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著名历史事迹(简要)最好几个字的故事,军事的或思想的、、

一、王守仁著名历史事迹(简要)最好几个字的故事,军事的或思想的、、

被贬,死里逃生,龙场悟道;掌兵,平顶江西,擒获宁王

思想: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唯求其是

政治主张:明赏罚,量情法,重纲纪

二、你学过王阳明的心学?

没有。王阳明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无神论者。

三、谁能提供王阳明知行合一,度阴山的,不甚感激。

毋庸置疑的是,当今图书市场上掀起一股王阳明热。“公务员争相购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团购热门图书!”“曾国藩、梁启超、蒋介石终生精神导师。”“心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用好心学,此生光明。”如此众多的宣传口号遍布各类图书市场。

介绍王阳明的图书,笔者数了数,不下一百本。这些图书质量又是如何呢?我们看看网上的评论。

一些读者买了后,对有关王阳明的畅销图书写下了如下评论:

“本来想买一本详细介绍王阳明生平及思想的传记的书,可惜书写得比较粗略,不是很好看。勉强读完。”

“一点都不好,还不如在网上看百度的介绍。”

“读起来很混乱,既没感到趣味性也嚼不出厚度,实在读不下去,抱歉,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如果可以,真想退货。”

“推荐的人都是骗子。王阳明被塑造成一个爱哭,耿直,不会变通的儒家。丝毫没有他本人的人格魅力。非常失望。”

“此书应该是若干人代笔完成。主次不分明,犹如流水帐。前后矛盾。”

“语言特别随意,过度调侃的风格让人怀疑作者的认真程度。我觉得作者浪费了我的宝贵时间。”

由此可见,当知道王阳明是个热门图书题材后,许多图书蜂涌而上,这些作者甚至不知道心学与唯心主义不是一回事,甚至连“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这句阳明心学的核心话语都翻译解读错了。买了这些图书,读者只能高呼上当。

受我们师大心学研究会的邀请,我买了22本关于王阳明的图书,一一读完,感慨颇多,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大家别误解阳明心学,别胡扯王阳明历史了。

要说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都不错的图书,我觉得应该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历史小说《王阳明》,文笔流畅,故事接宕起伏,读起来爱不释手,阐述了整个历史大背景,你看看这本书是如何解读阳明心学的,这本书对“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解释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你心中充满良知并且知行合一。”这个解释在人物对话中出现,读者会一点不感到枯燥无味,并且通俗易懂,充满正能量。

四、王守仁的思想

王守仁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了朱熹那种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王学,或称阳明心学。

王学的内在结构是良知和致良知经由知行合一而构成的。在这一结构中,王守仁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王学的基石。在王守仁看来,心是无所不包的。物、事、理、义、善,学等都不在“吾心”之外,亦即是“心即理”。但他又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这种“知”是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的本然,是“致良知”、为圣的内在可能性.同时,他又强调“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天理之在人心”),是与天地万物同体的。正是这个充塞天地的“良知”(灵明),才使“我”与万物(包括社会)无间隔地一气流通,互不内外远近地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天地间活泼泼的、“个个心中有仲尼”的“良知”,才感召人们去追求那种具有“凤凰翔于千仞”,“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②的“狂者”或圣人境界。这就极大地强调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高扬了人格精神的伟大,成了“致良知”的主体后天努力的内在要求。在这里,王守仁突破了朱熹那种“天理”的绝对性,从而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

“致良知”就是如何为圣的过程,变本然的知为主体意识自觉把握的知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知行合一”。在这一“致良知”的过程中,王守仁强调认识主体生命意志和情感投入。主要表现在:“致良知”是对“无一息之或停”的天道和作为人类童识历史积淀的《六经》等的动态认识过程。这里就要求认识主体要有历史感。同时,也表现在“致良知”是主体澄静体悟的情感心灵活动。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也就有一个“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而觉“有滋味”的不断深化过程。因此,“人若复得”“良知”,“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第104页)替与天地万物同体并一气漳通的超然自乐的人生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人格精神获得了高扬,个体的生命存在价值得到了肯定,人的心灵被提升为与天地同体无古今的永恒.而这正是生命的体验过程。王学的这种体验性质使其具有浓厚的审美意味,并逐渐使其心学的道德本体的伦理学趋向于情感本体的审美学。正是这一生命体验过程,伦理心理化了,理性感性化了,抽象的社会道德规范自融于具体的心理欲求行为之中.可以说,王守仁的心学是一种伦理化的审美学,而其美学则是一种审美化的伦理学。

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基本内容怎样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扩展资料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