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年羹尧的妹妹为什么能与雍正合葬?

清朝皇室总共有三大皇陵墓葬群,一个在辽宁,即盛京三陵,另两个在河北,即清东陵和清西陵。

清朝入关以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都葬在盛京,努尔哈赤的清福陵,皇太极的清昭陵,以及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清永陵,合称盛京三陵,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

清朝入关以后,顺治帝选择了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里处作为他的墓地,顺治的陵墓叫清孝陵,自顺治之后,清朝很多皇帝也选择这一区域作为自己的皇陵地,包括康熙帝的清景陵、乾隆帝的清裕陵、咸丰帝的清定陵、同治帝的清惠陵。

因为这里在北京东边的遵化,所以后来称作清东陵。

也许有人就问了,是清东陵这一片区域不够大,所以清朝其他皇帝只能选择其他地方修建皇陵吗?

不是这样的,清朝第一个选择在清西陵修建皇陵的皇帝是雍正帝,雍正帝原来也是选择清东陵地区修建自己的陵墓,可是,他后来觉得自己选择的地方风水不好,土质也不行,才改在北京西南的河北易县修了自己的皇陵。

当然,一遇到反常的事儿,民间往往会滋生出很多谣言,比如有人谣传说,雍正因为得位不正,篡改康熙遗诏才当上了皇帝,所以他害怕自己的父亲,因此不愿意死后被埋葬在父亲康熙帝身边,甚至有人直接谣传雍正害死了康熙帝,才不敢把自己的皇陵修在父亲康熙附近。

雍正帝改在河北易县修建皇陵的原因,历史资料有迹可循,比如一份他给十三阿哥怡亲王允祥的上谕说:

“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人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末全,穴中之士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这也证明,确实是当地土质不行,雍正才改在别的地方修建皇陵的。

雍正帝的皇陵叫“泰山陵”,简称泰陵,于雍正八年1730年动工,历时八年,至乾隆二年1737年才完工,换句话说,雍正帝死后两年,才正式被葬于清泰陵。

随葬雍正帝的,还有他的皇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以及皇贵妃年氏,年氏就是雍正初年特别倚重的重臣年羹尧的妹妹,雍正帝另一个皇后,也就是乾隆的母亲,电视剧里的甄嬛,在雍正生前只位列熹妃,死后才被乾隆追谥为孝圣宪皇后。

按照清朝皇室的规矩,皇帝陵里一般只有皇后皇贵妃这个级别的才有资格随葬于地宫,对于其他的妃子,清朝皇室会在该皇帝陵墓周围修建妃嫔墓园,所以雍正帝的清泰陵里只有一个皇后和皇贵妃随葬于地宫之中。

至于该皇帝先死了,而且已经下葬,他的未死的皇后或者后来被追谥的皇后,是不是要随葬地宫,就要看这个皇后本人的意愿和当时皇帝的意愿了。

这个规矩是顺治帝的母亲、皇太极的孝庄皇后开的先河,当初孝庄太后死后,按规定她应该随葬在盛京皇太极的清昭陵,可是孝庄太后死前对康熙帝说,她不舍得离开顺治和康熙爷俩,想被葬在关内,康熙帝同意了,所以在清东陵有一个昭西陵,就是孝庄太后的陵墓。

后来,乾隆皇帝的生母在乾隆四十二年去世,被追谥为孝圣宪皇后,按规定,清朝朝廷应该打开雍正清泰陵地宫,将乾隆生母随葬于泰陵地宫,可乾隆生母此前跟乾隆帝说,雍正帝地宫已经合上不应该再打开,而且有孝庄皇后的先例,所以可以给自己另外建造一座陵墓,这才有了泰东陵,即乾隆生母孝圣皇后的陵墓。

揭秘:年羹尧的妹妹为什么能与雍正合葬?

那么,年羹尧的妹妹年皇贵妃,又为什么被随葬在了雍正的泰陵地宫呢?

年羹尧的妹妹叫年世兰?这是小说给她安的名字,史书上一般只称她年氏,年皇贵妃或敦肃皇贵妃。

她的父亲叫年遐龄,是汉军旗人,后来被划到了雍亲王属下,所以年氏也进入了雍王府,而且康熙帝亲自册封她为雍正帝的侧福晋,按照当时清朝规定,亲王只能有一个福晋和两个侧福晋,可见年氏地位在雍王府并不是很低。

雍正继位后,侧福晋年氏顺理成章地被封为贵妃,这是清朝的制度,跟雍正是不是以此来拉拢年羹尧关系不是特别大,当然,也不能排除雍正有这种心思。

后来,雍正三年冬天,年贵妃得了病,眼看着不行了,雍正赶紧要晋封她为皇贵妃,结果年氏没当上皇贵妃就病死了,所以她死后雍正追封她为皇贵妃,按照皇贵妃礼仪举办丧事。年皇贵妃在雍正的眼里,是个特别贤惠的妃子,她死之后,按规定,雍正辍朝五日,天下举丧,后来乾隆二年,随葬于雍正帝泰陵。

年氏能随葬泰陵地宫,完全是她的地位和为人给自己带来的荣耀,雍正帝曾经评价她说:

“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在藩邸时,事朕克尽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皇考嘉其端庄贵重,封为亲王侧妃。朕在即位后,贵妃于皇考,皇妣大事悉皆尽心力尽礼,实能赞儴内政。”

历史小说里总是把年氏跟她的哥哥年羹尧的死牵连在一块,甚至《雍正王朝》电视剧里还演绎她因为年羹尧的事儿,得罪了太后,太后死前留下懿旨不准她戴孝,这都是小说家为了制造剧情冲突而编造的,实际上,年羹尧当初被雍正处置,不但未牵连已经死去的年皇贵妃,还因为年贵妃的死,雍正暂缓了对年羹尧的处置。

无论怎么样,年氏是完全有资格随葬雍正帝的地宫的。

雍正选择在河北易县修建自己的陵墓以后,乾隆帝遇到了一个难题

乾隆帝的爷爷康熙葬在清东陵,他的父亲雍正葬在清西陵,他自己该在哪里修建陵墓呢?修在清西陵,对不起爷爷康熙,修在清东陵,对不起父亲雍正。

乾隆帝毕竟是想跟康熙葬在一起,这家伙一辈子把康熙当神一般崇拜,得找个借口不去清西陵,于是乾隆的脑袋开始转动,你还别说,真让这个小机灵鬼想到了一办法。

他说我葬在清东陵,冷落了清西陵的父亲,那就让我儿子葬在清西陵陪他的爷爷,这样,我能陪着爷爷,我儿子也能陪爷爷,那父亲雍正就不会寂寞了,这种方式要延续下去,以后就是父亲在东,儿子就去西,父亲在西,儿子就去东,这就是丧葬制度里的昭穆制度。

后来,嘉庆果然葬在了清西陵,然后道光本来要葬到清东陵,可是这家伙的陵墓进了水,还没搬进去就坏了,他一生气,搬到了清西陵,接着咸丰一看父亲搬到了清西陵,自己本来也应该在清西陵,那搬到东陵吧,咸丰帝的儿子同治按照昭穆制度应该去清西陵,可慈禧太后不允许,就被搬到了清东陵陪着老爹咸丰帝,那就剩一个光绪帝了,只好乖乖去了清西陵。

因此,清西陵共有雍正帝的泰陵、嘉庆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和光绪帝的崇陵四座皇陵。

也因为这样,东陵大盗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清西陵这些帝王墓免遭于难,雍正帝的泰陵也没被孙殿英染指。

古代大型皇陵,一般被盗过的,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官盗”“匪盗”所为。

盗墓贼,分很多种,也分很多门派和手法,然而如果只从群体特征来说,就两种,官盗和民盗。

对于古代的大型皇陵,民间盗墓贼们虽然可以凭借自己独特的盗墓手段,将之挖得千疮百孔,可是很难真正打开皇陵的地宫,因为地宫大都是用巨石修建,先不说地宫的大门一般都是几十、十几吨的巨石,打开地宫大门还有好几层的券门,每个劵门也是几吨重,劵门后面往往还有顶门石顶着,所以,想打开皇陵地宫的大门,三五个小盗墓贼是没这个能力的。

只有官盗,一下聚集几百个几千甚至几万的人马,才可有盗掘皇陵地宫成功的机会。当然,现在有了炸弹和猛烈的火药,容易多了。所以盗墓贼也就有了摸金校尉这样的称呼。

民间传说楚霸王项羽曾经带着大军试图盗掘秦始皇陵地宫,没有成功。最后放弃的原因是秦始皇陵里有太多的机关暗器。

揭秘:年羹尧的妹妹为什么能与雍正合葬?

后来西汉末年,赤眉军曾经盗掘过西汉的皇陵,东汉末年,黄巾军、董卓、吕布、曹操等人,也先后派出军队盗掘东汉和西汉的皇陵。

唐朝末年,黄巢带领人马试图盗掘唐朝皇陵,没有找到地宫门,放弃了。五代十国的温韬曾经在做节度使的时候,带领军队,把关中唐朝皇陵全部盗掘,包括唐太宗的唐昭陵,和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唐乾陵。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只有官盗才能实质上破坏皇陵的地宫。因为人多力量大嘛。

而且,只有在战乱年代,才会发生这种事儿,因为和平年代,皇帝会派驻护卫皇陵和守卫皇陵的人马。

比如明朝,一个皇陵除了有守陵的常规人马,还有专门的护陵的特殊卫所,一个陵墓的守卫人员,加上当地的卫所军,最高时有6000多人。

清朝也有护陵八旗军负责清东陵和清西陵的护卫工作,甚至还设置了护陵大臣和护陵总兵专门负责护陵军队的管理工作。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撤销满清护陵八旗,成立护陵警卫队,结果这些人遇到战乱也跑了,所以才给了孙殿英等人盗掘清东陵的机会,孙殿英带领人马直接盗掘了乾隆的清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慈禧太后由于比咸丰帝死得晚,也没有随葬咸丰帝的清定陵地宫,而是在清定陵旁边单独给自己修建了定东陵。

清东陵除了被孙殿英这样的军阀盗过,还被其他一些“官盗”“匪盗”盗过,比如康熙帝的景陵,被一个叫王绍义的副官带着当地召集的人马给盗掘了,他们是用炸药炸开的地宫大门和劵门。后来一个姓黄的带着人马,又一次盗掘了咸丰帝的定陵。

清定陵既然没人看守,那么清西陵自然也是一样,有人敢盗掘清东陵,自然也有人敢盗掘清西陵。

所以,后来有一伙人就盗掘了光绪帝的清崇陵。

光绪帝的崇陵修建比较晚,直到清朝灭亡后的1913年才正式修建完成,由于崇陵修建在清朝即将灭亡的时候,规模特别小,远远不能跟清朝鼎盛时期的雍正嘉庆二帝的皇陵相比,这也是盗墓贼们首先选择光绪皇陵的原因。

光绪的崇陵被盗,没有人知道是谁,可是曾有人目睹一伙类似军队的人,从崇陵里出来,还掉落了陵墓里的布料等东西,当时是抗战时期,无法判断这伙盗墓贼是当地的国军还是伪军,甚至有可能是日军。

而目睹这一过程的,却是当地的一小伙盗墓贼,这伙盗墓贼本来并不是盗墓贼,是当地的老百姓,他们想拉起队伍抗日,却没钱,于是召集了一些盗墓贼去盗墓,准备盗了皇陵以后,拿出宝贝换钱然后买武器弹药,拉起一支抗日队伍。

这伙人由于人数不多,他们不敢打雍正帝的泰陵这种大规模皇陵的主意,便想先从小的开始,选择了珍妃墓,结果最后盗掘的好像是珍妃的姐姐瑾妃的墓,珍妃和瑾妃身份不够,不能随葬光绪皇帝,她们只能被葬在光绪崇陵附近的嫔妃墓园里。

雍正的泰陵被誉为清朝皇陵的典范,修建得特别豪华,地宫全都是几十吨重的大石头砌的,所以,除非孙殿英这种,能拉起不少队伍的盗墓贼才有能力去盗掘,一般的小盗墓贼只能看着干瞪眼,有的小盗墓贼想去尝试一下,结果费了半天劲,还没挖到地宫的边,就只能放弃了。

比如,雍正的泰陵有过被盗墓贼盗掘的盗洞,后来相关考古部门发现,这些盗墓贼连封土都没挖到,他们挖了两米深,实际上还有两米才到地宫的封土。仅凭几个小毛贼,就想盗掘大型皇陵,道行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