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简《曹沫之陈》再谈今本《吴子》、《慎子》的真伪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从战国简《曹沫之陈》再谈今本《吴子》、《慎子》的真伪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战国简《曹沫之陈》再谈今本《吴子》、《慎子》的真伪
(首发)
近期發表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四)》[1]中的《曹沫之陳》是佚失已久的先秦兵書,經過整理者李零先生和其他學者的共同努力,整篇文章已經可以通讀。《曹沫之陳》文風較爲平易,內容卻很豐富,尤爲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其中的文句往往有和先前被判定爲僞的古書[2]相合者。下面我們準備就這個問題加以討論。
一、《曹沫之陳》和今本《吳子》的真僞
李碩之、王世金二先生曾在《吳子淺說》一書中論證今本《吳子》實爲《漢書·藝文志》所著錄之舊,不過有殘缺而已。他們指出今本《吳子·論將》“武侯問曰:‘兩軍相望,不知其將,我欲相之,其術如何?’起對曰:‘令賤而勇者,將輕銳以嘗之。務於北,無務於得,觀敵之來,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可以和出土文獻《孫臏兵法·威王問》“齊威王問用兵於孫子曰:‘兩軍相當,兩將相望,皆堅而固,莫敢先舉,爲之奈何?’孫子答曰:‘以輕卒嘗之,賤而勇者將之,期於北,無期於得。爲之微陣以觸其側,是謂大得。’”相參照;他們又提到,《吳子·治兵》“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文句與《尉繚子·勒卒令》“百人而教戰,教成合之千人;千人教成,合之萬人;萬人教成,會之於三軍”相類;又指出,《六韜·龍韜·軍勢》“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是引用《吳子·治兵》 “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的原文,這些都是正確的。[3]
我們在繹讀戰國簡《曹沫之陳》的時候,也可以發現它同今本《吳子》有不少可相參照之處。陳劍先生在《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4]已經指出:《曹沫之陳》簡19“且臣聞之:不和於邦,不可以出豫(舍)。不和於豫(舍),不可以出陳。不和於陳,不可以戰”可與《吳子•圖國》:“吳子曰: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有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於軍,不可以出陳;不和於陳,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相對照;簡43下“三軍未成陳,未豫(舍),行阪濟障,此捷果之幾”可與《吳子•料敵》“吳子曰:凡料敵,有不卜而與之戰者八……八曰陣而未定,舍而未畢,行阪涉險,半隱半出……”相對照。除了這兩例外,我們又檢出《曹沫之陳》簡60下“
从战国简《曹沫之陈》再谈今本《吴子》、《慎子》的真伪[5]慎以戒,如將弗克”可與《吳子·論將》“故將之所慎者五:……四曰戒……戒者,雖克如始戰”相對照。看來,今本《吳子》是有着十分可靠的來源的。
以往的學者多認爲《吳子》爲僞,比如清人姚際恒評論《吳子》:“其論膚淺,自是僞托。中有屠城之語,尤爲可惡。”[6]近人顧實也說:“辭意淺薄,必非原書。”[7]不過他們所說的文辭“膚淺”、“淺薄”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把它做爲評判真僞的標凖顯然是不可取的。
近世學者據以《吳子》爲僞的證據,我們歸納起來有如下幾條:
1、魏晉以後,乃以笳笛爲軍樂,《吳子·應變》安得云“夜以金鼓笳笛爲節”?;[8]
2、《吳子·治兵》“車騎之具,鞍、勒、銜、轡,必令完堅”之“鞍”字,不是吳起時代所有的東西;[9]
3、《吳子·治兵》“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等語顯系襲用《禮記·曲禮》、《淮南子·兵略訓》;[10]
4、《吳子·勵士》有“兼車五百乘,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之從”一語,這樣大規模的使用騎兵是那時所沒有的。[11]
不過這幾條證據,要細究起來,都是靠不住的。
“笳”字在先秦典籍中還見於《六韜·虎韜·軍略》“擊雷鼓,振鼙鐸,吹鳴笳”;[12]“鞍”字在先秦典籍中還見於《管子·山國軌》“被鞍之馬千乘”、《太平御覽》卷三百五十八引《六韜》“鞍勒不備者”,所以《吳子》一書的“笳”和“鞍”字的出現並非孤例。退一步說,即使“笳”、“鞍”字沒有在先秦舊籍出現,我們也要考慮到古書在後世的流傳中常有被篡改的可能,僅憑一二字就判定古書真僞,恐怕是不可行的。
《禮記·曲禮》說:“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招搖在上,急繕其怒”、《淮南子·兵略訓》“所謂天數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先秦古籍中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是很流行的一種說法,《禮記》、《淮南子》可以引用,《吳子》也可以引用,實在談不到有什麽抄襲的問題。《吳子》所云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實屬戰國兵陰陽學說,《六韜·龍韜·五音》“角聲應管,當以白虎;徵聲應管,當以玄武;商聲應管,當以朱雀;羽聲應管,當以勾陳;五管聲盡不應者宮也,當以青龍。”亦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說,[13]只不過順序略有不同。近年發現的銀雀山漢簡《地典》、張家山漢簡《蓋廬》、虎溪山漢簡《閻氏五勝》都屬兵陰陽家一派,《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說兵陰陽,“順時而發,推刑德,隨斗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爲助者也”,其實很多傳世的先秦兵書如《孫子兵法》、《尉繚子》等裏也有兵陰陽說的存在,只是過去了解不多罷了。[14]
《吳子》除《勵士》篇的“騎三千匹”外,尚有《應變》篇“此非車騎之力,聖人之謀也。能備千乘萬騎,兼之徒步,分爲五軍”,此中的“千乘萬騎”亦見於《六韜·犬韜·戰車》“敵雖圍周,千乘萬騎,前驅旁馳,萬戰必勝。”我們知道,戰國中晚期騎兵的使用已經十分常見,如《六韜·犬韜》的《武騎士》、《戰騎》就是探討騎兵的專文。《吳子》的“騎三千匹,而破秦五十萬之從”,實同《韓非子·十過》所言“公因起卒,革車五百乘,疇騎二千,步卒五萬,輔重耳入之于晉,立為晉君。”是一種故意誇大的說法,不足爲病。
《漢書·藝文志》著錄《吳起》四十八篇,在《隋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吳子兵法》一卷,賈詡注,和班“志”相比,已明顯有殘缺。高文、何法周《〈吳子〉真僞考》[15]一文已指出:
如以唐初魏徵等輯的《群書治要》所節選的四篇(《圖國》、《論將》、《治兵》、《勵士》)與今傳南宋本《吳子》(在《續古逸叢書》的《宋本武經七書》中,分上、下兩卷,每卷三篇)相校,不僅篇目相同,文字也基本一樣。今本《吳子》這四篇共有十九段,《群書治要》節選了八段,即見於今《圖國》篇兩段,《論將》篇三段,《治兵》篇一段,《勵士》篇兩段。除《論將》中有兩段在今本《圖國》中,只是段落作了變動外,字句僅有極個別的出入。又如以杜佑《通典》所引《吳起教戰法》及杜枚注《孫子》引文同今本《吳子》相校:杜佑引了九段,在今本《料敵》篇一段,《論將》篇一段,《治兵》篇兩段,《應變》篇五段;杜牧引了今本《治兵》篇兩句,《論將》篇兩段另八句。其內容、文字同今本和《群書治要》都一樣;而且這些引文的段落總數已占今本《吳子》段落總數的五分之三,並遍及全書六篇,罕見佚文,可見今本就是唐人所見的本子。
又,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吳子兵法》三卷,云:“唐陸希聲類次爲之,《說國》、《料敵》、《治兵》、《論將》、《變化》、《勵士》,凡六篇云。”此書所言和今本《吳子》六篇目次相同,只是今本《吳子》《圖國》、《應變》和晁公武所云的《說國》、《變化》微異,但顯然同爲一篇之異名。高文、何法周又說:賈詡《三國志·魏志》有傳,《隋書·經籍志》尚列有其《鈔孫子兵法》一卷,他生年距班固卒年只有55年,在時間上是沒有作僞的可能的。而魏人賈詡所注的一卷本就應是《隋書·經籍志》、《群書治要》、《通典》、杜牧注《孫子》、《郡齋讀書志》及今本《吳子》的共同來源。我們認爲高、何二先生所言是正確的。
根據上述,我們可以認爲,現今流傳下來的《吳子》實即《漢書·藝文志》著錄《吳起》四十八篇的一部份,它的來源應是《隋書·經籍志》的一卷本《吳子兵法》,到了宋代,由於卷次分合的原因,有的版本被分成了三卷,到了明、清又被合爲一卷,從而形成今本《吳子》。我們據《韓非子·五蠹》“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孫子十三篇》、《吳起兵法》,世多有”來看,《吳子》大多數篇章即應寫定於戰國之際。巧合的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說吳起在事魏文侯之前“嘗學於曾子,事魯君”、“魯卒以爲將,將而攻齊,大破之”,上面已說今本《吳子》六篇和《曹沫之陳》文句頗有相同,而《曹沫之陳》所言正爲魯國之事。那麽現今流傳的《吳子》六篇有沒有吳起本人自作?如果有,它是否同吳起在魯國的經歷有一定的關係?這個問題值得我們以後繼續探討。
二、《曹沫之陳》和今本《慎子》的真僞
廖名春先生《楚竹書〈曹沫之陳〉與〈慎子〉佚文》[16]一文中首先談到《初學記》卷十六、《御覽》卷五百七十五所引《慎子》佚文與《曹沫之陳》首句近乎相同。《初學記》卷十六說“魯莊公鑄大鐘,曹翽入見,曰:‘今國褊小而鐘大,君何不圖之?’”,《曹沫之陳》作:“魯莊公將爲大鐘,型既成矣。曹沫入見,曰:‘昔周室之邦魯,東西七百,南北五百,非山非澤,亡有不民。今邦彌小而鐘愈大,君其圖之。’”(簡1+簡2),二者同源是非常明顯的。廖明春先生又根據《曹沫之陳》與《慎子》文句的對比,認爲《慎子》此佚文的産生要晚於《曹沫之陳》,《曹沫之陳》應該是更原始的出處,應該是正確的。
今本《慎子》[17]只留存《威德》、《因循》、《民杂》、《德立》、《君人》五篇,《四庫全書總目》說:“其書《漢志》作四十二篇,《唐志》作十卷,《崇文總目》作三十七篇,《書錄解題》則稱麻沙刻本凡五篇,此本雖亦分五篇,而文多刪削,又非陳振孫之所見。”[18]查《直齋書錄解題》,所錄《慎子》亦僅一卷,王應麟《漢書藝文志考證》中引當時所見《慎子》五篇篇目也與今本全同,所以學者多認爲今本《慎子》實即宋代所見之本,此本在明代爲《文淵閣書目》、《內閣藏書目錄》、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錄》、徐渤《紅雨樓書目》等多種書目著錄,晚明周子義又把它收入到《子彙》中刊印,流傳有緒。[19]不過《四庫全書總目》所說“此本文多刪削”是正確的。由於《群書治要》的發現,學者已經明了今本《慎子》只是《群書治要》所錄《慎子》(《群書治要》本身就對《慎子》原書進行過刪節)的一個節抄本,它不僅比《群書治要》本少了《知忠》、《君臣》两篇,並且比《群書治要》本的《威德》篇還少了二百餘字。
今本《慎子》來源唐代舊籍,它的真僞本應無可疑,可是到了近來,也頗有人懷疑。如黃雲眉《古今僞書考補證》云:“《莊子·天下篇》謂‘慎到棄知去己,而緣不得已,泠汰於物以為道理,推而後行,曳而後往,若飄風之還,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豪桀相與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適得怪焉。’云云,求之今書《慎子》,似無些微影響。《天下篇》雖後人所作,若令得見今書,不當復有此語。”並說“然使慎到之道,果如今書所言,則慎到乃一普通之法家,彼豪傑何以笑其‘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乎?吾意今書文字明白,不類先秦殘籍,當由後人抄撮諸書法家語而成……其書誠僞托矣。”[20]我們讀《群書治要》中的《慎子》,大都強調“法”,確與《莊子·天下》所述不太一致,不過《荀子·非十二子篇》評論慎子說:“尚法而無法,下脩而好作,上則取聽於上,下則取從於俗,終日言成文典,及紃察之,則倜然無所歸宿,不可以經國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眾,是慎到、田駢也。”其所論與今本《慎子》“尚法”的精神是非常一致的,且《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也把《慎子》歸入法家。
馬王堆帛書發現後,唐蘭先生曾指出其中的《老子》乙本卷前佚書《稱》篇與今本《慎子》有四處文句近乎相同,[21]下面我們列舉一下這些地方:
《稱》:“不受祿者天子弗臣也。祿泊者弗與犯難。”參看《慎子·因循》:“是故先王見不受祿者不臣,祿不厚者不與入難。”
《稱》:“故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正嫡者,不使庶孽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婢妾疑焉。疑則相傷,雜則相方。”參看《慎子·德立》:“立天子者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疑則動,兩則爭,雜則相傷。”
《稱》:“天有明而不憂民之晦也,百姓辟其戶牖而各取昭焉,天无事焉。地有財而不憂民之貧也,百姓斬木
从战国简《曹沫之陈》再谈今本《吴子》、《慎子》的真伪薪而各取富焉,地亦无事焉。”參看《慎子·威德》:“天有明,不憂人之暗也。地有財,不憂人之貧也。聖人有德,不憂人之危也。天雖不憂人之暗,闢戶牖必取已明焉,則天無事也。地雖不憂人之貧,伐木刈草必取已富焉,則地無事也。聖人雖不憂人之危,而百姓準上而比於下,其必取已安焉,則聖人無事焉。”
《稱》:“臣有兩位者,其國必危。國若不危,君臾存也,失君必危。失君不危者,臣故差也。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家若不亂,親臾存也,失親必危。失親不亂,子故差也。”參看《慎子·德立》:“故臣有兩位者國必亂,臣兩位而國不亂者,君在也,恃君而不亂矣。失君必亂。子有兩位者家必亂,子兩位而家不亂者,父在也,恃父而不亂矣。失父必亂。”
裘錫圭先生《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兼論〈心術上〉〈白心〉爲慎道田駢學派作品》一文中指出《稱》篇是“彙集很多類似格言的話”,又指出上舉四段文字是《稱》篇抄襲《慎子》的。裘先生又說《十六經·本伐》“諸庫藏兵之國,皆有兵道”與《意林》卷二引《慎子》“藏甲之國,必有兵道”等句相類。並說:“如果《慎子》原本保存下來的話,一定能在乙本佚書裏發現更多從《慎子》那裏吸收來的東西。”[22]這些都是很正確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出版後,我們又發現《慎子》佚文與《曹沫之陳》亦有近乎相同的文句,所以,由《群書治要》而來的今本《慎子》爲先秦古書應該是沒有什麽疑問的了。
至於《莊子·天下》對慎到學術的評述,也並非空穴來風,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慎到,趙人。田駢、接子,齊人。環淵,楚人。皆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論,環淵著上下篇,而田駢、接子皆有所論焉”可知,慎子除具有一定法家思想外,還具有道家色彩,其主要觀點體現在“十二論”之中。《莊子·天下篇》所論慎子之言即應據“十二論”而發,此“十二論”應收於《漢書·藝文志》所錄的《慎子》四十二篇之中,不過現已亡佚,只有包含一定法家思想的五篇殘文被輾轉保留了下來。
李學勤先生在《談“釋古、疑古、信古”》一文中提到:“在史料審查上,我們主張要以‘二重證據法’來補充糾正疑古一派的不足之處。疑古的史料審查,由於限於紙上的材料,客觀的標準不足,而‘二重證據法’以地下之新材料補正、證明紙上之材料,這本身便是對古書記載的深入審查。”[23]近年由於出土簡帛的發現,很多被前人證明爲僞書的其實不僞,典型的個案有馬王堆帛書的發現對傳世古籍《鶡冠子》的證實;銀雀山漢簡的發現對傳世古籍《尉繚子》、《六韜》的證實等。當然,我們也知道,對前人認定的僞書如果作出反證,還必須有具體的實證材料。近年來,學術界對先秦古書的真僞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反思,大部份先秦古書也得到很多學者的深入討論,而今本《吳子》、《慎子》過去一直不太爲人重視,這裏,我們利用新發現的出土文獻並結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對它们再做進一步的辨證。看來,這兩部子書應該脫去“僞書”之名了。
(编者按:[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
[2]先秦古書的“真”、“僞”這個概念比較含混,先秦有很多古書是假托周初或周代以前人立說,對於周初或周代以前來說,這當然是“僞”書了;可是對於現今來說,又應該是“真”的先秦典籍。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爲,判定先秦古書的真僞由是不是《漢書·藝文志》所著錄的本子決定,這裏我們采用這一觀點。
[3]李碩之、王世金:《吳子的作者和成書》,《吳子淺說》,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4月,第3~12頁。另,張世超先生在《〈吳子〉研究》一文中也論證今本《吳子》非僞書,且指出上引《吳子·論將》那段話又可以和《六韜·虎韜·動靜》“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之軍相當,兩陣相望,衆寡彊弱相等,未敢先舉……爲之奈何?”相對照,參看張世超:《〈吳子〉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11期,第24 ~29頁。
[4]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2月12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chenjian001.htm。
[5]此符號表示原簡缺失上半段。
[6]黃雲眉:《古今僞書考補證》,齊魯書社,1980年6月,第178頁。
[7]顧實:《漢書藝文志講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2月,第194頁。
[8][清]姚鼐:《讀〈司馬法〉、〈六韜〉》,《惜抱軒全集》,中國書店,1991年8月,第52頁。
[9]《中國軍事史》編寫組:《〈吳子〉簡介》,《武經七書注譯》,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5月,第423頁。
[10]郭沫若:《述吳起》,《青銅時代》,科學出版社,1959年9月,第206~207頁。
[11]《中國軍事史》編寫組:《〈吳子〉簡介》,《武經七書注譯》,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5月,第423頁。
[12]此處李碩之、王世金二先生已指出,參看李碩之、王世金:《吳子淺說》之《吳子的作者和成書》,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4月,第8頁,他們同時引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前代雜樂》條:“應劭漢鹵簿圖,唯有騎執菰。即笳也。”證明漢代亦有此物。
[13]此處高文、何法周已指出,參看高文、何法周:《〈吳子〉真僞考》,《開封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7年第5期,第105~106頁。
[14]參看李零:《吳孫子發微》,中華書局,1997年6月,第31頁。
[15]參看高文、何法周:《〈吳子〉真僞考》,《開封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7年第5期,第102~106頁。
[16]廖名春:《楚竹書〈曹沫之陳〉與〈慎子〉佚文》,“簡帛研究”網站,2005年2月12日,http://www.jianbo.org/admin3/2005/liaominchun003.htm。
[17]此處的今本《慎子》指以明初《文淵閣書目》著錄的一卷五篇本以及明萬歴《子彙》本爲代表《慎子》(當時《群書治要》尚未回傳中國,而明代慎懋賞本《慎子》已被多名學者證明其中真僞雜楺,實不可信),詳P M Thompson The Shen-tzu Fragments一書。
[18][清]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95年4月,第1007頁。
[19]參看P M Thompson, The Shen-tzu Fragments(《慎子佚文》),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20]黃雲眉:《古今僞書考補證》,齊魯書社,1980年6月,第156~159頁。
[21]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兼論其與漢初儒法鬥爭的關係》,《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第25、26、27頁。下面的引文我們據《馬王堆漢墓帛書》[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的圖版及釋文有所校訂。
[22]裘錫圭:《馬王堆〈老子〉甲乙本卷前後佚書與“道法家”——兼論〈心術上〉〈白心〉爲慎道田駢學派作品》,《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566~567頁。
[23]李學勤:《談“釋古、疑古、信古”》,《古文獻叢論》,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11月,第335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941.html
以上是关于从战国简《曹沫之陈》再谈今本《吴子》、《慎子》的真伪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