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中元节(道教)

中元节-中元节(道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中元节-中元节(道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元节(道教)


佛教称为盂兰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民间传统节日。
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是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古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然而,相沿至今的中元节却在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的时候,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
信仰佛教的信徒则奉中元节为一个发扬孝道的节日。民间流传这么一个传说:目莲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母亲由于犯了许多罪行,结果留在地狱,不能超生。他不忍心看到死去的母亲受苦,于是历尽千辛万苦到地狱寻找母亲。当目莲找到母亲时,便拿出带来的食物喂母亲吃,不料,食物一到母亲口里便化成火炭。原来,目莲的母亲生前做了错事,所以死后要忍受饥饿的痛苦。佛祖知道目莲是个孝顺的孩子,便对他说:“你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为各地的和尚准备素食,靠天下所有出家人的力量.才能解除你母亲所受的痛苦,别人家的父母也能因此而得救。“
目莲为了母亲吃尽苦头,他的孝行就这样传了开来。因此到每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人们也带孝心来进行祭拜鬼神的活动。
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因此,在一些地方,每逢中元节,在路旁和祖屋楼下,到处可看到善男信女焚烧金银纸。中元节虽然是一个宗教节日,但是由于节日本身劝人尽孝,对非信徒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可以把这个节日当作是追念祖先及已故亲友的节日。
又有文字资料说:
这种祀神敬鬼的风俗,北方已很少见,而独盛于闽南一带,揣其原因,闽南多系中原移民南来,故而较多保留古代中原古俗,而北方连年争战胡华杂处,已无复古代中原遗风,加以北方自然条件较差,自古以来南粮北运,日常生活已乏保障,遑论诸多繁杂习俗。闽南古为通商大港,又是重要侨区,故对古俗一一遵行,从不间断。
教徒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盆会唐代即已盛行,晚清年间,北京有八百四十多座寺庙,有条件的,如广济寺、法源寺、拈花寺、广化寺、嘉兴寺、长椿寺等都举办规模不同的盂兰盆会和中元法会。中元节期间,老北京还有举行制法船、放荷灯、莲花灯、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
照佛门的盂兰盆会仪规来看,放河灯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目,并不显得多么要紧。而在民间的中元节俗活动中,放灯则是比较重要的。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现代女作家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大概从阴间到阳间的这一条路,非常黑,若没有灯是看不见路的。所以放灯这件事是件善事。可见活着的正人君子们,对着那已死的冤魂怨鬼还没有忘记。
民家习惯用木板加五色纸,做成各色彩灯,中点蜡烛。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明亡人的名讳。商行等单位,则习惯做一只五彩水底纸船,称为大法船。传说可将一切亡灵,超渡到理想的彼岸世界。船上要做一人持禅杖,象征目犍连。也有的做成观世音菩萨。入夜,将纸船与纸灯置放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人们依据灯的漂浮状况,来判断亡魂是否得救。如果灯在水中打旋,被认为让鬼魂拖住了。如果灯在水中沉没,被认为亡魂得到拯救,已经转生投胎了。如果灯漂得很远或靠岸,被认为亡魂已经到达彼岸世界,位列天国仙班了。总之,一切都是良好的祝愿。

(资料来源:http://bbs.jxcn.c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0942.html

以上是关于中元节-中元节(道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