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湖-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形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昆明湖-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形成
赵连稳
(北京联合大学 三山五园研究院,北京100101)
[摘要] 三山五园位于北京湾的西北部,雨量丰沛,这里还是大约7000-5000年以前的永定河古道流经地,地下水源丰富,加上西山一带多石灰岩,溶洞较多,透水性强,形成玉泉山和万泉河两大水系。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吸引着清代统治者陆续在这里建造了众多皇家园林,为满足园林用水,清朝康雍乾时期,利用前人兴修水利的成果,陆续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进行大规模人工改造,疏浚昆明湖和万泉河,整合玉泉山上游泉水。乾隆年间,既是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又是基本形成时期,之后的统治者基本上维持了这个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关键词] 清代;三山五园;水系
[中图分类号]K928.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672-4917 (2015)01-0016-06
三山五园是人们对清代北京西北郊一带皇家苑固囿的总称,泛指从康熙朝至嘉庆朝陆续修建起来的众多皇家园林。清代统治者之所以青睐这块土地,是和三山五园地区的山水环境密切相关的,同时,在陆续修建园林,以及解决京城用水和漕运问题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因地制宜,因水制宜,使得这一地区的水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关于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问题,学术界已有一些成果,例如侯仁之先生的着述中较早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河渠湖泊进行了研究,常征、于德源先生的《中国运河史》和蔡藩先生的《北京古运河和城市供水研究》书中则论述了元代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济运河水和清代疏浚瓮山泊之事,还有一些论文中也有所涉及。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给我诸多启发,本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史料,特别是利用明清实录和一些档案资料,对清代三山五园水系形成的过程做比较系统详细的论述。
一、清代以前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
三山五园地区既有山,又有水,山清水秀,满目翠绿,其丰富的水源和这里的地形地貌是密切相关的。三山五园地区的西部和北部都是太行山余脉,而东南则是平原,这种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使来自东南的潮湿空气在山前受阻,形成降雨,而且西山一带多石灰岩,溶洞较多,透水性强,容易形成山泉,如香山诸泉、玉泉山诸泉、金山泉水等;三山五园地区的平原地带曾是大约7000—5000年以前的永定河古道流经地,构成地下水溢出带,地下水丰沛;三山五园地区地势低洼,畅春园一带曾经是巴沟低地所在,平地泉涌,如万泉庄泉水。这样就使得三山五园地区的水源来自两个水系:即从西部山区东来的水系,人们习惯上称为玉泉山水系;从巴沟低地北流的水系,人们称之为万泉河水系。
(一)玉泉山水系和万泉河水系
玉泉山水系源于樱桃沟泉水。樱桃沟泉(又名“水源头”)位于卧佛寺西北的樱桃沟内,是整个西山泉水的源头。香山静宜园内也分布着许多名泉,如玉乳泉、卓锡泉和双清泉等。
玉泉山东南地区,位于古永定河洪积扇下缘,地势低洼,平地泉涌,汇而为湖泊。金人赵着在碑文中记载:“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泉自山而出,鸣若杂佩,色如素练,泓澄百倾,鉴形万象。及其放乎长川,浑浩流转,莫知其涯……山有观音阁,玉泉涌出,有玉泉二字刻于洞门,泉极甘冽,供奉御用。”[1]在玉泉山周围,众多泉源涌出,总名曰“玉泉”。明代成化进士乔宇在《白岩集》中说:“玉泉山泉出如沸,蓄为池,清可鉴毛发,此西湖之源也。”[2] 434明朝天顺进士李东阳《怀麓堂集》记载:“玉泉出于山下,载,歕薄转激,散为谿池。”[2]434
玉泉山的泉水和香山的泉水以及西山的诸泉是相通的。樱桃沟泉水和香山泉水流经地下后,又从玉泉山喷涌而出,汇集于玉泉,玉泉山水又流入西湖。乾隆《麦庄桥记》记述了玉泉山水的来龙去脉“如京师之玉泉汇而为西湖,引而为通惠,由是达直沽而放渤海。人但知其源出玉泉山,如志所云巨穴歕沸随地皆泉而已。而不知其会西山诸泉之伏流,蓄极湓涌,至是始见,故其源不竭而流愈长……盖西山、碧云、香山诸寺皆有名泉,其源甚壮,以数十计。然惟曲注于招提精蓝之内,一出山则伏流而不见矣。玉泉地就夷旷,乃腾迸而出,潴为一湖。”[3]玉泉山一带地势较香山低洼,使得樱桃沟和香山的泉水顺势汇集到这里。
万泉河水系源于其西南部的巴沟低地上游,巴沟低地是古永定河北去的故道,海拔比昆明湖还要低。万泉河是乾隆命名的,之前叫“八沟水”或“大河”。金朝以前的万泉河水源有玉泉山的泉水和万泉庄一带的泉水两部分构成,金朝修金水河,引玉泉山水南流,把玉泉山泉水与万泉河分开,此后,万泉河水源就主要是万泉庄和巴沟村周围的泉水了。但万泉河流域仍可接收到来自玉泉山的泉水。在巴沟村和万泉庄周围,平地淙淙出乳穴者,不可胜数,这些泉是由古永定河故道中的水溢出汇集而成,在万泉庄西南一带形成四个小湖泊,俗称水泡子,分别是位于最南端的后泡子、北面的前泡子和黑鱼坑以及最北边的小泡子。泉水顺地势自南向北流经巴沟桥汇成万泉河,然后注入丹棱泔,由丹棱泔再往东北流进清河。
(二)金元明时期三山五园水系变迁
如果说金代以前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还是处于原始状态的话,那么,自金朝开始,至元明两朝,就是通过人工改造,致使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国家政治中心向北京转移,北京城对水的需要量大增,统治者便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进行改造,修建水利工程,将玉泉山泉水引进城内。
1.金朝整合玉泉山泉水,开挖金水河
金代在建造中都城时,因考虑到京城用水问题,所以将城址选择在西湖(即今天的莲花池)的东边,但后来西湖已经无法满足京城御苑用水,为此,金代把西山诸多泉水汇集到金海(即后来的昆明湖),又将金海加以疏浚,从金海的东南角开挖一条20余里的人工河,使金海湖水自此向东南而去,从都城西北角的会城门处的水门流入城内。因为河水来自西边的玉泉山和樱桃沟,而按照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这条河便命名为金水河。这条金水河至元代兴建大都城时废弃,遗址就是现在玉泉山南的南旱河。
2.元朝重修金水河
元代为了解决皇宫用水,水利家郭守敬重修金水河,把玉泉山水单独引入大都城内,以供御用。《南村辍耕录》记载:“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浚太液池,派玉泉水,通金水。”[4]元代金水河进城路线和金朝不同,《元史·河渠志》记载:“金水河,其源出于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今西直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5]元代金水河自玉泉山向东,沿着昆明湖、南长河西侧向东南行进,至车道沟处,折而向东,沿南长河南侧东流到和义门南水门入城。元代金水河为皇家专用水道,所经河流,使用“跨河渡槽”的办法,以保持水质,并且根据《都水监记事》记载:“金水入大内,敢有浴者,澣衣者,弃土石瓴瓿其中,驱马牛往饮者,皆执而笞之。”[6]沿途“濯手为禁”,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还下令,“丙午,禁玉泉山樵采渔弋。”[7]以确保金水河水不被污染。
3.元朝修建白浮瓮山河
元代以前,玉泉山的部分泉水顺着地势,由北长河(占称玉泉河、玉泉山河,全长2公里)经过万寿山西北侧,流入了东北方向的萧家河。元初,城内开凿太液池,为让瓮山泊湖水接济城内用水,便在瓮山泊北边的青龙桥设水闸,汛期开闸放水,平时拦住流入萧家河的湖水,提高瓮山泊的水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又修建了白浮瓮山河,把昌平白浮泉水引向西方,绕过沙河与清河谷地,再沿西山脚下开渠筑堰,途中与许多西山的泉水合流,经过青龙桥,流入瓮山泊。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载:“瓮山迤北五里为青龙桥,元时白浮堰之上游也。”[8]这样,从玉泉山来的泉水和从昌平白浮山来的泉水汇集瓮山泊,使瓮山泊的水量大增,然后再由瓮山泊开挖水渠引水入城,这条水渠从瓮山泊东南开始,流经巴沟低地和万寿寺高地,与高梁河相接,过今紫竹院公园、北京动物园、西直门北侧,流入积水潭。这就是今天的长河(即南长河),成为流入城内的一条主要水道。
4.明朝增加西湖蓄水量
明朝初年,白浮泉枯竭,金水河上游废弃,西湖呢明湖)水门缩小,为此,明初对西湖进行修治。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北京刑部言“自西湖景至流通(当为通流,闸名,在今通县)凡七闸,河道淤塞。自昌平县东南白浮村至西湖景东流水河口一百里,宜增置十二闸,请以民丁二十万,官给费用修置。”“命运粮军士浚道,其置闸俟更议。”[9]朝廷同意清淤,但对增加水闸之事则搁置。同年九月,完成了379丈的湖堤修建任务,“修顺天府西湖景堤三百七十九丈”。[10]玉泉山水汇集西湖后,由白浮下游故道流入德胜门水关,至积水潭后,一支流进三海,有诗为证“玉泉之山下出泉,泉流树色镜中悬。却带西湖连内苑,直下通津先百川。”[11]是说玉泉山水流进西湖后,又流入内苑中的三海,最后汇入通惠河。
金元明时期,通过整合玉泉山泉水、开挖金水河和白浮瓮山河疏浚西湖;在青龙桥处建闸,把水流尽量汇集到西湖,再从西湖把西来的诸多泉水通过金水河与南长河引入城内,三山五园地区水系流向首次发生重大变化。
二、清代三山五园地区水系的形成
至于清代,统治者依山傍水,在西北郊大规模兴建皇家园林,西起香山,东至圆明园,园林遍布,随着园林用水量的大增,清圣祖玄烨、世宗胤禛和高宗弘历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进行大力兴修,至乾隆时期,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基本形成。
(一)万泉河水系的形成
1.圣祖玄烨整治万泉河水域
康熙年间是清代三山五园修建的起步阶段。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圣祖玄烨在香山寺旧址的东边,建造了香山行宫,供自己游憩使用,规模不大,设施简单。康熙十九年,在玉泉山修建行宫,二十一年建成后,命名“澄心园”,三十一年改为“静明园”。不过,康熙年间建造的最大的皇家园林还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圣祖玄烨南巡归来,开始在明朝武清侯的清华园旧址上,仿照江南园林修建的畅春园,这也是清朝皇帝在西郊的第一处常年居住、避喧理政的行宫。康熙帝又在该园周围为7位皇子修建赐园,其中的彩霞园(后来的蔚秀园)位于畅春园北边,另外还有位于畅春园、圆明园之间的承泽园等。
建造畅春园时,通过整修万泉河水系和叠山理水,将河水引入园中,在北部形成以水景为主的园林布局,为防止水患,还在畅春园西面修建了西堤(今颐和园东堤)。
畅春园的水来自玉泉山和万泉河,主要是万泉河水系。流入瓮山泊的玉泉水经过嵝岣河流入畅春园大宫门前面的丹棱泔。清人王鸿绪在《赐游畅春园恭纪》中云.“西岭千重水,流成裂帛湖。分支归御苑,随景结蓬壶。”[12]是说玉泉山的一部分泉水流进了皇家御苑畅春园。同时,万泉庄的泉水经过整治后形成奔流之势,也汇入丹棱泔,致使清初丹棱泔的水域很大,清圣祖玄烨的《畅春园记》曰:“自万泉庄平地泉涌,奔流(虢),汇于丹棱泔。沜之大,以百顷,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绮合绣错,盖神皋之胜区也。”[13]清圣祖玄烨通过修建圣化寺,进一步整治万泉河水域,使万泉河成为“大河”,史载:“出小西厂之南门二里许,为圣化寺北门,内西为河渠,东为稻田,前临大河。”[14]1303
2.高宗弘历疏浚万泉河
万泉庄、八沟等地是万泉河发源地,流水沟宽度仅仅一二尺,而“流泉支岔错综,全赖疏引入河而注菱茭泡蓄养。”[15]至水位低时,蔓草丛生,落叶积聚,加上水沟两边沙土冲入,致使水沟常有湮塞。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下令对万泉庄水源进行疏浚。乾隆二十九年和三十一年,清高宗弘历两次命令开挖万泉河道,疏导泉水“圣化寺园近万泉庄,河中泉眼亦因岁久淤塞,并命疏浚。”[14]1305乾隆二十九年,《御制虚静斋诗》记载了这次疏浚万泉河的状况,曰:“挑划茭泥引泉眼,为穿新脉自溪源。”该诗注释曰:“圣化寺园近万泉庄,河中泉眼亦因岁久淤塞,并命疏睿。”[14]1305乾隆三十一年又一次在万泉河流经地兴修水利,在《由万泉堤上至圣化寺即景杂咏》诗中,弘历写道:“甲申疏治起农功,泉利就遗可扩充。春仲鸠工辟塍圳,稻秧今看已菁葱……芟葑剔淤前岁为,引泉曲注已成池。”该诗注释到:“万泉久湮塞,甲申岁始命疏浚,即其地开水田,今春复加垦辟,稻畦鳞次,属以长堤,迤逦至圣化寺,宛然江乡风景。”[14]1304
后来由于官吏的疏忽,万泉河道又淤积了,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二月,被弘历发现,即命内务府的苏楞额全权负责疏浚工程,再现“万泉水涌波澜阔,二麦云齐饼饵香”的景象。
经过清圣祖玄烨、世宗胤稹和高宗弘历的不懈努力,万泉河水系终于在乾隆时期形成。万泉河的水汇集丹棱泔后,从畅春园西南部的进水闸与船坞南边的水闸进入园内,继续北流,从东、西、北三面环绕彩霞园,再由东北角流入睿王园(今北京大学内中心区)后,从今北大未名湖的东北角流进睿王园北边的鸣鹤园和朗润园北墙外的万泉河,向东、向北流去。绮春园引一股万泉河水入园,经曲折迂回到东南部和其他的水合流,又分成两股水道自西向东流过熙春园(今清华大学内),经此处排出东墙外的万泉河。
万泉河的河水在畅春园外的双桥分成东西两支,万泉河东支从双桥向东,过大宫门和畅春园东南角,自清梵寺向北,和流经畅春园园内的河水,在畅春园东北角出水闸外汇集,向东北流去,和万泉河西支合流;万泉河的西支自双桥顺畅春园西园墙北流,一部分进入圆明园,在圆明园西北角沿着北墙东去,在东北角与万泉河东支汇合;一部分流入东边的承泽园,再出东墙,也和万泉河东支相会,最后流进清河。
(二)玉泉山水系的形成
雍正乾隆时期,世宗胤禛和高宗弘历相继对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进行大规模扩建,同时又修建了颐和园,使北京西郊的皇家园林连成一片,三山五园进入鼎盛阶段,对水的需求量大增。这一时期,整合玉泉山水系,疏浚昆明湖,通过建立水闸,使水流向圆明园,玉泉山水系形成。
1.整合玉泉山泉水
乾隆七年(1742年)到九年,随着圆明园的大力扩建、京城用水的增加,加上瓮山泊淤积,使其蓄水量减少,明显不能满足用水的需要,高宗弘历决定对瓮山泊进行大规模开挖、清淤和疏浚,而整合玉泉山泉水则是其前奏。
早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就曾经对玉泉山水道进行过疏浚,二十二年在北长河建设玉泉新闸,二十九年,又建玉泉山石闸一座。雍正十年(1732年),对静明园内外河进行疏浚,“静明园内河由闸夫挖掘”,静明园外河,因“被泥土堵塞”,[16]也进行疏通。
乾隆十四年(1749年),高宗弘历派人勘察玉泉山水系,根据勘察结果,乾隆帝写了着名的《麦庄桥记》,对玉泉山水系的来龙去脉有了充分了解,于是对玉泉山周边的泉水进行整合,最后形成8个泉:山阳泉、裂帛泉(亦称裂帛湖)、涌玉泉、宝珠泉、试墨泉(也叫坚固林泉)、镜影涵蓄泉(简称镜涵泉)、迸珠泉和涵漪斋泉等。
玉泉山宝珠泉和涌玉泉原为两个细流,高宗弘历在修建静明园过程中,把堵塞泉眼的砂石清理出去,使得二泉喷涌,弘历分别为它们命名为宝珠泉和涌玉泉。关于清理二泉的经过,在乾隆御制诗中有反映。[1]宝珠泉水南流,和试墨泉水合流,形成静明园东北部最大的镜影湖,镜影湖南北长22米,东西宽9米。最后,玉泉山的水都汇集到玉泉,玉泉(玉湖)水面“南北均长七十二丈,均宽五十二丈五尺”,是玉泉山最大的湖水。玉泉水一支向西南流,过垂虹桥自南园墙的水城关进入高水湖;第二支流向东南,经东宫门前的南闸出园,也流入高水湖。高水湖的湖水一部分流入玉河;第三支是汇集裂帛湖水流向东北,途中与北边引来的宝珠湖和镜影湖水一起,自东园墙出三孔闸流为玉河,在此和流入的高湖水合流,奔向昆明湖。
2.疏浚瓮山泊,赐名昆明湖
由于自明朝末年以来瓮山泊久未疏浚,导致淤积,储水量大为减少,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天,雇佣农夫,开始大力疏浚,“芟苇茭之丛杂,浚沙泥之隘塞”[17]1392,次年一月完工。乾隆十五年的《御制西海名之曰昆明湖而纪以诗》中记载了疏浚工程“西海受水地,岁久颇泥淤。疏浚命将作,内帑出余储。乘冬农务暇,受值利贫夫。蒇事未两月,居然肖具区。春禽于以翔,夏潦于以潴。昨从淀池来,水围征泽虞。此诚近而便,可习佽飞徒,师古有前闻,赐命昆明湖。”[17] 1393-1394据《清高宗实录》曰:“谕,瓮山着称名万寿山,金海(西湖)着称名昆明湖,应通行晓谕中外知之。”[18]疏浚后的昆明湖水面,向东拓展到畅春园外的西堤,水面南北长1930米,东西最宽处达1600米,两倍于以前,又在湖西部筑起南北大堤,称为西堤。乾隆还命人在昆明湖的西北部开凿干渠,经瓮山西麓后,一支东流汇集马厂诸水,流入圆明园,一支过青龙桥闸门,流入清河。
为了调节水量和灌溉稻田,乾隆时期,还在玉泉山和昆明湖之间,玉泉山东南开挖了高水湖和养水湖,两湖水的来源为雨水、玉泉水及其湖底的泉水。高水湖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修成,主要接纳从垂虹桥南下的玉泉山泉水,分别流入玉河、金河和养水湖,还有一部分用来灌溉稻田。
为了发挥昆明湖蓄水、排洪和灌溉的功能,乾隆时期在昆明湖的东南端修建了绣漪桥闸,如城内需水,便开闸放水;北端修建了青龙桥闸,作为泄洪闸;东北角修建了二龙闸,水东北流,过马厂桥在颐和园大宫门前和由后山湖而来的水流汇合东流,与万泉河的西支合流,经西马厂到达圆明园西南角,从圆明园西南角的一孔闸(藻园)流入园内,成为圆明园的主要供水道,然后在园内形成几支分流,顺着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流去,迂回到福海,再泄入长春园,水在长春园环绕后,从该园的东北角的七孔闸流入清河。诚如《日下旧闻考》记载,玉泉水“发源玉泉山,由西马厂入进水闸,支流派衍,至园内日天琳宇、柳浪闻莺诸处之响水口,水势遂分,西北高而东南低,五空出水闸在明春门北,一空出水闸在蕊珠宫北,水出苑墙经长春出七空闸,东入清河”;[19]另外一小部分水流则进入圆明园墙外的护墙河,向北、向东流去。向北流的护墙河转向东流后,一直到长春园北墙才融入到西洋楼一带的水面;沿圆明园南墙东流的护墙河,则到绮春园东北角,转而南流,于绮春园东墙外与万泉河汇合。
为了保证圆明园河流畅通,清朝不断对本地区的河道进行疏浚,例如雍正十年(1733年),就曾经疏浚过圆明园前后河。[20]至此,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基本形成。
三、余论
在三山五园地区水系基本形成以后,为了收集更多的泉水,增加昆明湖的蓄水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又把西山卧佛寺樱桃沟和碧云寺以及香山诸泉的水流,利用长约两公里的石凿水槽下注到四王府村广润庙内的石砌水池中,然后引水东流至玉泉山.再合流玉泉山诸泉,注入昆明湖。《日下旧闻考》对此记载道:“西山泉脉随地涌现,其因势顺导流注御园以汇于昆明湖者,不惟疏派玉泉已也。其自西北来者尚有二源:一出于十方普觉寺(即卧佛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地势高则置槽于平地,复以石瓦;地势下则于垣上置槽。兹二流逶迤曲赴至四王府之广润庙内,汇入石池,复由池内引而东行,于土峰上置槽,经普通、香露、妙喜诸寺夹垣之上,然后入静明园。”[21]出静明园流入昆明湖,对此,样式雷资料也有类似的记载。[2]这条水渠在以后的岁月里,经常维修加固,例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粘修松坞云庄到中宫一带的水沟涵洞101丈3尺余,疏通樱桃沟到妙喜寺的引水沟851丈3尺余。乾隆四十九年,拓宽月河、改修养水池,在广润庙西边修建44丈的引水沟等等。
综上所述,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时期,统治者依山傍水,在北京西北郊建造了延绵几十里的皇家园林,为了满足园林用水,对河湖水系进行人工改造。乾隆年间,既是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又是基本定型的时期,之后的统治者基本上维持了这个局面,没有大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孛兰盻等:《元一统志》卷1《中书省统山东西河北之地·大都路·山川》,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12页。
[2] 周家楣、缪荃孙:《(光绪)顺天府志》卷15《京师志·水道》,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99《郊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8页。
[4]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1《宫阙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29页。
[5] 宋濂等:《元史》卷64《河渠志·金水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91页。
[6] 苏天爵:《元文类》卷31《都水监事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影印版,第7页。
[7] 宋濂等:《元史》卷10《元世祖七》,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7页。
[8] 蒋一葵:《长安客话》卷4《郊垌杂记·青龙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73页。
[9] 《明太宗实录》卷67,永乐五年五月丁卯。
[10] 《明太宗实录》卷71,永乐五年九月甲寅。
[11] 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7《西山下》,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6页。
[12] 吴长元:《宸垣识略》卷11《苑囿》,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18页。
[13]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76《国朝苑囿畅春图》,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268页。
[14]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78《国朝苑囿·圣化寺》,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5] 《内务府奏案·和尔经额奏请添派闸军管理万泉庄水源折》,乾隆二十四年七月初三日。
[16] 《内务府满文奏销档·总管内务府奏修理京城内外河道等事折》,雍正十年四月十九日。
[17]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84《国朝苑囿·清漪园》,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8] 《清高宗实录》卷360,乾隆十五年三月丙辰。
[19]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80《国朝苑囿·圆明园》,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4页。
[20] 《内务府满文奏销档·总管内务府奏修理京城内外河道等事折》,雍正十年四月十九日。
[21]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101《郊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72页。
The Formation of the River Systemsin the Area of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in the Qing Dynasty
ZHAO Lian-wen
(The Institute of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at Beijing Union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China)Abstract: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are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Beijing area, which has abundant rainfall. It used to be the place through whichYongding River flowed about 7000 - 5000 years ago. It has abundant underground waterresources. Besides, there is muchlimestone in Xishan area and many caves whichhave strong permeability, forming YuquanHill and Wanquan River two major river systems. Beautiful geographicalenvironment also attracted the rulers in the Qing Dynasty to build a lot ofroyal gardens her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gardens' water usage, they usedthe achievements of the previous build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launchinglarge - scale artificial transformation to the river systems in the Three Hillsand Five Gardens area during the Kangxi, Yongzheng and Qianlong periods in theQing Dynasty. They dredged Kunming Lake and Wanquan River and integrated theupstream spring water of Yuquan Hill. The Qianlong period saw the significant changeand basic formation of river systems in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area. Theconsecutive rulers essentially maintained this pattern and made no big changes.
Key words: Qing Dynasty;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 River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