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济-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山西经济-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山西经济-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成文浩 孙文学
【内容提要】通过对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状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若干特点:清代山西书院呈“人字形”的分布格局;分布广而不均衡,书院分布密度区域差异明显,北疏南密;书院数量随海拔递增呈先增后降的倒“V”字形变化;书院数量与人口规模呈正相关。
【关 键 词】清代/山西书院/海拔/分布
清代是山西书院发展的兴盛时期,但封闭的高原山地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使山西书院在分布上呈现独特的格局。本文从海拔、区域、人口的视角入手,就清代山西书院数量与海拔的关系,书院数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以及书院分布密度做一统计分析,进而揭示清代山西书院的地域分布状况和特点。
一、书院、人口等资料来源和区域划分
清代260多年间,山西各区所建书院往往屡建屡废,书院数量难以精确统计。有资料曾记载清代有书院142所,但文中所述书院损毁及缺乏具体的书院名称和地理位置,故难以确认。依据光绪本《山西通志》、《晋政辑要》以及各府、州、县志有关资料的记载,截止光绪年间,山西省境内有书院111所(包括新建和修复的书院。由于所录山西书院资料较多,限于篇幅,这里不详列),其书院名称和地理位置等文献资料较为翔实,迄今为止是有关清代山西书院最为详细的资料,本文故而以此为据。
清代山西人口数与各区面积的数据均出自《山西国土资源》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中的有关资料。人口数量以清代光绪九年(1883)山西的人口数为准。在行政区域划分上,清代山西行政区划上不同于现今的山西省行政区划,为便于统计和分析,把清代山西各区书院所处的行政区位置转化为今日所处的行政区位置,并结合其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异同,重新划分区域范围,从而把清代山西书院的分布分成六大区:晋北区(包括大同市和朔州市)、忻州区(包括静乐、保德、繁峙等县);晋中区(包括太原市、阳泉市和晋中市。因太原市、阳泉市和晋中市毗邻,同处相近的地理环境);吕梁区(北至兴县、南至石楼、交口,东到交城、文水等县);晋南区(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晋东南区(包括长治市和晋城市)。
二、清代山西各区书院数量与海拔的关系
山西位于黄土高原,四周山水环绕,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海拔变化大,平均海拔1000~1200米。东部为山地,山势雄伟陡峻,有恒山、五台山、太行山、中条山等山脉,海拔1500米以上;中部为一连串狭长的盆地,有大同、太原、临汾和运城等盆地,海拔200~1000米,地势平缓;西部高原山区是以吕梁山为主体的高原山地,沟壑峁墚纵横,海拔1000~2000米。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清代山西书院海拔分布上的独特人文景观。
从上表可知:
1.清代山西各区书院数量在不同海拔的分布是不同的。晋北区的书院分布在海拔800—1400米之间,书院11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0%。忻州区的书院分布在海拔800~1600米之间,书院数14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3%。晋中、吕梁区的书院位于海拔600~1400米之间,书院数为30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27%。晋东南区的书院位于海拔600~1200米之间,有书院16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4%。晋南区的书院分布于海拔200~1400米之间,相对高度差大,书院有40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36%。
2.低于平均海拔1000米的书院有87所,书院数占全省书院总数的78%,主要集中在晋南区、晋中区和晋东南区。高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书院有24所,仅占全省书院总数21%,主要分布在晋北、忻州和吕梁等区。海拔800~1000米,六个区都有分布,书院数最多,为37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33%。书院建在海拔最高处1400~1600米之间仅有1所,地处忻州区。低于海拔600米以下有书院28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25%,分布于晋南区。
把清代山西书院海拔分布表转化为海拔分布走势图,我们可以得到又一分析数据。见下表:
清代山西书院数量的变化并非随海拔的递增而数量减少,而是呈倒“V”字形分布。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海拔200~1000米之间,书院数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书院数量多;海拔1000~1600米之间,书院数量则陡然递减,书院数量少。海拔200~1000米之间的书院数量多于海拔1000~1600米之间的书院数。海拔800~1000米之间书院数量达到最大,反映出清代山西书院平均建在海拔1000米左右,接近山西省平均海拔1000~1200米。海拔1600米以上没有书院。可见海拔低的盆地丘陵区,书院数量多;反之海拔高的崇山峻岭区,则书院数量相对少。
三、清代山西各区书院数量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人口数量与书院规模是相互联系的,从一个区的人口数量与书院数量的相互关系,可以反映出该区书院分布的规模和特点。
由上表可知:
1.从山西各区人口数与书院数量关系来看,各区人口数量的排位与拥有书院数量的排序相对一致,呈正相关。但也有不同之处:晋中区与晋南区人口都在200万以上,晋中区比晋南区人口稍多,但在书院数量上晋南区却比晋中区多近一倍。这是因为从地理位置看,晋南区自古就是以农业为主的棉粮产区,经济富庶,交通便利,尤其河东曾是三晋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化教育占有突出的地位。而晋中区虽是社会政治、文化、交通中心,但经济发展程度和地理环境逊于晋南区。所以晋南区比晋中区人口数量虽少,但书院数量却多。其余四个区的人口也都在100万以上,但书院的数量分布也有不同。晋东南区地理环境条件较好,历史文化悠久,有人文基础,因而人口数多,书院数量也多。而吕梁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这些都限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从而也就限制了书院的发展,书院数难以与其它区相比,排全省末位。
2.从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来看,全省平均达到一所书院。具体而言,晋南区和忻州区每10万人拥有书院一所以上,占前二席。晋南区10万人拥有书院数最高,达到1.74座。忻州区居第二位,一方面该区山地地形多等自然条件限制了人口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该区北连重镇大同市,南接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太原市,有着地理区位优势,使得书院数量不落后其它区,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超过1所。晋东南区、晋北区和晋中区拥有书院数量接近,这三个区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接近一所。不同之处在于:晋中区人口数虽居各区人口数之首,但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却排全省第五。原因是太原市为全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密度大,其它教育组织也远比忻州区要多,且书院要求不占用耕地,建在远离闹市,视野开阔,环境幽静的地方,因而从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来看,书院数量相对比各区少。晋东南区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位居全省第三。该区四周山地环绕,为山间盆地地形,适宜耕种土地不多,因而人口数量难以超过晋中区和晋南区,人口数在150万以上,但该区气候湿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接近1所,位居全省第三位。晋北区因自然地理环境等条件差,人口增长受到一定限制,书院总数虽排全省第五位,但从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来看位居全省第四,比晋中区还多。自然环境恶劣的吕梁区,人口数量少,书院数量也少,每10万人拥有的书院数与全省各区书院数相比处于末席,书院超过半所。
四、清代山西书院数量与区域面积的关系
书院数量与面积的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提供当时书院分布的大致情况。每一万平方公里所拥有的书院数量,即书院密度,是衡量各区书院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
从上表中可看出:
全省各区每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书院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晋南区书院分布最为稠密,每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达到11.3所书院。晋北区和吕梁区书院分布最为稀疏,每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书院仅4所多一点。忻州区、晋东南区和晋中区每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书院分布则较为接近,超过5所。就全省而言,每一万平方公里区域内书院平均达到7所,与同时期其它省份相比也是比较高的数字,说明清代山西书院整体分布是良好的。
清代山西书院分布的特点:
1.分布不均衡。晋西北区书院分布少,晋中区、晋东南区和晋南区书院分布多。书院集中于晋中区、晋南区和晋东南区,三区不仅具有地理区位优势,还具有文化和经济优势。如太原市是山西社会文化的中心,河东是“棉麦之乡”,商贸交通发达,造就了文化教育的繁荣。同时晋南区和晋东南区作为三晋文化的发祥地,反映出晋南、晋东南区文化发达的事实,契合了晋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即由南向北扩散,因而书院密度大,占全省书院总数近70%。相反,晋北区和吕梁区由于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和经济较落后等原因,制约了书院的建设,书院数少,仅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8%。
2.分布面广。山西现有107个市县(表中未详细列出各县和书院数字),其中85个市县记载有书院,占全省市县的79%。如忻州区每个县都有书院建立。没有书院建立记载的仅23个市县,占全省市县的21%。主要分布于偏远山区。可见在清代,书院在山西的分布还是广泛的,其分布面之广在全国其它省区也少有。主要原因是山西“表里山河”,战乱少,社会较安定,书院有增无减。
3.“人字形”分布格局。
从清代山西各区书院的分布密度来看,书院构成“人字形”分布格局。即书院沿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域,漳河、沁河流域,分布于一连串狭长盆地丘陵地带,书院集中、密度大,从而构成“人字形”的分布结构。其中“人字形”左半部,即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分布带是清代山西书院集中的地带,它由桑干河、滹沱河、汾河流域里的大同市—忻州市—太原市—尧都区—盐湖区连接而成,由北向南书院数量递增,集中了75所书院,书院密度大,占全省书院总数的近68%。“人字形”右半部,即西北—东南走向的分布带,书院分布于漳河、沁河流域,昔阳—沁县—长治市—晋城市组成连接线,该分布带面积不大,有书院15所,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30%。“人字形”分布带上的书院相加起来占全省书院总数的81%以上,具有绝对优势。由“人字形”分布带向外扩散,则书院稀少。其余21所书院零星分布于“人字形”带周边区域,占全省书院总数的19%。
五、结语
以上所述,不管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教育兴盛、交通便利、有着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和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修建书院都成为山西各地官吏、士子热衷的大事。书院的建设为清代山西文化教育事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高原山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富庶程度、文化历史背景等因素又影响着清代山西书院的修建与发展,使得清代山西书院在分布上具有独特的格局和人文景观。
【原文出处】《晋阳学刊》2007年第4期
【作者简介】成文浩,山西师范大学城环学院研究生;孙文学,山西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副教授。(临汾 041004)
转载自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