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了解三国历史最早的途径应该就是《三国演义》了,在书中,两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许多精彩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他们二位展开的。
众所周知,诸葛亮和关羽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两大主角,在剧中,这两个人的角色定位几乎与“神”无差,一个战无不胜,一个通晓天文地理。当然,这是编者在写作时给他们夸张化了。那提到这,为何三国里人物那么多,偏偏就选这两个人呢?其实,在当时的民间故事里,关羽和诸葛亮两大角色早已经成为三国的主角,演义只不过是照搬而已。
其实,在《三国演义》出书之前,诸葛亮和关羽二人的形象早已在民间成形,只不过其历史与书中并不相同。关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只是扮演一名勇将名将的角色,当时人们说到关羽时,往往是“关张”两人同列的。
虽然关羽在当时已经有了万人敌的名号,但是离之后的荣耀其实还差了不少,直到宋朝之后,他的地位才猛然高涨,最后变成了人民心目中的神。既然关羽是神,那么,诸葛亮又是什么呢?历史上的他正如书中那样说的“多智而近妖”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诸葛亮吧。
虽然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也有这一些多智如神的文学渲染,但是这与关羽日后被神话不同,他的历史地位其实在他死后不久就已经被奠定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人对他或多或少都有些推崇的,只不过他从来没象关羽那样被夸张的神化过,再者说了,诸葛亮无须夸张,历史上的他已经足够被人推崇了。
司马懿当年对诸葛亮说了一句评价:天下奇才。或许正因为这个,在两晋时代,朝廷上下官员对于这个当年和开国始祖作战的蜀汉丞相并没有过多的批评,尽管有几位文人说诸葛亮有些不识时务,但是有更多的人对这种应该是敌国或者说叛逆的伪相是推崇备至。
若说钟会当初伐蜀时遣人祭拜诸葛亮之墓是为了拉拢蜀汉人心的话,那在蜀汉灭后,应该便无此必要,然而,在蜀汉灭后,诸葛亮之名却更为人崇尚之。原本只是蜀汉百姓的武侯,现在好象却好象成了天下百姓的武侯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句有趣的现象,“武侯!”这个称号在诸葛亮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历史上的武侯想必不少,无论诸葛亮生前或者死后,但是在诸葛亮死后,一说到武侯,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那位诸葛武侯。就连灭了武侯所在的东晋朝廷,也公然叫起本该是那个在他们心目中伪政权的蜀汉封的武侯了。
而且还是在他们的皇帝遗诏中。东晋简文帝死前,本想让位给桓温,但是遭到侍中王坦之的反对,而改做遗诏:“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
每次看到这里,都不禁苦笑,这皇帝软弱无能,让位的事就算了,只是这个遗诏也写的太怪了吧,王丞相说的是王导,那倒是没什么,可是怎么把诸葛武侯说出来了?
须知诸葛亮的武侯是当年蜀汉谥号,全称忠武侯。其实别人倒也可以这样称呼,可蜀汉是当年你司马家做主灭的,尽管当时还不是晋朝,但是晋朝一直认曹魏为正统。而蜀汉是伪政权,这伪政权的谥号怎么也认了?按这样下去,称刘备也不能说刘备了,连先主都不对,该称昭烈皇帝。
文至最后,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他呢?姐认为,不论诸葛亮在演义中形象的真实性有多少,就凭诸葛亮从出山的那一刻起便对蜀汉尽心尽力直到老死这一点就值得被说成神。对于诸葛亮,姐觉得这个评价是最合适的: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