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振三:“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

房振三:“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房振三:“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房振三:“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


“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
(首发)
房振三
青岛大学师範学院中文系
《左传·隐公元年》有如下一段: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内部一次夺权斗争的记载,这段记录被很多《古代汉语》教材选编,命名为《郑伯克段于鄢》,故事广为流传,影响也甚大。“其乐融融”更是成为后世常用的成语,但综观目前有关训诂资料,对上引文中“融融”、“洩洩”两个词语的解释都颇值得商榷。
先说“洩洩”。
晋杜预注:“洩洩,舒散也。”阮元《校勘记》曰:“洩洩,当作泄泄。《考文提要》作‘泄泄’,《石经》避太宗讳改,宋以后本皆仍唐刻。”[1]朱起凤在解释 “泄泄”、“呭呭”、“詍詍”、“洩洩”诸条之后也按曰:“洩、泄两字古通。”[2]
可见“其乐洩洩”一语本当作“其乐泄泄”。但杜预以“舒散”释“泄泄”,于文义颇为笼统。
“泄泄”一词见于诗经,凡三见。
雄雉于飞,泄泄其羽。(《诗·邶风·雄雉》)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诗·魏风·十亩之间》)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天之方蹶,无然泄泄。(《诗经·大雅·板》)
“泄泄其羽”之“泄泄”,《毛传》:兴也。雄雉见雌雉,飞而鼓其翼泄泄然。《笺》云:兴者,喻宣公整其衣服而起,奋讯其形貌,志在妇人而已,不恤国之政事。[3]陈奂曰:“《经》言雄雉,《传》则兼及雌雉,以明兴义也。隐元年《左传》‘其乐也洩洩’,杜注云‘洩洩,舒散也。’与《诗》‘泄泄’同。洩即泄字。”[4]马瑞辰曰:“《夏小正》正月‘雉震呴’,《传》:‘呴也者,鸣也。震也者,鼓其翼也。’《说文》:‘雊,雄雉鸣也。雷始动,雉鸣而雊其颈。’是雄雉必雊其颈而鼓其翼,故《传》以‘泄泄其羽’为鼓翼貌。”[5]王先谦认为:“‘泄泄’,《唐石经》避太宗讳作‘洩洩’,洩、泄字同。《板》‘无然泄泄’,释训作‘洩洩’,是其证。《文选·思玄赋》注引《左传》杜注:‘洩洩,舒散也 。’‘泄泄’亦当为‘舒散’意。《传》以为‘飞而鼓翼状’,《笺》云‘奋迅其形貌’,尽‘泄泄’情态。”[6]可见,陈、马、王氏皆申成《传》意。也有另出别解者,如“李氏樗曰:‘泄泄,自得也。’”[7],或谓“泄泄,是慢慢飞的样子”,[8]或谓“泄泄,慢慢。”[9]
“桑者泄泄”之“泄泄”,毛传:泄泄,多人之貌。陈奂曰:“泄犹呭、詍也。呭、詍皆谓多言,义相近。”[10]马瑞辰曰:“閑閑、泄泄,皆树桑盛多之貌。”[11]王先谦曰:“三家《诗》泄作詍,一作呭,《说文》‘詍’下云‘多言也’引诗。又‘呭’下同。呭、詍皆三家文。今毛诗《大雅》作‘无然泄泄’。多言由于多人,故此又释为多人貌。[12]或认为“泄泄,犹閑閑也。”[13]或认为“泄泄和閑閑同意。”[14]或认为“泄泄,和乐貌。”[15]或认为“泄泄,弛缓貌。”[16]异解并存,不可不辨。
“无然泄泄”之“泄泄”,诸家解释也颇为歧异,《孟子》曾引《板》中“无然泄泄”句并作解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孟子以“沓沓”训“泄泄”,当渊源有自。《诗经》该句中的“泄泄”,王引之有极为精闢的论述:
钱氏《答问》曰:问:《说文·口部》“呭”字,引《诗》“无然呭呭”;《言部》“詍”字亦引《诗》“无然詍詍”,二字并训“多言”。家大人曰:《史记·张释之传》:“谍谍利口捷给”,《索隐》:谍谍,《汉书》作“喋喋”,口多言也。“喋喋”之为“谍谍”,犹“呭呭”之为“詍詍”。盖先儒传写有异而义则同。然与毛、郑、朱注皆不合,何也?曰:《孟子》引《诗》训“泄泄”为“沓沓”,而毛氏传取之。《说文》:“沓,语多沓沓也。”引《诗》“噂沓背憎”。《毛传》:“噂,犹噂噂;沓,犹沓沓。”《郑笺》谓“噂噂、沓沓,相对谈语。”亦取聚语之义。孟子以“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申沓沓之说,亦是恶其多言,与《说文》同义。《尔雅·释训》云:“宪宪、泄泄,制法则也。”郑笺取其义,云王方欲艰难天下之民,又方变更天下之道,女无宪宪然沓沓然为之制法度,达其意以成其恶。盖多言之人恒好改制,以先王之道为不足法,而迎合时君之指,作法以病民。《尔雅》、《说文》,训诂似异而理实相因。孔氏《正义》以“泄泄”、“沓沓”为“竞进”之意。朱氏又以为“怠缓悦从之貌”,皆不若《说文》之可据。家大人曰,此说贯通《尔雅》、《说文》及传笺之训与孟子言则非先王之道,语意尤合。“泄泄”、“沓沓”四字其义乃了若指掌矣。《诗》言“泄泄”者,每有“众多”之意。《魏风·十亩之间》曰:“桑者泄泄”,毛传:“泄泄,多人之貌。”多人谓之“泄泄”,犹多言谓之“泄泄”也。《荀子·正名篇》曰:“愚者之言誻誻然而沸。”杨倞注:誻誻,多言也。“誻誻”与“沓沓”同。又《解蔽篇》曰:“辩利非以言是,则谓之詍。” 杨注:詍,多言也。《诗》曰“无然詍詍”。尤足与《孟子》之言相表裏。[17]
从上引王说中可知,“泄泄”一词,《说文》又作“呭呭”、“詍詍”。 《诗·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之“泄泄”毛传训为“多人之貌”,或认为“閑閑、泄泄,皆树桑盛多之貌”,[18]无论是训为“人多”抑或“树多”,都是言其多,这与《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之“泄泄”一样都是“众多”之意。而《诗·邶风·雄雉》:“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之“泄泄”毛传训为“舒散也”,恐也不确。当依王说训为“众多”,是指雄雉的羽毛很多。雄雉较雌性羽毛为多,在其求偶时展示众多且华丽的羽毛乃是生活中的常识。《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毛传:“差池,不齐貌。”“差池”状羽毛不齐,“泄泄”状羽毛众多,合乎文意,可资比对。至于《左传》“其乐洩洩”之“洩洩”杜预训“舒散也”,当源自“泄泄其羽”《毛传》之释。
其实《左传》“其乐也泄泄”之“ 泄泄”也是众多的意思。这可以从姜氏赋诗的韵脚得到证明。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左传·隐西元年》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诗·魏风·十亩之间》)
外、泄上古皆属月部。姜氏所赋之诗与《诗经》不仅韵脚相同,而且句式也极为相似。可见姜氏赋诗或受《诗经》影响,袭用《诗经》语句,或其时“泄泄”一语沿用已久,为世人所常用。准此,姜氏所赋之诗的“泄泄”应与《诗经》中“泄泄”意义密切相关,故也应训为“众多”。“泄泄”既训众多,则郑庄公赋诗之“融融”语义与之对应,也当另求别解。
再说“融融”。
杜预注:“融融,和乐也。”谓“其乐融融”为“其乐和乐”,语意颇为不类。但后世学者多袭用此说,如朱起凤《辞通》[19]、符定一《联绵字典》,后者更是徵引诸说:“融融,和乐也。《释文》:‘羊弓反,和乐也。’《正义》曰:‘融融,和乐也。’惠栋《春秋左传补注》曰:‘融,古肜字。’张衡《思玄赋》:‘展洩洩而肜肜’,旧注云:‘洩洩、肜肜,皆和貌。’李善云:《左传》曰郑庄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肜肜’。肜与融古字通。案,《殽阮碑阴》亦以肜为融。”[20]
张衡《思玄赋》“展洩洩以肜肜”中的“洩洩”与“肜肜”当是由《左传》而来,其义取自毛传古训及杜预注,故李善引《左传》杜注训为“和”未尝不可,但不能因此认为《左传》“其乐融融”的“融融”就是杜预所注的“和乐”意。
“融融”又作“肜肜”,已见上引张衡《思玄赋》,除了训“和乐”之义外尚有另外一义,“融融,昭明也。《太玄进》次四:‘日飞悬阴,万物融融。’《集注》司马光曰:‘万物融融然,莫不昭明也。’”[21]但这一义项于《左传》“其乐也融融”的解释也甚为不类。
其实“融融”乃“融”之叠言。叠言与单言意义完全相同或甚为相近,在联绵字中不乏其例。如“呦”,《说文》:“鹿鸣声也。”《广韵》、《集韵》亦训“鹿鸣”。呦呦,训为“鹿鸣而相呼也”,《广雅·释训》训“鸣也”;咥,《说文》:“大笑也。” 咥咥,亦训为“大笑”;咬,《玉篇》:“鸟声也。”咬咬,亦训“鸟声”;唏,《说文》:“笑也。”唏唏,《广雅·释训》“笑也。”是唏唏也训为“笑”;唶,《说文》:“大声也。”《集韵》“声也”,唶唶,《集韵》亦训“声也”。[22]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准此,“融融”之义应与“融”义相当。
“融”有“长久”义。《尔雅·释诂》:“融,长也。”,邢昺疏:“《说文》云:‘长,久远也。’”《方言》卷一:“融,长也……宋、卫、荆、吴之间曰融。” 《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毛传:“融,长;朗,明也。”孔颖达疏:“郑以为天既助汝王以光明之道,不但一时而已,又使之长远也。” 《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李善注:“毛苌《诗》传曰:‘融,长也。’”王筠《菉友肊说附录》:“汉碑,‘稟命不融’犹云不幸短命。”[23]
“其乐融融”的“融融”也当是“长久”之义。
郑庄公所赋之诗“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同样也是入韵的,中、融,古皆冬部。
快乐之稍纵即逝与甚为难得,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不都乏表现,诗文甚至日常生活中祈愿快乐多多而且永久更是司空见惯。姜氏与郑庄公母子二人经历了一场血雨腥风的政治斗争后,在颍考叔的导演下,终于在“隧而相见”的闹剧中和好如初。同时,郑庄公也为其进一步执政开脱了置其母姜氏于“城颍”的不孝罪名,其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所以他们的赋诗自然而然地祈愿“快乐多多”,而且“长久”,不再像从前那样母子反目。
要彻底理解《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一句,除了正确理解“融融”、“洩洩”的意义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该句的文法特点。对此,《正义》有很好的阐述:“赋诗谓自作诗也。中、融,外、洩,各自为韵。盖所赋之诗有此辞,传略而言之也。……服虔云:‘入’言公,‘出’言姜,明俱出入互相见。”[24]正如《正义》所指出,这一段赋诗採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不能机械地理解为郑庄公进隧道时赋诗,姜氏出隧道时赋诗,而应理解为庄公与姜氏进出隧道时母子两人都赋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即:
郑庄公和姜氏二人都一同进入隧道并出来,其间二人分别赋诗,郑庄公说:“隧道裏面,快乐久久。”姜氏说:“隧道外面,快乐多多。”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717、172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朱起凤《辞通》,第12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第30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陈奂《诗毛氏传疏》(上册),卷三第18页,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据漱芳斋1851年版影印,1984年。
[5]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上册),第12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7]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13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江荫香《诗经译注》,卷二第14页,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9]周振甫《诗经译注》,第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0]陈奂《诗毛氏传疏》(上册),卷三第508页,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据漱芳斋1851年版影印,1984年。
[11]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32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2]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40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3]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第248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4]江荫香《诗经译注》,卷三第52页,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15]高亨《诗经今注》,第14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6]周振甫《诗经译注》,第154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7]王引之《经义述闻》,第164-165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8]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32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9]朱起凤《辞通》,第1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0]符定一《联绵字典》,申集第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21]符定一《联绵字典》,申集第2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22]符定一《联绵字典》,丑集第61、81、94、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2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缩印本),第1200页,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
[24]阮元《十三经注疏》下册,第171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点击下载附件:

房振三:“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0109“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2237.html

以上是关于房振三:“其乐融融”“其乐洩洩”新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