责人携带资料陆续返回北京,由杜德美神甫负责进行全国总图——《皇舆全览图》的编制工作。全图到康熙五十七(1718)年制成并进呈康熙御览。
《皇舆全览图》是在大规模全国经纬度实测基础上绘成的,此图采用梯形投影法,以经过北京的经线作为本初子午线,按1∶140~150万的比例绘制,范围涉及南到海南岛、北达黑龙江、东及台湾,西至哈密以东的满蒙关内各省的广大地区,即西至西经40多度,北至北纬55度。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又将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等绘制的西藏地图补入总图之中。
据任金城先生研究,目前能见到的《皇舆全览图》主要有3种版本。
第一种是包括全国总图和32幅分省分区图的形式。据《清史稿·何国宗传》载:“(康熙)五十八年图成,为全国一,离合凡三十二帧,别为各省图,省各一帧”。又据邵懿辰《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载:“康熙地图三十二叶本,内地十六叶,边外十六叶。”现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康熙时测绘的各省舆图共30余幅,可能即属于这一版本中的分省图原本,或原图摹绘本。
第二种是珍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41块铜版地图(后由沈阳故宫博物院重印时金梁题名为《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该图“满汉合壁,铜刻至精”,内地各省地名用汉文标注,边疆各地则用满文。以通过北京的子午线为本初子午线,西到西经40度,以纬度5度为1排,南北共分8排,每排又以经度分为若干幅,共41幅。每幅长39.75厘米,宽67厘米。
第三种为“分省分府小叶本”地图。即图书集成内的地图,其特点:“计二百二十七叶,……。所载镇堡小名,细若牛毛,与大叶本不异,但不着经纬度数及无边外诸国”。现北京图书馆所藏内府精绘的分省分府《皇舆全图》,即属这一类型。
此外,《皇舆全览图》还有一种版本,即修订的《皇舆方格全图》。这是清雍正年间,在康熙《皇舆全览图》基础上修订的版本。据珍藏在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雍正间刊本直格十排《皇舆全图》,其范围比康熙图范围略大。在投影上,康熙图的投影除中经线与纬线成直交外,其余经纬线皆相互斜交。而雍正图则完全改为直交,使得愈向高纬度,图面误差愈大。
《乾隆内府舆图》:康熙年间,由于准噶尔部叛乱,中国西部的测量工作只限于哈密以东地区。到乾隆时,平定了准噶尔、大小和卓木叛乱后,乾隆先后两次派人到西北地区进行测量。第一次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二月开始,于二十四年(1759)测绘完毕。分南、北两路同时进行。据乾隆所题《大清一统舆图》诗自注称:“上半年平定准噶尔,迤西诸部,悉入版章。因命都御史何国宗率西人由南北二路,分道至各鄂托克测量星度,占候节气,详询其山川险易,道里远近”。第二次,即乾隆二十四年图成后,又派明安图等前往新疆各地复校测量结果。两次测量,获得哈密以西至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约90个点的经纬度等资料。在此基础上,编着了《西域图志》(后改名为《钦定皇舆西域图志》52卷)一书,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新疆的人文、自然状况。由于获得了西北地区的实测资料,乾隆二十五年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由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负责绘制完成了《乾隆内府舆图》。此图后制成铜版104块,以纬度5度为1排,共13排,故又称《乾隆十三排图》。这一舆图是在康熙图基础上,吸收了新疆等地区的资料绘制而成。所以,它涉及的范围远较康熙《皇舆全览图》广大。其范围:“南至琼海,北至俄罗斯北海,东至东海,西至地中海,西南至五印度南海,合为一图,纵横数丈,而剖分为十三排,合若干叶,每叶着明经纬度数,盖本康熙图,而制极其精,推极其广,从古地图未有能及此者也。”即北达北纬80度,西至西经90度左右的地方,面积较康熙图大1倍多,包括了北冰洋、印度洋、波罗的海、地中海与红海之间的广大地区,是一幅名副其实的亚洲地图。由于进行了全国631个重要点的经纬度控制测量,所以,新绘的《皇舆全览图》及后来的《乾隆内府舆图》具有相当高的准确度,成为以后多种中国地图的蓝本。
《大清会典舆图》:是清末组织编制的、在省级地图测绘基础上一部全国地图集。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北京建立会典馆,其主要任务是修编《大清会典》,其中“舆地图”也是一项主要内容。为编纂好舆图,首先要求各省绘出省、府、州、县地图报送会典馆。经过各地的努力,到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后陆续完成了各省地图的测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成《大清会典舆图》。
《历代舆地图》:杨守敬编,是清代最着名的历史考证地图集。光绪二年(1876年)杨守敬曾与东湖饶敦秩等同编《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后在此基础上,杨守敬与熊会贞等人重新校订,补其缺略,扩大增补,编成《历代舆地图》,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陆续刻印完成。
据《观海堂地理书目》统计,《历代舆地图》当时共分358卷,45个图组,分装为34册。图集首为《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70幅,概略表示历史境域大势。然后,自春秋战国至明代,按中国历史朝代的先后顺序,安排图幅,详细表示各朝代统治势力的主要涉及范围、行政区划、山河大势等地理要素。其中隋代以前各幅地图多附有序、表或札记等。
《历代舆地图》无论从制图方法,还是从其通古贯今的内容系统性上,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是清代,也是中国地理学史上空前的沿革地理巨着,它一出版,即广为流传,影响极大。
中外舆地全图》:是清末问世的一部世界地图集,由邹代钧自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到二十八年(1902)主持译编。后在清政府资助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作为“大学堂审定中等课本”刊印了68幅地图,计有总图3幅,全国图1幅,分省图24幅,各州各国图38幅,群岛图2幅。在表现方法上,采取经纬度、圆锥投影法,用晕滃法绘山脉,居民点还按人口多少分级表示。它有很高的科学性,是当时一部最好的世界地图集。其后,《中外舆地全图》中的其它图幅在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以后,也陆续进行刊印。
《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由周世棠、孙海环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编译完成的一册8开本彩绘世界地图集。全图集有地文图4页、世界全图6幅、洲全图及各国分图41幅、中国全图及分省区图25幅。另在相关图幅中附重要都会等小图58幅。在封二上还绘有54个国家的旗徽。此集内容很丰富,其中地文图中就包括有:天体图;地球测绘图;潮流、雨期及排水图;海面同温度图;夏至后气压及风位图;冬至后气压及风位风;磁石偏差图;植物分布图;世界水陆图;世界人种及宗教图等。在地图表示上,使用经纬度、投影法。以“格临惠契”(即格林尼治)天文台为零度子午线,北京位于东经116°20′。各幅图列有相应的比例尺数据及示意标尺图形。在地图符号运用上,中国部分多使用清末《大清会典舆图》的类似符号,外国部分则注意采用了西方近代科学地图符号。
(资料来源:中华文史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