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让人在城门前扫地?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一个集中体现,更是老子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唯心主义思想,很多人因此而批判他,但看他那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你就应该知道,这并不是老子瞎琢磨的一句话,因为历史上还真有这样一个圣人,也就是诸葛亮。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虽然是官吏世家,但他一开始仕途不算理想,所以公元197年他就去了隆中隐居,这一隐居就是10年,期间和他往来的只有徐庶、崔州平、司马徽等人,可以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司马徽却认为诸葛亮虽不出门而能知天下事,对刘备推荐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

那么诸葛亮真的“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吗?当然是真的,因为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令人艳羡的《隆中对》,成为天下三分鼎足战略决策的基础,诸葛亮也因此开始跟着刘备,为其鞠躬尽瘁,并因此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大家心目中一致公认的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军事家。

不少文学作品也对其这方面有过渲染,比如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它被载入《三十六计》中,成为中国古代最具备军事思想的兵法策略之一,当然原版本并不是罗贯中的,而是郭冲的《条亮五事》(后被《三国志》引用辟谣),但虽然《条亮五事》是神话诸葛亮所作,但要不是诸葛亮名声在外,谁有那个时间去特意神话他?

所以“空城计”是符合诸葛亮为人和性格的一件事,再来看《条亮五事》关于“空城计”原文:

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让人在城门前扫地?

还有《三国演义》中关于“空城计”的部分: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尘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这一出经典之处就在于,像各位评价的那样,是一出虚虚实实的疑兵之计,而“虚”“实”即是“无”和“有”,“虚虚实实”即是“无为而有”,诸葛亮这一出“无为”的结果,就是“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不过诸葛亮也不是真的什么也没有干,无论是郭冲的《条亮五事》,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大体上有很多不同,但都强调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埽地却洒”“低头洒扫”,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让人在城门前干扫地这件事?事实上能明白这件事,并第一时间看懂的人,只有司马懿一个,而这才是他退兵的真正原因。

还得说到司马懿憋屈的政治军事生涯,司马懿出生于公元179年,和诸葛亮差不多;他的家族也很显贵,甚至比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也在入仕之后不得志,但那是因为司马懿开始不想给曹操效命;最重要的是公元208年曹操强行把司马懿任用,但后来发现他有“狼顾之相”,经常与曹丕耳提面命,导致司马懿总是被猜忌的一方。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让人在城门前扫地?

公元226年曹丕的长子曹叡上位之后,司马懿依然是这样的境况,更严重的是当时有人搞他,到处贴上他要率兵造反的告示,然后被上奏给了曹叡,曹叡刚刚坐上这个位置,慌得不行,在太尉华歆一句冲击力极强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言论下,司马懿的兵权被解,职务被撤,只能带着两个儿子做了庶民,灰溜溜回了老家。

如果不是这时候诸葛亮来了,曹叡见确实没有人可以用,才又恢复了他的原职,司马懿可能还在吹西北风,所以“空城计”门前扫地,司马懿一看就心中有数,觉得这是诸葛亮在警告他“各扫其雪,并以争锋相对之势,才可有一活之机”,也就是说司马懿不杀诸葛亮,是因为他一直盘算着“养寇自重”。

诸葛亮心中也对这些事了如指掌,所以以“空城”疑他,以“扫地”示他,才能成就这一出流传千年的以弱敌强的心理战役,也不得不说诸葛亮是政治军事家,他深谙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论,但是他所运用到的对象又不仅仅局限于国家,还能运用到战场上,真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