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又是如何在邯郸之战取胜的

今天历史百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国邯郸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长平之战的硝烟散去,40万赵国精锐被秦军坑杀,累累白骨之下似乎预示着强悍的赵国似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灭国之祸就在眼前!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历史在这一刻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转晕了秦王,转懵了白起,转得所有人晕头转向,也转得赵国奇迹般的起死回生!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又是如何在邯郸之战取胜的

原本长平之战后,秦国大将白起准备趁此机会挥师东进直取邯郸,彻底灭亡赵国。然而秦国宰相范雎却不希望白起获得“灭国之功”,于是便向秦王建议说:长平之战前前后后耗了三年,赵国虽然完败,但是秦国却也是惨胜,现在急需休整恢复元气!而当时秦昭襄王也感觉到白起功劳太大难以驾驭,有必要把他先放一放,于是便同意了范雎的意见。

好嘛,宰相一句话 ,直接掐断了白起“再立新功”的企图,同时也让就剩最后一口气的赵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眼看着就要亡国的赵国却突然赶上了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即向秦国许诺割让六城求和。然而赵国心里很明白,秦国是虎狼之国,单纯的割地求和根本就救不了赵国,赵国必须要自救!与是赵国开始了向周边各国的外交攻势,他拿着原本许给秦国的六城又去交好齐国,又把灵丘封给楚国宰相春申君,和楚国搭上了关系。在这同时,赵国又和魏国、韩国、燕国都积极交好。

这样一来,赵国等于是把周围一圈都给拉拢住了,说白了就是知道你秦国还要来,现在我可以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和你干了!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又是如何在邯郸之战取胜的

原本秦国等着赵国割让六城,但赵国就是拖着不办,时间拖延之下转眼就过去了一年。秦昭襄王发觉自己受了骗,自然要找回场子,当即当即大手一挥:出师伐赵!秦将王陵率领二十万大军讨伐赵国,原本认为这会是一场手到擒来的战役,但是现实却给了秦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坑杀,邯郸城内可说是:家家戴孝,户户治丧!仅仅是一年的时间,秦军又来了,旧仇新恨一齐涌上赵国人的心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赵国在国内动员18岁以下的少年,以及40岁以上的老者都来参军,保家卫国,报仇雪恨,同时又把全国各地的资源,都送进邯郸城里,同时再加强邯郸城的城防设施。

行了,老少爷们儿和娘们儿都在邯郸城里磨刀霍霍,打定主意要和秦军死磕。万人一心尚不可挡,何况人家一国全都动员起来了,砸锅卖铁打秦人?

而更为重要的是,此时赵国的统帅却是大名鼎鼎的廉颇,王陵和廉颇比起来根本就不在一个量级!所以王陵在邯郸城下打得极为狼狈,死活就是拿不下来!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又是如何在邯郸之战取胜的

这个时候,又一次神转折到来了!

秦昭襄王一看,真要是打硬仗还得是白起才行,于是便想要用白起替换王陵继续灭赵。这个时候白起就不干了:当初我要灭赵,大王你非要让赵国喘口气;现在你要灭赵,嘿嘿,我不去……

当然,白起并非是单纯的心中闹脾气,实际上他也看出来,此时的赵国已经从一年前的绝境当中恢复了过来,而且和周边国家关系良好,再加上邯郸城内的孤儿寡母们打了鸡血一般要和秦军死磕……所以在一系列综合条件的判断之下,此时并非是灭赵的时机!

白起撂挑子,这下秦昭襄王感觉被二次打脸了,更是下决心要从邯郸城下把自己的场子找回来,于是命王龁为大将,接替王陵继续发了狠的攻打邯郸!

这个时候,第三次神转折如期而至!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著名的外交家,在他的斡旋之下,使得赵国与周边国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而在邯郸城下激战正酣之际,平原君联手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最终促成了楚魏联军共同救援赵国。著名的“窃符救赵”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到了这个时候,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赵、魏、楚三国已经结成了坚定的反秦同盟!这样一来,内有邯郸城内的赵国军队死磕死守,外有魏、楚联军的包抄夹击,这就使得一味囤积重兵于邯郸城下的秦军吃不消了。

接下来便是顺理成章的兵败如山倒,不仅在邯郸城下被魏楚联军击败,而且被联军乘胜追击,将原本到手的河东、太原、上党等地全部丢失,直到撤回河西方才稳住阵脚。

长平之战赵国损失惨重 赵国又是如何在邯郸之战取胜的

一连三次神转折,使得赵国于绝境中起死回生、绝地反击,硬是把长平之战后不可一世的强秦赶回了河西。由此可见,秦国在与关东各国整体力量的对比上,并不占绝对优势。

不过我们还应看到,战国晚期各国合纵抗秦,是一种消极被迫的状态,而不是积极主动的作为,无法给秦国造成致命的打击,改变当时的战略格局。此次各国抗秦,只是迫于一时的形势,其目的也只限于救赵以自保。

所以,在取得邯郸之战的胜利之后,联军并未及时乘胜进攻秦国本土,对其实施压迫性的打击,丧失了进一步削弱秦国实力的良机。因此,邯郸之战虽然延缓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使关东各国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但秦国的雄厚实力尚存,秦国独强的战略格局并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