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纲-吴荣光及其《辛丑销夏记》概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翁方纲-吴荣光及其《辛丑销夏记》概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吴荣光及其《辛丑销夏记》概览
明、清之际,广东书家辈出。特别是清中叶以后,更有一些书家,他们不仅书法精到,而且善于鉴藏及考据,加之粤中刻帖之风的兴起,他们又纷纷将自己喜爱的古帖、名迹刻成法帖,并编辑目录,加以题跋,流传后世。吴荣光就是这样一位精于书法艺术,又集鉴藏、着录、刻帖于一身的杰出代表人物。
吴荣光(1773 —— 1843)字伯荣,一字殿垣,号荷屋、可庵,晚号石云山人,别署拜经老人。广东南海人。嘉定四年(1799)进士,由编修官擢御史。道光中任湖南巡抚兼湖广总督。后坐事降为福建布政使。善于金石、书画鉴藏,且工书善画,精于诗词。着有《历代名人年谱》、《筠清馆金石录》、《辛丑销夏记》、《帖镜》、《石云山人文集》、《绿枷楠馆录》、《吾学录》等。
吴荣光早年得到乾隆时期的大文臣、奉敕修《石渠宝笈续编》并着有《石渠随笔》的阮元的指教,后又受到当时北方四大书家中的翁方纲(精金石考证,善鉴碑帖,着有《两汉金石记》)的影响,加之与朝中诸名士的往来交好、切磋技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潇洒多姿的书画风格,使书画技艺、鉴藏水平日益提高。吴荣光与当时同朝为官的同乡叶梦龙有四十年的交往。叶梦龙(1775——1832),字仲山,号云谷,尝服官农部,被称为“叶农部”,官至户部郎中,擅绘画,精鉴别,广收金石、书画。有《风满楼书画录》、《贞隐园古篆法帖》、《友师斋集古帖》、《国朝名贤法帖》等。吴与叶二人在各自收藏的作品中相互题跋、鉴赏者很多,二人还有儿女姻缘,时常书信往来谈书论画。对于吴荣光的书法艺术,广东南海的一位在中国晚清历史上着名的人物康有为评价到:“吾粤书宾有苏古(苏珥)、张药房(张锦芳)、黎二樵(黎简)、冯鱼山(冯敏昌)、宋芷弯(宋湘)、吴荷屋(吴光)、谢兰生(谢解园)诸家,而吴为深美,抗衡中原,实无多让。”
吴荣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书画家、鉴藏家。对于其书法艺术的评论历来很多,而对于其在鉴藏品评书画方面的研究似显单薄,本文现据其《辛丑销夏记》一书之藏品,对其鉴赏水平略作探讨。《辛丑销夏记》是吴荣光因坐事由湖广总督降为福建布政使,告老还乡之后撰的一部书画着录书。因其年老体病,于是在辛丑五月(1841)被皇帝 开恩卸掉官职,回归故里。其间正值内忧外患,而其不能“执戈捍患”,于是,就将自己四十三年来收得的书画及题跋款记录出。如其自序中所言:“……漫为消遣,闲录拙诗跋于后,名曰‘辛丑销夏记”。非敢言真鉴,用附于江村、退谷两公之后云尔”。这里所说的“江村、退谷两公”是指高士奇与孙承泽。高士奇(1645——1705)是清代着名的鉴赏家,康熙朝的重要词臣,因其号江村,所以他着录书取名为《江村销夏录》、《江村书目录》。《江村销夏录》三卷,录所见书画,每卷以时代为序,考其源流,记录尺寸、质地、印鉴、题跋、画面的内容等,间加评语。而对作品的真伪却多未评定,这是有原因的。在高士奇的《江村书画目》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在《江村书画目》中,他将作品的真伪、优劣评判得十分明确,因为这个“目”是留给自己看的,他进呈皇帝的书画几乎全是假的。孙承泽(1592——1676)是与高士奇可比肩的鉴藏家,着有《庚子销夏记》。他着录的作品题跋论中有考,鉴评精审到位。吴荣光的《辛丑销夏记》的体例全仿高士奇《江村销夏录》,收有唐至明一百五十一种名迹,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说:“是书体例虽仿自江村,而精审过之,所跋语考证至为确当,偶附题咏亦无泛词,可谓青出于兰矣”。吴荣光在《辛丑销夏记》一书的凡例中讲明了收录作品的原则、此书与《江村销夏录》的区别及体例只从江村的原因。他说:“退谷销夏记(《庚子销夏记》)谠论闳议,多借书画以寓感慨,且不录全文题跋,未足传信。余生当太平盛世,不过借林下余闲以销永日,故概从江村。其间录拙诗跋亦江村例也”。
《辛丑销夏记》五卷,现据光绪乙巳叶德辉刊本。此书成书前名为《书画录》,叶德辉做序,叶氏云“所谓书画录者,盖即销夏记之初名,而刻时改之”。叶徳辉是晚清光绪年间进士,工书法,精鉴赏,着有《游艺 言》等书。他在序中概述了吴荣光的师从、着述和艺事,讲明了该书的性质“辛丑销夏记五卷,南海吴荷屋中丞题跋书画之作也”。此书卷一录旧拓《兰亭》3种,书画唐迹4种、五代迹3种、宋迹14种;卷二录宋迹24种、金迹1种;卷三、卷四录元迹58种;卷五录明迹44种。其中有许多流传至今,现笔者先仅就所知存世作品的年代、作者、题跋及其现在收藏地举例说明并附目于后,且略加赏评。卷一
1.定武兰亭赵子固落水本卷 ,翁方纲勾本,卷后有赵子昂,孙承泽、高士奇、王鸿绪、张照题。
2. 宋微宗,祥龙石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御画并书,有“天下一人”押。
3. (宋)文潞公(文彦博)札,故宫博物院藏,后有米友仁、向若水、成亲王题。又有张英麟、叶公绰跋。
4. 宋黄文节(黄庭坚)书李太白忆旧游诗卷,日本友邻馆藏,卷末张铎、沈周、祝允明跋
卷二
5. (宋)米无章多景楼诗册,上海博物馆藏,有何执中、松雨老人题跋,“左史江氏”、“桧”、“秦熺之印”等明清诸家藏印。
6. (宋)米元章虹县诗卷,日本藏,有刘仲游(景文)、元好问、王鸿绪题。
7. (宋)李唐画采薇图卷,故宫博物院藏,有宋杞、余允文、成王、翁方纲、蔡之定、阮元题或观款。又倪琇、陈寿祺、赵在田、林春浦、林则徐同观于筠清馆。吴荣光题四段。
8. (宋)胡舜臣蔡京送郝元明使秦书画合卷,日本大阪藏,有蔡京题、吴睿、莫昌、袁华观款。沈周记,同周鼎、史鉴观。钱樾、翁方纲题。张问陶、伍良、叶梦龙、潘正亨观款。周厚辕偕陈同本观、雪窗书识,吴荣光题二段。
9. 吴居父(琚)书碎锦帖卷,上海博物馆藏,有王文治、翁方纲、吴锦麟、赵怀玉、蔡之定、林则徐诸人题记。吴氏题考二段。
10.(五代)周文矩重屏会棋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后沈周、文征明题识、均为伪笔。
卷三
11.(元)赵文敏书妙法莲华经第五卷,私人手中
12.(元)赵文敏书张总管墓志铭卷,故宫博物院藏,祝允明、成亲王题、吴氏自题
13.(元)赵文敏书张文潜送秦少章序,上海博物馆藏
14.(元)赵文敏诗帖卷,故宫博物院藏,(即二图二赞:太湖石赞、萧子中真赞、题董源溪岸图、题洗马图)有董其昌、陈继儒、王世贞、文震孟跋。
15.(元)赵文敏书杭州福神观记卷,故宫博物院藏,吴荣光题
16.(元)虞文靖书刘垓神道碑墨迹卷,上海博物馆藏,有高士奇、张照、翁方纲、王文治、赵怀玉题跋、吴荣光跋考。
卷四
17.(元)钱舜举(钱选)梨花卷 美国辛辛那提博物馆藏,有民颛、吴仲庄、袁辅、夏伯寅、朱璠、陆岂、大兴、王缙、禅悦、潜老、章溥、郑玉、周雍、晏昱、杨鲁、道遐、范彦良、华顶师鉴、睿谟、皇十一子诸人诗题。吴荣光题。
18.(元)吴仲圭(吴镇)渔父图轴,故宫博物院藏,王铎题
19.(元)冯海粟(冯子振)虹月楼诗图卷,上海博物院藏,吴荣光题
20.(元)康里子山(康里巙)书梓人传卷,日本藏
21.(元)杨宗道(杨遵)临各帖卷(见之于翰海拍卖图录),有蔡之定、吴荣光、项元汴、陈寿祺诸题。
卷五
22.(明)仇实父(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后有文彭、陆完、王 登、郭仁诸题、吴荣光二段题。
23.(明)仇实父玉洞仙源图轴 ,故宫博物馆藏,吴荣光题
24.(明)金赤松(琮)诗卷,上海博物馆藏(成化辛丑杂和诸先生诗),有房元(贞一)、刘权、蔡之定题、吴荣光题考四段。
吴荣光对于他自己收藏的历代书画真品往往是加以题跋,而且不止一次。这些题跋对于作品的流传、鉴赏、考订是较为准确、精到的,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作品本身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他的一些藏品后的跋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如跋《赵文敏张总管墓志铭卷》:
“此卷乃真定梁相国物,今藏陈伯恭学士家。字如御服碑大。生平阅赵楷书以此卷为第一,行草则余藏不全洛神赋本也。伯荣”。
真定梁相国是指清代初期着名大收藏家梁清标,其为康熙朝大学士,又任相国,故称梁相国。其收藏古书画有“甲天下”之称,眼力颇精。凡经他钤盖印章的字画,大多为精品、真品。大所用的印章、印泥十分精良,仿者很少。陈伯恭是陈崇本,能书会画,乾隆四十年的进士,与翁方纲友善。
在赵孟頫《杭州福神观记卷》后,吴荣光又题:
“松雪书三变,此参用端州石室记及西平郡王碑法……文既简净,书尤圆劲。道光丙申秋孟,有携卷至京师求售者,余定为真迹,属友石大京兆收之,越岁,大京兆属记卷末。 吴荣光”。
《端州石室记》是唐李邕款记正书碑刻。相传李邕经端州被景色吸引,一时难收坐骑,在石室前留下马蹄痕迹。此碑又有马蹄碑之别称。《西平郡王碑》即《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又称《李晟碑》。由裴度撰文,柳公权正楷书。此碑经孙承泽《庚子销夏记》、钱大昕《金石文跋尾》着录。
上两段题跋中,不但将作品本身的风格,流传经过叙述得清清楚楚、准确恰当,而且对作者的书学渊源亦有考评。在对明·金赤松诗卷的四段跋中,他写道:
“赤松山农书,初学松雪,晚入张伯雨之室。此卷苟不着款,鉴家未有不以为句曲外史者。嘉庆乙丑秋,
叶云谷农部所赠。昔交征仲好收赤松书迹,都一箧贮之,名曰‘积玉’。余宝此迹,洵当蕴椟而藏之矣。后三年戊辰长夏,南海吴荣光伯荣甫记于京寓之桐寿山房。”
这段文字向我们传达了这样几层意思:1、赤松书法的师从。2、作品的来源,是由叶梦龙赠给吴荣光的。3、文征明非常喜爱金琮的书迹,贮之名曰‘积玉’。接着,吴氏又题道:
“右金亦松近体诗草共十七首。雨花台和韵乃庚申七月录,及庚申七月送毛景叙等诗书于前,驻景亭春日诗九首题下注云‘弘治十三年’,即庚申岁,反书在后。末一行云庚申二月望赤松山农金琮记。盖此诗题下只有弘治十三年而无作诗月日,故补记之。其实此十七诗皆庚申七月所录也。赤松卒于弘治十四年辛酉,年五十二岁。此乃晚年书。由子昂变入伯雨境界,
房贞一跋谓得承旨之髓,未为定论耳。道光戊子二月廿有五日灯下书。去戊辰所跋又廿有一年矣。伯荣再识。”
此二段跋,一跋于嘉庆十三年戊辰,二跋于道光八年戊字。再跋于首跋相隔廿一年,吴荣光更为详尽地道出了金琮书法的早、晚年特征,且对作品的创作年代的确定有了一个充分的考证,实可确信其言不虚。在第四段题跋中,他又将金琮“赤松山农”一号的来历阐明。
“元玉金陵诸生,尝游浙之赤松山,]爱其佳不能去,因自号赤松山农……”。
吴荣光在书中对大多数作品有评论,对少数作品也仅是如实记录尺寸、质地、内容等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对历代藏品的认识与鉴定又有新解或发展,如,对宋徽宗《祥龙石图卷》,徐邦达先生考证认为,应系徽宗的代笔画,《宣和御览册》的一部分。《宣和御览册》中作品,多为画院中人仿效其作,徽宗加以题印。对于米芾《多景楼诗册》,徐邦达先生亦指出其有伪本(叶恭超藏本)。而周文矩的作品,徐邦达先生在其《古书画伪讹考辨》中指出:“文矩画未闻有真迹传世,此为古摹本。”本院的王连起先生对于赵孟頫《望江南净土词十二首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亦提出了质疑,认为是伪本。
《辛丑销夏记》一书,不仅收录了众多珍品名迹,有些名迹后的题跋亦是难得可贵的,如果单独开来,应是佳品孤迹无疑!如:米元章《虹县诗》后元好问的题跋。元好问的书迹迄今仅见此一段,赵文敏《书张总管墓志铭卷》后祝允明的小楷书跋,也十分精彩!
《辛丑销夏记》还记有很多吴氏购藏的作品,由于本人未能将他们全部与存世作品一一核对,加之见识有限,未及全面。只见着录者,在此就不记述了。
吴荣光的收藏丰富,精品居多,这与他的宦游经历、渊博的学识有很大关系。他的书画创作与鉴藏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他精通书画创作的艺术技巧、笔墨特点、时代特征,这为他鉴藏书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正由于他购藏了很多历朝绝品,才使他在书画创作上,有根所寻,汲取营养,开阔眼界形成自己潇洒多姿的艺术面貌。吴荣光数年来不间断地鉴藏,其实也源于他对书画本身的挚爱。看看他对虞集《书刘垓神道碑墨迹卷》的题语就可了解,他写道:
“此卷以道光癸末十月得于武林,携以之黔、之闽,回粤东,复至闽省,西入京师,庚寅十一月,复携入都,初八日,行抵粤东之英德县,夜被窃箧失去,宛转购回,念生平好收古画,多至累心,记此自警。且以保守之难,益增珍重耳。道光十二年壬辰九月十六日,衢州行馆。南海吴荣光识”。
吴荣光对此卷墨迹的珍爱,绝不亚于赵子固对定武兰亭的重视!他在艺术鉴藏生涯中之追求与甘苦,由此可见一斑。
吴荣光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在绘画上,山水学吴镇,却颇有己意。近日在拍卖图录上见到两幅其仿麓台山水,清新、雅致,颇有元人逸韵。他在刻帖上贡献也很突出。《筠清馆法帖》“唐以前人书多取自《绛帖》及《群玉堂帖》,为淳化官本所未收者。宋君臣书,于二帖之外,兼采墨迹,元人书则专取墨迹。首卷楷帖,多属善本。”(张伯英《法帖提要》评)有些在《辛丑销夏记》中着录的真品,亦被收入了《筠清馆法帖》。如卷二唐临王羲之《瞻近、讲堂》二帖,赵孟頫补前八行,邓文原、袁桷、张嗣真、虞集、吴宽、翁方纲、永瑆跋。卷三宋徽宗《祥龙石图》题识,吴荣光、蔡京跋。卷五杨遵临汉、晋、唐五帖并跋,吴荣光跋。此外,吴荣光还将家藏金石三千卷集其精者,撰集了《岳麓书院法帖》一卷,容庚先生评曰“过信古帖,也是一病。与吴荣光是师友关系的翁方纲、阮元对吴氏十分赞赏。翁方纲年长吴荣光四十几岁,但经常在吴氏购藏的书画作品后一题,再题三题,且赞赏有加。总之。吴荣光在粤中鉴藏及考据之风颇盛时,凭籍其书画艺术鉴藏的深厚功底,金石碑版研究的精深广博,做为一代学者中的翘楚而当之无愧!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