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古文-古文考释八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文考释八篇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一、释“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冯胜君先生指出其是上录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人五千,乎(呼)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方。 《合》6167
贞:乎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合》6193
丁未卜,贞:令立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合》6743
贞:乎登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字蠡测》,《古文字研究》第26辑,297—302页,中华书局,2006年。
[17]李守奎:《〈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古文字研究》第24辑,468—472页,中华书局,2002年。
[18]“矣”和“疑”为一字分化。“矣”为匣母之部字,“疑”为疑母之部字,两者读音相近,张富海:《说“矣”》,《古文字研究》第26辑,502—504页,中华书局,2006年11月;又引李守奎先生《〈说文〉古文与楚文字互证三则》一文中亦有相同观点。
[19]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286页,綫装书局,2008年。
[20]李家浩:《传遽鹰节铭文考释》,《着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8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相关讨论看裘锡圭:《读逨盘铭文劄记三则》、《文物》2003年第6期。
[22]吴振武:《古玺姓氏考(複姓十五篇)》,《出土文献研究》第3辑,中华书局,1998年。
[23]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简报》,《文物》1979年第11期。
[24]何琳仪:《释“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古文字论集(一)》,《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145页,1983年。
[25]裘锡圭:《甲骨文中的见与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湾师範大学国文系编:《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4页,1998年。
[26]需要注意的是,“视”和“见”字的区别是郭店简出土后才由学者发现,而何琳仪在考释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形时,郭店简尚未公布,所以他把该形分析成从见从穴当在情理之中。
[27]施安昌编:《颜真卿书干禄字书》,16页,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
[28]洪适:《隶释·隶续》,100页,中华书局,1985年。
[29]王先慎:《韩非子集解》,122页,《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30]陈剑:《据战国竹简文字校读古书两则》,《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论文集》,371—372页,香港中文大学,2003年。
[31]徐在国:《隶定古文疏证》,62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32]陈伟:《读〈上博六〉条记》,简帛网,2007年7月8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597
[33]此形还见于包山258号简,看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工作队:《包山楚简》,图版112,释文37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34]李家浩:《信阳楚简中的“杮枳”》,《简帛研究》第2辑,6—7页,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
[35]关于此玺印的着录以及考释情况看吴振武:《释三方收藏在日本的中国古代官印》,《中国文字》新廿四期,90—93页,台北艺文印书馆 ,1998 年 。
[36]裘锡圭:《读〈战国纵横家书释文注释〉札记》,《古代文史研究新探》84—85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37]徐在国:《隶定古文疏证》,213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相关讨论看裘锡圭:《释殷墟甲骨文里的“远”“𤞷”(迩)及有关诸字》,《古文字论集》6页,中华书局,1992年;又前人亦有相关讨论看此文注解10,同书9页。
[39]王丹:《〈汗简〉〈古文四声韵〉新证》,55页,北京师範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0]李家浩:《南越王墓车馹虎节铭文考释》,《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662~67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铭文中的“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字亦由李家浩先生释出。
[41]“迩”即“迩”字异体,“𨖹”可以作“迩”的古文(上一段已论),则亦可作“迩”的古文。
[42]如“迩”字古文“迩”在《古文四声韵》中作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四3·5义),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从尔;“御”字古文作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四4·9王),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从午,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古文-古文考释八篇
古文-古文考释八篇二形相近,此可看成是“午”与“尔”相近的证据。
其所从的“尔”旁与“午”旁相近,容易发生讹混。
[43]郑珍:《汗简笺正》,《郑珍集·小学》,548页,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
[44]黄锡全:《汗简注释》,110页,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0年。
[45]徐在国:《隶定古文疏证》,41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文字研究(六种)》,《朱德熙文集》49页,北京,中华书局。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901.html

以上是关于古文-古文考释八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