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室合集-汤仁泽:追踪《饮冰室合集》之外的残稿

饮冰室合集-汤仁泽:追踪《饮冰室合集》之外的残稿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饮冰室合集-汤仁泽:追踪《饮冰室合集》之外的残稿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汤仁泽:追踪《饮冰室合集》之外的残稿


饮冰室合集专集目录中,列有残稿存目,达二三十篇之多。有目无文,给读者带来好奇和困惑,也给梁启超全集编纂工作指明了追踪方向。
"残稿"是梁启超著述的组成部分,饮冰室合集自1936年4月出版至今,长达80年似无人问津。梁启超(18731929),是近代蜚声中外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和著名学者,他的著述,即便是"残稿",对研究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整理、编纂梁启超全集的过程中,一直把追踪梁启超佚诗佚文及其残稿,作为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努力,部分残稿已露出"真面目"。
残稿存目中的首篇是"欧东诸国第一章埃及",写在"饮冰室著述稿本"稿纸上,共八叶,每叶正反面,每面十三行。第一章埃及,开头语:"世界最古之文明国有三:曰中国、曰印度、曰埃及,而史料之信而有征者,又以埃及为最。"下分七条论述:第一条:"世界最古之文明国";第二条:"埃及与尼罗河";第三条:"承前";第四条:"埃及沿革略表";第五条:"金字塔";第六条:"苏彝士运河故道";第七条:"世界文明滥觞于三隅"。
第二篇国史稿,是"残稿"中的"长篇",用"饮冰室著述稿本"稿纸书写,共四十四叶,每叶正反面,每面十三行。首叶署"新会梁启超述",列出:第一编:上古史;第一卷:华族东来时代(自开辟讫洪水);第一章:传疑时代(神农以前),第一节:悬谈;第二节:神话;第三节:东来最初之伟人。第二章:初有史时代(自黄帝讫尧舜);第三章:华族东来时代形势总论。第一编后是第三编(缺第二编),与残稿存目同。第三编题为:发展时代;第一章:春秋概观,与残稿存目所示"第三编:春秋时代至齐之霸业"不同。
此外,残稿存目所示霸国政治和春秋时代我族与戎狄交涉表均找到,前者共六叶,后者共四叶,都用"饮冰室著述稿本"稿纸,据残稿存目称:"亦国史稿之又一稿",究竟有无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残稿存目中有两篇年谱初稿,一是诸葛亮,一是曾国藩,特别引人关注。诸葛亮年谱共四叶,用"饮冰室著述稿本"稿纸,正反面,每面十三行。年谱起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止于"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曾文正公年谱使用同样的稿纸,共三叶,起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止于"咸丰三年,公四十三岁"(1853年),距离曾国藩卒年尚有二十年,是名副其实的"残稿"。
残稿中有多处修改或增补的痕迹。如国史稿第一节,原为"(一)全书旨趣与本章之关系",论曰:"史家最大之责任,在叙述一民族生长发达之迹,及其与他民族交涉竞争优胜劣败之结果,及其次第。本书编纂之旨趣,即在于是,而导其源当传疑时代,此本书所以不应传疑也。"残稿上将此段圈删,取而代之的是"(一)华族之名称"。从修改或增补中,可以探讨梁启超构思的途径。
成唯识论今读在残稿存目中注为"二页",我们见到的手迹为"三叶",每叶正反面,每面八行,行书二十四字左右。封面署"成唯识论今读,梁启超学",第二、三叶下面附记甚详。
正文一"造论因缘",副标题"为什么做这部论",分为"第一"、"第二"论述,下有"附记"。本论"正宗分",甲"唯识相",一"总标",末有"颂文":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抟;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成唯识论今读的写作时间当在1923年2月。梁启超致梁思顺书(1923年1月29日)说:自南京讲学后回天津,"每日读极深奥的成唯识论,用尽心思,一日读三四叶,还是勉强懂得一点罢了。"此前数月,梁启超在南京"听欧阳先生讲佛学",几乎"日日往听"。梁启超对佛学的痴迷可见一斑。
追踪而得的"残稿",为全集增添了新内容,也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对了解和研究梁启超其人及近现代中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文汇报》2015年7月31日第23版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9151.html

以上是关于饮冰室合集-汤仁泽:追踪《饮冰室合集》之外的残稿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