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培-一代宗师谭鑫培——纪念谭鑫培逝世95周年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谭鑫培-一代宗师谭鑫培——纪念谭鑫培逝世95周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一代宗师谭鑫培——纪念谭鑫培逝世95周年
谭鑫培-一代宗师谭鑫培——纪念谭鑫培逝世95周年
谭鑫培今年5月10日是一代京剧宗师谭鑫培病逝95周年纪念日,他创立的谭派艺术是我国戏曲宝库中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谭鑫培祖籍湖北江夏(今武昌),父亲谭志道是一位楚剧老旦演员,因嗓音高亢,湖北观众呼作“谭叫天”,意为音色如云雀鸣叫般尖厉,谭鑫培则被称为“小叫天”。他受家庭熏陶,自幼练功学戏,11岁随父进京,入金科班,15岁出科后,搭三庆班演出,先后拜程长庚、余三胜为师。为了谋生,在京郊一带跑野台子,倒嗓后,演出以武戏为主。由于幼功扎实,翻打扑跌,无一不精。清同治十九年(1870年),23岁的谭鑫培回到北京,仍搭三庆班,以武生应工,演出《神州擂》、《金钱豹》、《白水滩》等戏,深得其师程长庚的赏识和器重。演出中,他近距离地接触一些名家,如余三胜、俞菊笙、杨月楼、王九龄等,他都认真观摩,默记在心,受益匪浅。在程长庚晚年时,谭鑫培开始演老生戏,如《定军山》、《阳平关》、《战长沙》等,得到程长庚的支持和鼓励。
谭鑫培生活在京剧从发轫走向成熟的时期,当时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罗罗腔等争相竞妍,名家辈出。就皮黄而言,已然形成程长庚的徽派、张二奎的京派、余三胜的汉派。来自不同地域的演员受各地乡土曲调所影响,加上个人嗓音、身体条件的不同特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演唱风格。谭鑫培耳闻目睹诸家之长,广收博采,为我所用。他将梨园前辈的保留剧目和演唱技巧消化吸收,并加以继承和发展,将一些黄钟大吕的直腔直调,改为纤巧、柔美的唱腔,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大胆改革的尝试,是需要胆略的,虽然遭到一些非议和指谪,但最后还是被广大观众接受和认同,其“粉丝”既有贩夫走卒,也有王公大臣。很多后学者也纷纷效仿,以致出现“无腔不学谭”的局面。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谭鑫培被选为内廷升平署民籍教习,在宫中演戏。孰不知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是戏迷,尤其西太后“老佛爷”看戏更是要求严格,百般挑剔,她竟将剧本放在桌前,演员演出时稍有不慎,出了差错,即刻遭到责罚。而谭鑫培演戏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故深得“老佛爷”关爱,不时受到奖赏。他日后的演出也是精益求精,为京剧演出的整体规范和质量的提升,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谭鑫培在艺术实践中,塑造了许多不同类型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定军山》中英勇、豪迈、虎老雄心在的黄忠,《秦琼卖马》中贫病交加、被困他乡的秦琼,《南天门》中舍生取义的老家人曹福,《珠帘寨》中拥兵自重而又惧内的沙陀国首领李克用,《搜孤救孤》中舍子救人、忍辱负重的程婴等等。在这些戏的排演过程中,谭鑫培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有所改革,有所创新。仍以上述剧目为例;《定军山》中的黄忠,原本戴帅盔、挂白三(髯),谭改为戴扎巾、挂白三(髯),用来弥补自己身材和脸型的不足(因其偏瘦)。《秦琼卖马》中,原本是店主王老好戏份较重,经谭修改,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更加细腻,遂反客为主,使秦琼成为主要角色。《珠帘寨》原是一出花脸戏,剧中李克用勾红色六分脸,早年,春台班的朱大麻子经常上演,名《沙陀国》。后余三胜曾以老生应工演出。谭鑫培继承其师衣钵,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几段唱腔,韵味隽永,唱得俏皮,并将《沙陀国》改名《珠帘寨》,成了谭派名剧。《搜孤救孤》的主角原本是公孙杵臼,谭扮演程婴,他设计了两段脍炙人口的唱腔,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程婴遂成为戏中主角。
谭鑫培在学戏、演戏的过程中,继承了“前三杰”(亦称前“三鼎甲”,意为科考前三名,即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等老一辈艺术家唱念做打的精髓,又根据自身条件加工、锤炼和创新,使所演出的剧目及人物形象,形成“谭派”艺术的风格、特点,影响很大。在继承者中,不但有“老谭派”,像王又宸、谭小培、言菊朋等,也有“新谭派”,如余叔岩、谭富英等。以致于后来自成一家的马连良、奚啸伯、杨宝森等,无不从中汲取营养并使之发扬光大。
谭鑫培是京剧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在徽调、汉调皮黄腔的基础上,通过舞台实践,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谭鑫培还是我国自行拍摄电影的第一人。1905年,他应位于北京琉璃厂的丰泰照相馆经理任庆泰的邀请,拍摄了他的拿手戏——京剧《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片断,共17分钟。在院中,借自然光露天拍摄,是默片(即无声影片),之后在大观楼影戏园上映,观众络绎不绝。从此,京剧纪录片《定军山》片断成为我国自主拍摄的第一部国产影片,也是我国第一部戏曲纪录片,谭鑫培也成了我国第一位电影明星。
民国六年(1917年),大总统黎元洪在北京金鱼胡同那家花园设宴欢迎广西督军陆荣廷。警察总监李达三奉命邀请谭鑫培演堂会戏,谭患病在身,推托未遂,只得抱病演出《洪羊洞》,又因心情不爽,演唱更加凄婉苍凉。演毕回家后,病情加重,于当年5月10日溘然去世,时年70岁。
谭门是我国历史最长久的梨园世家,至今已然传承7代,除谭志道为老旦行当外,其余皆为京戏文武老生,计有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一脉传承,绵绵不绝。
(作者为着名书法家、戏曲研究专家、原北京市宣武区书协主席)
(资料来源:《 光明日报 》2012年05月11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