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王伟: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伟: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
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
(首发)
王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1.
《秦始皇金石刻辞注》注释小组:《秦始皇金石刻辞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8月;
上海书画出版社:《秦铭刻文字选》,上海书画社1976年;
于省吾:《商周金文录遗》,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王辉、程学华:《秦文字集证》,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6月;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9月;
田静:《秦史研究论着目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朱力伟:《东周与秦兵器铭文中所见的地名》,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西安文物精华――青铜器》,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
林清源:《两周青铜勾兵铭文汇考》,台北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87年;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藏青铜器选》,香港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年;
施拓全:《秦代金石及其书法研究》,国立高雄师範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1年;
柯昌济:《韡华阁集古录跋尾》,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
洪燕梅:《秦金文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1998年;
胡云凤:《秦金文文例研究》,私立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论文1990年;
首阳斋等:《首阳吉金――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孙慰祖、徐穀甫:《秦汉金文彙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徐卫民:《秦汉历史地理研究》,三秦出版社2005年2月;
祝中熹、李永平:《遥望星宿——甘肃文化考古丛书•青铜器》,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0》,文物出版社2006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秦墓》,三秦出版社2006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尤家庄秦墓》,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都咸阳考古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文物出版社2007年;
陕西历史博物馆:《寻觅散落的瑰宝――陕西历史博物馆徵集文物精粹》,三秦出版社2001年;
马非百:《秦集史•金石志》,中华书局1982年;
张文立:《秦学术史探赜》(秦俑秦文化丛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张占民、程学华:《秦陵文物精华》,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4月;
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张双庆:《秦金石铭刻文字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中文学部硕士论文 1975年;
淄博市博物馆, 齐故城博物馆:《临淄商王墓地》,齐鲁书社1997年;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增订本),香港影印本1934年;
陈平:《燕秦文化研究——陈平学术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11月;
陈直:《读金日劄》,中华书局2008年;
陈昭容:《秦系文字研究:从汉字史的角度考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103,2003年7月;
陈泽:《西垂文化研究》,五洲文明出版社2005年5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队、襄阳区文物管理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冯国瑞:《天水出土秦器汇考》,陇南丛书编印社,1944年;
黄濬:《尊古斋古兵精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董珊:《战国题铭与工官制度》,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台北古越阁:《商周青铜兵器》,1993年;
广州市文化局:《广州秦汉考古三大发现》,广州出版社1999年;
萧春源:《珍秦斋藏金――秦铜器篇》,澳门基金会2006年;
礼县秦西垂文化研究会、礼县博物馆:《秦西垂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4月;
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 同治庚午刊本(1870年,又1930年刊本);
罗振玉:《秦金石刻辞》,上虞罗氏永慕园丛书(1914年);
苏辉:《秦、三晋纪年兵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2年。
2.论文
丁耀祖:《临潼县附近出土秦代铜器》,《文物》1965年7期;
于省吾:《双剑誃吉金文选•秦公钟铭》,民国二十二年北平石印本(1933年);
于豪亮:《四川涪陵的秦始皇二十六年铜戈》,《考古》1976年1期;收入《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1月;
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2期;
王丕忠:《战国秦“王氏”陶罐和魏“安邑 ”铜锺——介绍咸阳出土的两件珍贵文物》,《光明日报》1974年7月6日;
王光勇:《凤翔县发现的阳宫铜鼎》,《考古与文物》1981年1期;
王红武、吴大焱:《陕西宝鸡风阁领公社出土一批秦代文物》,《文物》1980年9期;
王刚:《秦汉假官、守官问题考辨》,《史林》2005年2期;
王伟:《从秦子簋盖词语说到秦子诸器—— 兼与董珊先生商榷》,《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年3期;
王国维:《两周金石文韵读•盄和钟》,广仓学宭丛书1917年;又辑入《海甯王忠悫公遗书》1928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秦新郪虎符跋》)、卷十八(《秦阳陵虎符跋》),中华书局1959年;
王国维:《观堂集林•秦公敦跋》卷十八,中华书局1959年;
王博文:《甘肃镇原县富坪出土秦二十六年铜诏版》,《文物》2005年12期;
王慎行 从兵器名刻看战国秦之治铸手工业,《人文杂誌》1985年5期;
王辉、萧春源:《珍秦斋藏王二十三年秦戈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4期;
王辉、萧春源:《珍秦斋藏王八年内史操戈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3期;
王辉、萧春源:《新见铜器铭文考跋二则》,《考古与文物》2003年2期;
王辉:《<秦出土文献编年>续补(一)》,秦文化论丛第9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月;
王辉:《二年寺工壶、雍工敃壶铭文新释》,《人文杂誌》1987年3期;
王辉:《也谈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其铜器》,《考古与文物》1998年5期;
王辉:《周秦器铭考释》,《考古与文物》 1991年6期;
王辉:《珍秦斋藏元年相邦疾戈跋》,《湖南博物馆馆刊》第5辑,岳麓书社2008年;又收入《高山鼓乘集――王辉学术文存二》,中华书局2008年;
王辉:《珍秦斋藏秦铜器铭文选释》,《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2期;
王辉:《秦子簋盖铭文补释》,《华学》第九、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王辉:《秦史三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6辑,陕西人民教育1999年6月;
王辉:《秦兵三戈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4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王辉:《秦器铭文丛考(续)》,《考古与文物》1989年5期;
王辉:《秦器铭文丛考》,《文博》1988年2期;
王辉:《新见秦宜阳鼎跋》,《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7年1期;又载《收藏》2007年9期;
王辉:《关于秦子戈矛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1986年6期;
王辉:《读<秦子戈矛补议>书后》,《考古与文物》1990年1期;
王学理:《秦俑兵器刍论》,《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
史党社:《美国博物馆展藏的二件秦鼎》,《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0年4期;
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涪陵县文化馆:《四川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清理简报》(廿年蜀守武戈),《文物》1974年5期;
左得田:《湖北随州市发现秦国铜器》,《文物》1986年4期;
平心:《释鬼薪与顾山》,《学术月刊》 1957年5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礼县圆顶山春秋秦墓》,《文物》2002年2期;
田亚岐:《秦国早期的逐渐强盛和对戎狄的战争》,《秦文化论丛》第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田凤岭、陈雍:《新发现的十七年丞相启状戈》,《文物》1986年3期;
田广金、郭素新:《西沟畔匈奴墓反映的诸问题》,《文物》1980年7期;
田静、史党社:《<秦出土文献编年>与秦史研究》,《文博》2001年3期;
田静:《秦宫廷文化》,《历史月刊》2001年1期;
申茂盛:《秦“工师文缶 ”考辨》,《秦文化论丛》第9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年7月;
白光琦:《秦公壶应为东周初期器》,《考古与文物》1995年4期;
石志廉:《春秋秦公簋铭文》,《书法丛刊》第9辑,1985年;
伊盟准格尔旗文化馆:《内蒙古准格尔旗出土一件上郡青铜戈》,《文物》1982年11期;
伍士谦:《秦公钟考释》,《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2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潜山公山岗战国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1期;
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2006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祭祀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11期;
朱捷元、黑光:《陕西省兴平县念流寨和临潼县武家屯出土古代金饼》,《文物》1964年7期;
朱捷元:《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战国时的秦器》,《文物》1966年1期;
朱帜、振甫:《河南舞阳出土的周、汉兵器》,《考古》1994年3期;
朱德熙、裘锡圭:《战国铜器铭文中的食官》,《文物》1983年3期;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
朱德熙:《战国记容铜器刻辞考释四篇》,《语言学论丛》1958年2期;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
江西省博物馆、遂川县文化馆:《记江西遂川出土的几件秦代铜兵器》,《文物》1978年1期;
何琳义:《秦文字辨析举例》,《人文杂誌》1987年4期;
何新成:《汉中杨家山秦墓发掘简报》,《文博》1985年5期;
作铭:《最近长沙出土吕不韦戈的铭文》,《考古》1959年9期;
吴永琪主编:《战国铜鼎回归记——捐赠实录》,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编印本,2007年
吴振武、张光裕:《武陵新见古兵三十六器集录》,纪念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散发(长春),1996年11月;后刊于《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新第六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
吴焯:《“秦人”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学刊》(第二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
吴镇烽:《工师文罍考》,《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4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吴镇烽:《近年新出现的铜器铭文》,《文博》2008年2期;
吴镇烽:《秦兵新发现》,《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收入吴镇烽《考古文选》,科学出版社2002年;
吴镇烽:《新出秦公钟铭考释与有关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年1期;
吕树芝:《秦国杜县虎符》,《历史教学》 1981年6期;
李 零:《春秋秦器试探——新出秦公钟镈铭与过去着录秦公钟簋铭的对读》,《考古》1979第6期;
李丁生:《潜山县出土“二十四年上郡守臧 ”戈考》,《文物研究》第12辑260~261页,黄山书社1999年;
李令福:《秦都咸阳廄苑考》,《中国古都研究》(十五),三秦出版社2004年8月;
李永平:《新见秦公墓文物及相关问题探识》,《故宫文物月刊》1999年5期;
李仲操:《二十六年秦戈考》,《文博》 1989年1期;
李仲操:《八年吕不韦戈考》,《文物》 1979年11期;
李仲操:《平阳秦公钟铭文考释》,《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
李仲操:《羽阳宫鼎铭考释》,《文博》 1986年6期;
李光军、宋蕊:《二年寺工师壶、雍工敃壶铭文再释》,《考古与文物》1993年4期。
李光军、宋蕊:《咸阳博物馆收藏两件带铭铜壶》,《考古与文物》1983年6期(二年寺工壶)
李纯一:《中国上古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获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第7期,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收入《青铜器学步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李朝远:《上海博物馆新藏秦器研究》,《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第9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收入《青铜器学步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李朝远:《伦敦新见秦公壶》,《中国文物报》2004年2月27日。收入《青铜器学步集》,文物出版社2007年。
李朝远:《新出秦公器铭文与籀文》,《考古与文物》1997年5期。
李朝远:《新见秦式青铜鍑研究》,《文物》2004年1期
李学勤 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9期;又收入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学勤 艾兰:《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中国文物报》 1994年10月30日。
李学勤、艾兰:《秦公壶应为东周初期器》,《考古与文物》1995年4期。
李学勤、郑绍宗:《论河北近年出土的战国有铭青铜器》,《古文字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1982年6月;
李学勤:《北京拣选青铜器的几件珍品》,《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期(三年诏吏鼎)
李学勤:《秦子新释》,《文博》,2003年5期;
李学勤:《秦公簋年代的再推定》,《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3~14辑,文物出版社1989年;
李学勤:《秦孝公、秦惠文王时期铭文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5期,后收入《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 1980年9期;又收入《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李学勤:《湖南战国兵器铭文选释》,《古文字研究》第12辑,中华书局1985年;
李学勤:《试论山东新出青铜器的意义》,《文物》1983年第12期;
李学勤:《论秦子簋盖及其意义》,《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6期;
李学勤:《战国时代的秦国铜器》,《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8期;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文物》1959年7~9期。
周世荣:《湖南楚墓出土古文字丛考》,《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
周世荣:《湖南战国秦汉魏晋铜器铭文补记》,《古文字研究》第19辑,中华书局1992年6月出版;
周萼生:《五年上郡残戟考》,《人文杂誌》1960年3期
周广济、方志军、谢言、马明远:《2006年度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原战国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 9期;
冈村秀典:《秦汉金文の研究视角》,《古代文化》43卷第9期1991年9月;
林青源:《<殷周金文集成>新收战国秦戈考释》,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林剑鸣:《秦公钟、镈铭文释读中的一些问题》,《考古与文物》1980年2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登封县八方村出土五件铜戈》,《华夏考古》1991年3期;
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塔儿坡出土的铜器》,《文物》1975年6期;
姚生民:《陕西淳化出土战国秦铜簋》,《考古与文物》1982年1期;
施谢捷:《秦兵器铭刻零释》,第五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2008年4月(安徽•合肥);
胡正明:《丞相启即昌平君说商榷》,《文物》1988年3期;
胡顺利:《关于秦国杜虎符的铸造年代》,《文物》1983年8期;
郎保利:《长平古战场出土三十八年上郡戈及相关问题》,《文物》1998年10期;
唐兰:《怀铅随录•新郪虎符作于秦王政十七年灭韩后》,《申报•文史》第29期1948年6月26日;
孙常叙:《孙常叙古文字论集•诅楚文义新说》,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
孙常叙:《秦公及王姬镈、钟铭文考释》,《吉林师範大学学报》1978年4期;
孙机:《说“箕敛”,《中国历史文物》 2003年1期;
容庚:《秦公钟簋之时代》,《考古社刊》 1937年6期。
徐日辉:《早期秦与西戎关係考》,《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1期;
徐家国、刘兵:《辽宁抚顺市发现战国青铜兵器》,《考古》1996年3期;
徐龙国:《山东临淄战国西汉墓出土银器及相关问题》,《考古》2004年4期;
秦兵:《<寺工小考>一文资料补正》,《人文杂誌》1983年1期;
秦俑考古队:《临潼上焦村秦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袁仲一:《秦中央督造的兵器刻辞综述》,《考古与文物》1984年5期;
袁仲一:《秦代金文、陶文杂考三则》,《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06》;
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秦都咸阳故城遗址发现的窑阯和铜器》,《考古》1974年1期;
陕西省博物馆:《介绍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几件战国时期的秦器》,《文物》1966年1期;
陕西省博物馆:《西安市西郊高窑村出土秦高奴铜石权》,《文物》1964年9期;
陕西省博物馆:《西省博物馆鑒选一批历史文物》,《文物》1965年5期;
马承源:《商鞅方升与战国量制》,《文物》1972年6期;
马非百:《关于秦国杜虎符之铸造年代》,《文物》 1979年11期;
马振智:《关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的几个问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10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10月;
商承祚:《秦权使用及辨伪》,《学术研究》1965年3期,又载《古文字硏究》第3辑,中华书局1980年11月;
张天恩:《秦器三论》,《文物》1993年10期
张天恩:《对<秦公钟考释>中有关问题的一些看法》,《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4期;
张天恩:《礼县等地所见早期秦文化遗存有关问题刍论》,《文博》2001年3期;
张占民:《“秦石邑戈”补考》,《考古与文物》1986年4期;
张占民:《秦兵器题铭考释》,《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6年;
张占民:《论秦兵器的铸造管理制度》,《文博》1985年6期;
张光裕:《新见〈秦子戈〉二器跋》,屈万里先生百岁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论文,2006年
张政烺:《“十又二公”及其相关问题》,《顾颉刚先生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
张政烺:《秦汉刑徒的考古资料》,《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58年3期;又载《历史教学》2001年1期(上郡戈);
张国维:《山西运城发现的秦彘鍪量》,《考古与文物》1986年1期;
张颔:《拣选古文物秦汉二器考释》,《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79年1期;
张懋容、肖琦:《秦昭王二十五年高陵君鼎考论》,《考古》1993年3期;
张懋镕、刘栋:《卜淦口高戈考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3期;
梁云:《“秦子”诸器的年代及有关问题》,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5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
梁云:《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青铜乐器坑探讨》,《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4期;
梁云:《秦戈铭文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2期;
许玉林、王连春:《辽宁宽甸县发现秦石邑戈》,《考古与文物》1983年3期;
许明纲、于临祥:《辽宁新金县后元台发现铜器》,考古1980年5期;
许俊臣 甘肃镇原县发现一枚秦诏版,《考古与文物》1982年4期;
郭沫若:《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秦公
王伟: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0560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1277.html
以上是关于王伟:秦铜器、兵器题铭论着要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