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朝藩王,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明代对藩王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政治权利和出入自由。
对藩王的限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代皇帝左一条右一条逐渐累加的,慢慢得让藩王们“无法呼吸”。
永乐朝对藩王的禁令
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后,表面上说要维持祖制,大家都是兄弟,赏赐也非常大方,但是仍在继续削藩。
但是朱棣削藩比朱允炆缓和许多,基本上是每当藩王出现逾矩的行为,马上颁布一条禁令。
起初,代王朱桂要修造王府,朱棣便下令规定,以后王府之事涉及到地方衙门,必须上报朝廷,不能直接给地方下令。
这一条就把藩王节制地方政府的权利取消了。
当然在政令初期,执行的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地方政府也拿捏不好尺度。
永乐元年五月,晋王朱济熺令有司每二十里设火燎,并修治桥梁和道路。
这看起来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是却是在干涉地方行政。
于是,朱棣马上发布第二条禁令,令诸司不得听命诸王,并且对王府与地方诸司的事务做了明确划分。
这样,藩王不可以使唤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不能随便听命,双向限制。
另一方面,藩王对自己的权限范围也在逐渐的试探。
永乐三年七月,周王朱橚在封地内张贴榜文,发号施令,此举并没有麻烦地方政府。朱棣敕谕:不可以!
永乐三年九月,齐王朱榑令王府护卫守青州城门。朱棣下令:禁止!
永乐三年,楚王府擅制夜开城门铁牌,朱棣告戒:不许!
通过这些事件,朱棣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就是将藩王的权力严格限定在王府之内,其他啥都不许干。
襄阳襄王府
还有最后一条:禁止与外藩往来。
针对的是原来坐镇边境的藩王,如今不需要藩王来屏藩帝室了,这一条自然就不允许了。
总体来看,明成祖朱棣只是在藩王的政治权利上限制得较多,远不如后来人苛刻。
宣德朝对藩王的禁令
宣德朝对藩王的限制明显更加严格,主要体现在连寻医问药这种小事向朝廷申请。
宣德元年三月,巡按山西监察御史祝昇描述晋府宁化王的情况,这样写道:
宁化王母亲患病,晋府拒绝遣医救治;宁化王想从民间求医,却不敢擅自行动,只能请求祝昇代为上奏。
一介郡王求医治病,都已经达到感恩戴德的地步了,实在有些可怜。
另一方面,由于宣德朝也出现了藩王起兵造反的现象(汉王朱高煦谋反),所以朝廷官员开始有有意无意的“监视”诸王的行为,宣宗默许。
英宗、景泰朝、成化朝对藩王的禁令
第一,禁止藩王与朝廷官员往来,主要是防止诸王勾结官员,在一方坐大,威胁皇权。
这一条比较过分的是,即使官员与藩王间不谈论政事,只是以文人身份与藩王谈论诗词歌赋,也不可以!
既然往来都不可以,那更不能结亲了,此外王府之人出入宫门也有相关限制。
到了成化朝,又对王府的亲眷做了相关规定:王亲任官去王府三百里开外。
总之,限制是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严格。
出入自由方面的禁令
首先,藩王不得进京,朝廷禁止诸王以奔丧、朝觐、请命等任何理由入朝;
永乐时,只有在前期朱棣皇位未稳,愿意于各藩王共叙“亲亲之谊”;宣德之后,这个禁令就严格,偶尔藩王进谏,都是皇帝特赐恩宠。
其次,不能随意出城,即使省墓,也要申请许可后才行,至于行香和游玩更是通通都不行;
第三,诸王不得相见。
即使是亲兄弟也不行,《明史》中记载,襄王朱瞻墡的封地由长沙迁往襄阳,途经亲弟朱瞻垍的封地安陆。在兄弟处徘徊多日不愿启程,临别之际,朱瞻垍悲恸道:此生你我兄弟不复相见了!
甚是悲戚。
由此可见,明代朝廷通过一条条禁令把藩王困在各自府内,不允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藩王们的日常
藩王们也是人,面对诸多限制,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享乐,满足自身的欲望。
由于藩王们不许择业,全靠朝廷供养,也不能参与政治,闲着没事干的藩王们就开始纳妾、生孩子。
王府人口多了,俸禄不够养,就想办法霸占田地。有明一代,没有一个藩王是不侵占民田的。
平日里,主要发展各自的兴趣爱好。
有喜欢风雅的,有乐意作诗的,有喜欢书画的,有发展戏曲的,还有与僧道、方士交往密切的;
宁王朱权著《太和正音谱》
同时,就有不好的兴趣爱好,像强抢民女,荒淫取乐、豢养无赖,与地方无赖无异。
有很多宗室藩王,他们很关心时政与民生,但苦于条条框框的禁令政策,使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无处施展。
大多数的宗室藩王,慢慢都变成了皇室的蠹虫,到后期,宗室人口膨胀,给明朝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