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历史百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清朝皇帝,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引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据史料记载,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最后建立了清朝的、则为建州女真,即爱新觉罗氏。作为中国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一共经历了十二位统治者,也像所有朝代一样,经历了发展、繁荣、衰败、灭亡的过程,其中除去创建人皇太极,清朝最优秀的皇帝莫过于康熙与雍正。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而自乾隆挥霍国库之后,大清就从顶峰转向了下坡路,加上之后出现的慈禧,更使得清朝从下坡路转向衰败,走向灭亡。那么大清灭亡之后,假若十二位皇帝在地府相聚,努尔哈赤首先会抽谁耳光呢?想必努尔哈赤和自己的子孙后代相聚,心中难免会先有一番喜悦之情,不过聊完情感之后,面对那几个不争气的子孙,难免也会趁机给他们一番教训。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第一位是皇太极,曾击溃了明军关外精锐主力部队,把国号定为“清”,迫使朝鲜朝贡,把部分蒙古纳入大清版图,可谓功不可没,因此更多的可能是不会被努尔哈赤抽耳光。第二位是顺治,在多尔衮去世之后,年仅14、15岁,就能驾驭乾坤,稳定国家局势,采纳贤臣建议,注重修整吏治,提高汉官的地位,积极恢复国内经济,为清朝打下了不错的基础,算是一位贤能之主。可惜,顺治皇帝是一个情种,为了董鄂妃消沉了意志,作为一国之君还想要遁入空门,最终在积郁之下,染疾而亡。但在此前,他作为皇帝,是合格的,所以努尔哈赤也不至于抽他。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第三位是康熙,他8岁登基,14岁亲政,16岁除鳌拜,之后平三藩,两次击败沙俄,收复台湾,亲征准格尔部,被称赞为“千古一帝”,奠定了康强盛世,如此卓越子孙,想必努尔哈赤更乐于给他竖起大拇指。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第四位是雍正,一位出了名的工作狂皇帝,在位13年期间,一直兢兢业业地治理各类政务,坚持晚睡早起,简直就是全国劳模。且他创立了密折制度,为加强皇权设立了军机处,严惩贪官污吏,执法严明,废除贱籍,打击西部叛乱,推行了摊丁入亩政策,实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等,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君主,除去工作太拼命,实在没有能让努尔哈赤挑剔的。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第五位是乾隆,在位期间重视农业发展、缓和社会矛盾、与文化典籍的编撰,统治着一个清朝盛世的局面,可实际上这并非乾隆的功劳,毕竟前面的康熙与雍正已经为他扫平了一切障碍,使之能够豪气的六下江南品美食、赏美女,开心的挥霍钱财,耗损了清朝基础,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好大喜功而过度安逸,想必努尔哈赤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一耳光。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第六位是嘉庆,尽管他老爹乾隆被抽了耳光,但他不温不火,大概没有让努尔哈赤可以夸奖的地方,也没有想抽的地方。第七位是道光,在鸦片战争中签订了《南京条约》,丧权辱国,尽管在位期间表现得相当勤俭,但挨巴掌是免不了吧。第八位是咸丰,作为皇帝不知振兴国家,自己还染上了大烟,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圆明园在他的眼皮底下被烧毁,相信努尔哈赤狠抽他一顿都是不解恨的。第九位是同治,最喜欢往八大胡同跑,染了一身病不说,没有作为皇帝的品质,简直让努尔哈赤颜面尽失。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第十位是光绪,挥霍几百万两白银置办婚礼,而不舍得购买船只、炮弹,有机会掌握权力,却输给了慈禧,努尔哈赤可能会恨铁不成钢,免不了揍他一顿。最后一位是溥仪,虽说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本身挺悲哀,但他在故宫时,却也干过倒卖文物的勾当,并软弱地随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傀儡政权,帮助敌人入侵中国,可悲又可恨。

清朝皇帝如果齐聚地府的话 努尔哈赤第一个打的人是谁

清朝的鼎盛局面,离不开康熙雍正的治理,后期的皇帝,可谓是在吃他们积累下的老本了。令人惋惜的是,在雍正辛勤执政的13年间,劳累到吐血地把康熙留给他的800万两,变成了6000万两左右。结果老爹拼命赚钱,儿子拼命挥霍,乾隆在开心花钱的同时,还抢了老爹雍正的功与名,沾了皇爷爷的恩宠,留下了“康乾盛世”之名。

结语

当然,大清衰落也非乾隆一人之过,至少慈禧是有份的,在国家最危亡的时期,她仍作风奢靡,并狂妄地同时向11国宣战,为了自己的欲望把持着权力,但却不作为,使得国家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好在现今祖国重新恢复了元气,跃身世界三强,有了相较和平的局面,人们过上了较为平稳的生活,不过历史的教训还需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清史稿》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