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曲英杰着《史记都城考》出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长安城-曲英杰着《史记都城考》出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曲英杰着《史记都城考》出版
曲英杰着《史记都城考》出版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曲英杰研究员《史记都城考》一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的支持下,2007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凡50余万字。该书对《史记》“本纪”、“世家”、“列传”、“年表”中所记六十余座都城的地望、规模、布局、街道、宫殿、官署、市场、民居等进行了分析。
早期都城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这方面的研究也是当前中国古代城市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先秦以及秦汉都城的记载大都分散在各种文献资料中,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整理,需要长期学术的积累,而且这些记载之间相互矛盾,彼此乖谬之处颇多,因此通过文献材料来研究先秦都城还需要缜密的判断和分析。此外,大量先秦和秦汉都城均有田野考古资料,因此除了谙熟文献资料之外,先秦城市的研究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考古学知识。曲英杰研究员长期从事先秦和秦汉都城的研究,精通城市考古学,谙熟相关文献,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论着,如《先秦都城复原研究》、《齐都临淄城》、《长江古城址》、《古代城市》、《齐国故都临淄》等,《史记都城考》一书可以说是其长期学术积累的集大成之作,对先秦和秦汉都城的某些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汉长安城城市布局的研究。
汉长安城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其城市布局,学术界的观点基本统一,但是曲英杰先生通过细致的文献分析和对考古材料的审读,对汉长安城的宫城布局提出了更为合理的新认识。
汉长安城的北宫最初的研究多推定在直城门大街以北、横城门大街以东,雍门大街以南、厨城门大街以西;后来又推测此一带当为“北阙甲第”所在,而北宫当在未央宫东北,厨城门大街以东、安门大街以西、雍门大街以南、直城门大街以北。曲英杰先生通过对《三辅黄图》、班固《西都赋》、张衡《西京赋》的分析,认为这一地区所发现的宫城遗址,应为明光宫,而北宫当在“北阙甲第”以北。这种宫城布局圆满地解释了各种文献记载之间的矛盾。 汉长安城的长乐宫,根据考古勘探所发现的断断续续的墙垣,一般认为其范围在长安城东垣以西、南垣以北、安门大街以东、清明门大街以南,包括霸城门大街在内。曲英杰先生认为如此布局,那么长乐宫的周长当不符合“周回二十里”的记载,而且宽阔的霸城门大街贯穿长乐宫也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曲英杰先生通过文献分析认为原来考古发现的霸城门以北的遗址,并不属于长乐宫,而应是汉长安城内的官署所在。因此,汉长安城的长乐宫仅局限于霸城门大街之南,霸城门大街以北、安门大街以东、雍门大街以北地区大部分应为居民及市场所占据。
曲英杰对汉长安城宫城布局的上述推断还解决了另外一个难题。按照《三辅黄图》的记载,汉长安城中“闾里一百六十”,《汉书·地理志》载元始二年“长安户八万八百,口二十四万六千二百”,这些人口中的大部分应该住在长安城内。但是按照以往汉长安城的复原研究,长安城中的绝大部分被宫城、衙署、庙宇所占据,剩下可供居住的面积只局限于城内西北和东北非常狭小的范围内,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居住近二十万的人口显然不合理。但是按照曲英杰的汉长安城复原图来看,在霸城门大街以北、安门大街以东、雍门大街以北地区都是居民居住区,这一区域东西、南北各长3000余米(雍门大街以北之东西长度达到6000余米),面积广大,比原来推测的居住区的面积大了一倍以上,当可容纳近二十万的人口。因此,曲英杰提出的汉长安城的城市布局显然更为合理。
除了汉长安城之外,书中还对于一些以往研究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比如,齐都临淄,根据考古资料,东北侧大城的始建年代早于西南的小城,很多学者推断大城当为西周和春秋时期临淄城,小城则建于战国时期,但是对于西周和春秋时期临淄城的城内布局基本上届于空白。曲英杰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复原了西周和春秋时期临淄城的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变化,可以说是齐临淄城研究的一大进展。与此类似的还有周代吴国的都城(今苏州),虽然文献资料较为丰富,也有一定的考古资料,但是对于这一城市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复原研究。曲英杰在综合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基础上,绘制了吴国都城的复原图。而且值得强调和肯定的是,作者在书中所附的复原图,基本上以现代地图作为底图,尽可能把古代都城复原到当前城市和村落,因此很容易将古代都城遗址与现在的地理位置相对照,便于学者的使用和参考。
总体来看,该书考证扎实,求准求实,一分史料说一分话,不做无根据的推测,其结论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是近年来中国古代城市研究中少有的力作。《史记都城考》一书对中国古代早期都城研究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突破,不仅对中国早期都城的研究,而且对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成一农)
转载自国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