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之战(晋楚争霸共有11次大战,结果楚国只赢了两次,这是为什么呢?)

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齐桓公率先称霸,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不过,在齐桓公之后,齐国却迅速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宝座。而在春秋末期,则是吴国和越国相继称霸中原。至于中间的很长一段时期,基本上都是晋国和楚国之间的较量,也即晋楚争霸。截至公元前546年,晋楚第二次弭兵之会前,晋楚之间共爆发了11次较大的战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1场战争中,晋国赢了9次,楚国却只赢了2次。并且,对于楚国赢下的两次战争,集中在楚庄王在位期间。那么,问题来了,晋楚争霸共有11次大战,结果楚国只赢了两次,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根据《史记》、《春秋》、《左传》等史料的记载,这11场晋楚战争先后为:城濮之战、北林之战、柳棼之战、颖北之战、邲之战、晋楚绕角之役、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鄢陵之战、彭城之役、焦夷之战、湛阪之战。当然,在这11场大战中,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是最为关键的是,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比如在城濮之战中,就诞生了“退避三舍”等历史典故。对于这11场大战,楚国仅仅赢了两场,分别是邲之战、北林之战,都是楚庄王在位期间发生。至于余下的9场,全部都以晋国获胜为结束。

既然是晋楚争霸,为什么晋国胜多败少,楚国却胜少败多呢?对此,在笔者看来,究其原因,很晋国和楚国两个诸侯国的实力差距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春秋时期,楚国的疆域主要分为在长江流域,包含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虽然楚国在疆域完全可以和晋国相提并论,甚至超过了晋国,但是,楚国所在的地区,在春秋时期人口稀少,在生产力等方面都落后于中原地区。对此,直到唐宋之前,中原地区的人口、经济都是强于南方地区的。而占据中原地区的晋国,在人口、兵力数量上都要强于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