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刘超 :考古发现与民族认同——以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刘超 :考古发现与民族认同——以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刘超 :考古发现与民族认同——以民国时期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中心
作者简介:刘超,历史学博士,安徽财经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原发信息:《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沪)2016年第20163期 第23-31页
内容提要:1920年代兴起的中国近代考古学,具有强烈的民族关怀,影响到人们的古史观念与民族认同。考古学使中国历史书写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考古学兴起后,中国历史以商代为界划分为史前史与历史期。在这个新的架构下,对上古史事重新进行解释:属于史前史阶段的古史记载被视为神话与传说,“三皇五帝”等上古帝王被视为社会演进阶段的象征。考古学对民族认同产生双重影响:石器时代,特别是北京人的发现,拉长了中国历史,使中国成为世界最古老的国家和人类发祥地之一,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商代的历史期划分,相较于此前的伏羲氏、黄帝等信史起点,缩短了中国历史期,会削弱民族自豪感。更重要的是,史前史的出现以及上古记载不再被视为信史,使黄帝等上古人事处于无法证实的“悬疑”状态,与国家确立的民族与建国始祖黄帝叙述相背离,实际上宣告了“黄金时代”观念的破灭,从而冲击甚至动摇民族认同。从考古学证史的实际效用来看,国家在利用考古学建立民族认同时,需要关注其双重影响。
关 键 词:考古发现/民族认同/史前史/黄帝/历史教科书
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0史学卷》上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编序第8~9页。
②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1895~1949)》,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80页。中国近代考古学兴起的一个原因就是探究中国人种的起源,以回应清季弥漫开来的中国人种外来说。关于教科书中考古学与中国人种起源的研究,参阅刘超:《危机与认同:中国民族溯源研究》(《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此处不再讨论。
③《关于中国考古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思考》,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近历史真实之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④本文使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主要是民国政府审定或认可颁行的中小学教科书。
⑤戴振丰:《战后日本的反思——以日本“制定之会”所编历史教科书的“战争观”为中心》,《第五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论文集》,2004年,第165~166页。
⑥关于考古发现与民族认同的研究主要有:一是民国时期史前考古学研究,如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1895~1949)》。二是考古学与古史重建的研究,如臧振华、杜正胜等主编《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李学勤《中国古史寻证》(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三是古史辨运动研究,如(美)施耐德《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梅寅生译,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吴少珉、赵金昭主编《二十世纪疑古思潮》(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文史哲编辑部编《“疑古”与“走出疑古”》(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等。上述研究有部分讨论了考古发现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肯定考古学对民族认同的积极意义,较少讨论其消极影响。
⑦参阅王有朋主编:《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前言第6页。
⑧于述胜:《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7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5~76页。
⑨参阅王马克:《作为民族认同符号的黄帝》,刘凤云、董建中、刘文鹏编:《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78页。
⑩参阅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
(11)《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1904年),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9页。
(12)《小学校教则及课程标准》(1912年),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大纲汇编•历史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0页。
(13)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着:《陕西省志•黄帝陵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3页。
(14)(17)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第36,8~9、10页。
(15)陆宝千:《中国国民党对总理遗教解释之确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抗战前十年国家建设史研讨会论文集(1928~1937)》上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第22页。
(16)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新月》第2卷第6期(1929年9月)。
(18)参阅徐迅:《民族主义》修订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19)戴季陶语,见顾潮编着:《顾颉刚年谱》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93页。
(20)1929年,顾颉刚、王钟麒编写的《现代初中本国史》、王钟麒编写的《新时代初中本国史》被认为是“不承认三皇五帝为事实”而遭到查禁,参阅刘超:《学术与政治:〈现代本国史〉教科书案》,《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21)参阅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第3~10页。
(22)参阅王有朋主编:《中国近代中小学教科书总目》,第576页。
(23)傅运森编辑:《新学制历史教科书》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42~44页。
(24)(25)(26)傅运森编辑:《新学制历史教科书》上册,第7、42~44、42~43页。
(27)金兆梓编:《新中华本国史》上编,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第14~33页。另见金兆梓编:《新编高中本国史》上册,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第11~15页。金兆梓为中华书局资深编辑,1920年代后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大多是他编辑或校订的。
(28)周予同编着:《新标准初中本国史》第1册,上海:开明书店,1936年,第19~21页。开明书店为民国“五大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开明书店和大东书局)之一,出版的教科书内容新,质量好,有广泛的影响。见王久安:《我与开明我与中青》,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第6页。
(29)周予同编着:《新标准初中本国史》第1册,第26~28页。
(30)傅纬平编着:《复兴初中本国史》第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3页。傅纬平即傅运森。
(31)余逊编着:《余氏高中本国史》上册,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第13页。
(32)孟世杰编辑:《初中中国史》上册,天津:百城书局,1931年,第13页。
(33)王钟麒编:《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1~2页。
(34)孟世杰编辑:《高中本国史》上册,北京:文化学社,1934年,第30~31页。
(35)宋延庠等编辑:《初级中学历史》第1册,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年,第22~23页。
(36)姚绍华编:《初中本国史》第1册,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第4页。
(37)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上册,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22~23页。
(38)何祖泽编纂:《初中本国史》上册,上海:新亚书店,1932年,第19页。
(39)(45)余逊编着:《余氏高中本国史》上册,第21、24页;
(40)宋延庠等编辑:《初级中学历史》第1册,第23页。另见金兆梓编:《新编高中本国史》上册,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第15页。
(41)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新月》第1卷第9号(1928年11月)。
(4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前言第1页。
(43)王钟麒编:《新时代本国历史教本》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第1~2页。
(44)金兆梓编:《新中华本国史》上编,第38页。
(46)周予同编着:《新标准初中本国史》第1册,第26页;杨东莼编着:《开明新编高中本国史》上册,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第27页;白进彩编着:《高中中国史》上册,北京:文化学社,1934年,第25页。
(47)李云坡:《初中本国史》上册,北京:文化学社,1934年,第16~17页。
(48)参阅张光直:《对中国先秦史新结构的一个建议》,臧振华编辑:《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上册,第2页。
(49)[日]桑原骘藏:《东洋史要》卷1,金为译述,上海:商务印书馆,1914年,第13页。
(50)姚祖义编纂:《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卷1,上海:商务印书馆,1904年,第2页。
(51)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9年第2卷。
(52)夏曾佑:《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原书未见版权页),第14页。
(53)[日]那珂通世编:《支那通史》卷1,东京:中央堂,1899年,第7页。
(54)张光直:《对中国先秦史新结构的一个建议》,臧振华编辑:《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上册,第3页。
(55)“三皇五帝”有多种说法,不同教科书持论不同。这里泛指伏羲、黄帝等上古帝王。
(56)傅纬平编着:《复兴初中本国史》第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3页。另见朱翊新、沈味之、朱公振编:《初中历史》第1册,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第66页。
(57)朱翊新编着:《初中本国史》第1册,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第1~2页。
(58)缪凤林编着:《本国史》上册,南京:钟山书局,1932年,第35~38页。
(59)白进彩编:《高中本国史》上册,北京:文化学社,1935年,第20页。
(60)(63)何祖泽编纂:《初中本国史》上册,第17、20~21页。
(61)参阅孙江:《连续性与断裂——清末民初教科书中的黄帝叙述》,王笛主编:《时间•空间•书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5~225页。
(62)杨人楩编辑:《北新本国史》上册,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第22页。
(64)李云坡:《初中本国史》上册,上海:文化学社,1932年,第14~15页。
(65)梁园东编辑:《新生活初中本国史》第1册,上海:大东书局,1934年,第9~11页。
(66)吕思勉编着:《复兴教科书本国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24页。吕思勉编着有多种历史教科书,对黄帝的态度基本如此。
(67)罗香林编着:《高中本国史》上册,南京:正中书局,1945年,第58页。
(68)陈登原编着:《高中本国史》上册,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第43页。
(69)杨东莼编着:《开明新编高中本国史》上册,第24~25页。
(70)吕克由编辑:《高中本国史》上册,上海:民智书局,1931年,第1~3页。
(71)傅纬平编着:《复兴初中本国史》第1册,第4~5页。
(72)陈登原编着:《高中本国史》上册,第25页。
(73)(75)夏曾佑:《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第1册,第6、13~14页。
(7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76)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第52页。
(77)顾颉刚、王钟麒编辑:《现代初中本国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23~24页。
(78)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前言第2页。
(79)参阅王东杰:《“故事”与“古史”:贯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与“释古”的一条道路》,《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2期;张维屏:《雷海宗〈中国通史选读〉讲义所反映之当代古史观念的探讨》,《思与言》2003年第2期。
(80)参阅李扬眉:《“疑古”学说“破坏”意义的再估量——“东周以上无史”论平议》,《文史哲》2006年第5期。
(81)陈淳编着:《考古学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82)顾颉刚编着:《古史辨》第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自序第5页。
(83)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第5页。
(84)卫聚贤:《中国考古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