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网摘:2011年9月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网摘:2011年9月


网摘:2011年9月
任攀 整理
本文爲网站定期製作的网摘,内容包括本站2011年9月发布的学术论文的实名评论。这些论文今后不会再製作网摘,请网友们不要再在这些论文后添加实名评论。如需对这些论文发表意见,可在学术讨论区发帖或向本站邮箱投稿。
摘录的评论内容,儘量保持评论原样,仅在保持评论人学术观点不变的基础上作一些技术性改动,这些技术性改动包括:
1.文字统一改爲繁体中文。
2.标点符号统一改爲中国大陆地区通用标点。
3.错字、漏字、衍字、语病等,凡编辑发现者径直更正。
4.网络词彙替换爲正式用语,如“俺”改爲“我”。
5.因技术问题丢失的图片径补,部分以图片格式添加的评论转爲文字格式。
6.需要加以说明之处,以编辑按语形式用〖〗括注。
网摘摘录依照本网的《实名讨论制度细则(试行)》进行。原则上,网摘只摘录实名评论的内容,非实名评论不予录入。在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反复讨论的特殊情况下,在无法避开非实名评论时,酌情收录个别非实名评论以使实名评论的学术信息保持完整。这些非实名评论,儘量改署实名,无法知晓评论人者,径以“网友”指称。实名评论中,不涉及学术观点的言论以及评论人又跟帖声明放弃的学术观点,不予摘录。
本次摘录按论文分节,每篇论文下的评论均单独作爲一节。每节下依讨论内容的不同依次编号。如是对于同一问题的多则评论,且字数都不多,就用一个编号。如是对于同一问题的反复讨论,即便字数很多,也用一个编号。同一问题的评论,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摘录的评论截止2011年10月31日。
欢迎网友们在网摘评论中对网摘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欢迎网友们以其它形式将意见和建议告知本网。本网不会製作网摘之网摘,因此请勿在网摘后进行学术性评论。
由于本站编辑水平有限,摘录中错误不可避免,敬请读者谅解!如摘录中存在曲解评论人原意之处,责任概由摘录编辑负责。
本节爲张崇礼《释楚文字中的“疫”》(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1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33)的文后评论。
1.
苏建洲(海天;2011年9月1日;第1楼):整理者读“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为“瘠”,声韵条件是合理的。不过以用字习惯来说,楚竹书本有“瘠”字,如《君子为礼》3、《季康子问于孔子》18写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笔者以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可以考虑读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或“疵”。“次”、“
文物-网摘:2011年9月”音近可通,如《三德》简4:“毋诟政卿于神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次)”,又“忧惧之闲,疏达之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次)”,《周易》简7:“师左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次)”,简53:“旅既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次)”。[1]“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字亦见于《包山》141,用为人名,林澐先生已指出此字应即《说文》“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的异构。[2]《说文》:“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瑕也。”段玉裁注释曰:“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之言疵也。”[3]换言之,简文“
文物-网摘:2011年9月”解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也就是“疵”。《新蔡》乙一14地名“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竝”,整理者认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竝”即见于《史记·楚世家》的“兹方”,何琳仪先生进一步指出:“新蔡简地名‘此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上海博物馆所藏‘次竝’戈(《文物》1963年9期)。”[4]董珊先生赞同此说。[5]可见“
文物-网摘:2011年9月”读为“疵”是可以的。《说文》:“疵,病也。”《尚书‧大诰》:“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国有疵”与简文“邦大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疵)”正合。
至于《简大王泊旱》18“邦家大旱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智于邦”,笔者曾提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可读为“蕴”。【因与温】声系可通,如《郭店‧五行》13“安则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温)”[6]。《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毛传:“蕴蕴而暑,隆隆而雷,虫虫而热。”正义曰:“蕴蕴:暑气附人之气,故云而暑。”马瑞辰《通释》曰:“蕴隆谓暑气郁积而隆盛,虫虫则热气熏烝之状也。”[7]高亨《诗经今注》、向熹《诗经词典》俱解“蕴”为“闷热”。[8]则简文的“
文物-网摘:2011年9月”读为“蕴”正与《云汉》情境相同,颇疑“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就是楚简代表闷热义的“蕴”的本字。
[1] 周波:《战国时代各系文字间的用字差异现象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8年4月,指导教师:裘锡圭教授)页102-103,232条“次”。
[2] 白于蓝:〈《包山楚简文字编》校订〉《中国文字》新25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2月)页191,131条。
[3]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台北:汉京文化,1985年10月)页352。
[4] 何琳仪:〈新蔡竹简地名偶识——兼释次竝戈〉,简帛研究网,2002年10月20日。
[5] 董珊:〈释楚文字中的“汁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与“朐忍”〉《出土文献》第一辑(上海:中西书局,2010年8月)页164-165。
[6] 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字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页339。
[7] 〔清〕马瑞辰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页978。
[8] 高亨:《诗经今注》(台北:里仁书局,1981年10月)页448、向熹:《诗经词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三刷)页864。
本节爲王宁《再释楚简中的“丨”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0)的文后评论。
1.
孟蓬生(2011年9月14日;第4楼):我在一条札记中有跟大作相关的内容,写在下面,供王先生参考:
一、执声字本在缉部,但可以借为至、质、失(例多不举),所以说此字“丨”除了脂质真三部读法外均不可信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二、执声与十声古通。《说文·金部》:“鍼,所以缝也。从金,咸声。”臣铉等曰:“今俗作针。”《吕氏春秋·孟春》:“蛰虫始振。”高诱注:“蛰,读如《诗》‘文王之什’。”《说文·羊部》:“𦎷,羊名。从羊,执声。汝南平舆有𦎷亭。读若晋。”《说文·手部》:“搢,插也。从手,晋声。搢绅,前史皆作荐绅。”《集韵·洽韵》:“锸,鍫也。”《释名·释用器》:“锸,插也,插地起土也。”《集韵·缉韵》:“䥍,羊箠也。一说东夷谓锹为䥍。”《尔雅·释器》:“𣂁谓之疀。”郭注:“皆古锹锸字。”《释文》“疀”作“𤳲”,云:“古锸字。”《史记·卫康叔世家》:“子𢈻伯立。”《索隐》:“《世本》作挚伯。”执声字可以读晋,则十声字读晋,在音理上并不是不可能的。
三、晋本来是从至(臸)声的。“资冬祁寒”,或作“晋冬”。《礼记‧缁衣》:“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郑玄注:“资当为至,齐鲁之语,声之误也。”
四、囟声晋声相通。“丨”《说文》读若“囟”,段注:“囟之言进也。”《说文》:“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从日,从臸。”
综上所述,裘先生读“丨”为针,跟先生读“次”的观点也不矛盾(是否成立另当别论)。
王宁(2011年9月15日;第5楼):非常感谢孟先生指教,获益良多。顺便把自己的一点思路写在下面,算是作为补充吧:
对与“丨”字的韵部,我是根据《李颂》的押韵情况来推断的,《李颂》四句一组,隔句为韵,都用的是同部字,所以才觉得“丨”与“弍”的情况也不应例外,“弍”是脂部,故言“丨”最大可能也是脂部字,即使是放宽一点也不能出脂质真三部。
“丨”字甲骨文中用为数字“十”,裘锡圭先生指出“‘丨’当为‘针’之象形初文”(《中国出土文献十讲》296页),对裘老的这个观点我很宾服,甲骨文“十”字之本义豁然得明。但是有个问题是,到了周代文字中,“丨(十)”的字形开始发生变化,金文中除了“丨”的写法之外(多作丰中锐末的枣核形),大量出现的是两种写法:一种是竪笔中间加圆点,一种是写作“十”。楚简文字沿袭之,数字“十”很常见,基本上就是这两种写法,没有例外,无作“丨”者;而“丨”字在楚简中出现多次,也没有用为数字者。可见,在楚简文字中,“丨”与“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说文》肯定也是这种情况,故其中“丨”、“十”均有,音、训皆不同。所以窃以为楚简和小篆中的“丨”是别有来源,和“十”没有关係。只是在楚简文字中作为文字的构件时“丨”、“十”或互作,窃意这种现象是属于对“十”的减省,并不能证明楚简中的“丨”字就相当于“十”,所以根据“十”或“针”的读音来推求“丨”的读音是不适当的,故文中没有採用。
对于《说文》中对“丨”字之读,其实我是有不同的看法。说“引而上行读若囟,引而下行读若退”,段玉裁说:“凡字之直,有引而上、引而下之不同。若‘至’字当引而下,‘不’字当引而上;又若‘才’、‘屮’、‘木’、‘生’字皆当引而上之类是也。分用之则音读各异。”首先文字的笔划结构,均根据其象形、会意、形声等等构形不同而作,无所谓引而上、引而下;就“丨”本字而言,根本看不出引而上、引而下,如果在书中有此字,如何区分?其是读若“囟”还是读若“退”,如何确定?最大的可能是,“丨”这个字古代确有两种读音,一读与“囟”近似,一读与“退”近似,许慎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引而上”、“引而下”的解释,无论是从字形还是从字义上讲都没有实际依据,是不大可靠的,所以我在文中只是把他的读若当成一个寻求其音读的线索而没完全根据他的说法。窃以为,《说文》的“囟”当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是细小义;而“读若退”者,退者兑也、锐也(《史记·天官书》:“三星随北端兑”,《汉书·天文志》兑作锐),“锐”本锋芒,锋芒鑯利,引申为纤细、细小义,《左传·昭十六年》:“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注:“锐,细小也”,二者的意思相同。因此认为“丨”是用一竪笔表示纤细、细小义,本义就是细小、细微,古有读若“
文物-网摘:2011年9月”者,有读若“兑(锐)”者,许慎在书中取其仿佛而写作“囟”、“退”,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解释,其实并不準确。根据“丨”在楚简中的实际用法,可推知其本当读若“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假借为“次”,均脂部字。
当然,拙见不敢说正确,写出来请孟先生和各位先生指教。
孟蓬生(2011年9月16日;第6楼):先生之说确有理据,非凿空之言。余上帖特就其声音关係略作叩问,固无伤大雅也。先生主张此处“丨”字与“弍”字韵,想不会有反对意见。但据此把“丨”字本义和本音的探求限定在脂质真范围内似无必要,其实先生亦能能遵守。此,当为支部字,徙声,先生以为歌部字(也有人归支部),又以为佌、徙幺(上下结构)、细三字音义相通,固已越限矣。金文询簋之“万囟年”即典籍之“万斯年”,斯字古音亦在支部。而从谐声看,此和徙都从止声,斯字则从其声,战国文字其字上部或从齿字古文。止、斯、齿古音均在之部。囟字本身有𦞤字重文,“思”从“囟”声,思声亦在之部。谐声时代与押韵时代不必一致,且造字之人与用字之人亦非一时一地,故致斯分歧,固无可怪者。又先生回帖提到“锐”字,这个字其实也可以跟侵谈部字相通。《说文·艸部》:“𦺶,艸之小者。从艸,㓹声。㓹,古文锐字。读若芮。”𦺶字最小声符为炎,古音在谈部。内、入同源字,入声字古音在缉部。而《说文》𢓴(退)字或作𢓇,亦从内声。“丨”声的两个又读均可以跟侵谈(缉盍)字,似非偶然。则“丨”字古音本在侵谈部,转入脂质真,亦在情理之中。余是以服裘说之精确也。窃谓考古音者,当务综核资料(江永所谓“淹博”)而精研其理(江永所谓“识断”与“精审”)。守常达变,则两无所伤;执一疑他,则动生疐碍。然此易言而难行也,愿与王先生共勉焉!
本节爲孟蓬生《“法”字古文音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7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2)的文后评论。
1.
danqiuxiaowu(2011年9月7日;第2楼):
盍月通转,实际上应该看成盍鱼通转。
A通B,B通C,未必就是A通C。
盍月通转的例证更多,而且牵涉到中古去声字,古音学家一般用ps>ts去解释,似乎没有必要转而用“盍鱼通转”来理解?
孟蓬生(2011年9月7日;第3楼):
盍ap、月at、鱼a三部相通大概已是不争的事实(我暂从王力先生拟音),至于解释似可有多种选择。比如也可以认为ap变了at,而ak(ag)变为at,自然也可以相通。当然还可以认为他们都只剩下一个喉塞音的韵尾,变成a?,自然也可以相通。还可以认为这三部都消失韵尾,就只剩下a了,自然可以相通。我还没有看出非要用s尾来解释的理由,这只好请danqiuxiaowu 先生谅解了。
2.
苏建洲(海天;2011年9月8日;第5楼):
《程寤》简2-3“敝(币)告【2】宗方(祊)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社)禝(稷)”,其中“社”字写法值得注意。这种写法接近大徐本《说文》古文“社”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中山王鼎(《集成》5.2840)“社”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新蔡》这种写法非常常见,如乙四76“社”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鬼神之明》02简背“社”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但是没有“示”旁却是首见。《新蔡》零718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竹简左边残缺,估计本来也是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写法让我们联想到常见于三晋系赵国兵器常见的人物“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波”,起先释为“杜”,黄盛璋首先释为“廉颇”。(黄盛璋:〈试论三晋兵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74 年第1期24-25页。又载《历史地理与考古论丛》89-147页,齐鲁书社,1982 年。)李家浩先生认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即“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是“埶”的简省。《说文‧炎部》“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或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从“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声;“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从“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声。又《说文‧见部》“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从见,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声。读若鎌。”所以“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可以读为“廉”,韵部是月谈的通转关係。(李家浩:〈南越王墓车馹虎节铭文考释─战国符节铭文研究之四〉,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纪念容庚先生百年诞辰暨中国古文字学学衔研讨会:《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束人民出版社,1998 年,662一671页。)李家浩先生的说法证诸后出的竹简显然是对的,如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包山》12)、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柬大王泊旱》16)皆应隶定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分析为从“埶”省声,读为“馹”。
回头来看《程寤》的“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字与“廉颇”之“廉”的关係。整理者与复旦读书会的释文都写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社)”,似乎都认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是“社”字异体,则“
文物-网摘:2011年9月”与“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偏旁“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是同形字的关係,这是一种可能。则“社”,禅纽鱼部,中古开口三等;“廉”,来纽谈部,中古开口三等。声纽禅母、喻母四等跟定母的古音很近,(曾运乾:〈喻母古读考〉《音韵学讲义》,中华书局,1996年11月,页147—170)而来母跟定母、喻母四等的古音更是接近。如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吴伐越”章“刑不粦(来母)”,整理者读爲“刑不慎(禅母)”。韵部则可以提供鱼谈通转的一个例证。目前见到的“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字独体就属《程寤》与赵国兵器的人物“
文物-网摘:2011年9月波”,把二者合观是合理的,同时也可以增添鱼谈通转的一个例证。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程寤》的“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其实就是“埶”的偏旁,即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的偏旁,与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社)无关。“埶”在楚竹书中有多种读法,如读为“势”,书纽月部,与“社”,禅纽鱼部,声音也算接近,二者声纽同为正齿音,韵部通转也有相通的例证,如“丯”声字的通假例证。这样理解的好处是不会出现从未见过的写作“
文物-网摘:2011年9月”的“社”字异体。则从“埶”声的通假範围就有月、歌、鱼、谈部。
孟蓬生(2011年9月9日;第8楼):
“读为“势”,书纽月部,与“社”,禅纽鱼部,声音也算近。”
不是也算近,而是很近。从埶声的亵字或作袣。《诗·鄘风·君子偕老》:“是绁袢也。”《说文》引“绁”作“亵”。是世声与埶声相通。《说文·贝部》:“贳,贷也。从贝,世声。”《周礼·地官·司市》:“以泉府同货而敛赊。”郑玄注:“民无货则赊贳而予之。”贾公彦疏:“赊、贳二字通用也。”《史记·高祖本纪》:“常从王媪、武负贳酒。”裴骃《集解》引韦昭曰:“贳,赊也。”《索隐》:“邹诞生贳音世,与《字林》、《声韵》并同。又音时夜反。《广雅》云:‘贳,赊也’。《说文》云:‘贳,贷也。’临淮有贳阳县,《汉书功臣表》贳阳侯刘缠,而此纪作射阳,则‘贳’亦‘射’也。”贳之于赊,犹贳之于射也。埶声与至声、尔声相通。《尔雅·释诂下》:“射,厌也。”陆德明《释文》:“射,字又作斁,同。”所以馹(𨖹)、驿为同源词,犹如衵、襗为同源词一样。拙作《清华简“妒(从执从古)”字音释——谈鱼通转例说之六》也涉及到盍、月、鱼的问题,以上谨供建洲兄参考。
本节爲刘信芳《清华藏简(壹)试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43)的文后评论。
1.
萧旭(2011年9月9日;第2楼):“微”训暗访、伺察,当读为覹,《说文》:“覹,司也。”《广雅》:“覹,伺也。”微训隐蔽、藏匿,则读如字。
本节爲方建军《楚简“乐之百之赣之”试解》(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1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50)的文后评论。
1.
王宁(2011年9月16;第1楼):说点个人的浅见,就教于方先生。
感觉这里的“乐”、“百”、“赣”都是演奏乐器或歌舞的意思。
乐,这里应当是特指演奏钟,简文中已经有“延钟乐之”就说明这个问题,简称“乐之”,其实也就是击钟以乐之的意思。
百,疑当作拍,其字本从百作。《说文》:“拍,拊也”,《释名·释姿容》:“拍,搏也,以手搏其上也”,当是指演奏琴瑟之类的弦乐,《书·益稷》“搏拊琴瑟”是也,“拍之”就是演奏琴瑟以乐之。
赣,当作竷,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歌舞”,《说文》:“竷,繇也、舞也。乐有章,从章、从夅、从攵。《诗》曰:‘竷竷舞(段本改作‘鼓’)我’。”段注:“‘繇’当作‘谣’,谣,徒歌也。上‘也’字衍。谣舞者,谣且舞也。……鼓,各本作‘舞’,今依《韵会》订。”就是边歌边舞,故所谓“竷之”可理解为“歌舞之”,即歌舞以乐之。二种解释是击鼓,读若“坎”,《诗·伐木》“坎坎鼓我”,上面引《说文》引作“竷竷”。《诗·宛丘》:“坎其击鼓”,毛传:“坎坎,击鼓声。”《礼记·乐记》:“坎鼓鼙之声讙”,疏引崔氏曰:“鼓鼙为坎”,本是击鼓鼙之声,引申为击鼓之义,故“竷之”可以理解为击鼓以乐之。
以上浅见不敢必,不对的地方请方先生指正。
本节爲曹建敦《清华简<耆夜>篇中的饮至礼考释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15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51)的文后评论。
1.
程浩(2011年9月16日;第1楼):
曹先生文讨论饮至礼可与丁进先生《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述惑》(载《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对读。然丁文以《耆夜》所记与传世礼书不符为据质疑《耆夜》的真伪,我们不能同意(驳论文《学术月刊》审读中)。《耆夜》中的饮至礼与《仪礼·燕礼》确有许多抵牾。但正如曹先生所说:“《仪礼》燕礼是诸侯之礼”,不能与周天子的饮至礼等而视之。在遇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记载差异较大的情况是,恐怕还应如曹先生在文末提到的那样:“其原因可以有多种解释,但难有定说,有待深入研究”。
本节爲魏宜辉《说“匋”》(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2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68)的文后评论。
1.
苏建洲(2011年9月29日;第2楼):
1.《包山》255的“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及“
文物-网摘:2011年9月”字。《包山楚简》整理者对此二字注释说:“指陶罐”。(《包山楚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0)页59注508。)李天智先生进一步指出:“因此,12件陶罐的原有称名就有了比较清楚地揭示:通过对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陶罐与遣策的类比分析,推定我们当今所说的陶罐,在其墓主人时代-战国中期,它们的原有称名并不叫‘陶罐’,而是以该墓遣策中所载的‘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文物-网摘:2011年9月’这三种名称命名的。”(李天智:〈包山二号墓陶罐试析〉《江汉考古》2003.4 页79。)这似乎也可以作为“缶”、“陶”同义的证据。
2.鲍子鼎有
文物-网摘:2011年9月,诸家释为“匋”,作为人名。现在也要重新考虑隶定为
文物-网摘:2011年9月。
2.
孟蓬生(2011年9月30;第11楼):
魏先生字形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但对待《说文》“读若”的态度还是谨慎些为好。从《说文》本身来看,脣音和舌音是可以相通的。《说文·缶部》:“䍇,不平缶也。从缶,乏声。读若𦐇。”《说文·木部》:“𣗸,木叶陊也。从木,㲋声。读若薄。”是其证也。大家知道,凫字本从勹声,但清华简凫字从九声(说详苏建洲先生《楚简凫从九声考》)《山海经》的“发鸠山”,《淮南子》作“发包山”。《广雅》:“匋,窑也。”王念孙《疏证》:“《众经音义》二引《仓颉篇》云:‘陶,作瓦家也。’陶与窑声相近。”羔为牙音字。《左传•庄公二年》:“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释文》:“禚,诸若反。”《公羊传》作“郜”。郜亦为牙音字。想想牙音字跟喻四字的关係或牙音跟脣音的关係,也许会觉得这种音转关係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又如落魄字或读如落拓,而妬从石声或作妒。《说文·糸部》:“䋀,履也。一曰青丝头履也。读若阡陌之陌。从糸,户声。”也是牙舌脣三个部位相通的例子(以上有些例证拙着《上古汉语同源词语音关係研究》讨论“匋缶”关係时已经提到)。这种现象如何从音理上加以解释,目前还不能有一致的意见。但事实不依赖于解释而存在,就象我们不能完全解释宇宙,而宇宙却是客观存在一样。还是不要过高地估计我们目前的上古音知识对语言事实的解释能力吧。
本节爲程浩《银雀山汉墓一号木牍重审》(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1年9月30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671)的文后评论。
1.
苏成爱(2011年10月1日;第1楼):此说甚为有见,令人耳目一新,古籍一篇过长往往分为上、下篇,汉简一篇过长自可分为一、二篇。然今传本《地形》凡五百四十余言,若仅为原《地刑(形)》之一半,则原《地刑(形)》当有千八百余字(汉简《地刑(形)》、《地刑(形)二》字数不可知,仅能据传世本推断);据此则今传本《九地》凡一千零五十至七十字不等,原《九地》亦应分为《九地一》、《九地二》。为何不是如此?值得研究。
程浩(2011年10月5日;第2楼):传本《孙子》十三篇中,以《九地》最长而《九变》最短,两篇内容联繫十分密切,在全书中纠葛也最多。唐宋以来就有对其存在“章句割裂”现象的猜测,《北堂书钞》等类书也往往将两篇内容合抄在一起。李零先生曾说:“(《九地》)很可能是由各篇编余的零章碎句组成,而《九变》则可能是从这些零章碎句中分出的一部分。”(《孙子十三篇综合研究》第72页)如果将《九地》分篇,或许《九变》即可称为《九地二》。只可惜简本两篇都非完本,对于我们认识这两篇没有太多帮助。我们只能大胆猜测,银雀山简本中《九地》或许也并非传本中的千字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