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顺序?
1、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创始人是清太祖高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公元1559年,卒于公元1626年9月30日.女真族首领,创建了后金。年号:天命,被追为清朝第一个皇帝。
2、清太宗文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公元1592年11月28日,卒于1643年9月2日,年号:天聪、崇德。皇太极在公元1636年改女真族为满族,在沈阳称帝,正式建国号为大清。
3、清世祖章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生于公元1638年3月15日,卒于1661年2月5日,是清朝第一位定都北京的皇帝,也是清朝第一位入关后的皇帝,年号:顺治
4、清圣祖仁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玄烨,生于公元1654年5月4日,卒于公元1722年12月20日,年号: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
5、清世宗宪皇帝,名叫爱新觉罗胤,生于公元1678年12月13日,卒于公元1735年10月8日,年号: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
6、清高宗纯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弘历,生于公元1711年9月25日,卒于公元1799年2月7日,年号: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
7、清仁宗睿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琰,生于公元1760年11月13日,卒于公元1820年9月2日,年号: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
北京故宫
8、清宣宗成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宁,生于公元1782年9月16日,卒于公元1850年2月25日,年号:道光,是清朝第八位皇帝。
9、清文宗显皇帝,名叫爱新觉罗奕,生于公元1831年7月17日,卒于公元1861年8月22日,年号:咸丰,是清朝第九位皇帝。
10、清穆宗毅皇帝,名叫爱新觉罗载淳,生于公元1856年4月27日,卒于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号:同治,是清朝第十位皇帝。
11、清德宗景皇帝,名叫爱新觉罗载,生于公元1871年8月14日,卒于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号: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12、清宣统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溥仪,生于公元1906年2月7日,卒于公元1967年10月17日,年号:宣统,是清朝第十二位皇帝。
清史主编?
2002 年 8 月,国家启动了新世纪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清史》纂修。这个浩大工程预计将耗时 10 年完成, 其负责人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新世纪编纂清史将有不少创新之处: 一是具有世界眼光, 把清代社会置身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对照, 并将吸收国外清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二是增加过去没有的图录部分, 而且这个比例占到 10 卷之多。
综上所述,清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清史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戴逸。
清史概括
《清史》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一部,分上下两册,清史专家李治亭编著。内容包括山海关外开基立业、入主中原、康熙开创盛世新局面、盛世达到全盛、嘉庆道光中衰、鸦片战争与清朝命运、清王朝最后五十年。
《清史》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最后一部。中国断代史系列是一套荟萃中国众多史学界一流学者经年治学成果,完整系统纵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盛衰演进史的专著。
中国断代史系列专著,是中国大陆“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被称为“断代体裁的完璧之作,跨越世纪的历史巨著”。全套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历时50年之久,经数代人之手,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全书共13卷16册,近1000万字。它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史学研究学术价值最高的断代史系列专著。《中国断代史系列(全套)》为套装,共16册,分别有:《中华远古史》、《殷商史》、《西周史》、《春秋史》、《战国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上、下)》、《宋史》、《辽金西夏史》、《元史》、《明史(上、下)》、《清史(上、下)》。
本书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排序最末的一部。起自努尔哈赤起兵,下限至清帝退位,共140余万字。作者认为:清朝历史的基本特征是集中国封建社会之大成;应以“大一统”作为认识、评价清史的一条基本线索和准则;以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待清史;以各氏族一律平等的原则看待清朝对中国的统治。此清史观贯彻于全书的始终。本书框架完整、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史料方面,实录、方志、谱牒、碑记、文集、笔记、正史和近人著作、论文多有运用,可谓丰富。文字流畅,阐述明达,且较强的可读性。
清史为什么要叫清史稿?
第一,从名称的本义上看《清史稿》之所以叫《清史稿》,而非《清史》《清史稿》本身就是清朝历史史书的未定稿件。
要想让《清史稿》成为正式的《清史》,其中间还需要经过复杂而专业的审核校对出版发行工作。
但由于1927年,当时政治局势多变,赵尔巽就把还没有完全定稿的清朝历史稿件以《清史稿》的名义对外出版。
由于缺乏校正,《清史稿》中有大量基本历史事实的错误。比如,康熙五年三月胡拜为直隶总督这句话就是历史错误。当时的直隶总督为朱昌祚,并非胡拜。如果要为正规的官修史书出版的《清史》,这种很明显的史实错误是不可能出现的。
《清史稿》为什么不改成《清史》?
《清史稿》之所以未改成《清史》,是因为《清史稿》只是在体例上符合中国传统断代纪传体正史,内容上却存在大量的问题。
《清史稿》的优缺点
《清史稿》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用共计五百三十六卷的内容,记叙了从努尔哈赤建国到宣统退位,这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的总纂官是独力编修《新元史》的柯劭,而《新元史》是被北洋政府纳为"二十五史"的存在,可见《清史稿》的价值。
《清史稿》汇编整理了包含《清实录》、《清代国史列传》、《清会典》在内的清朝官方史籍档案,以纪传体的形式,系统地展示了清代近三百年历史的详情。
而《清史稿》之所以称为"史稿",是因为编者本身就很清楚其中的疏漏和错误,使得其不足以称为一本清代历史的"断代正史"。
况且编修人员的史学、文学水平,影响的只是史籍的"文字质量",编修史籍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历史观:确保史实不受记录者的主观影响,完整、真实的记录下来。
《清史稿》最大的问题就是编修着的历史观。总纂官柯劭在清亡后痛哭不已,甚至于坚持不剪辫子。由这样一位满清的孝子贤孙来总纂,加上很多满清遗老作为编修,《清史稿》在历史观上极度地偏向满清政府。
其一,抹黑一切反对清政府的组织和行为。
《清史稿》不仅贬低明末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南明政府、清朝的白莲教和太平天国,将其称为"匪"、"逆"、"寇"、"贼",歪曲它们的历史。还公开反对辛亥革命,故意略去清末的革命活动,比如兴中会、同盟会甚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等等。
这使得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呼吁将《清史稿》列为禁书,大呼"此书若任其发行,实为民国之奇耻大辱。"
其二,淡化、掩盖晚清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
对清政府签订的各种卖国条约,或淡化、或隐晦其词,绝口不提割让领土和赔款这样的重大问题。
其三,对国外的记叙存在很多错误。
编纂者多为一辈子苦修儒家经典的老夫子,对国外和先进科技文化知之甚少。不仅搞出了“俄国界近大西洋,崇天主教”这样的笑话,还遗漏了晚清民族工业的发展。
编修《清史》的困难
既然《清史稿》不能直接作为清代正史,它又富含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那改编《清史稿》就成为了编纂《清史》的唯一出路。
事实上2002年国务院就批准启动了《清史》的编纂工作,结合《清史稿》等各种史料,提升到了国家工程的高度。
但近二十年过去了,《清史稿》依旧未能成为《清史》,这就是编纂《清史》的困难所致,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资料的翻译和汇编。
作为距离当今最近的朝代,清留下来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而不同的史籍文献间又存在巨大的差异需要进行一一考证。
更为头疼的是,清政府是满族政权,其文献和文书多采用满文,翻译工作十分巨细;清朝与世界各国有很频繁、深入的交往,其他国家也留存了很多清代的档案、资料、文物,需要查找和翻译。
结语
综上所述,《清史稿》向《清史》的转变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时间,绝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
清史学什么?
因为文字狱的关系,所以乾嘉学派以考据学见长。
要说重大的文化工程嘛,例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康熙字典》、《大清一统志》、《明史》等等。
小说、戏剧有《红楼梦》、《儒林外史》、《桃花扇》《长生殿》等等。
清史专家排名?
1、阎崇年
清史学会会长 对于明朝以及清朝很擅长,尤其是康熙帝时期。
2、纪连海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对于清史很有研究,细细考量过清史稿书籍,是最近比较火的清史专家。
3、李鸿彬,著名清史专家。曾用笔名江宁、梁焰,清史研究所教授,江苏句容人,汉族。1960年从北大毕业后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教研室和清史研究所担任教学与研究工作。亲手创办了《清史研究》并担任主编多年。
什么什么清史成语?
垂名青史:【基本解释】:青史:书写于竹简或白绢上的典籍、史册。
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拼音读法】:chuí míng qīng shǐ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功标青史:【基本解释】: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拼音读法】:gōng biāo qīng shǐ 【使用举例】: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名标青史:【基本解释】: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拼音读法】:míng biāo qīng shǐ 【使用举例】: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万古流芳。(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 【近义词组】: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使用方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清史列传》作者是?
清代人物传记书。
八十卷。
不著撰稿人。
卷目列宗室王公三卷大臣划一传档正编二十二卷大臣传次编十卷大臣传续编九卷大臣划一传档後编十二卷新办大臣传五卷已纂未进大臣传三卷忠义传一卷儒林传四卷文苑传四卷循吏传四卷贰臣传二卷逆臣传一卷。
记录了自清开国功臣费英东额亦都起直至清末李鸿章等为止的二千八百九十四篇传记。
其根据大体出自清国史馆《大臣列传稿本》《满汉名臣传》和《国朝耆献类徵初编》。
清史稿字数?
答:《清史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纪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历史,。字数应该在八百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