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杨明明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西周晚期重器毛公鼎铭(集成 02840)曰:
“王曰:父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或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为耳字,从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为报告者跽而以手掩口之状。”[7]周初金文利簋(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盂鼎(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字与甲文无大异,唯耳形已与人头部分离,中周以降,字形渐譌,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毛公鼎02841)等形。《说文》古文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从耳昏声,小篆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从耳门声。魏三体石经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玉篇》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皆为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之譌变。
《说文·耳部》:“闻,知闻也。从耳,门声。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古文从昏。”金文中“闻”有用为听闻义者,如大盂鼎(集成 02837):“我闻殷述(坠)令(命)”,“闻”,即听闻。或借为“婚”,如乖伯归夆簋(集成04331):“享夙夕,好朋友雩百者(诸)闻(婚)遘(媾)。”又或假为“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字同,右所从耳旁有些残泐,当爲“闻”字。当以杨树达先生说是,“女某(无)不有闻”与蔡簋“毋敢有不闻”同意,谓不得有事不上闻,为双重否定句。逆钟“毋有不闻智”与宰兽簋“毋敢无闻智”意亦相同,《说文·耳部》:“闻,知闻也。”《广雅·释诂》: “闻,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士上盉·集成09454)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庚赢卣·集成05426)
长: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长日戊鼎·集成02348)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廿年距末·集成11916)
“朢”字人上从“臣”,“长 ”字人上所从为长髮貌,与铭文字形皆不类。“庸有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合集18089)字,与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17]为同字之异体,皆当释为“闻”。臣谏簋铭文之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与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字,摹本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不知是否与“庸有闻”有关,由于整篇铭文释读难读较大,还需进一步研究。
[1] 诸说皆引自杨树达先生《积微居金文说·毛公鼎三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6页。
[2] 当爲“引”字。
[3]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毛公鼎三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6页。
[4] 裘锡圭:《说金文“引”字的虚词用法》《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61- 362
[5]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 1959年,75页。
[6]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222页。
[7]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67页。
[8]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90页。
[9]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117页。
[10]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谏簋跋》,中华书局,1997年,121页。
[11]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67页。
[12]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659页。
[13]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79页。考古1979年1期25页,释作“望”,读为“忘”。
[14]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3、4),,文物出版社,1988年,59页:“母弟引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又长子□。”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 1985年,1576“长”字条。
[15] 刘钊、洪飏、张新俊编纂《新甲骨文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649页。
[16] 刘钊:《古文字构型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42页。
[17] 《新甲骨文编》亦将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形归于“闻”字条下。
[18] 器主之名作
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0726释毛公鼎 “庸有闻”及相关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93.html
以上是关于毛公鼎-杨明明:释毛公鼎“庸有闻”及相关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