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百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重农抑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总算是醒了。历史课本上的说法是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而在我看来,也同样是进入了一个后工业时代的重商主义社会。哪怕是中央朝廷也认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开始兴办官营工厂实施洋务运动。中国终于从几千年来的农为本的重农抑商的思想中,被动地扭转过来,开始与世界主流意识合流。而重农抑商的来龙去脉及其利弊就是我们要在这里探讨的。
1、 重农抑商的产生的时代背景
自进入战国以来,诸侯争霸,均想剿灭别国以自强,于是纷纷开始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中便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最早源头。
重农显然没有太多争议,国力就是经济实力,在古代中国也可以大体被认为就是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没有足够的粮食,就无法在平时维持足够的军队。而在战时,大量青壮男丁被征召进行跨年累月的战争而完全脱离生产,国内只剩下老弱妇孺,那么一方面在前线的战士需要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而后方的老弱妇孺能进行的农业生产却又十分有限,如果此时国内没有巨大的粮食储备的话,这仗是打不下去的。(事实上,翻检史料很容易看到各个诸侯在战争时期向第三方借粮的记录)
那么,如果发展农业,提高粮食产量也就成了当时各个诸侯的共识。
如果说重农还能够让人理解,那么抑商又从何谈起。
而这就需要考虑到当时低下的生产力(主要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了,与人们的印象不同,即使到了战国的中后期,农民的主流农具的材质依然是木、石、骨、蚌。你说什么,青铜农具,别做梦了,青铜在当时是十分珍贵的,除了用作贵族的礼器和部分生活用器外,基本只用于兵器的制造。想想即使到了现在冶金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金属铜依然是不便宜,在战国时期更不可能用于生产农具。而铁器的冶炼发展还很落后,铁制农具的普及要到西汉初年才能完成。
了解了上面的背景,我们就可以大体还原出抑商政策出台的情形。我们先设想另一种极端情况,由于商业的收益是一定高于农业生产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国民很容易脱离农业生产而去从事商业、手工业等高利润行业。这在现在是十分正常的,可是别忘了在当时生产力条件十分低下的年代,由于农具简陋,农业技术原始,农业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脱离农业生产的人越多,粮食的总产量就会越少。甚至于当全国人民都去当倒爷的情况下,这个国家的粮食就完全依赖于进口。而把自己米袋子、菜篮子交在别人手上,我们都知道会是一个什么后果。
2、 重农抑商政治化,思想的桎梏
有意思的是逢法必反的儒家,却唯独对重农抑商全盘继承,并且进一步发展,将其理论化、政治化,将其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儒家本来就有重义轻利的思想,重视自身思想道德的建设(虽然实际上都是些道貌岸然的货)。而商人见利忘义,锱铢必较的行为无疑是受到其鄙薄的。在汉武帝将儒家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后,儒家对于商人、商业的这种看法也就自然而然的带到了统治者的脑袋中,并且逐渐自上而下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可历史毕竟是要向前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此时再抱残守缺守着重农抑商农为本的过时思想无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事实上,正是由于上述思想的作用,即使身为商人在赚取高额利润后反而会回过头来购买大量土地,被称之为以末致财,以本守之(商业是末,土地农业才是本),一方面没有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另一方面还加剧了土地兼并。
总结:每一项政策的具体提出都是都其时代背景的,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初的合理政策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及时改变。否则就会被其反噬,成为新的束缚。可惜的是由于儒家意识形态的不可动摇性,抑商竟然成了全民共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