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上面是什么官职? 古代丞相是什么官职?

丞相上面是什么官职?

1.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 2.汉制,仅以太傅为上公。 3.晋制,太宰太傅太保皆为上公。 4.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

上公指位在三公以上的公。西汉时,有太师、太傅、太保,称为上公,而东汉上公则仅有太傅一人,但不常设,一般是皇帝初即位时,为总揽朝政才设。太傅即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董卓也称过太师,位在太傅之上。汉末别置大司马,位在三公上,大将军有时也位在三公上。三国时魏国大司马、大将军均为上公,第一品。曹睿即位后,任钟繇为太傅。

古代丞相是什么官职?

丞相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无所不统。

丞相制度,起源于商战国。秦国自秦武王开始,设左丞相、右丞相,但有时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一统以后只设左、右丞相。

  西汉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相国,何死,曹参继任。汉惠帝刘盈、吕后至汉文帝刘恒初年,设左、右丞相,以后只设一位丞相。汉初各王国拟制中央,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改称为相。

  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后废除了丞相制度,同时还废除了中书省,大权均集中于皇帝,君主专制得到加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

丞相被什么官职取代?

明代的内阁首辅 。

   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八月。 明中期后,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

丞相和宰相哪个官职大?

丞相和宰相相比,如果是论官职的话,应该是丞相大。

不过丞相在我国历史上是一种官职,比如萧何,曹操等人都担任过,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宰相更多的是一种制度,比如参知政事,平章政事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丞相和司空哪个官职高?

如果存在多个宰相的话,和右相一起位居前二。朝代不同,有的朝代左相大,有的时期右相大。司空是三公之一,存在时间不是很长。比起左相,也是看朝代,有时会弱一点,有时更强。

没有大宰相这个说法,宰相就是宰相,最多有左右之分,没有大小的说法。

丞相和太师哪个官职大?

不同的朝代丞相和太师的地位互有不同,不过从整体来看的话,丞相职务是比较高的,而且是握有实权的。而太师就不同了,并没有特别大的权力,顶多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看似权力大,实则只是看上去较为亲近。丞相这个词是从三国以后开始的,相当于百官之长。而太师是大官的加衔,并无实际职权

御史中丞相今什么官职?

宋拼音:[sòng jǐng]宋(663年737年),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 。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博学多才,擅长文学。考中进士,授上党县尉,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丞相跟太师那种官职大?

论品级是太师高于宰相

太师,官名,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

宰相与太师哪个官职大

太师并不是官职,只是一种虚衔,是皇帝赐给官员表示恩宠。宰相在明朝废除之前,的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品级是太师高于宰相。太师是正一品,宰相是三品。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汉朝丞相府的官职都有什么?

丞相 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西汉初期,丞相具有选用官吏之权,有弹劾百官和执行诛罚的权力,有主管郡国上计和考课之权,有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之权,有封驳皇帝诏令和谏诤之权,凡有重要的政事,如立新君,立储,封赠,赏功,罚罪等事,以及财政,选举,民政,法律,礼制,边事等方面的重大的事,往往是由皇帝委托丞相主持,召集百官集议,集议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于天子,再由皇帝和丞相共同决策定议。 丞相府的官员和掌职及俸禄如下: 丞相,金印紫绶,秩俸万石。

丞相司直,辅佐丞相,检举不法,秩俸千石。

丞相长史,辅佐丞相,督率诸吏,处理各种政务,秩俸比千石。 丞相征事,秩俸比六百石。 丞相史,秩俸四百石。 丞相少史,秩俸三百石。

历史温州共出几位丞相?

一位,陈宜中,生卒年不详,字与权,号静观,又号仲鼐,永嘉(今浙江温州永嘉)人,南宋末期宰相。

景定三年(1263年)进士,授绍兴府推官,继擢为监察御史。后外出为江东提举,徙浙西提刑。召为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咸淳七年(1271年),以显文阁待制出知福州兼福建路按抚使,在任期间深得民心。不久,担任刑部尚书。德初,以知枢密院事拜右丞相。

陈宜中担任宰相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收到了稳定局面的效果,缓解了元军对临安的直接威胁,使宋廷有能力组织主动的抵抗,并发为后来的焦山之战、抗元救宋的氛围重新高涨奠定了基础。