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在古代出现的金创药,为什么到了今天消失了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村里常会有某个高人会使用几种“神药”,这种“神药”百试百灵,效果奇佳。作者就认识一个这种“神医”。他专用一种药物治疗那些被毒蛇咬伤的病患,神奇的是他的土方子竟然比现代医学的手段还要见效,一时间远近闻名。
这些神奇的药应该是起源于古代中医的药方,有可能是某位古代名医圣手把自己掌握的几种可以妙手回春的拿手药方专门记录下来,秘密传给了自己的后代,这样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
万一以后自己的后人遇到了什么意外落魄了,即使不懂医术,只要认识字,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留下的药方来谋生。也就是把自己的医术变成了一门吃饭的手艺,凭借简单的记录保自己的后人衣食无忧。
这并不是胡编乱造,历史上有很多记载都可以找到佐证。比如《水浒传》里“母夜叉”孙二娘开的人肉包子店里用的蒙汉药。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特效药,只不过不是用来救死扶伤而是来害人的。
还比如说江湖郎中摆摊卖的“大力丸”,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功能药物。“难言之隐,一丸解决”。当然我们说的是不是卖假药的,是货真价实的“平民威哥”大力丸。
以上两种土药方都没有下面说的这种药覆盖面广,影响力大。那就是大家在无数武侠电视和小说中常看常听到的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的“金疮药”。
古时候的人和当今社会没法比,那时候街溜子、啃老族、富二代等等这样的不劳而获的闲汉很少。大多数都是劳动人民,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苦逼稳定生活。劳动人民当然要和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打交道。那时候的劳动工具可不像现在设计的这么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经常会被擦伤、划伤、割伤。
再就是那个时候是冷兵器时代,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棍铄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带尖的,带刺的,带棱的,带刃的,带绒绳的,带锁链的,啥样兵器都有。既然是习武之人那就避免不了磕磕碰碰,受点小伤在所难免。俗话说:“伤痕,男子汉的勋章”嘛。
正是因为古时候的这种生产力条件和生活习惯以及社会风气,所以古人对金疮药的需求量太大了。高档货价钱太贵一般的老百姓消费不起,而且生产周期长,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供求关系的经济规律,自然要会有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廉价金疮药”横空出世。这种药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它是经过无数医师、绿林侠客乃至普通百姓通过无数次测试逐渐发明改良出来的。
当平民的“云南白药”诞生以后,就成了寻常百姓家里必备的药品,也是仗剑走天涯的大侠们随身携带的救命药。那么为什么这种药只从小说和影视剧里听过,没在现实中看到过,也就是说为什么到了今天消失了呢?究其原因应该是原材料的缘故。金疮药里必须的一味材料叫做:龙骨。
当然这个龙骨不可能是龙的骨头。其实说白了就是动物的骨骼化石。那么它究竟是哪种动物的骨骼化石呢?很多人根据字面上的意思揣测是蛇啊蜥蜴啊鳄鱼啊一类和龙的形状沾点边的动物的骨骼。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普通老百姓哪里能用得上啊?
其实只要是哺乳动物的骨头就可以,牛、马、猪、羊、鹿、狗等等这些寻常的动物都可以。有时候老百姓刨地的时候都能刨出来一堆,根本不值什么钱。不仅如此,这个“龙骨”还是许多其它功能的药物的配方。治疗许多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例如不孕不育、阳痿早泄、疯癫狂悖等等都是有作用的。
在清朝末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有个叫王懿荣的大臣害了一种不知名的疾病,医生问诊之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王懿荣看过药方之后发现里面有一味药叫做“龙骨”,他不懂的药理只觉得这个名字甚是新鲜,于是就暗自留意。
结语:熬完药他就把熬药剩下的药渣拿过来仔细观瞧,发现了“龙骨”。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王懿荣惊奇地发现这骨头上竟然刻着很多象是符号的东西。
他找到当时对古文字很有研究的专家来鉴定,发现这竟然是现在我们说的“甲骨文“,是商周时期朝廷占卜祭祀时候刻在龟甲上的。这属于重要的历史文物,当然不能随便毁坏,所以金疮药就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