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象的建筑历史画卷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建筑-形象的建筑历史画卷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形象的建筑历史画卷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综合成果,它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绘画中反映建筑之美,古已有之。在石窟寺内反映建筑形象始终伴随在石窟的开凿过程中。从印度经中亚再到新疆的各处石窟中,都有建筑形象反映在雕刻与绘画中。因此石窟内大量的建筑画,必然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一个重要课题。
敦煌石窟里壁画中的建筑画展现了从北凉到元代,历经十个朝代,历时一千年中的各类建筑形象,由于石窟的开凿年代久远,这些建筑形象必然反映了历史的陈迹,是一部形象的建筑历史画卷。
寺院建筑群
寺院建筑群从隋代开始出现简单的群体组合,自初唐以后出现大型建筑群,主要表现在观无量寿经变、西方净土变和药师经变里,它们以殿堂、楼阁、台榭、回廊、钟楼等多种建筑单体作为建筑元素,用这些元素进行组合,使每一幅经变中的寺院群都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呈现出宏大的群落之美的共性。这些画面在莫高窟第329、217、172、148、159、61窟及榆林窟第19、25、3窟等很多窟室的大幅经变画中可以看到(图一)。
唐代的寺院建筑群场面开阔,一般在中轴线前面有大小几座出于水中的露台,是佛与众菩萨观看天人伎乐歌舞表演的舞台与看台。露台后的轴线正中有一座大佛殿,两侧用回廊相连,前面有单层或二层楼的配殿,形成纵深的凹形院落空间。大佛殿后又有一重院落,用回廊围合,形成封闭的后院。重重回廊在寺院组合中既是空间的转换,又是庭院的内在交通要道。画面透过中间回廊通道,能看到后院里的花草,强烈的通透感,使观赏者感觉可以深入其境,进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中。
佛 塔
佛塔的形式一直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是壁画中变化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外来形式在逐渐汉化的过程中,随时被打上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烙印。在印度,塔的作用原本是埋藏尸骨的坟冢,于地面上起一个大覆钵是其基本形式,梵文称为“窣堵坡”。所以凡是有覆钵形式的塔,都可称作窣堵坡。
敦煌壁画中从北魏开始绘制塔的形象,直到元代,塔的造型各不相同。在早期壁画中,既有埋藏尸骨的“窣堵坡”,也有中国传统的高楼式塔,如第428窟东壁和第254窟南壁同样都表现了萨埵本生故事中的舍利塔,却分别用窣堵坡和高楼塔表现。隋唐以后,塔的形象逐渐趋于华丽,如第23窟南壁“见宝塔品”中的大塔,由于画幅大,所以精细的描绘了塔的整体形象及细部,该塔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地宫中出土的一座铜塔模型极为相似(图二、图三)。榆林窟第36窟开凿于五代,在前室有一座托在天王手中的小塔,于美丽的莲花中间有一小覆钵塔,在覆钵形的塔身上加盖了具有中国传统的四角攒尖的大屋顶,好象一顶大草帽盖在覆钵上。屋顶中间是相轮塔刹,塔刹两边悬挂链与铎,整体造型好似一个精巧的工艺品。
世俗建筑
世俗建筑主要有宫廷、民居、茅棚等居住建筑,城墙、城门、城楼、角楼等城市防御建筑,此外还有小桥、坟墓、烽燧等各种用途的建筑形象。尽管壁画内容反映的是佛国生活的场景,但壁画的制作者却无法摆脱世俗的影响,将中古时期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形式反映在壁画中。
居住建筑:这是各时代建设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由于贫富的差别使住宅的规模和形式表现得千差万别,加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住宅比较难于长期保存,所以壁画上提供的这类形象更显其珍贵。这里即有王宫的宫室,也有豪门的深宅和平民的院落、草屋茅棚。如北魏第257窟“须摩提女缘品”故事中的坞堡宅院。北周第296窟“须阇提本生”故事中的宫城。初唐第431窟“未生怨”故事中的宫城,概括的反映出宫廷中前朝后寝及御苑的三个组成部分。盛唐第148窟“未生怨”故事用条幅形式,按故事发展情节,组织表现了“帝宫九重”的意境。这里没有高大厚实的城墙与门楼,只用七道横廊围出六重院落(图四)。且每一院落的布局都有轻重区别,使条幅的画面布局稳定,且显得生动活泼。在北周和隋代壁画中,有多种不同院落形式组成的民居建筑群落(图五)。以及五代第55窟的茅屋等等。
城:作为城市的防御建筑在壁画中有大量表现,如西魏第249窟的“兜率天宫”就是一座防御设施完备的城,它用正立面的形式表现了城门与城垣。城门上没有城楼,城门是一间典型的、有着四阿顶的门堂形式,方形的门洞里有门框及双扇板门,门两侧是高起的城垣,尽端与中段有突出并略高于墙面的墩台,称为马面(马面就是从城墙平面上向外突出的墩台,如果马面伸出较长,设置较密,守城士卒则可以反射攻城敌人,是一种有效的城防设施)(图六)。马面与城垣上均设雉堞,上有堞眼。以后各时代的城防设施逐渐增加了门楼、角楼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封建等级制度有了严格的规定以后,根据城门门楼的大小和城门洞的数量就可以区分出王、侯不同等级的城池。如盛唐第172窟南北两壁相对而画的两幅“未生怨”故事画下部,画有王舍城频婆沙罗王的宫城城门楼局部,城门墩台高耸且突出于城墙之外,墩台上立平坐栏杆,中间建正楼五间,墩台两侧退进呈两级阶梯状,上各建夹屋两间,共为九间城门楼。门楼下有三道门洞。晚唐第138窟在弥勒天宫的宫城正门,画了五个门洞,城门之上是高大雄伟的城楼,这是壁画中最多的城门洞。五代第53窟的城门楼作二重,城门洞三道。北魏《洛阳伽兰记》记载永宁寺“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道……。东西门亦如之,唯楼二重”。但五代以前壁画中的城门,门楼多作一重,唯五代、宋以后出现了两座二重城门楼,证实了古已有之的城楼作法。
小品建筑与建筑构造
壁画中的建筑画在再现了中古时期各种大型建筑形象的同时,也再现了许多小型的装饰性建筑及构件和各种建筑技术、装饰艺术等等。初唐第215、341等窟出现一种小型建筑,建于宝池露台之间的小桥上,桥的四角立柱,柱上有斗栱、短椽,上建栏杆平台,台上有伎乐数人正在演奏。对这种有伎乐演奏的木构高台的名称,最初只能以其使用功能称为“乐台”。古文献《邺中记》里,记述十六国后赵石虎在邺都的宫廷生活中写到“石虎正会置三十部鼓吹,三十步置一部,十二皆在平阁上,去地丈余,又有女鼓吹”文献记载中的建筑形象,与壁画中所见有伎乐演奏的木构高台正好吻合。这种建筑小品在古文献里通过文字,记录了它的名称与用途,又经过壁画再现了它的具体形象,填补了这类小建筑形象的空白,是十分珍贵和难得的古建筑研究资料(图七)。其它如“障日版”等小木作构件,在西魏和唐代建筑的屋檐下都有表现,在宋《营造法式》中也有记载,但现存的古建筑上已没有这类小木作的踪影。又如各时代屋檐下斗栱的演变,形象的记录出了一道斗栱演变的轨迹(图八)。另外在石窟内还能看到北魏时期绘在木斗栱上的木构彩画。
在各时代的建筑画当中除了表现建筑外,还常常在建筑内外画有远山近树、小桥流水、红花绿草,反映出浓郁的生活情趣。
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曾说:“我以为除了古人的遗物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社会之具体的形象”。这里反映了一千多年间的建筑形象,以及建筑从形式到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因此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是最形象的一部建筑历史画长卷。(孙毅华)
(资料来源:http://www.dha.ac.cn)
中华文史网编辑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558.html
以上是关于建筑-形象的建筑历史画卷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