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冈-湖南人由来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湖南武冈-湖南人由来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湖南人由来考
“上篇 历史上之陈迹一一当时记载之一鳞半爪
上古秦汉湖南境内民族之推测
上古世荆、楚称为蛮夷。《诗》曰:“蛮、荆来威”,又日:“蠢尔蛮、荆,大邦为仇”[2]是也。故更在楚南之今湖南地,几不为中原人所知。《尚书》中有所谓“崇山”,有所谓“苍梧”,[3]其地皆在今湖南境,然当时中原人对于此诸地之知识,其模糊隐约盖与秦汉人之视蓬莱、方丈等耳。《春秋》桓公十三年蛮与罗子共败楚师,杀其将屈瑕。[4]罗,当今湘阴、平江二县境。文公十一年楚子伐糜。[5]糜,当今岳阳、临湘之地。自是湖南之东北境始入于历史时期。至诸夏势力之侵入湖南,则要始于战国初吴起相楚悼王,南并蛮、越,取洞庭、苍梧之地,于是湖南之东部湘、资二流域入于楚。其后复西向并吞沅、澧二流域,曰巫中,[6]而湖南之全部皆入于楚矣。是时湖南境内之民族,除土着之蛮夷而外,外来之移入者,当即为湖北境内之荆、楚民族。观夫屈原以楚之王室,而徘徊于沅、澧之间,啸傲以汩罗之畔,是湖南之已为楚人所熟知熟至也可知矣。秦汉时之湖南人,盖即此时移入之荆、楚民族之后裔也。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遣将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即楚巫中之地置黔中郡。既灭楚,又即吴起所并洞庭、苍梧之地置长沙郡。[7]自是长沙、黔中号南垂要地,中原资以南向镇服百越。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发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8]汉武帝元鼎六年发江、淮、巴、蜀诸郡兵及罪人以平南越,[9]皆道出三湘。于是湖南地不仅为荆、楚人之所至,间亦有中原之人,以谪戍从征而来居是土者。然西汉时湖南四郡,曰长沙、零陵、桂阳、武陵。长沙据湘水下流,在诸郡之东北,距中原最近,而新莽易之曰填蛮郡。[10]因名思义,其地蛮众之悍可知。零陵据湘水上流,当中原通南越之要道,然于汉武时号曰“初郡”,比之交趾九郡、西南夷七郡[11]。长沙、零陵如此,湘水流域如此,则武陵、桂阳可知,沅、澧流域可知矣。南越王赵佗有曰;“西北有长沙,其半蛮夷亦称王。”[12]是即以政治关系言,是时湖南境亦未尝全隶于汉廷也。中原人之开始大量来移湖南,湖南之始为中原人所开发,其事盖促成于莽末更始之世。方是时中原大乱,烽烟四起,田园尽芜,千里为墟,百姓皆无以为生,必有南阳、襄阳诸郡之人,南走避于洞庭、沅、湘之间,筚路蓝缕,以启此荒无人居之山林旷土也。故西汉户口,元始为盛,东汉户口,永和为盛,以全国言,永和之户,不加于元始;然以长沙等四郡言,则百四十年间,户增四倍,口加五倍,[13]此非自然滋生所可致,外来之移殖者盖有以致之也。《前汉书》不志武陵、长沙诸蛮,而《后汉书》志其“寇乱”特盛,以此亦足证后汉世湖南境内汉民族之陡然增加,以致引起此种冲突也。[14]
三国争雄,荆州在其中。师旅所从出,东西南北之人萃焉。锋镝之所向,田园庐舍毁焉。湖南在是时盖为文化上一进步时期,生聚上一退步时期。
六朝时湖南所接受之外来移民
晋惠帝末年,巴氐李氏乱蜀,梁、益之人多有避地出峡者,史称巴、蜀流人布在荆、湘间者汝班、蹇硕等数万家。客势既盛,主乃生妒。以是此等流人每为旧百姓所侵苦,并怀怨恨。怀帝永嘉五年,正月,遂共推其魁杰杜殁为主,据长沙反,攻破郡县,湘州刺史荀眺委城走广州。复南破广州之师,下零、桂诸郡;北败荆州之军,侵掠武昌、安城、邵陵、衡阳、长沙、宜都。诸太守内史,并为所害。一时湘州之全部,荆州之半部,皆为所有。其再明年,是为愍帝建兴元年,朝命始以征南将军工敦、荆州刺史陶侃讨之。前后数十战,迭败陶侃之师于石城、林鄣等处,旋以寡不敌众,将士渐多物故,至建兴三年八月,卒为陶侃所破。其杰将王真率众降,搜逃窜不知所往。计自初起以至于斯,前后凡五年,乱始平。[15]
此万余家梁、益流人虽遭斯厄难,“顿伏死亡者,略复过半”[16],然其后百五十余年,降至刘宋泰始、元徽之际,其后裔犹多布在湘土者。王僧虔为湘州刺史,始表割益阳、罗、湘西三县缘江巴峡流民立湘阴县[17],此移民之来自西方者也。
自永嘉祸作,中原沦于胡羯,遗黎南渡大江流域者,何啻数百十万。此在全国移民史上是为华夏民族之第一次大南徙,然接受此项移民之地域,以扬、荆言,扬倍蓰于荆;以荆州言,襄阳倍蓰于南郡;以南郡言,又以在今湖北境内者为多,在今湖南境者为少。此可以东晋南朝所置侨州郡县之多寡,略见其梗概。据《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则是时侨郡之在今湖南界内者,有南义阳一郡,南河东半郡。
一南义阳郡 《晋志》:“穆帝时以义阳流人在南郡者立为义阳郡。”又曰:“安帝又立南义阳、东义阳、长宁三郡。”按《宋志》:“南义阳太守,晋末以义阳流民侨立。”别无义阳郡,是南义阳即义阳也。《大清一统志》:东晋义阳郡在今安乡、澧州界内,隋废,故治在今安乡县西南。东晋宋初郡所属县可考者凡三:曰平阳,本为郡,在今山西南境,江左侨立,晋末省为县。曰厥西,曰平氏,皆本属义阳,在今河南南境,随郡侨立。是今日安乡、澧州之地,当时曾有山西、河南之人移殖于斯土也。义阳郡在宋有户千六百零七,口九干七百四十一。
二南河东郡 《晋志》:“江左又以河东人南寓者于汉武陵郡孱陵县界上明地侨立河东郡。”《宋志》:“南河东太守,晋成帝咸康三年征西将军庾亮以司州侨户立。”据《大清一统志》,汉孱陵县地当今湖北之公安、松滋二县,湖南之华容、安乡二县,并澧州之一部分。南河东郡隋废,故治在今松滋县境。东晋、宋初郡所属县凡八:曰安邑、闻喜,本属河东郡,在今山西西部。曰永安、临汾,本属平阳郡,在今山西西部。曰弘农,本为郡,在今河南西境,江左立侨郡,后并省为县。以上本属司州。曰谯,本属谯郡,在今安徽北境。曰松滋,本属安丰郡,在今河南东南境。以上皆本属豫州。曰广戚,据《宋志》。《晋志》作大戚避隋讳而改。本属彭城,在今江苏西北境。以上本属徐州。
此八县某几县侨置于今湖北境,某几县侨置于今湖南境,已不可考。大体言之,则今日华容、安乡、澧州之地,当时曾有山西、河南及江苏、安徽北部之人,移殖于斯土也。南河东郡在宋有户二千四百二十七,有口万零四百八十七。此移民之来自北方者也。
隋唐时代之湖南其情形甚暗昧。东汉以来,历代史传之称述湖南“蛮乱”者,未尝有间。然自隋之开国以至于唐开元,中间百三四十年,未尝闻有一次“蛮乱”。开元而后,虽有一二次,[18]亦等闲视之。至唐末而始有群蛮肇起之记载。[19]岂隋唐全盛之际,湖南境内之蛮族已皆归化为王民乎?此以进化之史则衡之为不可通,抑亦事理所必无也。以情度之,意者隋唐帝国仅为一政治军事上之向外发展时代,对于南部国土之开发,殊鲜进步,故不为蛮族所嫉视乎?
下篇 今日湖南人之由来一一后世
追述之整理与统计
一、以五种方志氏族志表为据
《湖南通志》无氏族志。湖南诸府、州、县方志之有氏族志者,计凡五种:一曰道光《宝庆府志》;二曰光绪《邵阳县乡土志》;三曰光绪《武冈州乡土志》;四日光绪《湘阴县图志》;五日光绪《靖州乡土志》。邵阳、武冈即宝庆府所统州县,故实际上此诸氏族志所志及之地域,即宝庆一府,靖州一州,湘阴一县是也。
宝庆府东接衡、永二府,西接辰、沅、靖诸州,南接广西之桂林府,北接长沙府。占地几及全资水流域,并沅水上流一小部分。汉置昭陵、都梁、夫夷三县于此。宋置府,明清辖县四:邵阳、新化、新宁、城步;州一:武冈。邵阳即附郭县,民国废府,以府名为县名。武冈州易日武冈县。十七年,复改宝庆曰邵阳。靖州前通道,后会同,左绥宁,右广西之锦屏。占地沅水上流一小部分。宋始置州,明清为靖州直隶州治所。民国废州曰靖县。湘阴县当湘水入洞庭之口。长沙在其南,岳阳在其北,左平江,右沅江、益阳。秦置罗县于此,刘宋始建湘阴。明清隶长沙府。三地合今七县,于全省七十五县为十分之一不及。以地域之广狭言,此诸县占地较广,约及全省面积六分之一。然此七县有在省境之中部者邵阳、新化,有在省境之西南部者武冈、新宁、城步、靖,有在省境之东北部者湘阴,是以方位言,已五得其三。故虽只七县,而其情形实即全省大部分共通情形之代表。
道光《宝庆府志》,新化邓显鹤所撰,[20]经始于道光二十五年三月,越四年至二十九年六月成书。精当博洽,称一时名手笔。前志晋无氏族表,至是始创为《氏族表》十二卷。卷一表列爵,卷二表勋卫,卷三、卷四、卷五表邵阳,卷六、卷七、卷八表新化。卷九、卷十表武冈,卷十一表新宁,卷十二表城步。事属空前,赅备为难;故所列氏族颇多不详明其世系所自来者。《邵阳县乡土志》,邑人姚炳奎所主纂,经始于光绪三十二年,翌年成书。采府志之氏族表着为志,复增补而修正之,精密更有过焉。《武冈州乡土志》,邑人张德昌纂,光绪三十四年成书。其氏族志所列氏族少于府志所列三十余族,且两书太半不能相合。岂修此志者竟未见府志耶?抑以府志所列尽属谬误因割弃之而另创耶?诚不可得而知之矣。《靖州乡土志》,知州秀水金蓉镜所纂,光绪三十四年成书。《湘阴县图志》,邑人郭松焘撰。郭氏字筠仙,积学能文,官至侍郎,归老于乡,自任此志总纂。书成于同治中,而为藩司李某所扼,卒历若干年至光绪六年仅得以私资付刊。然其书搜罗广备,考证精详,虽《宝庆志》犹有未逮也。湘阴县方志始修于南宋淳祐中,明成化、嘉靖两续之,其书今皆已佚。存者有《康熙志》、《乾隆志》、《道光志》,皆无氏族表,此志始创之。
今以《宝庆志·氏族表》中所别列之列爵、勋卫二项与他族一并计算,则邵阳县氏族之见列者,有一百四十二族列爵勋卫占二十二;新化县氏族之见列者,有一百三十族爵勋占四;武冈州氏族见列者有八十五族爵勋占八;新宁县有十六族(爵勋无);城步县有二十西族爵勋占六。邵阳县复依乡土志增二十三族,合得百六十五族。总计一府全五州县,共四百二十族。又《武冈州乡士志》别列武冈四十八族。《靖州乡土志·氏族志》共列靖州五十一族。《湘阴志》共列湘阴二百三十三族;亦有同出一源而分列为数族者,今仍之,亦有但于共列湘阴二百三十小注中提及之者,为整齐划一起见,今不计。
此一府、一州、一县约共七百族之湖南人中,有多少为土着,有多少系徙移而来者?此为本论文讨论之开端。
湖南地在古为苗、蛮所聚居,本非汉家之故国。依理除苗、蛮外,自无所谓土着;凡是汉人,莫非他处所徙移而来者。但徙移既久,年远代湮,子孙或不复能忆其祖宗所自来,乃有以土着称者焉。氏族志表中所列族姓有曰“世居某县某里”者,今姑认之为土着,则此七州县中土着与外来移民数目上之分配有如下表:
第 一 表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步城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土着
2
1
3
6
2
1
9
外来移民知原籍
119
65
63
14
17
278
41
198
517
45
外来移民不知原籍
22
23
10
1
2
58
4
1
63
3
不明
22
41
12
1
2
78
4
33
115
165
130
85
16
24
420
51
233
704
48
说明:《武冈州乡土志》所列氏族不能与《宝庆志·武冈表》相合。故另列一项,不入统计。以下诸表旨仿此。
土着但得九族,占全数百分之一。外来移民知原籍、不知原籍合计得五百八十族,占全数百分之八十二。世系不明不知为土着抑外来者共一百一十五族,占全数百分之十七强。此百余族中能有几族为土着虽不可知,然以已知者之比例推之,则要亦不过三五族而已,全体合计,充其量不过百分之二三。
此九姓土着之中:宝庆府六族,其一曰邵阳之同庄李氏,世居邵阳西乡,其二曰邵阳之墨溪黄氏,世居邵阳墨溪。此二姓皆不似真土着。且李氏所记世系不过五代,第四代为元皇庆中进士,疑亦是宋世所徙来者;黄氏所记世系共十三代,第十一代为康熙武举。疑亦是元末明初所徙来者也。其三曰新化之石界扶氏,《表》云:“世系未列。《宋史》所称梅山扶氏、苏氏,盖新化氏族之最古者也。”按扶氏初非新化一邑之姓,湖南各县有之者不少。在酃尤为庞然大族,[21]但他省罕睹,或果为土着也。《宋史》所称扶氏系梅山蛮之酋长,是新化之扶又为蛮族而非汉族也。其四曰城步之黔宁王沐氏。本姓李,元季徙濠州定远,从明太祖为养子,因姓朱。旋取李朱之所同改姓木氏,又加水旁,姓沐氏。致爵后还徙城步。李姓为天下最普通之姓,亦不知其果为真土着否也。此外城步凉国公蓝氏、颖国公杨氏,虽未明言为世居,然蓝氏为苗蛮氏族中之大姓,东起闽浙,西至云贵,莫不有之;杨氏亦为西南溪峒中之大姓,而二族所托始之蓝昌见、杨再思二人本身又为据有溪峒之酋长,则此两族盖本为土着之蛮族,汉化而冒汉籍者也。靖州二族皆溪峒蛮酋之裔。一曰杨氏,亦系出杨再思,《表》云:“今之诸杨,散居黔楚最繁,靖之六团里峒人,杨姓湖耳长官司,皆其后人,其为汉民者通道、会同、绥宁、靖之古二里尤多。”同是蛮酋杨再思之后,而或为峒人,或为汉民,可见此所谓蛮,此所谓汉,其区别不在乎种族之有异,而在乎风习之已否汉化也。一曰姚氏,系出姚明敖。《志》云:“居中洞里下戈村,其兜鍪尚存。”姚明敖者,杨氏纳土后之靖州一蛮酋,于宋孝宗乾道三年曾“作乱寇边”,数月而平。[22]湘阴一族,曰中瑕焦氏。《表》云:“其先曰琼,世居湘阴,元末从明太祖金陵,以功累擢福建卫指挥佥事。洪武十四年从征云南,道卒洞庭。子孙流寓长沙。琼传八世至俊,嘉靖中迁今地。”是所谓世居云者,始于琼之前乎?始于琼乎?始于琼之八世孙乎?辞意颇费解,要之其非为真土着则可知也。如此,表所列土着九族之中,其可信为真土着者,但有五族。此外四族当是迁徙已久,世系不明,致误作“世居”云云。
外来移民之有原籍可考者,五百一十七族。此五百一十七族之原籍为何地乎?换言之,此五百一十七族之今日湖南人,其祖先何自来居湖南乎?
兹请先依省别,列表如下:
第 二 表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步城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百分
比
武冈
州
江 西
71
48
31
9
9
168
14
142
324
63.1
32
江 苏
12[23]
1
8
1
22
6
11
39
7.6
1
河 南
7
2
4
13
2
7
22
4.3
3
福 建
1
1
2
1
5
2
7
14
2.7
1
安 徽
2[24]
3
5
5
3
13
2.5
1
河 北
5
2
7
1
8
1.6
山 东
1
1
2
2
2
6
1.2
2
广 西
2
1
3
2
5
1
浙 江
1
1
2
2
4
0.8
四 川
1
1
1
1
3
0.6
山 西
1
1
1
0.2
陕 西
1
1
0.2
湖 北
2
2
1
1
6
12
18
3.5
湖 南
15
9
9
3
4
40
3
12
55
10.7
4
118
6[25]
62
14
17
275[26]
40[27]
198
513
100
44[28]
江西省最多,占全数几及三之二,湖南本省次之。此湖南诸族若再考求其祖贯,则其中太半当又系江西人也。江西以外之井省移民,合计不过百分之二十六;而其中又以江苏、河南、湖北、福建、安徽诸省为较多,此合而言之也。分言之:则江西移民于湘阴占百分之七十二,于宝庆占百分之六十一,于靖州占百分之三十五。自东北至于西南,以次递减,适与各地距江西之远近成正比例。湖南本省移民于宝庆占百分之十五,于湘阴占百分之七,于靖州占百分之八,则以宝庆居省境之中部,湘阴靖州僻在一隅故也,江西与江苏于各地皆居外省移民之第一第二位,自余则参差无定序矣。然亦有以距离之远近以为转移者:如湖北移民惟湘阴、宝庆有之,而靖州独阙;广西移民惟靖州、宝庆有之,而湘阴独阙是也。
兹再进一步考求各省内部之分布状态,表如下:
第三表 甲 江西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步城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不知何府置州县
8
7
20
2
3
40
5
7
52
52
7
南昌 南昌
1
1
1
1
4
1
25
30
88
1
新建
1
1
2
丰城
3
1
4
1
44
49
进贤
1
1
1
2
奉新
2
2
修水
3
3
清江
1
1
2
3
5
8
1
新淦
1
1
1
2
新喻
1
1
1
瑞州 高安
1
2
3
2
5
8
宜丰
1
1
1
2
上高
1
1
1
宜春
1
1
3
分宜
1
1
1
萍乡
1
1
1
吉安 卢陵
17
7
1
2
2
29
1
17
47
152
1
泰和
23
22
2
1
48
3
3
54
20
吉水
4
2
2
8
20
28
1
永丰
2
2
安福
9
6
3
1
19
2
21
九江 德化
1
2
3
德安
1
1
1
饶州
1
1
2
4
余干
1
1
德兴
1
1
抚州
1
1
5
1
金溪
2
1
3
1
4
大庚
1
1
1
71
48
31
9
9
168
14
142
324
324
32
说明:1.原志表所记之县名有非今名者,易以今名,府州名仍之。府县名同列者,或府名为今县名。
2.设有一族自泰和徙新化,再徙邵阳,如新化表列有此族则邵阳项下作为自新化移宋,如新化表中不列此族,则邵阳项下作为自泰和移来。
3.南昌县为南昌府治,凡称南昌府及南昌县者皆列南昌南昌项。余仿此。
4.凡称洪州者列“南昌南昌”条,凡称吉州者列“吉安庐陵”条。余仿此。
泰和最多,丰城、庐陵次之,南昌、吉水、安福又次之。泰、丰、庐三县合计共得百五十族,较之江西以外各外省之总数,犹多十六族。六县合计共得二百二十八族,占全移民数十之四,全省移民数十之七。南昌丰城二县旧属南昌府,庐陵、泰和、吉水、安福四县旧属吉安府;民国废府,以吉安府所属属庐陵道。此外南昌府属庐陵道属今道府制皆废,为便于称述起见,故引用之又得三十族,合一道一府共得二百五十八族,占全省移民十之八。不知府州县者得百分之十六,其大部分当亦系庐陵道、南昌府人也。例如《宝庆志》武冈表未言明何府州县二十族,泰和二族,《武冈州乡土志》未言明何府州县者七族,泰和二十族,二书虽不能相合,然由此可见《宝庆志》未明之二十族中,太半皆系泰和人也。
此合而言之也。分言之,则于宝庆以吉安府为最多,于湘阴以南昌府为最多,可知江西南部人多移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人多移湖南北部也。或以为由此足证南昌、吉安之所以独占多数于江西者,以今表所根据者仅为宝庆、靖州、湘阴一府、一州、一县之材料耳。若通省计之,则将不如是。此言不然,于宝庆虽以吉安为首,然次之者南昌也;于湘阴虽以南昌为首,然次之者吉安也;是知分论之虽有孰首孰次之别,合论之则同以吉安、南昌为首也。
第三表 乙 江苏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不知何府州县
2
3
5
5
江宁 上元
江宁
4
1
5
3
3
11
江苏 吴
5
5
松江
1
1
1
武进
1 1
无锡
1
1
镇江
1
1
1
溧阳
1
1
1
淮安 山阴
1
1
1
1
2
江都
2
1
3
1
4
兴化
1
1
1
高邮
1
1
1
泰
1
1
邳
1
1
泰兴
2
2
1
3
12
1
8
1
22
6
11
39
江宁最多,此有特殊原因,容后解释之。吴县苏州、江都扬州次之。此外县各一二族,散在江域及淮南。淮北惟邳县一族。
第三表 丙 河南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不知何府州县
1
1
2
2
开封 祥府
1
1
1
荥阳
1
1
1
1
太康
1
1
锥
1
1
1
1
宁陵
2
2
2
安阳
1[29]
1
汲
1
1
辉
1[30]
1
怀庆
1
1
1
武陟
1
1
南阳
1
1
1
唐
1
新野
1
3
汝宁
1
3[31]
1
上蔡
2
1
1
4
7
2
4
2
7
22
3
县各一二族,大半散在省东北境黄河两岸,南部淮、汉流域亦得数族,西部崤、函、伊、洛之间无一族。
第三表 丁 福建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闽侯
1
1
1
罗源
1
1
1
永福
1
福清
1
1
1
晋江
1
1
上杭
1
1
莆田
1
1
2
1
3
6
1
光泽
1
1
漳浦
1
1
1
1
1
2
1
5
2
7
14
1
除光泽、上杭而外。其余十二族,皆在沿海地带;而莆田一县,独占其半数。
第三表 戊 安徽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不知何府州县
1[32]
1
1
泗
1
1
1
凤阳
1
2
3
3
定远
1
1
1
2
寿
1
1
徽州
1
1
休宁
1
1
和
1
1
含山
1
1
六安
1
1
2
3
5
5
3
13
1
除旧徽州属二族而外,其余十一族,皆在江、淮之间;而凤阳一府得其半数。此有特殊原因,容后解释之。
第三表 己 河北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府
靖州
淮阴县
共
武冈州
不知何府州县
1
1
1
顺天 大兴
1
1
2
2
三河
1
1
1
顺义
1
1
1
清苑
1
1
1
广平
1
1
1
怀来
1
1
1
5
2
7
1
8
县各一二族。除广乎而外,皆在北平附近。怀来后属察哈尔,为便于计算,仍置河北。
第三表 庚 山东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淮阴
县
共
武冈
州
不知何府州县
1
1
1
2
1
曲阜
1
1
阳信
1
1
曹州
1
1
牟平
1
1
1
高密
1
1
1
2
2
2
6
2
第三表 辛 广西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淮阴
县
共
武冈
州
桂林
1
1
1
兴安
1
1
全
1
1
2
2
怀集
1
1
2
1
3
2
5
除怀集一族而外,其余四族,皆在最接近湖南之桂林府境。
第三表 壬 浙江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淮阴
县
共
武冈
州
杭
1
1
1
1
吴兴
1
1
长兴
1
1
绍兴
1
1
1
1
2
2
4
第三表 癸 四川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淮阴
县
共
武冈州
华阳
1
1
巴
1
1
1
江津
1
1
1
1
1
1
3
第三表 子 山西 陕西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淮阴
县
共
武冈
州
山西 代
1
1
1
陕西 鹿
1
1
第三表 丑 湖北
邵阳
新化
新宁
武冈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淮阴
县
共
武冈
州
武昌
1
1
1
沔阳
1
1
4
5
襄阳
1
1
1
黄冈
1
1
麻城
1
1
1
荆州 江陵
1
1
2
1
3
监利
6
6
2
2
1
1
6
12
18
全十七族皆在荆、襄以东;而沔阳、监利二县,与湖南接壤,占其太半。
第三表 寅 湖南本省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不知何府州县
1
1
1
长沙
4
4
13
湘潭
1
1
宁乡
1
1
2
2
1
益阳
1
1
湘乡
1
1
2
2
安化
3
3
3
岳阳
1
1
1
2
7
华容
1
1
1
1
平江
3
3
临湘
1
1
衡阳
2
2
2
2
武陵
1
1
1
溆浦
2
2
2
2
1
黔阳
1
1
1
2
1
麻阳
1
1
1
零陵
1
1
1
1
靖县
1
1
2
2
3
会同
1
1
邵阳
3
1
1
1
6
6
23
新化
9
2
1
12
12
武冈
1
1
1
1
4
4
城步
1[33]
1
14
9
10
3
4
40
3
12
55
4
于宝庆除本府外,以湘水流域为最多,沅水流域次之,澧水流域无一族。于湘阴湘水流域几占其全数,沅水流域得一族,澧水、资水二流域无一族。于靖州二族皆在接近州界之沅水上流。
湖南入之祖籍分布状态,既略如上列诸表所示,今试申论之:
表中最令人注意之一点,厥为江西省籍之占绝对大多数,得全数三之二,超过其他各省总和二倍以上。此实移民史上罕有之特殊情形,抑亦氏族史上所应大书特书者也。此情形虽不为外省人熟知,亦不为“正史”“要籍”所记载,然湖南本省人则往往有熟知之者[34],湖南各地之方志亦往往有提及之者[35]。惜乎人之知之者不思加以细究,书之言之者太为轻描淡写耳。
与湖南接境之省份,计有江西、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六省,何以湖南人绝大多数来自江西,而与其他五省关系极鲜?此则必先明乎各地开发先后之程度,始可以解之。古来华夏民族之根据地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谷粟之丰,户口之盛,四方莫能与京,此无待乎吾人之辞赘。至南方之开发’则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肇端于东晋之渡江,六朝隋唐继之’其地域则古所谓扬州,今江、浙、皖、闽、赣诸省。[36]第二期肇端于五代之纷乱,两宋元明继之,其地域则古所谓荆州,今湖北、湖南诸省。[37]第三期是为明以后之西南云、贵、广西开发。[38]广东之开发与第二期差相同时而稍后,[39]而四川之开发则可列之于第一期而稍先。[40]湖南之开发属于第二期,是故开发之者,出发地必须为第一期已开发之地。据此,则六邻省中,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已无资格。四川之开发虽甚早,但只限于川北接近陕、甘一带,[41]南至于成都乎原;其西南接近云、贵、湖南之地,向为西南夷、板 蛮、巴蛮所聚居,历代未尝加意经营,故在此等地域尚未开发以前,四川人之移入湖南,其道犹不可通也。西晋末年虽以避兵难之故,一时梁、益流人布在湘土者十万,不幸遭逢祸变,流离死亡,荡然无复孑遗,其后竟无以为继者。至今湖南人之为四川人后裔者,盖千不得一,则以其道本属不经。除以意外原因偶然来徙者外,更无理由能使多数之四川人,得以湖南为其移殖之目的地也。至于湖北,地接古釆文化最高、户口最密之河南,自东汉、三国以来,襄阳、江陵、江夏即并为天下之重镇,四方之人,多所萃止,声名文物,比盛于中原,其人自多有南走而徙于衡、湘间者矣。然此盖仅为历史上某一时期已过去之陈迹,其影响之及于今日者极鲜。近世以来,而湖南、湖北之经济情形,遂大非昔比。《宋史·食货志》:
淳熙三年臣僚言:湖北百姓广占官田,量输常赋,似为过优。比议者欲从实起税,而开陈首之门。殊不思朝廷往年经界,独两淮、京西、湖北依旧,盖以四路被边,土广人稀,诱之使耕,犹惧不至,若履亩而税,孰肯远徙力耕,以供公上之赋哉?今湖北惟鼎、澧地接湖南,垦田稍多,自荆南、安、复、岳、鄂、汉、沔汙莱弥望,户口稀少,且皆江南狭乡百姓,扶老携幼,远来请佃,以田亩宽而税赋轻也。……(卷一七四页九上)
湖北在汉晋时虽已有若干汉民族直接来自黄河流域生息其间,然自宋金分裂,而田畴尽废,土着往往而绝,第一期已然开发之成绩,遂归乌有。迨夫第二次重新开发之,则其人皆来自江左右矣。按鼎即明清之常德府,澧即清代之澧州直隶州,于宋属湖北,于今属湖南。于兹可见湖南之开发早于湖北之重新开发,而湖北之重新开发,先及于接近湖南之地,而后渐次北向扩展者也。是故南宋以后,湖南人移殖浙北则为可能,欲湖北人移殖湖南,则为倒行逆施,势所不可能也。
大抵自峡以东,汉民族在长江流域之扩展,由东而西。是以江西之开发,后于江东(泛指江、浙、皖),而先于两湖。晋之渡江,浔阳郡(江西北部)已为多数侨民所归注,[42]至有宋而江南西路人才辈出,与浙、闽相颉 ,[43]可以想象其财富户口殷盛之一斑。以视荆湖南北,则其时盖犹土旷人稀,鲜经开发。赣、湘境地相接,中无巨山大川之隔,于是自密趋稀之移殖行动,自然发生矣。故江西人之开发湖南,鲜有政治的背景,乃纯为自动的经济发展。(下详)其时代,则两宋、元、明江西人口超越一般平衡线之时,正湖南省草莱初辟之际也。(下详)
江西省中,又以庐陵一道、南昌一府占绝对大多数,此其故盖有二:其一,境地最为接近湖南也;其二,赣江贯其中,田畴早辟,人烟最为稠密也。[44]此外北境之九江府得三族。东境之饶州府得四族。抚州府得五族。南境通赣南道但得大庾一族,则以山岭重叠,地瘠而道阻,于全省为最迟开发之地故也。
江西人之移入湖南,其原因几纯为经济的。江西而外,外省人之移入湖南,则经济的原因之地位较低,另有政治的原因在焉。
政治的原因惟何?从征,谪徙,从宦。与夫明代卫所镇戍之制是也。湖南地自昔即为官吏谪徙之所,在唐宋为尤盛。其最着者,如刘禹锡之谪居朗州,寇准之谪居道州,皆于当地之文化风气,有深长之关系。[45]间亦有以是而病卒于当地者,其子孙来守其墓,因入籍为当地人,如宋宁宗庆元中韩姹冑贬故相赵汝愚于永州,未至,道卒于衡,其后子孙转辗流徙于沅、湘间,至今犹多为湖南人,[46]是其例也。湖南之西南诸郡壤接溪峒,故又为历代蛮防之要地。自宋以来,征令时出,军旅迭经,以是而将吏之因从征而落籍其地者,亦不在少。如靖州之黄、姚、潘、明、蒙五姓,皆南宋中以征蛮而来,事定留居,是其例也。然人之以谪戍从征而流寓异乡者,大抵无眷属与俱,故其血属之能流传及于后世者殊少。因官知州、知县、训导、教授诸职而卜居者即稍多,而犹以明代卫所镇戍之制度,其造成之结果,最为远大。卫所云者,国家镇守四方之垦屯军政机关。卫设指挥,所设千户,其下所辖士卒,平居则耕耘以赡衣食,有事则效命疆场以为地方捍御。此辈兵将来自异乡,食采斯土,在明隶于卫籍,及国亡而列在平民。故凡明代卫所之所在,莫不有指挥干户之后裔焉。
宝庆在明:于邵阳有宝庆卫之设;于武冈则有守御干户所之设;其后岷王梗复自云南徙封武冈,置岷王府,于是腰金纡紫之徒,群相聚处于一城。氏族表以列爵勋卫别为二表以冠其余,兹去其同于各县表中所已有者,得四十族:
王爵二族 公爵二族 侯爵一族 伯爵一族 指挥十三族 千户十四族 百户五族 镇抚一族 云骑尉一族
此四十族之祖籍分布情形为
江苏九 河北五 安徽四 江西四 河南三 本省三 湖北二 四川一 山东一 世居一 不知原籍七
靖州蕞尔小邑,僻在边隅,然以地处蛮夷之腹心,故亦为军防之重镇。洪武初既已置有靖州卫,三十年,复增设汶溪屯镇千户所,亦驻靖州。计氏族志所列明代移入靖州者二十三族,其中有六族即系受指挥千户之职而来者也。此六族祖籍之分布为:
江苏二 山东一 浙江一 江西一 不可考一
此外非必指挥千户而亦以膺镇戍之命来移者,又有二族:江苏一族,安徽一族。
试以此靖州八族合诸宝庆四十族统计之,则外省人之以是种原因来徙者,要以江苏为最多,得十三族,几及全数之半(三十八,见第二表);河北、安徽次之,各得五族,然以与全数较河北七、安徽十,则比例尤大;江西虽亦得五族,以与全数较一百八十二,则渺不足重;自余皆不过二三族。何以江苏、河北、安徽三省独多,其原因殊简单。按江苏、安徽在明代合称南直隶,为太祖桑梓之邦,以是南直隶人之以从龙起义得军功而膺封爵者,不可胜计。迨夫全国底定,镇戍之责,自亦多所委任之矣。至河北则为燕王藩邸所在,故自永乐而后,新设卫所,其镇将往往以河北人为之。而江苏之所以以江宁为最多,安徽之所以以江淮之间为最多,河北之所以以北平附近为最多,其原因亦皆在于是也。[47]
湘阴县虽非卫所之所在,然历代以来,四方人士之因官而留居是邦者,亦不在少数。见于《氏族表》者,得十八族;而江西籍但居其四,其他外省人居其十三,本省人居其一。今请更以全宝、靖、湘七州县氏族中之以政治原因而来移者合计之,则共得七十族不知原籍者除外。其祖籍之分布有如下:
江苏十六 江西十一 河南十 安徽九 河北五 本省五 山东四 福建三 湖北三 浙江一 四川一 广西一 陕西一
再试以全移民数减去此种以政治原因来移者,配以百分,以与原来之百分比并列,则有如下表:
第 四 表
全
减去政治移民
江 西
324
60%
71%
313
其他外省
134
26%
18%
80
本 省
55
12%
11%
50
实数
百分
百分
实数
本省无多变动。所可显见者,江西以减去政治移民而其比例益高,其他外省以减去政治移民而比例益低。于此足证政治原因于江西为不足重,而于其他外省移民为甚足重。设无政治的原因,则此诸省之湖南移民,更将远不及今日实际所有者也。
北六省中,以最近之河南为最多。中七省中,以最近之江西为最多。独南五省中,不以最近之黔、桂、粤为最多,而以福建为最多者,福建之开发,于南五省中为最早故也。福建人中,以沿海地带之人最为富有进取性,故此一地带人,又居福建移民之大多数。
广西亦有五族,四族皆在桂林府境。但桂林之与湖南,风俗、习惯、文化、语言相同,自然地理一气相连,与其谓为外省,无宁视之若本省,反较合理。
湖北得十七族,居外省移民之第四位。全十七族皆在荆襄以东,则以近世湖北之开发,亦是自东徂西故也。沔阳地势低洼,多水灾。谚有云:“湖北沔阳州,十年九不收。”[48]以是沔阳人之以避灾流徙他处者甚多。
湖南本省得五十五族,仅后于江西,超过其他一切外省,良以境土密迩,迁徙便利,此为当然之现象。省境中以湘水流域为最多,沅、资次之,澧无一族,于此可知湖南各部分开发之先后也。湘阴所接受者长沙府六族,岳州府五族,常德府一族,皆位于省之东北境,洞庭湖附近。宝庆府境之内:新化对邵阳之移民有九族,对武冈二族,新宁一族;邵阳对各县皆有,合计六族;武冈对各县皆一族,合计四族;新宁、城步则只有接受,无输出,城步转而对府境以外更在西南之靖州,输出一族,于此可以推见各州县开发之程度,亦大略称是也。
以省为单位,既述其大概情形如上。于是更可作一分区之研究焉。试以三大流域为单位,则此七州县所接受之各流域移民数,有如下:
黄河流域 有移殖关系者五省 共三十八族
长江流域 有移殖关系者六省本省除外
共四百零一族
珠江流域 有移殖关系者二省 共一十九族
试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为湖南之北方,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为湖南之东方,以广东为南方,以四川为西方,则此七州县所接受各区之移民数,有如下:
东方 三百九十四族 北方 五十六族 南方 五族 西方三族
可见湖南之开发,其功在乎本流域人,而与其他流域之关系极少;其功在乎东方人、北方人,而南方、西方之关系极少’,一一不但极少也,实际南方广西四族,等于本省;此外广西一族,与西方四川一族,系以政治原因而来徙者,即谓之曰绝无关系,亦无不可。故此兹以湖南为目标之移民现象,质言之,即为一东北对西南之移民现象也。
东北对西南移民初非湖南一省所特具之情形,在整个中国内地移民史中,此乃一极普遍之事实。北方黄河流域不能言,中部、南部十二省中,除四川外,其大概情形,殆莫不如此。此趋势以江苏、浙江、安徽为起点,一一此三省人大多数系直接来自中华民族发祥地之黄河流域一一西南而江西、福建,而湖南、湖北、广东,终至于广西、云南、贵州。故吾人若以东南五省人之移殖湖南为父子关系,则东北四省陕西、湖北除外人之移殖湖南,不仿称之为祖孙关系也。父子之关系切,祖孙之关系疏矣。[49]
上所历述,皆系对今日湖南入之祖先何自而来居湖南,一一简言之,即“何自来”一问题之解答。何自来既大致得解,于是又一问题发生,即今日湖南人之祖先何时始来居湖南,一一简言之,即“何时来”是也。今先以有原籍可考之外省移民徙入湖南之时代,依代列表如下:
第五表 甲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百分比
武冈
州
东 汉
3
3
0.6
晋
1
1
1
0.2
唐
1
1
1
0.2
五 代
3
1
4
18
22
4.9
北 宋
6
17
23
1
6
30
6.6
1
南 宋
11
10
2
1
14
11
9
44
9.8
2
元
18
3
8
4
2
35
5
29
69
15.1
2
明
62
21
41
7
10
141
19
108
268
58.8
37
清
4
1
5
1
12
18
3.8
2
103
55
52
11
13
234
37
185
456
100
42
不可考
1
1
2
4
1
1
6
其原籍不可考者,虽不能知其为外省为本省,姑亦表之如下:
第五表 乙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百分
比
武冈
州
五 代
1
1
1
2.3
北 宋
1
3
4
4
9.1
南 宋
1
1
2
1
3
6.8
元
5
4
2
11
11
25
明
13
2
6
21
3
25
56.8
3
清
25
20
10
8
1
39
4
1
44
100
3
不可考
13
13
2
2
19
19
说明:一,各族迁徙,方式不同。有直接自外省移入此七州县者。有先移入湖南他府州县,然后再自该府州县移入此七州县者。兹表所列,取其入湖南之年代。又自湖南本省移入七州县者,亦不列。
二,《宝庆志·氏族表》中或有不言徙时,而言其始迁祖为谁,另于《世系表》中,可以得知其某世孙曾得何朝何代何年之功名者。今姑以其子孙得功名年代,作一世三十年上推之。《湘阴志》、《靖州志》、《武冈志》亦有类似此情形者。但极少,每志不过一二族。
二表所表示者相同:其一,五代以前湖南人之后裔之见存于今日之湖南者,已极鲜;其二,五代启其端,两宋、元、明继其绪,是为今日湖南人祖先移入湖南之极盛时代。其三,清以后,移殖状态静止,关系殊鲜。
五代以前,外省人之移入湖南省,或为因避世乱,以荒僻之地视同世外桃源而趋就之,表所列邵阳晋唐二族是其例也。或以获罪朝廷,谪徙从宦而来,表所列湘阴东汉三族是其例也。其徒迁之原因,太半皆为被动的。故至不多,其能流传及于后世者尤鲜。至五代而江西人始有组织自动的湖南开发行动,《湘阴志》引《益阳县志》:“唐同光二年,高安蔡邦领洪州三百户来潭州开垦。”(剑滩杨氏”条)潭州即明清之长沙府。据上表,唐一代三百年,其时外省移民之见存者,只一族。五代才五十年,而其见存者反有二十二族之多,是则蔡邦辈移殖之功效也。此风降及于两宋之世益盛,甚主正史亦记载及之。《宋史·地理志》荆湖南北路四卷后序:
荆湖南北路……其土宜谷稻,赋入稍多。而南路有袁吉壤接者,其民往往迁徙自占,深耕溉种,率致富饶。自是好讼者亦多矣。
率致富饶’’盖为自动移民之一最大动力,犹如百年前欧洲人之移殖美洲,今日河南山东人之移殖东北是也。故其后裔之见存于今日宝庆等七州县者,犹有八十一族之多。北宋占其十之四,南宋占其十之六。按北宋百六十余年,南宋百五十年。而北宋时所接受之移民反见少于南宋者,则宋室之南渡,自有以致之。元代九十年间,其接受移民之速度,又有增进,甲乙二表合计共有八十族,几与三百余年之两宋相埒。明代妄为各时代中最重要之一时代,即积极移民,开发,以底于成功之一时代也。二表合计,共有二百九十五族。二百七十余年间,其所接受之移民,超过其他各时代之总和。此二目九十五族之中,除十之一二系以政治原因被动来移者外,十之八九皆系以经济原因自动来移者。
明代之于西南方开发,功绩至伟,范围至广,既不仅限于此七州县,亦不仅限于湖南一省,云、贵、广西诸省现有汉民族之大部分,莫不为此时代所移入者。惟湖南自宋元以来,本已有相当开发,明代乃从而完成之。至云、贵、广西则于是时尚为草莱初辟时期,降至今日,犹未足语乎完成也。
各氏族志表中所列清代移入族数之所以大减于宋、元、明,,其故当有二:一为地方人口至明而已达于相当饱和点,后此遂不复需要大量之外来开发者,一一此原因解释实际上移目数之所以少于前代。一为距诸志编纂之年代太近,此辈移民往往尚为单家只户,未得成为一氏族,故志表不列之,一一此原因解释志表所载,盖尤少于实际所有。
何以知湖南人口至明而已达于相当饱和点?此可以土地之开发程度证实之。太史公曰:“楚越之地,地广人稀。”[50]班固曰:“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女鱼稻,以鱼猎山伐为业。果蒇赢给,食物常足。故 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51]此西汉时湖南之经济状态也。姚思廉曰:“湘川之奥,土旷民闲。”[52]此南齐之湖南之经济状态也。降至南宋时而绍兴十二年知邵州吴稽仲犹有湖南、广西闲田甚多之言。[53]更至明初而湖南地犹未尽利,洪武十七年以辰、永、衡、宝等处宜种桑而植者少,命淮徐取种二干石给其地,令民种之,以足衣食。[54]是可知自西汉以至于明初,湖南经济始终未尝发达至一般平衡线,湖南人口始终未尝臻于饱和点也。然至明末清初而景象即判然不同。顾炎武曰:“近年深山穷谷,石陵沙阜,莫不义阙耕耨。”[55]更至清道光中而魏源有曰:“今则承乎二百载,土满人满,湖北、湖南、江南各省,沿江、沿汉、沿湖向日受水之地,无不筑圩捍水成阡陌,治庐舍其中,于是平地无遗利。且湖广无业之民,多迁黔、粤、川、陕交界,刀耕火种,虽蚕丛峻岭,老林邃谷,无土不垦,无门不辟,于是山地无遗利。”[56]一则人稀,一则人满,而转其机则在乎明初明末之间,故曰,湖南至明代而人口已达于相当饱和点也。而明代移民之真价值,明代开发湖南之功绩之可贵从可知矣。
总之:自五代以至于明,六七百年间,是为“如此今日”之湖南构成时期。微此六七百年间吾先民之经营奋斗,则湖南至今盖犹为榛莽地带,安得比于“中原”哉?
以上乃举湖南全省而言者。
自省境以内各部分之比较言之:则五代以前五族,湘阴得其三,邵阳得其二,足见此二县为多数汉民族所至,早于自余新化、武冈诸县。五代时潭州为江西移民开垦之目的地。虽但曰潭州,可以作湖南东北部一隅观也。故湘阴在此时所接受之外来移民特多,见存今日者犹有一十八族。[57]宝庆亦有五族。但据表,新化五代三族甲表,其中一族系五代时徙至茶陵,五传始转辗至新化者。茶陵属潭州,此族大概即蔡邦所领三百户之一也。此外二族则仍是以避乱而来为蛮中客户者。邵阳一族乙表,乃是以政治关系而被周行逢放至其地者。独武冈一族甲表,五代时徙至邵阳,一传至武,未言以何故来徙。故五代一时期,乃长沙属,一一湖南东北部之开始经济开发时期,宝庆属,一一湖南中部偏西南犹未与也。宝庆在此时期所接受之移民,其性质犹大致与五代以前相同。
宝庆属之开发,盖始于北宋,稍后长沙一步。然只限于北境新化、邵阳二县,南境武冈、城步、新宁诸县犹未与也。二县中又以新化为特盛,所以然者,复有政治上之原因在。按新化与安化二县地自昔本为徭蛮所据,宋初号曰梅山蛮,时出侵扰附近州郡。神宗时王安石用事,开拓苗疆之议兴,乃以章惇经制湖南北蛮事,传檄蛮酋,勒兵入其地,逼以纳土。叛徭既平,因设县置治,招徕汉民耕垦之,于是蛮疆成为汉土。[58]是为宋代西南开发之一大事件。甲表新化条下有八族,乙表新化条下全三族,皆系徙自熙宁、元丰年间者,当然此直接原因有以致之。
梅山之纳土在熙宁,熙宁时即有汉族人来至其地;靖州仁亦为蛮疆,亦在熙宁中纳土,然以远在省境之最西南,且纳土后又中经变乱,[59]故除少数例外外,盖自南宋时其地始为之族人所至。南宋时邵阳与新化之发展甚平衡,武冈后之,而新宁、城步亦渐为汉民族足迹所至。[60]湘阴在南北宋时之发展,均不若五代之速。元代以湘阴、邵阳、武冈之发展为最,新化、靖州后之,新宁、城步则已开始入于开发时期。明代为各部分同时积极进展之时代,初无东西南北孰缓孰速之可分。除新化外,自余六州县明代一代所接受之移民,皆超过其他各时代之总和:于武冈占全数百分之七十九,于城步占百分之七十七,于新宁占百分之六十四,于邵阳占百分之六十,于湘阴占百分之五十八,于靖州占百分之五十一,于新化占百分之三十八。武冈、新宁、城步三邑僻在宝庆府之南部,于宋元时未尝加意开发,故至此遂崛起为新兴垦殖区,其接受移民之速率更超于新化、邵阳等已经相当开发诸地之上焉。三邑自明以前,汉之于蛮,每不过十之一二,经此转变,盖不旋踵而十得四五矣。[61]
时代愈后,移民迁徙之目的地愈在僻远,此自然之理也。见于上二表者,自汉晋以至于明,其序不紊。五代则湘阴,北宋则新化、邵阳,南宋则靖州,明代则武冈、新宁、城步;以此理推之,则清代移民之所及当更在僻远,不应在腹部。然见于上二表者,湘阴十二族、邵阳四族、新化一族、靖州一族,武、城、新则并无一族,适与此应有之趋势相反,此盖例外不经之现象也。或此仅为经一次世乱明清鼎革后初年之现象,故其移民乃是补充的而非开发的。中年承平而后,必有不然者矣。故魏源之言曰:“湖广无业之民,多迁黔、粤、川、陕交界。”湖北与川、陕界,湖南与黔、粤界,与黔交界之处是在省境之西部,与粤交界之处是在省境之南部,皆于全省为最僻远之地也。
吾人既已概念地明了今日湖南人祖先之移入湖南,一一亦即“如此今日”之湖南之构成,一一为在何代,为在何代至何代,今兹当更进一步研究,即在某一代中,又以某几朝之成绩最为伟大,某几朝关系较轻?
东汉移入湘阴之见存者三族,其移入之时代在安帝建光年间。邵阳晋代一族,在武帝咸宁年间。唐代一族,在唐之季世。
五代移入湘阴者十八族,移入新化者三族,皆在后唐之同光中。”[62]故同光实为湖南开发史上最可纪念之一日也。此时自江西移入湖南者盖不只蔡邦所领自洪州至潭州之三百户而已,他州人亦已有之。即如湘阴十八族中,白茅村许氏,九乔王氏,一都彭氏,桃林吴氏,铜盆里吴氏,其先并吉州人,亦于同光中迁湘阴。吉州与洪州接壤,意者当时吉州人中,必亦有若洪州之蔡邦其人者,率领乡人,大举来移斯土也。又新化三族,其先并吉州人。移入邵阳者二族,皆在五代之季世。[63]
自北宋以至于清,每代列一分朝表如下:
第六表 甲
邵
阳
新
化
武
冈
新
宁
城
步
保
庆
府
靖
州
湘
阴
县
共
武
冈
州
邵
阳
新
化
?
2
3[64]
5
1[65]
6
初
1
1
1
1
1
建隆960——962
1
3
4
1[66]
5
大中
祥府1008——1060
1
1
1
嘉佑1056——1063
2
2
治平1064——1067
1
1
1
中叶
1[67]
1
熙宁1068——1077
1[68]
4
5
5
元丰1078——1085
4[69]
5
5
2
2
元佑1086——1093
1[70]
1
1
1
大观1107——1110
1
1
1
宣和1119——1125
1
1
6
17
23
1
6
30
1
3
4
说明:设有一族自外省某地宋建隆中一徙邵阳,明洪武中再徙新化。如邵阳表列有此族,则新化项下作洪武计;如邵阳表不列此族,则新化项下作建隆计。
第六表 乙
邵
阳
新
化
武
冈
新
宁
城
步
保
庆
府
靖
州
湘
阴
县
共
武
冈
州
新
化
新
宁
靖
州
?
2[71]
2[72]
1
5
1[73]
3[74]
9
1
1
绍兴1131——1162
1
1
5[75]
1
7
乾道1163——1173
0
1
1
庆元1195——1200
0
1
1
1
嘉泰1201——1204
1
1
1
2
开禧1205——1207
1
1
1
嘉定1208——1224
1
1
1[76]
2
理宗1225——1264
0
1
1
淳佑1241——1252
1
1
1
保佑1253——1258
0
1
1
1
1
景定1260——1264
0
咸淳1265——1274
2
2
1
1
4
景炎1276——1278
0
2[77]
2
季
2[78]
10[79]
12
12
1
1
11
10
1
24
11
9
44
1
1
1
1
3
第六表 丙
邵
阳
新
化
武
冈
新
宁
城
步
保
庆
府
靖
州
湘
阴
县
共
武
冈
州
邵
阳
新
化
武
冈
?
1
1
3
4
1
1
初
3
3
4[80]
7
1
1
1
2
元贞1295——1296
2
2
大德1297——1307
1
1
1
1
1
皇庆1312——1313
2
1[81]
3
1
4
中叶
1
1
2[82]
3
1
泰定1324——1327
2
2
1
2
5
天历1328——1329
1
1
1
天统1333——1334
1
1[83]
2
至元1335——1340
1[84]
2[85]
2
至正1341——1367
5[86]
2
2
9
7[87]
16
1
末
6[88]
1
2
4
13
1
8
22
2
2
2
6
18
3
8
4
2
35
5
29
69
2
5
4
2
11
第六表 丁
邵
阳
新
化
武
冈
新
宁
城
步
保
庆
府
靖
州
湘
阴
县
共
武
冈
州
邵
阳
新
化
武
冈
靖
州
湘
阴
武
冈
州
?
1
1
1
1[89]
3
初
20[90]
2
9
3[91]
4[92]
38
18[93]
56
11
4
3
1
8
2
洪武1368——1398
23[94]
6[95]
13[96]
42
12
56[97]
110
18
6
2
2
1
11
永乐1403——1424
2
2
8[98]
1
13
1
1[99]
15
4
1
2
2
洪熙1425
1
1
1
宣德1426——1432
1
1
2
正统1436——1449
1[100]
1
景泰1450——1456
1
1
2
1
3
天顺1457——1464
1
3
1
4
1
5
成化1465——1487
1
2
1[101]
1
5
8
13
弘治1488——1505
3
1
1
4
4
1
1
正德1506——1521
2
2
1
6
1
2
9
1
1
2
嘉靖1522——1566
6
1
2
1
12
1
8[102]
21
1
隆庆1567——1572
1
3
1
3
1
4
万历1573——1619
1
1
1
1
6
1
7
天启1621——1627
1
1
1
崇祯1628——1643
1
1
2
1
末
1
1
5
6
3
1
62
21
41
7
10
141
19
108
268
37
13
2
6
3
1
25
3
第六表 戊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初
1
1
1
2
顺治 1644一166l
1
1
1[103]
2
康熙l662—1722
1
1
9
10
1
雍正1723—1735
2
2
乾隆 1736—1795
1
1
1
嘉庆 l796一1820
1
1
1
1
4
1
5
1
12
18
2
北宋以熙宁、元丰之间为最多,合计十三族。初年(包括初、建隆二项)次之,合得七族。南宋以末季为最多(包括咸淳、景炎、季三项),约得全数十之四。元代亦以末季为最多(包括至正与末二项),超过其他各朝之总和,约得全数十之五·五。明代以初年为最多(包括初与洪武二项),超过其他各朝之总和,约得全数十之七。清代以康熙为最多,而清师之底定湖南,在顺治末年,康熙实湖南之清初也。熙宁、元丰之所以独盛于北宋,其原因系于政府之开发招徕,已见上述。此外则皆盛于初年或末年。盖朝代鼎革之际,兵革扰攘,人民每多自冲要之处,流徙转移于穷乡僻壤以避祸,及夫乱事既平,故国之田园已芜,流寓地之经营方兴,于是乐于斯土而不复思返矣。是其迁徙之原因,无关乎政府之奖励,乃为人民自动的寻谋生路。元末明初尤为西南移殖之极盛时期,吾人若假定诸志表中所谓元末即指至正一朝,所谓明初即指洪武一朝,则至正、洪武五十八年间,此七州县所接受之外省移民之见存者,计有二百二十九族,几及自汉至清全移民史时代一一千七八百年一一之半。
第一问题为何自来,第二问题为何时来,既已并见上释。最后吾人所欲加以解释者,为第一问题与第二问题之相互关系,亦可目之为第三问题,即“何时,何自而来”?亦为之分代列表如下:
第 七 表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武冈
州
汉
河南
3
3
3
晋
江西
1
1
1
1
唐
山西
1
1
1
1
五代
江西
3
1
4
18
22
22
北宋
江西
4
17
21
4
25
30
江苏
2
2
2
河南
1
1
2
湖北
1
1
南宋
江西
11
9
1
1
22
5
7
34
44
1
江苏
2
1
3
河南
l
1
2
1
3
福建
2
2
山东
1
1
广西
1
1
元
江西
15
3
4
3
2
27
3
28
58
1
福建
1
1
2
1
3
1
安徽
1
1
1
2
68
浙江
1
1
1
广西
1
1
2
2
四川
1
1
湖北
1
1
1
明
江西
38
15
24
6
6
89
6
83
178
268
30
江苏
10
1
7
1
19
4
10
33
1
河南
5
1
3
9
2
11
3
福建
1
1
1
3
3
6
安徽
2
2
4
4
3
11
1
河北
5
2
7
7
山东
1
1
2
1
2
5
2
浙江
1
1
2
3
广西
1
1
1
2
四川
1
1
1
2
陕西
1
1
湖北
1
2
1
1
5
3
8
清
江西
2
1
3
1
4
18
河南
2
2
2
福建
3
3
河北
1
1
湖北
8
8
103
55
5l[104]
1l
13
233
36[105]
185
454
454
汉、晋、唐三代共五族,而北方之河南、山西居其四。以是足证五代以前,外省人之移入湖南者,大都来自北方也。五代为“今日湖南人”祖先之开始移入时代,而是的外省人之全宝庆、湘阴者二十二族,竟无一族非江西。北宋中外省人之入宝庆者二十三族,而江西居其二十一。湘阴六族,江西居其四。靖州一族,系河南人,则系因官而宋也。总五代、北宋五十二族,江西居其四十七,非江西但有五族,十之一耳。故此一时代,吾人可名之曰“纯江西时代”,此时代江西而外之外省移民,为江苏、河南、湖北三省之人,他省尚未与也。按此三省人之移入湖南者,历代合计,为数亦仅后于江西,而胜于其他各外省。是则移民人数之多寡,盖与移民史之久暂为适成正比例者。南宋四十四族,非江西居其十。元代六十八族,非江西亦居其十。合计百十二族,非江西居其六之一。各方之宋移者,至是稍杂。然靖州南宋十一族,非江西居其六,考其实,则福建二族、江苏二族、山东一族,皆“征蛮”而来;广西一族,系因官而来。其情形与江西移民之以开垦旷土为目的者,迥乎不同。此一时代,吾人姑名之曰“初期混杂时代”。明代为西南移民之极盛时代,亦即移民分子最为复杂之一时代,计移入此七州县者,其祖籍共有十二省区。十八省中之未至者,西北之山西、甘肃,西南之云南、贵州,南方之广东而已。江西籍得百七十八族,非江西籍得八十九族,非江西籍居全数三之一,江西籍二之一。故此一时代,吾人可名之曰“大混杂时代”,亦即“后期混杂时代”。此大混杂时代构成之原因有二:其一,为明代镇戍制度之结果,非江西外省人之因此入籍宝庆者二十五族(占全数六十七八分之三),入籍靖州者五族(占全数十二几二之一);其二,则有系于移民状态之自然发展者也:——地方当初开发时,社会生活程度过于简陋,生产组织缺少变化,远方之人,于该地之风土情形既不熟悉,单家只户,昧然来徙,殊难战胜此陌生的自然,以求得生存,故必为邻省之人,始能有此胆量以赴之也。及夫开发已有相当成绩,社会各方面日臻繁荣,不必耕者始有食,不必织者始有衣,生存之机会渐益宽大,于是五方八处之人,皆得猬然而集矣。
自五代以至于明,无论为纯为杂,其以江西人为外省移民之主体则一。独唐代则不然。清代外省移民共十八族,而湖北得其八:几及二之一,居第一位,江西反退居第二位,福建、河南,亦见增高。吾人虽不能据此遽为断定江西自是即失去其首席地位,但至少可谓时至清代,湖北、福建之人,已继江西人之后而亦为湖南移民中之重要分子矣。故此一时代,则名之曰“转变时代”。《武冈州乡土志·氏族志序》云:“兹称大姓望族,自元末明初由江右迁来者十之七,明末国初由闽、鄂、河南、皖省及邻近府县迁来者十之三。”此言最足以代表清代湖南移民之特殊性。
上述系指外省移民而言者,至湖南本省入之移入此七州县,其情形又稍有不同,表如下:
第 八 表
邵阳
新化
武冈
新宁
城步
保庆
府
靖州
湘阴
县
共
百分
比
武冈
州
五 代
2
2
1.8
北 宋
3
1
4
4
3.5
南 宋
4
2
1
7
2
9
8.0
元
2
3
2
1
8
5
13
11.5
明
14
8
7
3
8
40
1
31
27
63.7
清
4
1
2
7
6
13
11.5
24
17
13
4
8
66
3
44
113
100
说明:原湖南本省入之移入宝庆等七州县者,只五十五族。本表以他省人之自本省他县转徙而来者亦列入之。故多出五十八族,共一百一十三族。例如:某族本江西泰和县人,元代徒湖南湘乡县,至明由湘乡入邵阳。第五表甲所列,取前一时代,此表所列,取后一时代。
不同者何在?明以前诸代地位之降低,明与清二代地位之增高是也。此必须与外省移民各时代之百分数并列而后明:
第 九 表
外省移民
本省移民
明 以 前
37.4%
24.8%
明
58.8%
63.7%
清
3.8%
11.5%
明以前诸代之地位降低约百分之十三,明代增高约百分之五,清代增高约百分之八。于是足证时代愈后,则本省移民亦愈为繁剧也。
清代之本省移民特盛,故奉省移民之特殊情形,即是清代之特殊情形。再以时代为单位,列比较表如下:
第 十 表
湖南
湖北
江西
其他外省
清以前
18%
2%
60%
20%
百 分
实 数
清
11080
180
348
108
实 数
42%
25%
13%
20%
百 分
其他外省于清代、清以前各占百分之二十,初无更变。所异者,湖南、湖北地位之增高,江西地位之降低是矣。按湖北与湖南今虽分列各为一省,然在历史上果曾同属于一省,于自然地理上人文地理上皆不可为分者也。由是益可证两湖之地在明以前大部皆开发未臻成熟,故其移民状态多为接受的而少有输出的,时至清代,湖南与湖北之人口密度已增高至差可比拟于邻近江西等省,故其接受移民之需要,日渐退减,而输出移民需要,曰渐加增,一一对本省比较迟开发地之输出之繁剧,特其征象之一端耳。[106]
清代江西人之移入湖南者并不多,是则谣所谓“江西填湖广”[107]之湖广,盖太半系指湖北而言,湖南关系殊鲜也。
二、以二十三种文集并湖南文征中之族谱序等文字为据
上章以宝庆等五种府州县地方志中之氏族志表为据,阐发湖南移民之大概情形,略已无遗。今请更以二十三种明清二代湖南人所作之文集,并湘潭罗汝怀所辑《湖南文征》中之谱牒序等文字为据,亦作力统计表若干幅,以证前所言者,是否为一般之现象,抑一部之特殊情形。
然地方志为搜集一地方之文献而作,文集中之谱牒等文字则为作有个人之酬酢而作,氏族志志一地方之族姓,虽不能云谓全无缺漏,要可以十得其八九,族谱序、墓志铭所载,则于其一人之所识者,犹或未全,遑论全地方之氏族?例如茶陵族姓以陈、谭、周、李为大,[108]然通此二十余种文集,但能告吾人以一谭姓之自来,外此则为刘、彭、罗、胡诸文,于陈、周、李三大姓并无所及,以是可知此种散篇文字之结合,其为史料之价值,实远在方志氏族志表之下也。故根据此种史料所得之结论,其与上章同者,果有互相映证之功,其不与上章同者,亦不能以是而推翻上章之结论也。
文集刊行之多寡,以地方文化程度之高低为转移。故本文所采之二十三种之作者,长沙府人独占其十八,岳州府人占其二,衡州府人占其二,此外六府四州竟无一人。以是而其记载所及之族姓,亦以长沙府为最多,共得九十五族(湘阴除外);岳州府次之,共得二十族;此外衡、永、郴、桂、湘南诸郡合得二十二族。今即以此为单位,合列“徙自”“徙时”各一表如下。至西部常德、辰、澧诸郡,则但得七族,未免太少,因不列焉。
第十一表
长沙
善化
其他长沙
府属九县
岳州府
衡永
郴桂
共
江西
2
13
6
7
28
78
吉安府卢泰二县
3
17
1
5
26
其他
6
6
南昌府
3
2
2
1
8
临江府
1
1
2
瑞州府
1
1
2
九江府
1
1
赣州府
1
1
2
建昌府
1
1
2
袁州府
1
1
江苏
1
1
14
苏常二府
2
4
1
7
宁镇二府
1
1
2
淮扬二府
1
1
徐州府海州
1
1
1
3
浙江 杭湖二府
2
2
6
宁绍二府
4
4
安徽 徽州府
2
1
1
4
5
凤阳府
1
1
福建
2
2
2
河南
1
1
2
2
山东
1
1
2
2
山西
1
1
1
广东
2
2
2
云南
1
1
1
湖北
2
1
1
4
4
湖南 长沙府
4
2
2
8
16
衡州府
1
1
2
宝庆府
3
3
常德府
1
1
道州
1
1
乾州
1
1
29
62
20
22
133
四族不可考
一族不可考
说明:本表族数太少,分县记嫌过于纷繁,但以省计则嫌过于笼统,故取府制,一依《大清会典事例》所载,以其为光绪间之制也。
第十二表
长沙
善化
其他长沙
府属九县
岳州府
衡永
郴桂
共
东汉
1
1
1
唐
1
1
1
3
5
季
1
1
2
五代
1
2
3
8
后唐
3
3
后晋
1
1
后周
1
1
北宋
2
1
2
5
10
仁宗神宗
1
4
5
南宋
5
1
6
14
高宗
3
1
4
孝宗宁宗
2
2
4
元
1
5
6
10
末
2
2
4
明
2
2
1
5
43
初洪武永乐
3
10
4
5
22
中叶
3
5
1
2
11
末
1
2
1
1
5
清
3
3
18
顺康雍
5
1
6
乾嘉道
7
2
9
24
52
15
18
109
十九族不可考
六族不可考
四族不可考
以徙自而论:江西最多,居第一;湖南本省次之,居第二;江苏又次,居第三,此与上章所得结论全同。江西居全数百分之五十八强,湖南居全数百分之十二强,江苏居百分之十强,此与上论大同而小异。然考江西比例数之所以见低者,实由于长沙、善化(即今长沙一县)二邑之特殊情形所造成,非此诸府州共通之现象也。试以此二邑与他州县分列,各配以百分而视之,则其间因果甚明:
第十三表
江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豫鲁
晋
粤滇
湖北
湖南
长沙善化
9
4
6
3
2
5
29
实数
31%
12%
21%
10%
7%
19%
100
百分比
其 他
60
10
2
2
5
3
2
11
104
实数
66%
9.5%
2%
2%
5%
3%
2%
1.05%
100
百分比
其他州县之百分比几与上论尽同,江西得三之二,本省得十之一,其他外省得四之一。长、善独异,江西但居三之一,江、浙、皖三省大盛,合得百分之四十余,几占全数之半。则以长、善为湖南之省会,一省政治经济重心之所在,远方之人,颇多因商因宦而来者故也。江、浙、皖三省之人为近五百年来中国人中最为活跃之分子,以是其人之来移长、善者亦特多。浙江六族之中,宁、绍居第四,安徽三族之中,徽属居其二,宁、绍、徽属之人,固为擅于经商宦游者也。
江西省之中,又以吉安府为最多,南昌府次之,其他各府属无甚轩昂之分,此亦与上论全同。更可证吉安、南昌实为全湖南人祖先自来之大本营,非仅宝庆、湘阴而已也。移入长沙府属者亦以吉安府人为最多,而南昌府人居次,则上论所谓江西南部人移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人移湖南北部之言,于此必须为之加一注释,即在此种场合而言,所谓湖南南部,盖不仅指宝庆、衡、永、郴、桂诸郡而已,即长沙府属之大部分,亦在其范围之内,所谓湖南北部者,则仅限于湘阴以北,岳州、澧州等接近湖北之地;而湘阴者,盖于政治区域虽属长沙,然于移民区域言则属于岳州。作者未尝亲至两湖,但习闻两湖人之言曰,湖南自湘阴、平江而北,其俗即不类于湖南,而富有“湖北味”。然则习俗之不同,果与其人之血统自来,有深切之关系。良以湘阴、平江而北之人,其祖先为南昌人,自此以南之人,其祖先为吉安人,而南昌、吉安之俗,固本不相同也。
且平江、湘阴而北之湖南人,以其为南昌人之后裔之故,而富有“湖北味”,则自此直可以想见即湖北省之人,其大半当亦为南昌人之后裔也。[109]
江苏省中,不复以宁、镇之人为最多,而以苏、常之人为最多,此则以上章所列州县多为军事上之重镇,而此章所列者并无此特性也。苏、常二府之人盖又为江苏人中最活跃之分子,故除有特殊原因外,其对外移民,当亦常居江苏各府之冠也。
以徙时而论:明代最盛,居百分之三十九点四;清代次之,居百分之十六点八;南宋又次,居百分之十二点八;北宋与元又次之,各居百分之九点二;再次为五代,得百之七点三;再次为唐,得百之四点六;再次为汉,得百之一。此则与上章所得结论,颇多差异之处:其一、明代地位之相对的降低;其二、清代地位之大为增高;其三、明以前亦相对的略有增高。何以有此差异,总其原因,不外二点:
一、上章所论列之七州县,其地在湖南全省中比较为迟开发之地,故其所接受之元明以前移民特少,本章所论列诸郡县,皆为比较早开发之地,故其所接受之元明以前移民亦较多。唐世有五族之多,岳州、长沙各得其二,衡、永得其一,可证长、岳开发之独早于他方也。然自大体言之,则五代实依然不失为今日绝大多数长、岳人祖先之开始移入时期。故志之言曰:“其族姓多旅处,自五代、宋、元以来无改其田庐丘垄者,殆指不胜屈。”[110]
二、清康熙间两湖分省,以长沙为湖南省会,长沙之都市性质,以是大形发达。以经济文化生活之进展,于是本省各州县之人,有慕其繁华逸乐而来居者。以政治军事中心之形成,于是四方外省之人,有膺守土治民之责而来移者。故自设省而后,康、雍、乾、嘉百余年间,以长沙为目的地之移民趋势,遂顿然大盛。影响所及,遂致全府之各时代移民比例,亦为变更。然试一考其实,则接受此种移民者,大抵皆仅限于长沙之都市区域而已,与乡村区域之关系为极鲜也。王湘绮之言曰:“长沙分立善化,善化多流寓,自为风气。”[111]按清以长沙、善化二县为长沙府之附郭县,而都市区域,地属善化。可证此为省会所在之特殊情形,故自为风气而不与他方同也。据表,清代移民十八族,其中十二族皆移长、善,其余各地但得六族而已。
第一点所以解释明以前比例数增高之故,第二点所以解释清代比例数增高之故,至于明代之所以见低,则即是由于清与明以前之见高之故,兹不复论。
(又上章以外省移民与本省移民分别而论,故见于表中之清代移民比例数特低。本章所表以族数太少,未分本外省,是亦清代所以见高之故也。按实际清代十八族中,六族皆徙自本省,明代四十五族中,本省但得五族。)
三、结论及其他
根据上二章讨论所得,兹请以数语总括全篇之要旨,俾读者得一简当明确之概念:
一曰: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东方之什九;而庐陵一道,南昌一府,又居江西之什九。
二曰:江西人之来移湖南也,大都以稼穑耕垦;江苏、安徽、河南、山东人之来移湖南也,大都以为官作宦,以经商服贾。而长沙都会之地,五方杂处,尤多江、浙、皖长江下流之人。
三曰:江西南部之人大都移湖南南部,江西北部之人大都移湖南北部,而湖南南北部之分,以湘阴、平江作之界。
四曰:湖南人来自历古,五代、两宋、元、明居其什九;元、明又居此诸代之什九;而元末明初六七十年间,又居元、明之什九。
五曰:五代以前,湖南人多来自北方;五代以后,湖南人多来自东方。南宋以前,移民之祖籍单纯,几尽是江西人;南宋以后,移民之祖籍渐臻繁杂,始多苏、豫、闽、皖之人。清代以前,江西移民与其他外省移民相较,其他外省相差悬如;至清代面湖北、福建之人,有崛起而与江西并驾齐驱之势。清代以前,本省移民与外省移民相较,本省移民地位甚低;至清代而本省移民之地位,有崛起而超越于外省移民之上之势。
图(缺,原书222页) 图(缺,原书223页)
正论既结,兹请更略述与本问题有关系之三数琐事。
湖南人之祖先既太半皆系江西人。以是江西人之风习赋性,自为构成湖南人之风习赋性之主要分子。江西人以刻苦耐劳着,于妇人为尤甚,此风亦承袭于衡、湘间。宋范致明云:“江西妇人皆习男事,采薪负重,往往力胜男子,设或不能,则阴相诋诮。衣服之上,以帛为带,交结胸前后,富者至用锦绣。其实便操作也,而自以为礼服。……巴陵、江西、华容之民,犹间如此,鼎、澧亦然。”[112]又如宗祠兴于江西,宋世已甚盛行;至今湖南各处亦多有之,吴敏树所谓吾乡族姓“聚则有祠堂,有谱牒”是也。江西人重宗祠,尤重先人庐墓,故其人之来移湖南者,往往已更历数世,支繁派衔,然犹以时归省庐墓不肯辍,所以不忘本也。
唐宋时湘中人家多居板屋,宋神宗时章惇开梅山,有诗云:“人家迤逦多板屋,火耕硗确石畲田。”[113]自江西人至而其俗乃变,刘长信《刘氏砖屋房义仓记》云:
新宁刘氏五大房,皆来自江西。吾砖屋房迁宁邑为最早。……新宁屋皆板壁,利贤公因江西之旧,筑砖屋以居。……是为砖屋房。[114]
今则比闾之内,已罕见有板屋者矣。
江西人好祀许逊,以是许祖行宫、许真君庙,亦遍于湖南。康熙《浏阳县志》卷十四《拾遗志》:
许祖行宫,在县治东关外。许逊,汝南人。弃官修道,……后逐蛇在南昌水晶宫,逊飞升仙去,江右居以大建宫观祀之。浏鲜土着,比闾之内,十户有九皆江右之客民也。故亦建许祖行宫于浏地。
是其原委也。许祖行宫一名许真君庙,俗名万寿宫。以其为江西人特有信仰之所寄,故所在万寿宫即成为实际上之江西会馆。湖南全省七十五县之中,有若干县有此项建筑,有若干县无之?此盖为研究江西人移入湖南最有兴味之一问题也。惜乎《湖南通志》并无此种记载,各府州县志则或有或无,难以作统计表。今但以作者浏览所及,略举数例于下:
浏阳 曰许祖行宫,在县治东关外。(见上)
平江 曰许真君庙,在城内上面街,康熙申建。[115]
龙山 曰万寿宫,在城南。[116]
永顺 曰许真君庙,在东门外,乾隆年建,嘉庆二十三年重修。[117]
保靖 曰万寿宫,又乡都祠庙之中,九都、十二都、十三都皆有江西庙。[118]
靖州 曰万寿宫,即江西省乡祠。[119]
浏阳、平江在省境之东边,与江西接界;龙山、永顺、保靖、靖州在省境之极西,与川、黔、桂接界;以是可见此项建筑,遍及于湖南全境。
江西人之会馆曰万寿宫;江西而外,其他各地人之客居于湖南者,福建人有天后宫,湖北人有封哲宫,湖南本省各府之人又有各不相同之崇祀,各建祠宫以为会馆。今亦为之举例如下:
平江 有封哲宫,在北城三德街,祀鲁班。乾隆十年湖北客民等倡众建。[120]
龙山 有东岳宫,在城西,附祀三闾大夫。又称三闾宫。常德府人建。
有南岳宫,在城南。唐霄将军万春附祀。长沙府人建。
关圣大帝宫,宝庆人建。
南将军庙在城北,祀唐南霁云,汉马伏波将军配祀。辰州府人建。[121]
永顺 有天后宫。[122]
保靖 有天后宫。有浙江宫。[123]
靖州 有广济宫,即长沙府乡祠。有寿佛宫,即衡州府乡祠。有太平宫,即宝庆府乡祠。[124]有永州会馆。[125]有三元宫,即江、浙、皖三省乡祠。有忠烈宫,即贵州省乡祠。有玉虚宫,即广东省乡祠[126]。有福建会馆。[127]
永顺、保靖、龙山三县旧属土司辖地,清雍正间始改土归流。[128]故其地之汉人自什九皆是雍正而后移入者。观夫上所列此诸地所有之会馆,则可知此辈外来移民中,除江西人外,又多福建人及本省长、辰、常、宝之人也。是与吾人前论所谓清代移民之特殊情形,适能相合。
前论谓时至清代,湖南之接受移民之需要,已日渐退减,而输出移民之需要,日渐加增,对本省比较迟开发地之输出之繁剧,特其征象之一端耳。此为一端,则另一端为何事乎?曰:向外发展是也。
明清之际战乱,四川人口大减。事定之后,两湖之人,大举入川垦荒,谚所谓“湖广填四川”[129]是也。此移殖急流起于清师底定四川之初(康熙二年),康熙十年,已有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之诏。降至于雍正初而其风犹未尽艾,雍正六年有劝湖广、广东、江西之民毋轻去其乡之谕。[130]陈鹏年湘潭人,康熙末叶官江苏布政使。其《高唐李氏族谱序》中有云:“余比年出官吴中,家园日远,时聆邻壤之民,挈家人蜀,巴蜀之民罢焉,风俗流失,无逾此者。”[131]是则所谓“湖广填四川”之湖广,湖南人所占,当非少数。此以经济原因而外徙者也。
咸、同中太平军兴,佐清室平定之者,湖南人之功为最。一时湘军、楚军之名,着于天下。自是而后,湖南人尤多以军功而胙茅土于四方者。东至苏、皖,南至闽、浙,西至黔、蜀,北至关、陇,莫不有之。[132]同治间陕甘“回乱”,波及新疆,诸城先后失守。光绪二年,诏以左宗棠为陕甘总督,率所部湘军出关规复之。翌年,南北路俱平。其军队屯驻当地,其后多落籍为民人。至今湖南人与西北陕、甘人,东北之平、津人,鼎足而为新疆省中汉人之三大派。此以政治原因而外徙者也。故吾人于此又可得一结论焉。其言曰:
湖南在清初以前是为接受移民地域,在清初以后是为输出移民地域。
附或问代答二则
或问: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为谱牒:今子以谱牒为依据,而作内地移民史,安能得史实之真相耶?对曰:谱牒之不可靠者,官阶也,爵秩也,帝皇作之祖,名人作之宗也。而内地移民史所需求于谱牒者,则并不在乎此,在乎其族姓之何时自何地转徙而来。时与地既不能损其族之令望,亦不能增其家之荣誉,故谱牒不可靠,然惟此种材料则为可靠也。今请即就湖南范围以内,举数例为证:
安化田头萧氏“萧氏之先,出于宋大夫萧叔大心,以采邑为氏。至汉文终侯何以功第一封于酇。……其居吾邑之田头,盖昭明太子之后,有讳俭者,观察湖南遂家焉。后因马氏之乱,迁于江西。宋神宗时开梅山,置安化县。其利、国清乃由泰和转徙于此。……今观其谱牒,断以始迁之国清为祖,盖以传信也。……”[133]
田头萧氏之是否为萧叔、萧何、昭明太子之后,是不可知。然其为萧国清之后,宋神宗时迁自江西泰和,则吾侪殊无理由以否认其为真确。盖萧国清既非名人,江西泰和亦非萧氏郡望所着之地,使兹谱而存心作伪,则昭明太子之后湖南观察使萧俭既已家湖南矣,又何必言宋神宗时复自江西迁,以自乱其系统乎。
安化小淹杨氏“……而弘农之杨,出自晋武公,亦以邑氏。……吾里小淹之杨,其先亦出弘农,顾世次已邈, 自其祖某公由兴国州迁此,……”[134]
小淹杨氏之是否系出弘农,是不可知。然其不言自弘农迁而言自江西兴国州迁,则可信也。
长沙马氏“我湖南马氏其先盖出汉伏波将军,世居扶风。唐显庆中有为吉州永新令者,遂留家豫章。明永乐间晚益公自江右徙居衡州,再徙长沙。……”[135]
豫章马氏之是否出于马伏波(援),是不可知。然长沙马氏不言徙自扶风而言徙自豫章,则可信也。马伏波以征蛮卒于湖南[136],使兹谱而存心伪托,则言马伏波死后子孙留家可矣,又何必言绕道自豫章来徙乎?
此言材料之可信者也。其有不可信者,本文不采之。例如:
巴陵王江刘氏“刘之先长沙定王以汉懿亲而食南国,……定王之祐纪于南国,而诸刘之盛因之,岂不以天哉。”[137]
词意含糊,因托始于汉懿亲之食采南国,是不可信也。
城步颖国公杨氏“其先曰章,华阴人。章十一世孙曰震,字伯起,汉太尉。震三十世孙曰幼言。幼言曾孙曰居忠, 自淮南徙溆州。生再思,再思因唐李之乱,据有溪峒,附于马楚。楚武穆王为之请命于梁。梁开平四年,命再思为诚州刺史,加授尚书左仆射。……”[138]
杨氏为西南溪峒着姓,散在靖州、通道、绥宁、城步、新宁一带。五代以至于宋初,杨氏据靖州四县之地,号曰溪峒诚徽州。统二十二州峒,皆以杨氏作之刺史。宋神宗熙宁时始纳土置郡县。[139]其后哲宗元祐中犹有杨晟台之乱,[140]明英宗正统中犹有新宁蛮杨文伯之乱。[141]至今此诸地溪峒犹多杨姓,数以万计。[142]是杨氏之为苗蛮民族也可知,而此处托始于汉太尉杨震,荒谬难稽,断乎不可信也。
本篇所列湖南族姓总计约有七八百之多,势不能一一加以细考。今兹姑以作者观察所及,凡有所辨论考证者,皆附注于正文或表格之下,疏漏在所不免焉。
或问,方志中有人物传,有流寓传,此非亦是移民史之史料乎?今作者宁广采诸家文集中之族谱序、墓志铭等散篇文字,而反不采此种较为现成之材料者,固何为耶?对曰,是有故,盖以流寓传之大部分虽貌似史料,而实际并非真史料,流寓传之一部分与夫人物传之载明族姓自来者,虽确为史料而非今日所宜用,且其价值亦远不若氏族志、族谱序等之足重。
(一)流寓传所载,或为短期之寄寓,三五年而他去,或仅游历经境,作片刻之羁留。以其为名人也,故史志备载之,然与移民果何关?故曰,虽貌似史料而实际并非真史料也,此种记载,自根本不能采用。
(二)流寓传所载,亦有因流寓而终其身于斯地者;一百篇人物传中,亦或有一二篇载明其族姓所从来者。然流寓之终其身子斯地者,未必及长子孙。人物之明其世系自来者,每皆近在一二世之内。是此种史料所表示者,其关系仅止于一时而已。其人在宋,不能知其后裔之是否能传及于元。其人在元,不能知其后裔之是否能传及于明,故曰虽为史料,而非今日所宜用也。且氏族志、表、谱牒序等文字,列载一姓之世系自来,此其姓必已成族于斯地也。而流寓传、人物传所载,则其关系仅止一身一家而已,故曰,其为史料之价值,亦远不若氏族志、族谱序等之足重也,此种记载,非根本不能采用,本篇为舍远取近,舍轻取重起见,既已采氏族志、族谱序等较为美善之材料,故暂置此种于缓用。
附 根据书目
道光《宝庆府志》 清新化邓显鹤撰 道光二十九年刊本
《湘阴县图志》 清湘阴郭嵩焘撰 光绪六年刊本
《靖州乡土志》 清秀水金蓉镜纂 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邵阳县乡土志》 清邵阳姚炳奎纂 光绪三十三年刊本
《武冈州乡土志》 清武冈张德昌纂 光绪三十四年刊本
《湖南文征》 清湘潭罗汝怀辑 同治十年刊本
《怀麓堂集》 明茶陵李东阳着 乾隆壬午刊本
《姜斋文集》《王船山先生遗集》第四十六 明衡阳工夫之着 同治四年湘乡曾氏刊本《道荣堂文集》 清湘潭陈鹏年着 乾隆壬午诗文集本
《知耻斋文集》 清湘乡谢振定着 道光十二年重刊本
《陶园全集》 清湘潭张九镇着 道光癸卯重刊本
《岣嵝集》 清衡山旷敏本着 乾隆四十年刊本
《陶萸江集》 清安化陶必铨着 嘉庆丙子刊本
《墨香阁集》 清茶陵彭维新着 道光二年家刊本
《陶文毅公全集》 清安化陶澍着 道光淮北士民公刊本
《秋声馆遗集》 清湘潭欧阳勋着 咸丰八年刊本
《李文恭公全集》 清湘阴李星沅着 同治诗文集本
《守默斋杂着》 清善化何应祺着 同治辛未刊本
《寒香馆文钞》 清善化贺熙龄着
《胡文忠公全集》 清益阳胡林翼着
《曾文正公文集》《全集》第七 清湘乡曾国藩着 光绪二年刊本
《天岳山馆文钞》 清平江李元度着 光绪六年刊本
《绿漪草堂全集》 清湘潭罗汝怀着 光绪九年家刊本
《思益堂集》 清长沙周寿昌着 光绪十四年刊本
《罗罗山文集》 清湘乡罗泽南着 民国甲子上海会文书局诗文集石印本
《柈湖文集》 清巴陵吴敏树着 光绪癸巳刊本
《虚受堂文集》 清长沙王先谦着 光绪庚子刊本
《湘绮楼文集》 清长沙王闿运着 光绪庚子全集本
《谭浏阳全集》 清浏阳谭嗣同着 民国上海文明书局排印本
--------------------------------------------------------------------------------
--------------------------------------------------------------------------------
[1]此系燕京大学研究院毕业论文,作于1931年;原名《中国内地移民生·湖南篇》,刊登于燕大《史学年报》,《方志月刊》转载时,编者改作此名。
--------------------------------------------------------------------------------
[2]《小雅·采芑》。
--------------------------------------------------------------------------------
[3]《尧典》。
--------------------------------------------------------------------------------
[4]《左传》。
--------------------------------------------------------------------------------
[5]《左传》。
--------------------------------------------------------------------------------
[6]《后汉书》卷一一六《南蛮传》。
--------------------------------------------------------------------------------
[7]《史记·秦本纪》。
--------------------------------------------------------------------------------
[8]《史记·秦本纪》。
--------------------------------------------------------------------------------
[9]《汉书》卷九五《南越传》。
--------------------------------------------------------------------------------
[10]《汉书·地理志》。
--------------------------------------------------------------------------------
[11]《汉书·食货志》晋灼注。
--------------------------------------------------------------------------------
[12]《汉书·南越传》。
--------------------------------------------------------------------------------
[13]《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
--------------------------------------------------------------------------------
[14]湖南在东汉时不特户口激增,即在文化上亦为一积极进展之时期。《后汉书》卷一0六 《卫飒传》载:建武中飒“迁桂阳太守,郡与交州接境,颇染其俗,不知礼则。飒下车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期年间邦俗从化”。后“茨充代飒为桂阳,亦善其政。教民种植桑柘麻纡之属,劝令养蚕织履,民得利益焉”。卷七一《宋均传》载:建武中均“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供巫鬼,故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又《卫飒传》注引《东观记》,“元和中荆州刺史上言:臣行部入长沙界,观者皆徒跣,臣问御佐日,‘人无履亦苦之否?’御佐对曰:‘十二月盛寒时,并多割裂,血出,燃火燎之。春温或脓溃。建武中桂阳太守茨充教人种桑蚕,人得其利至今江南颇知桑蚕织履,皆充之化也’。”盖自此而湖南人始稍知华夏之衣冠礼乐,寝假而亦自比于中原人矣。
--------------------------------------------------------------------------------
[15]《晋书》帝纪、卷六六《陶侃传》、卷一00《杜 传》。
--------------------------------------------------------------------------------
[16]杜 与应詹书中语,见《杜 传》。
--------------------------------------------------------------------------------
[17]《南齐书》卷三五《王僧虔传》。
--------------------------------------------------------------------------------
[18]开元十二年有覃行璋之乱,见新、旧两《唐书》本纪、《新唐书》宦者《杨思勗传》。元和六年有辰溆州张伯靖之乱。见《新书》纪。
--------------------------------------------------------------------------------
[19]辰州为宋邺所据,溆州为昌师益所据,澧州为向壤所据,见《新书》纪乾符六年。
--------------------------------------------------------------------------------
[20]邓显鹤字南村,学者称湘皋先生,与欧阳绍辂并负重名于当时诗坛。尤邃于乡土掌故之学,着有《楚室》、《沅湘耆旧录》等书。
--------------------------------------------------------------------------------
[21]同治十二年《酃县志》卷一四《选举志》,扶氏选乡贡者得三十四人。
--------------------------------------------------------------------------------
[22]《宋史》卷四九四《西南溪峒诸蛮》下页二下。
--------------------------------------------------------------------------------
[23]诸志表有曰江南江左者,作江苏计。
--------------------------------------------------------------------------------
[24]诸志表有曰淮南者,作安徽计。
--------------------------------------------------------------------------------
[25]“6”’据本表计算当改为“64”。一一校者注。
--------------------------------------------------------------------------------
[26]本二百七十八族,三族所徙自之地不知今属何省:一,连河套予岭;一,吴安;一,太平富金。
--------------------------------------------------------------------------------
[27]本四十一族。一族所徙自之地不知今属何省,曰武阳。按绥宁县境内马楚时曾置武阳寨,户为蛮所废。广西故有武阳县,宋废,因曰武阳镇。此所谓武阳系明时之武阳,不知何指。
--------------------------------------------------------------------------------
[28]本四十五族。一族所徙自之地不知今属何省,曰梅城。
--------------------------------------------------------------------------------
[29]表谓其先曰韩溟,忠献之孙也。按忠献韩琦之谥,《宋史》卷三一二,韩琦相州安阳人
也。
--------------------------------------------------------------------------------
[30]表谓其先曰邵维,宋康节公雍之弟。按《宋史》卷四二七,邵雍其先范阳人,父徙衡漳,又徙共城。雍年三十游河南,葬其亲伊水上,遂为河南人。邵氏之为河南人自雍始,维为雍之弟,未必亦曾籍河南也,当从父籍共城为是。按共城即今辉县。
--------------------------------------------------------------------------------
[31]表谓出自汉上蔡侯邓隋,高密侯禹之孙也。按《后汉书》卷四六,邓禹,南阳新野人也。
--------------------------------------------------------------------------------
[32]《志》不言 自,据《湖南文征·国朝文》卷一一九刘基定作《储石友先生死难行状》补。
--------------------------------------------------------------------------------
[33]《表》云:其先曰再兴,仕宋,征苗由武冈、城步迁。南宋时武冈有二杨再兴,一汉人,绍兴初从岳飞伐金战殁于小商桥;一徭人,绍兴中迭起为乱。今城步新宁徭人尤多杨姓。此所谓城步徙来杨再兴之后人,疑系徭杨而非汉杨也。
--------------------------------------------------------------------------------
[34]湖南故老传说,谓湖南人皆系江西移民之后裔,故湖南人自来称江西人曰江西老。老者老子之谓。易言之,即祖宗是也。
--------------------------------------------------------------------------------
[35]康熙十九年《浏阳县志》卷一四《拾遗志》有云浏鲜土着,比闾之内,十户有九皆江西之客民也。康熙四十四年《沅陵县志》卷末《杂记》有云,沅邑皆江右来者。民十二《永顺县风土志》第十五节人种及人数有云:土着而外,多迁自江西。
--------------------------------------------------------------------------------
[36]《晋书·王导传》曰: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居六七。据《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是时侨州郡之在今江苏、安徽境内者更仆难数。福建今以林、黄、陈、郑四姓为大族。据唐林谓《闽中记》,此四姓亦永嘉时所迁也。福州曰晋安,泉州为晋江,皆以晋时移民而得名。太史公曰: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量其富,什居其六。是秦汉时以陕西最为殷实。晋元帝谓诸葛恢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东晋之初,浙江已取陕西而代之矣。至唐韩愈遂有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之语。江南泛指今江、浙、赣、皖之地。“杨一益二”之谚谓中国之盛,扬州为第一,而成都次之。
--------------------------------------------------------------------------------
[37]属本文所论范围。
--------------------------------------------------------------------------------
[38]明太祖定鼎金陵,徙旧民置云南,另徙江浙人口以实京师。至今云贵世家大族,犹能溯其世系自来至于江南。据云南人云,昆明城南数十里有江南会馆,中有碑记江南人之始迁者数百人皆明初以从征游宦而来者。广西上四府有“无湖不成广”之谚,言广西人大都来自湖南。是知广西之开发亦后于湖南之开发也。
--------------------------------------------------------------------------------
[39]北宋时官吏谪徙每以岭南为极远,遇赦则稍迁岭北衡、永诸地,可见广东在当时较之湖南尤为荒僻也。
--------------------------------------------------------------------------------
[40]四川于西汉时即已人才辈出.至汉末刘备以梁益区区千里之地,北抗中原之曹魏,东拒据有大江流域、珠江流域之孙吴,其富厚可知矣。
--------------------------------------------------------------------------------
[41]陕、甘为四川移民之出发地,正如山东、河南之为东南诸省移民之出发地。然自明末以来,情形又变。
--------------------------------------------------------------------------------
[42]《宋书·州郡志》、《晋书·地理志》。
--------------------------------------------------------------------------------
[43]1923年《科学杂志》丁文江《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
--------------------------------------------------------------------------------
[44]南昌、丰城、庐陵、泰和、吉水五县皆紧傍赣江。
--------------------------------------------------------------------------------
[45]《旧唐书》卷一六0本传,《宋史》卷二八一本传。
--------------------------------------------------------------------------------
[46]《秋声馆遗集》卷九《赵氏谱序》。
--------------------------------------------------------------------------------
[47]安徽、江淮之间,帝乡也。江宁,洪武、建文之都也。北平,永乐而后都也。
--------------------------------------------------------------------------------
[48]1931年11月3日天津《大公报》,《灾后之汉口》。
--------------------------------------------------------------------------------
[49]北方偏西之陕、甘二省,本与江、浙、皖三省之关系甚鲜,故对湖南之关系更鲜,通七州县但得陕西一族。
--------------------------------------------------------------------------------
[50]《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
--------------------------------------------------------------------------------
[51]《汉书·地理志》。
--------------------------------------------------------------------------------
[52]《南齐书·州郡志》。
--------------------------------------------------------------------------------
[53]《湖南通志·杂志》三。
--------------------------------------------------------------------------------
[54]《湖南通志·杂志》六。
--------------------------------------------------------------------------------
[55]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七四第九页。
--------------------------------------------------------------------------------
[56]魏源《古微堂内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论》。
--------------------------------------------------------------------------------
[57]湘阴在五代时隶岳州,宋后始隶潭州。
--------------------------------------------------------------------------------
[58]《宋史》卷四九四《梅山峒传》、《诚徽州传》。
--------------------------------------------------------------------------------
[59]《宋史》卷四九四《梅山峒传》、《诚徽州传》。
--------------------------------------------------------------------------------
[60]按新宁设县在南宋,城步设县在明。
--------------------------------------------------------------------------------
[61]然于城步则降至清代嘉、道之际,依然蛮多于汉。《宝庆府志》卷九《疆里表》一:“城步五峒,其地广于八都,其民众于汉族。”盖于三邑之中,城步之开发又居最后焉。
--------------------------------------------------------------------------------
[62] 中湘阴一族转由长沙,明万历中徙阴。一族转由平江,旋徙阴。传十六世徙阴。一族 转由醴陵,旋徙阴。一族转由巴陵,传十六世徙阴。然无论其为直接移入或为辗转来徙,其于五代同光中至湖南东北部则移也。又新化一族,转由茶陵,至新化时已入宋。茶陵在五代或属衡州,或属潭州。
--------------------------------------------------------------------------------
[63] 中一族徐氏,仕马楚。周行逢立而放之邵州,因家。周行逢之立在周显德三年。一族 亦传而至武冈。表列入武冈项下。
--------------------------------------------------------------------------------
[64]一族先徙衡阳,一传徙化。一族先徙湘乡,后裔明初徙化。
--------------------------------------------------------------------------------
[65]元季避乱丰城,明初复来徙。
--------------------------------------------------------------------------------
[66]先徙巴陵饶村,八传徙阴。
--------------------------------------------------------------------------------
[67]先徙邵阳,明嘉靖徙阴。
--------------------------------------------------------------------------------
[68]先徙新化,十传徙邵。
--------------------------------------------------------------------------------
[69]一族先徙邵阳,一传徙化。
--------------------------------------------------------------------------------
[70]先徙绥宁,后裔徙靖。
--------------------------------------------------------------------------------
[71]一族先徙衡阳,一传徙邵阳。
--------------------------------------------------------------------------------
[72]一族先徙溆浦,后裔元泰定中徙武。一族先徙会同,后裔洪武二年徙武。
--------------------------------------------------------------------------------
[73]先徙天柱。元末徙靖。
--------------------------------------------------------------------------------
[74]一族先徙衡山,传六世元初徙长沙,传四世明初徙阴。一族先徙平江,传九世徙阴。
--------------------------------------------------------------------------------
[75]一族先徙辰州,三传徙靖。
--------------------------------------------------------------------------------
[76]原文“末嘉祐十年由吉安迁靖,今传二十六世。”按嘉枯系北宋仁宗年号,其时靖州犹 为蛮族杨氏所据,当不至有汉人徙入。且嘉祐只八年,并无十年。自嘉祐至清末,亦不能但有二十六世,当是南宋宁宗嘉定之误,作嘉定。
--------------------------------------------------------------------------------
[77]一族先徙巴陵,再徙阴。
--------------------------------------------------------------------------------
[78]一族先徙安化,明洪武中徙邵为勋卫。
--------------------------------------------------------------------------------
[79]一族先徙邵阳,旋徙化。一族先徙湘乡,一传徙化。
--------------------------------------------------------------------------------
[80]一族先徒长沙,传三世徙阴。
--------------------------------------------------------------------------------
[81]原文云“元皇祜元年”。按皇祐系宋仁宗年号,非元代之年号,依始祖九世孙系嘉靖岁 贡推,则皇祐元年当系皇庆元年之误,作皇庆计。
--------------------------------------------------------------------------------
[82]一族先徙长沙,传六世徙阴。一族先徒平江,子徙阴。
--------------------------------------------------------------------------------
[83]先徙长沙下泥港,明洪武徙阴。
--------------------------------------------------------------------------------
[84]其确年已不可考,约在天历、元统之际。
--------------------------------------------------------------------------------
[85]一族先徙平江,子徙阴。元至元年号有二,一为世祖前至元,一为顺帝后至元,察原文词意。此当是后至元。
--------------------------------------------------------------------------------
[86]一族先徙武冈,一传徙邵。
--------------------------------------------------------------------------------
[87]一族先徙平江,明洪武中徙阴。一族先徙浏阳,明正统申徙阴。一族先徙华容,明洪武徙阴。
--------------------------------------------------------------------------------
[88]一族先徙新化,三传徙邵。一族先徒祁阳,明洪武徙邵。一族先徙长沙,明永乐徙邵。
--------------------------------------------------------------------------------
[89]先徒长沙,十一传至湘阴。原文云,明时由江南西路吉安府迁,按江南西路系宋时之称,吉安府系明以后之称。是则此族之徙究在宋在明,未可必也,姑仍以置
之明。
--------------------------------------------------------------------------------
[90]一族先徙新宁,三传至邵。
--------------------------------------------------------------------------------
[91]一族先徙邵阳,三传至宁。
--------------------------------------------------------------------------------
[92]一族先徙靖州,弘治徙城。
--------------------------------------------------------------------------------
[93]一族先徙湘潭,传三世徙阴。一族先徙巴陵,传九世明季徙阴。
--------------------------------------------------------------------------------
[94]一族先徙零陵,康熙中徙邵。
--------------------------------------------------------------------------------
[95]一族先徙邵阳,七传徙化。一族先徙邵阳,永乐徙化。
--------------------------------------------------------------------------------
[96]一族先徒邵长,一传徙武。
--------------------------------------------------------------------------------
[97]一族先徙湘潭,传四世徙阴。一族先徙长沙,传十二世徙阴。一族先徙长沙,传三世永乐中徙阴,一族先徙湘潭,传四世成化初迁阴。一族先徙华容,传十三世徙阴。一族先徙长沙,嘉靖中徙阴
--------------------------------------------------------------------------------
[98]一族先徙长沙,一传徙武。
--------------------------------------------------------------------------------
[99]先徙平江,子徙阴。
[100]先徙临湘,清康熙中徙阴。
[101]一族先徙邵阳,二传徙武。
[102]一族先徙湘潭,旋徒阴。
[103]先徙长沙,康熙徙阴。
[104]武冈知籍知时者本五十二族,中一族地名不知今属何省,曰太平富金。
[105]靖州知籍知时者本三十七族。中一族地名不知今属何省,武阳。
[106]宝庆、靖州当云贵高原之斜坂,据苗岭与武陵之山汇,故地势特高,魏默深所谓山地是也。湘阴濒洞庭南岸,地势卑湿,至今每当湘江水涨,附近尽成泽国,曩日更可知矣。魏默深所谓向日受水之地是也。
[107]魏源《古微堂内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论》。
[108]《怀麓堂后集》卷三《茶陵谭氏族谱序》。
[109]此推论是否完全确实,有待异日研究。
[110]同治十三年《平江县志》知县麻维绪序。
[111]欧阳述《■■诗稿》王闿运序。
[112]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
[113]同治十年《新化县志风俗》。
[114]光绪十九年《新宁县志》。
[115]同治十三年《平江县志·民祀》。
[116]光绪三年《龙山县志》卷一0《祀志》下。
[117]同治十三年《永顺县志》。
[118]同治十年《保靖县志》。
[119]光绪五年《靖州直隶州志》。
[120]同治十三年《平江县志·民祀》。
[121]光绪《龙山县志》。
[122]同治十三年《永顺县志》。
[123]同治《保靖县志》注。
[124]《靖州乡土志》。
[125]光绪五年《靖州直隶州志》。
[126]《靖州乡土志》。
[127]光绪五年《靖州直隶州志》。
[128]同治《永顺县志》、同治《保靖县志》、光绪《龙山县志》。
[129]魏源《古微堂内外集》卷六《湖广水利论》。
[130]《皇朝通典·食货典》户口。
[131]《道荣堂文集》卷四。
[132]同治《平江县志》麻维绪序。
[133]《陶文毅公集》卷三八《田头萧氏族谱序》。
[134]《陶文毅公集》卷三八《小淹杨氏族谱序》。
[135]《道荣堂文集》卷四《马氏族谱序》。
[136]《后汉书》卷五四《马援传》。
[137]《柈湖文集》卷三《王江刘氏族谱序》。
[138]《宝庆府志》氏族表列爵。
[139]《宋史》卷四九四《诚徽州传》。
[140]《宋史》卷四九四《诚徽州传》。
[141]光绪十一年《湖南通志》八三引《明史》。按《明史》本纪未见。盖据列传。不知何传, 俟考。
[142]《武冈州乡土志·徭种志》、《靖州乡土志·志人类》、《宝庆府志》卷九《疆里表》一村团。
(原载《方志月刊》第六卷第九期,1933年9月)
(资料来源:谭其骧:《长水粹编》)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054.html
以上是关于湖南武冈-湖南人由来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