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接到假诏书后立刻自尽,这是为什么呢?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史记》

公元前 210年,“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始皇死在了出巡路上,遗命传位公子扶苏。然而,重臣赵高为独揽大权,说服李斯篡改始皇遗诏,拥戴公子胡亥继位,还将送给扶苏的继位诏书改成了让扶苏自尽。

据《史记》记载,扶苏接到假诏书后,大哭一场便自杀了。哪怕一旁的大将蒙恬拼了命地拦着,也没能挽回这位秦始皇长子的生命。

《史记》到此戛然而止,但扶苏身上的谜团远未解开。这位手握重兵的秦始皇长子,素来在朝中极有威望,身份地位又尊贵无比,他为何会这么听话,仅凭一个使者只言片语就自杀呢?

01身世之谜

扶苏之死,其实并非死于假诏书,而是他与秦始皇之间一直以来的尴尬关系。

不同于史书里对公子胡亥生母是胡人的清晰记录,扶苏的生母,始终是一个谜。

不过,结合种种迹象及《秦谜》一书的推断,扶苏的生母,极有可能是楚人,而这样的出身,带给扶苏无与伦比的尴尬地位。

正如电视剧《芈月传》中演绎的那样,早年间秦楚联姻,秦国自宣太后开始,朝中就充满了楚国外戚的势力。比如帮助秦始皇生父子楚发迹的华阳夫人,还有权倾朝野的宣太后弟弟魏冉,都是楚国势力在秦国朝堂上的杰出代表。

扶苏接到假诏书后立刻自尽,这是为什么呢?

庞大的楚国势力影响下,秦始皇的后宫也不乏楚国美女,而结合扶苏年纪轻轻,就在朝中极负声望来看,扶苏的生母,很可能是楚女。

毕竟,在秦国朝堂中,除了楚国势力外,还没有哪个外戚势力能够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而陈胜、吴广起义时也假借公子扶苏之名,或许从某个侧面说明,楚人是同情公子扶苏的,因为扶苏的身上,有楚国的血脉,他与楚国间天生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惜,成也楚国,败也楚国。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发动了灭楚之战。楚国出身的秦国丞相昌平君带头举兵反秦,带动着秦国朝中的楚国势力,一下子站到了秦始皇的对立面。

秦始皇大怒,下令以顷国之兵大举伐楚,双方经过近两年的厮杀后,秦国终于打败楚国大将项燕,擒楚王负刍,杀昌平君,将秦国的旗帜插上了楚国国都寿春的城头。

随后,秦始皇在朝中展开一场对楚国的大清洗,同为楚国出身的重臣昌文君突然去世,死因成谜。后世猜测他是受昌平君连累,死在了严苛的秦律下,并被人从史书上抹去了死亡的痕迹。

扶苏接到假诏书后立刻自尽,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离奇死亡的还有秦始皇后宫的楚国公主芈氏,这似乎说明楚国盘踞在秦国后宫的势力被秦始皇连根拔起,再不复昔日辉煌。

但后宫的大地震根本不足以抚慰暴怒的始皇,昌平君的背叛,唤醒了秦始皇遥远的记忆,那是关于儿时被亲友背叛的切齿痛恨。

据《秦谜》推断,盛怒之下,秦始皇将后宫的楚国势力全部铲除,其中很可能包括扶苏的母亲。而后,秦始皇下令销毁关于楚国公主的史料,抹去她在世上存在的痕迹。

这也是为何史书中全然不提秦始皇立后之事,因为以楚国曾经的强大实力,秦始皇的皇后,很可能就是被史料抹去的楚国公主。

一番血色清洗下,楚国外戚在秦国的地位一落千丈,而公子扶苏则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成为了始皇诸公子中尴尬的存在。

02听话的长公子

秦始皇父子间一直以来的芥蒂,让扶苏很难按蒙恬建议的那样主动与秦始皇交流。当使者带着假遗诏来到军中后,摆在扶苏面前就只有两条路,自杀或造反。

可惜,纵使手握千军万马,扶苏起兵也并无胜算。

因为,扶苏与蒙恬手中的大军,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作为扶苏好友的蒙恬,是齐国人蒙骜之孙,代表的是关东将领集团。对于秦国来说,蒙恬的武力值虽高,可关东集团却是不折不扣的外来户,真要造起反来,蒙恬想要一呼百应并不容易。

何况蒙恬身边的副将王离,就是名将王翦之孙,而王氏家族是关中老秦人的代表,也是军功显赫的将门之家。

当年,王翦纵横天下,打得楚国名将项燕都毫无还手之力,而蒙骜虽然当了秦国上卿,但论军功远不及王翦,偏偏蒙恬又成了王离的顶头上司。秦始皇这人事安排,分明就是想搞事情,让将领间相互钳制。

更何况关中集团与关东将领本来就不是一派,双方派系之间的种种不对付,注定蒙恬虽然手握三十万兵马,但实力号召能力实在堪忧。扶苏若真脑子一热带着蒙恬造反,说不定还没等走出中军帐,消息早就传到了胡亥那里。

谁让军中士兵的家眷都在秦国,而秦国又素来以法令严厉著称,贸然起兵必然连累家属,而蒙恬又能给士兵们提供多大的优待,让士兵甘愿完成这场高风险行动呢?

退一步说,哪怕扶苏与蒙恬真的起兵成功,这几十万人马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个大问题啊。军中粮草全部是秦国国内提供,一旦起兵,国内停止粮草供应,扶苏与蒙恬的驻地在长城附近,并非传统农业产粮区,他们无法就地取材养活士兵,又没了秦国后勤支持,兵败不过分分钟的事。

正因如此,扶苏深知造反难成,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遵命自杀。这也是为什么假遗诏到后,扶苏连真假都懒得过问,就痛快赴死。只因他明白,这诏书既然能送到他面前,再探究真假已经没有意义了,遵命自尽,尚能获得个“孝顺”的名声,保全“秦王长子”的政治遗产,而这已是扶苏唯一能为自己及妻小争取的一丝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