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之战(抗日第一枪)

1931年,积弱积贫的中国人民处于民族灾难的至暗时刻,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被众多军阀分割成多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权,民国--只能维持表面上的统一。

日本帝国更是对我国虎视眈眈,蒋介石面对外忧内患却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将枪口对准了年轻的中国--和红军。

野心勃勃的日本抓住机会于1931年9月18日命令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武力侵占东三省,三十万东北军在蒋介石和张学良的命令下撤入关内,将整个东北双手奉送给日本侵略者。不屈的东北人民面对无能的--只能仰天长叹。自发组织民间抗日武装力量同侵略者展开地下斗争,这开启了14年抗战的序幕。

918事变。

但是,在完全失去--力量支援的情况下,零星的抵抗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两个月,辽宁和吉林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陷,千万中国人沦为亡国奴,十一月四日,日军甲种师团的第2师团约400人肆无忌惮地向江桥进发,试图不费一枪一弹占领黑龙江省,却遭到了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领导的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这打响了中国人民有组织有指挥的抗日战争第一枪。

如果追溯范围更大一些,可以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就这一点马占山将军就可担得“民族英雄”的称号,回顾他的历史,“英雄莫问出处,草莽堪担社稷”是最好的写照。

他的前半生,用他的名字就能完美的概括和描述。

年少时在地主家当马倌,在牧马的过程中,学会了精湛的骑术,后来因为无意中丢失了马匹,他被东家送进官府被一顿毒打还进行了赔偿。

谁知道马匹玩了一手真实版的“老马识途”又跑回了地主家。但对方却拒绝退还他赔付的钱,年轻的马占山一怒之下落草为寇,他的名字完美的阐述了他前半生的经历。

“与马共舞,占山为王。”

彼时的东北土匪派别很多,俗称“胡子”,马占山也不过是一个地方山寨的小头目,在整个东北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随着清--围剿及日俄对东北的不断渗透,到了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东北全境土匪的活动空间被急剧压缩。

尽早“洗白上岸”接受朝廷招安收编已成大势所趋。未来的“东北王”张作霖1902年就被收编成帮带了。而我们今天的主角马占山1905年才被收编,所以只得了一个哨长的位置,人们常说“吃酒席要趁早,晚了什么菜也别想赶上”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被招安后的马占山跟随的是同张作霖一起命丧日本阴谋的皇姑屯爆炸案的奉系大佬——吴俊升。

吴俊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马占山已经升任黑龙江黑河警备司令,位置不高不低,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军分区司令员。

九一八爆发后,时任黑龙江省主席的万福麟以及东北军首脑张学良及一众东北军顶级大佬张作相等均在北平,不客气地说,就没有人愿意呆在自己的岗位上,黑龙江群龙无首。

就在这种情况下,十月份马占山临危受命,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代主席。

当时的张少帅或受国民--常凯申命令,或因自己就害怕与装备精良的日本军正面硬刚,所以急慌慌地将三十万东北军主力撤至关内,但他对老爹辛苦攒下的东三省大好机遇拱手让人又心有不甘,所以任命曾面见他并且坚决反对“不抵抗”政策的马占山为代主席,这就是他必然的选择了。

让悍匪出身,在东北军又有部分根基和威望的马占山任黑龙江省最高军政长官充分体现了张少帅这种矛盾的心态,因为蒋介石和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让东北军各位大佬茫然无措只能认真执行命令。

而悍匪出身的马占山根本就不管上面是怎么想的,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代主席时就当众宣称:尔后凡侵入我省者,誓必死一战。

马占山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1931年11月4日,当日军试图通过江桥侵占黑龙江省,马占山集结了两万人马,在江桥北岸设立了三道防线和日本侵略军做好了殊死一战的准备,近两个月来目睹国土沦丧的东北军将士早就被不抵抗命令憋出病了,如今马主席高举抗日旗帜,让他们将心中的憋屈尽情释放,给予了侵略者迎头痛击。马占山更是亲临一线,面对枪林弹雨从容指挥,--和--的合理配置,仅有的几门落后山炮也恰当地使用,这都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了不起的第一枪,让日本关东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抗日战争第一场战斗。

也证明了以往的不抵抗,并非是军人无能,而是腐朽的--,让他们不得不含泪撤离故土。

随后关东军不断增兵,最后集结了三万精锐部队,可常凯申和张少帅除了口头嘉奖不断,不曾支援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马将军率部坚守了半个月后,终因弹尽粮绝伤亡过大被迫撤出战斗。

历时16天的江桥之战虽以失败告终。但这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的意义却非常重大,马占山的威名响彻全国,他向全国通电誓死一战的决心和做法轰动了全国各地群众自动组织慰问团、后援会捐钱捐物支援黑龙江省抗战,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

将马将军同民族英雄岳飞比肩。

陶行知。

江桥之战的三个月后,1932年2月马占山突然做了一件让全国人民瞠目结舌的事情:。

以“黑龙江自治”为条件,出任伪省主席。但以“我不识字”为由,拒绝在协议上落下一笔一字。

在全国人民怒骂、怨恨和声讨声中,时光匆匆而过,一个月后的1932年4月1日,马占山以检阅军队为名,带人秘密逃出齐齐哈尔,宣布重新抗日。

并且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日军的眼皮底下秘密动用了十二辆卡车,六辆轿车将两千四百万伪满洲币、三百匹战马及大量军需物资运出城外,作为日后抗日的重要物资和军饷。

这一手“诈降”让日军赔了夫人又折兵更让他们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1932年六月至七月间先后组织大军对重举义旗的马占山将军进行了八次围剿。而马将军以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一一化解。

并且于1932年11月组织四路大军反攻齐齐哈尔,不能不让人感到惊叹:九一八事变一年多以后一支孤悬东北的义勇军,居然能反攻一个省会城市,前期还一路凯歌,这不得不说是个小奇迹。

1932年10月初,马将军率弹尽粮绝,伤亡惨重的残部退入苏联境内。

这位孤胆英雄和日本侵略关东军硬顶了一年多,将草莽英雄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民族存亡的国难之际,一个匪气十足的军人依然履行了一个中国军人的职责,无愧于他手书的“还我河山”横匾常伴其军旅生涯。

黑龙江仅以一省之地,几万装备落后的军队,在一个目不识丁的将军带领下尚且能和日本僵持一年有余,蒋公坐拥江浙财阀,江南鱼米之乡却在日本的威逼下,解散抗日武装,划归非军事区,真是不得不让人感到汗颜。

这样的--哪里对得起人民?哪里对得起那些奋起反抗的烈士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