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文字狱,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很多时候,一些历史人物在死后会被虚化,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历史人物,在死后,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去世,在他去世的那天起,他就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而已经成为各种思想在人文历史方面的重要具像。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朱元璋。

反对封建专制的人看到的是一个残暴的朱元璋,他们骂他杀人,骂他压制文人,骂他把他的儿子分到全国各地祸害百姓。而在辛亥前后,朱元璋则是以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出现的“驱逐暴元,拯救华夏文明”,这两种思维自然不可能相容,于是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可笑的现象,那就是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总是以一个“瘸子”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历史之中。

实际上在中国,无论是明朝还是现在前者都是占大多数的,朱元璋时代的高压政策自然让一些官僚文人怀恨在心,在之后的数百年间许多洪武朝发生的历史事件在传递中不断地发生异变,到了今天早就和历史真相相去甚远,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明朝的一些文字狱案件(注意是一些,不是全部),今天我们举三个例子。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朱棣也是风评被害。

首先是流传最广的,持续事件最长的乌龙文字狱事件—来复案。来复(1319—1391)明朝初年的僧官,字见心,号竺县,又号蒲庵,豫章丰城人,洪武初年到南京,被授予僧录寺左觉义,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被凌迟处死,终年七十二岁。实际上不只是当代人,洪武之后一直到明朝末年,来复的死因一直都是“ 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叠濫承天上赐,自惭无德颂陶唐。”中的“殊”被老朱理解成了“歹朱”,然后又来了个“无德”,这种冲塔行为自然让暴脾气的重八勃然大怒,然后,老和尚就上了刑场。

实际上一直到明末,大学者钱谦益才发现这个问题,最早的《皇明雅颂》记载来复的诗,朱元璋并没有什么过激反应,老和尚的死因还是因为牵涉了胡惟庸案,惹上了谋反罪,最后惨遭凌迟处死,当然这个结果比文字狱还要悲哀,一个僧官居然能卷进胡惟庸谋反案,由此可见三大案牵涉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明代官员。

第二位则是侍读张信,这位老兄的死因是选杜甫诗句“舍下笋穿壁”作为字帖式。朱元璋看后又生气了。他认为张信是在讽刺朱氏皇子们长大后会像空心的竹笋一样去穿壁当小偷...... 其实,这个比来复的那个“歹朱”还要扯淡,而张信真实的死因是什么呢?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杜甫。

明史载“初制,礼闱取士,不分南北。自洪武丁丑,考官刘三吾、白信蹈所取宋琮等五十二人,皆南士。三月,廷试,擢陈安为第一。帝怒所取之偏,命侍读张信等十二人覆阅,安亦与焉。帝犹怒不已,悉诛信蹈及信、安等,戍三吾于边,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看到了吗?张信的真实死因是南北榜案,跟文字狱也没有关系,但必须指出的是,那句“舍下笋穿壁”确实让老朱很不爽,但他并没有动手收拾张信。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科举考试。

接下来的人是最为生草的,那就是张羽之死,实际上这个人被直接列入文字狱死难者,我觉得是很奇怪的。首先,明史中对于张羽之死的记载是这样的“张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本浔阳人。从父宦江浙,兵阻不获归,与友徐贲约,卜居吴兴。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再徙于吴。洪武四年征至京师,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太祖重其文,十六年自述滁阳王事,命羽撰庙碑。寻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羽自知不免,投龙江以死。羽文章精洁有法,尤长于诗,作画师小米。”有人说是因为张羽在滁阳王(李文忠)庙的碑文中整了一点烂活,然后把老朱惹火了,最后不得不投江而死。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明初官员。

但问题是这“寻坐事窜岭南”的“事”到底指的是什么?很明显,这里并没有说清楚,但是如果他真的是由于文字狱而死,难道不应该在这说清楚吗?比如,同时代的文人苏伯衡“寻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二子恬、怡,救父,并被刑。”明明白白地说了是死于表笺之祸无疑,但这里只是说“寻坐事窜岭南”很明显和前者(给李文忠写碑)不是一件事。

明朝真的存在文字狱吗 历史上有没有存在这件事情

正统皇帝。

其实还有很多所谓的文字狱事件是子虚乌有的比如徐一夔事件,再比如守仁事件当事人不但没有死于文字狱,而且还活过了朱元璋。但这并不代表所谓的“表笺之祸”不存在,实际上每个朝代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文字狱案件,比如宋代的乌台诗案,唐代的三檄文事件,还有以文字狱杀人出了名的大清朝。就明代来说,文字狱案高发期在洪武年间,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文化风气越来越自由。就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来说,杀戮最惨的还是蓝玉、郭桓、胡惟庸、南北榜、空印这几大案,“表笺之祸”相对于前者来说,只不过是小插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